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2020-12-05 腦洞看古今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馬列維奇是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驅和俄國至上主義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義繪畫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經歷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的特徵、直至最後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塊」這樣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馬列維奇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和藝術的方式,對現代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馬列維奇早期的繪畫風格受晚期印象派的影響比較大,他喜歡描繪農村的風景和最樸實的農民,作品帶有明顯的現實主義的因素,因此他早期的藝術面貌也被稱作「農民的馬列維奇」,1905年的油畫《賣花女》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1908年馬列維奇觀看了俄法現代主義藝術家共同參與的「金羊毛」展覽,他親眼見到了塞尚、高更、雷諾瓦、德加等大師的原作,大大打開了馬列維奇的眼界。

由於馬列維奇非常崇拜塞尚,因此見到了塞尚的原作也促進了其畫風的轉變,他開始致力於研究物像本身的結構,其1912年的作品《裝黑麥威士忌酒》就顯示出他筆下的人物形象不再偏向原始主義的面貌反而表現出對立方體的喜愛,畫家並不是想表現真實世界的立體感,而是在展示立方體的形式。這個時期,馬列維奇的畫風正式轉向了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

馬列維奇曾為未來主義詩歌《越過太陽的勝利》設計過舞臺裝飾,其中某些舞臺設計的圖案已經表現出「黑方塊」的雛形,這是他至上主義藝術最早的開端,但這只是他自覺的探索,此時的他仍沉迷於未來主義之中。在彼得格勒舉行的最後一次未來主義的展覽「0.10」上,他第一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的藝術,《白底上的黑方塊》標誌著至上主義的誕生同時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這讓評論家和觀眾都覺得難以理解。

有些評論家認為這件作品空無一物,是荒謬的,但是馬列維奇卻將他安排在展廳一角的牆上,他認為白色的底代表了無限延伸的空間,黑色代表人類無盡的創造,因此至上主義的地位是最為崇高的。這件作品是馬列維奇為了表現抽象主義藝術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創作的,它不僅表現了至上主義所追求的內在和外在的無盡,更預示了現代主義藝術反美學和反藝術的發展趨勢。

1915年之後馬列維奇集中創作了一系列的至上主義作品,他力圖用若干方形、圓形、三角形和其他形狀的色塊進行複雜的組合,構成不同的畫面,並由此來證明至上主義面貌的多樣性。至上主義認為對幾何形體和色塊的排列組合體現的是對藝術最原始和自由形式的追求。

1917年之後馬列維奇幾乎放棄了在畫面中用色塊做複雜的排列組合,而是重新返回到對單個色塊的表現,他回到了其作品《白底上的黑方塊》的最初創作狀態,並創作出了這件作品的姊妹篇《紅色方塊》、《黑色圓形》、《黑十字形》等。

1918年馬列維奇創作的《白底上的白方塊》是他對至上主義的信仰發展到極致的作品,在這幅作品中幾乎難以分辨出白色背景下的白方塊,馬列維奇廢除了所有的色彩只留下了光的顏色,表達的是最高的真理和秩序,他不僅希望至上主義能成為藝術的絕對真理,更希望至上主義能像一束光一樣照亮整個人類社會。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文:原創圖:網絡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全名為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1878年2月11日出生于波蘭基輔的一個貧困家庭,據說爸爸媽媽都有波蘭血統。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
  •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馬列維奇在思考著整個社會變革的根源。他為此將貢獻一種遵從自然之法的藝術形式,給全球的動蕩帶來秩序。馬列維奇在零形式中易容,從零走向創作,即走向至上主義,走向新的繪畫形式即無對象的創作。作品《白上白》的問世標誌著至上主義走向極致,而之前對他不同時期至上主義繪畫作品風格的探索,此作品意義得到進一步升華。這種更為單純和理性的幾何式抽象繪畫對抽象藝術,乃至現代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
    他首創了幾何形繪畫,是備受敬佩的「至上主義」流派的先驅者,可這個流派卻只有他一個人!他的理論體系曾一度走向巔峰,卻遭到了國內輿論界的強烈抨擊被捕入獄!他就是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一位女子正在欣賞馬列維奇的《黑方塊》《黑色正方形》《頭戴梳子的女孩》《馬爾法和萬卡》《一個女人的肖像》左圖為《伐木工》,右圖為《收割黑麥》《至上主義構圖:紅黑方塊
  • 聚會 馬列維奇
    聚會 / 1908/ 水彩 / 23.8 x 30.2 cm 這幅畫是馬列維奇求學時期的作品,所以畫風並沒有後期明顯的至上主義風格。
  •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中心的轉移,抽象藝術的出現,顛覆了觀眾以往對古典主義繪畫的認知。當時的前衛藝術主要以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為代表,透過奧地利藝術批評家阿洛伊斯·李格爾提出的藝術意志和「世界感」的概念,集中到馬列維奇至上主義風格時期,從而窺視這一代表風格形成的背景原因、相關理論研究,以及繪畫中的「世界感」。
  • 100年前馬列維奇畫了個黑方塊 後來他成了藝術大師
    但是,在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   此次展覽最重要的部分是關於馬列維奇的年表,這是迄今世界上關於馬列維奇的最全面的年表,由此可以窺見藝術家一生的成就。   方振寧向記者介紹,馬列維奇是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開拓者之一、俄國先鋒派藝術的標誌性人物。「他的畫作,在今天的俄羅斯被視為不可移動的『國寶』,珍藏於國家博物館裡。」
  • 馬列維奇罕見作品展在莫斯科開幕
    人民網莫斯科11月24日電 (記者 華迪) 據俄媒消息,名為「卡西米爾·馬列維奇。不僅是黑色方塊」畫展日前在全俄展覽中心「工人和女莊員」展廳開幕。本次展覽首次展出俄抽象派畫家馬列維奇的多幅罕見作品。據畫展項目藝術總監亞歷山德拉·莎茨吉赫介紹,「這是一個啟蒙意義的項目。
  • 繪畫史上的巨匠馬列維奇,論抽象他應排行前三!
    (1878——1935),是俄國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馬列維奇從接受嚴謹的西方藝術美學的教育開始,後和康定斯基、蒙德裡安成一起成為早年幾何抽象主義的先鋒,最終以樸實而抽象的幾何形體,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麗色彩的具體幾何形體,創立這個幾乎只有他一個人獨舞的至上主義藝術舞臺。「模仿性的藝術必須被摧毀,就如同消滅帝國主義軍隊一樣。」這就是他鏗鏘有力的表白。
  • 馬列維奇,富有傳奇色彩的藝術家,他開創了極簡主義!
    馬列維奇是二十世紀的抽象先驅,他接受過正統的藝術訓練,學習過嚴謹的美術教育。他的思想主張對包浩斯設計學院的出現提供了理論基礎。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的作品是謎一樣的存在,常常讓人捉摸不透。他是二十世紀非常重要一顆璀璨明星,他的作品為後來藝術的出現開創了很好的道路。
  • 抽象大師的天價名畫,你能欣賞多少?
    01蒙德裡安--格子畫皮特·蒙德裡安(1872-1944),人稱「EXCEL小王子」的荷蘭畫家,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杜斯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他認為藝術應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與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
  • 「雷米·艾融:從古典主義到至上主義」展在798藝棧空間開幕
    7月15日,「雷米·艾融:從古典主義到至上主義」展在798藝棧空間拉開帷幕,藝術家雷米·艾融(Rémy Aron)的繪畫作品28幅在此展出。展覽以「從古典主義到至上主義」命名,是雷米·艾融的意願。在長達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中,普桑和洛林、莫奈和塞尚、畢卡索和巴爾蒂斯,甚至是馬列維奇都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藝術家所言:從「古典主義」到「至上主義」……它們產生了支撐我繪畫創作活動的三足:對畫幅範圍局限的意識、光的抽象搭配產生的愉悅和對空間以及空間在造型深度中的疊加的感受。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本身小說劇情上限不算高,屬於飯後腦筋急轉彎級別的智鬥,靠這個本來就很難吸引人,實教最大的賣點就是路哥,而動畫裡的路哥,作為路哥廚是非常歡喜的,做得很好,而且更加貼近路哥的真實人格。
  • 瑞士象徵主義畫家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作品賞析
    阿諾德·勃克林,自畫像與拉琴的死神 ,1872,現藏Alte 國家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勃克林,全名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1827年10月16日生於巴塞爾-1901年1月16日卒於義大利的菲耶索萊),是瑞士著名象徵主義畫家。
  • 聽「畫家」周潤發聊「匠人與大師」
    浙江在線9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馬悅 見習記者 李攀 通訊員 廖垣)這是一場「畫家」與未來畫家的分享會——  9月26日晚,一身運動裝的「畫家」周潤髮帶著即將上映的電影《無雙》,走進中國美術學院,擔任學校「西湖論藝」第三十講的主講人,與美院師生探討「匠人與大師」,分享他多年來秉承匠心、成長奮鬥的感悟與思考。
  • 作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他說:抽象繪畫有其自身的生命
    他的畫是隨意、自在、無拘無束的 他創作藝術的方式是全然自由的 他被公認為是美國現代繪畫擺脫歐洲標準 他就是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 ▼
  • 表現主義畫家雅夫倫斯基簡介以及作品
    阿列克謝·馮·雅夫倫斯基(俄文:Алекс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Явленский,Alexej von Jawlensky,1864年3月13日 - 1941年3月15日)是活躍在德國的俄羅斯表現主義畫家。其中期風格受野獸派影響。後期畫作幾近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