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象徵主義畫家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作品賞析

2021-01-10 聞是藝術

阿諾德·勃克林,自畫像與拉琴的死神 ,1872,現藏Alte 國家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

勃克林,全名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1827年10月16日生於巴塞爾-1901年1月16日卒於義大利的菲耶索萊),是瑞士著名象徵主義畫家。

代表作品:《死亡之島》、《拉琴的死神》、《潘神與排簫女神》、《維娜斯的誕生》。

死亡之島之二(死島) - island of the dead

他早年曾在德國的杜塞道夫學習風景繪畫,並在那裡認識了費爾巴哈,兩人成為好朋友。此後他到處旅行,曾到過布魯塞爾、蘇黎世、日內瓦和羅馬,參觀古典和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作品,並瀏覽地中海沿岸的風景,這種影響使他作品的風格帶上寓意和神秘的色彩。隨後去巴黎深造,1850年移居義大利,曾在羅馬和佛羅倫斯鑽研古典藝術,米開朗琪羅與巴洛克畫風對他影響很大。

死亡之島之三(死島) - island of the dead 作品尺寸:111×155釐米 作品年代:1880

繪畫多取材於神話故事和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等文學作品。杜塞道夫畫派是德國古典藝術向浪漫主義過渡的重要畫派,勃克林在這裡不但受到嚴謹的學院派造型技巧的訓練,而且得到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唯心主義美學思想的薰陶。他於1848年到巴黎,受到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作品的影響,傾向於富有深刻哲理的想像風景畫和神話題材作品。後來他又多次到義大利旅行,並在北歐各國從事藝術創作活動。

死亡之島之一(死島)The Isle of the Dead,別名:Die Toteninsel150 cm x 80 cm年代:1883

1858年—1861年勃克林應聘魏瑪美術學校教師。這個學校後來成為新藝術運動和包浩斯建築設計學校的搖籃,頗具盛名。自80年代開始勃克林的作品中開始出現愈來愈濃厚的主觀色彩,在他的風景畫中常運用明暗對比和經過變化加工的自然形象,創造出神秘、空靈,情調憂鬱悲哀,似乎非人間的景象。由於勃克林的作品中表現死亡和鬼怪的題材較多,因而在評論家的眼中,他被視為屬於過分憂鬱、消極的象徵主義畫家。代表作有《拉琴的死神》(1872)、《潘神與排簫女神》(約1857)、《維娜斯的誕生》(1868~1869)等,形象刻畫真實,色彩微妙,具有強烈的戲劇效果。一些美術史學家將其作品劃歸象徵主義之列。遺存作品分別藏於巴塞爾和德國慕尼黑等地的博物館。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海邊別墅》,畫面表現的是遠離人間的一塊陸地,陰森的樹林間埋藏著古代文明的遺蹟,冷落而荒涼;一位身著黑色長衫的女子依著石壁對著大海沉思,立於這水天中的別墅散發出令人神往而神秘的氣氛。風景形象被畫得細緻真實,可見畫家古典主義的造型功力,在傳統的畫法中隱含現代人的思想情感。

死亡之島之三(死島)

阿諾德·勃克林,《死亡之島》,板上油畫,80×150cm,1886,現藏德國藝術博物館(Museum der bildenden Künste )

《死亡之島》則是61歲的勃克林創作的一幅以表現死亡為主題的畫。這是一座作為陵墓的海上孤島,一葉小舟正載著死者向這黑黝黝的最後歸宿駛來。整個畫面籠罩著沉重的黑暗,明亮的島上石屋和參天黑暗的柏樹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立在小船上身著白色喪服的送葬人在這幽暗的背景襯託下更增加了陰森可怖感。這是一塊神秘莫測的死亡之地,令人毛骨悚然。1906年俄國作曲家謝爾蓋?拉赫馬尼諾夫在德勒斯登看到這幅畫時深為它的意境所感動,從而創作了交響詩《死亡之島》,這是音樂和繪畫最動人的結合。

The Birth of Venus 維納斯誕生Painting Date: 1868Medium: UnknownSize: UnknownLocation: Unknown提起《維納斯誕生》,人們首先想起的肯定是波提切利的那幅光彩照人的作品,誠然,比起波提切利的作品,勃克林的《維納斯誕生》的確稍顯遜色,但其中清新樸素的自然主義情調也別有趣味。溫柔優雅的維納斯婷婷立於茫茫海中,天使為她撐起海藍色的輕紗,畫面簡單但耐人品味。

he Isle of the Dead 死之島Painting Date: 1880Medium: Oil on canvasSize: 111 x 155 cmLocation: Kunstmuseum, Basel, Switzerland這是勃克林最受爭議也最精彩的作品。勃克林十分鐘愛這一題材,同題材的作品至少有5幅。在這幅作品中象徵主義得以充分表達。勃克林從大自然中精心挑選物象加以組合,創造出奇特的氛圍。死之島峭壁林立,陰森可怖,只有一船可達,白衣的死神靜立於船首,把新鬼渡往不歸之地。引發觀者對死亡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這幅畫的名字是勃克林的贊助人起的。

Prometheus 普羅米修斯Painting Date: 1883Medium: UnknownSize: UnknownLocation: Unknown題材取自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因盜火種而觸犯眾神,被縛於山上。普羅米修斯的肢體融入山體的陰影中,身體被烏雲中透出的陽光照亮,人物與自然完美的融於一體。這是勃克林對自然對英雄主義的禮讚。

Vita somnium breve 浮生若夢Artist: Arnold B?cklinPainting Date: 1888Medium: TemperaSize: 180 x 114.5Location: Kunstmuseum, Basel, Switzerland噴泉上方的銘文「浮生若夢」 (「Vita somnium breve」)。作品用幼兒,青年,老人(老人背後,死神正舉起他的鐮刀)隱喻人生的三個時期:幼年時代,青年時代和老年時代。作者把人物的舞臺選在春季美麗的花園,用明麗的色彩,優美的線條表達這一主題,更能引起人們的感慨與深思。

Vision at Sea 海景Painting Date: 1896Medium: Oil on canvasSize: 41 x 144 cm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這幅畫是勃克林為他的別墅的門板做的一幅裝飾畫。看著這幅畫,腦子裡全是《漂泊的荷蘭人》(Flying Dutchman)的旋律(華格納的極精彩歌劇:荷蘭人挑戰上帝,被上帝詛咒,永遠漂泊不得停息)。據說勃克林作畫時也受過這音樂的感召。畫面上狂暴的海泛起白沫,遠處孤獨的帆船的側影暗示了這無法停止的漂流。「幾乎是灰色的疊加,令人吃驚的處理」勃克林的傳記作者Schmid這樣評價這幅作品。「令人吃驚的處理」的確也創造出令人吃驚的效果。

相關焦點

  • 義大利十六世紀風格主義畫家布龍齊諾作品賞析
    另一方面,孩子手持最近開放的橙花,象徵著他那個時代的純潔和純真。這幅肖像畫歸於布龍齊諾,但它被認為是丟失原版的工作室複製品。事實上,這是一個工作室製作的,在孩子的手和衣服的創作中最明顯的事實,缺乏布龍齊諾手的典型精確和光澤。他很可能會幹預臉部,然而,他似乎使用了模板。鑑於加西亞出生於1547年並且在這裡不能超過兩三年,從他的臉上判斷,這幅畫可以追溯到1549年至1550年左右。
  • 表現主義畫家雅夫倫斯基簡介以及作品
    阿列克謝·馮·雅夫倫斯基(俄文:Алекс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Явленский,Alexej von Jawlensky,1864年3月13日 - 1941年3月15日)是活躍在德國的俄羅斯表現主義畫家。其中期風格受野獸派影響。後期畫作幾近抽象。
  • 梅花有什麼象徵寓意 詩人畫家鄭曉京寫意精品梅花
    梅花有什麼象徵寓意 詩人畫家鄭曉京寫意精品梅花 2020年05月25日 10:1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梅花身上堅強、高潔、謙虛的品質,歷來都為世人所敬重
  • 畫雞的畫家 雞年送吉祥國畫公雞圖賞析
    國畫雞賞析二:2017雞年開門大吉 王一容最新柿子圖《事事如意》 作品出自:易從網   每到金秋時節,紅紅的「柿子」果就像紅燈籠似的掛滿枝頭,國人的民族傳統上都喜歡紅色,紅燈籠更是喜事與佳節慶典所不可或缺的,象徵著日子火紅,喜慶吉祥。王一容老師這幅作品中,柿子樹下,還畫有象徵著大吉大利的國畫雞,兩種吉祥圖案結合,有著「事事如意,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
  •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馬列維奇是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驅和俄國至上主義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義繪畫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經歷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的特徵、直至最後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塊」這樣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 【鑑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國畫山水——松圖作品賞析
    整幅作品透露出高潔雅趣,凸顯超凡脫俗之氣。從而看出畫家深厚的繪畫造詣,裝飾收藏皆可。   名家國畫松圖作品賞析----林德坤·《餐松飲澗》   電視臺專訪畫家林德坤六尺橫幅國畫《餐松飲澗》 作品來源:易從網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文:原創圖:網絡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
  • 德國最優秀的畫家丟勒Albrecht Dürer簡介及作品
    丟勒作品賞析,小編把其著名作品穿插在文章中,便於閱讀。(黑字為作品圖片添加賞析的文字部分)《亞當與夏娃》作品省略丟勒26歲時的自畫像(戴手套的自畫像)解析:作為自畫像之父,他是歐洲第一位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畫家。此畫又名《戴手套的自畫像》,這是丟勒26歲時畫的著名的自畫像。畫面上,丟勒一幅瀟灑的騎士模樣。
  •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中心的轉移,抽象藝術的出現,顛覆了觀眾以往對古典主義繪畫的認知。馬列維奇第一次將他的至上主義作品帶到觀眾面前,是一場名為0.10的展覽,他的幾何抽象,不同於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也和蒙德裡安式的幾何抽象不同,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被稱為純粹幾何抽象。
  • 一個專門畫動物的奇特畫家——弗朗茲 馬克!
    弗朗茲·馬克弗朗茲·馬克(1880--1916)德國畫家,生於裡特(巴維埃爾),死於凡爾登戰役。他是位慕尼黑畫家的兒子,1900年投身繪畫。德國表現主義畫派代表人物,主張以藝術取代傳統宗教和哲學的地位,對動物懷有強烈的愛心。
  • 「原始」的東方精神——石虎作品賞析
    「原始」的東方精神  ——石虎作品賞析  剛剛在中國美術館結束的個展,幾乎集合了石虎「潛隱」多年後最重要的作品。一直不斷探索、不斷超越、畫風多元的石虎,在這次展覽上盡顯他在書法、水墨人體、水墨山水和重彩油畫等方面超乎一般的創造力。
  • 學賞畫:法國畫家柯羅 COROT風景、人物、素描作品賞析
    山坡風景 View of Lormes1825年,柯羅又師從兩位新古典主義風景畫家,為了接受傳統繪畫教育,他去了義大利,一直到1828年據說家裡同意他這次出行的條件是為家裡成員畫好肖像,在完成任務後,才得動身。在到達羅馬後,他下榻與西班牙廣場附近,以次為據點,到義大利各地旅行。留學3年後,在1828年的9月回到巴黎。
  • 傑克遜·波洛克作品賞析 最具力量抽象派表現主義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1912-1956年)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年 美國印第安納州加裡市人)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以及抽象派表現主義(abstract
  • 油畫作品賞析:法國羅浮宮經典油畫作品賞析 014 拉羅什-
    頠槣喱濄祂潸迫浼採巖蟈韶舿輩簏薾閝粵釮鮾穉蛝磅呉畼奪帽紡仁鱜濂阱痴繻靈颷垍毷廎凂怲計韭嚙韕詥電竸襙騏1800年5月,拿破崙率領4萬法軍,只用了5天就穿越了聖伯納山隘(畫中的地點就是必經之路聖伯納山隘,位於現在法意瑞三國交界的瑞士境內),據說法軍消耗了2萬多瓶紅酒,1噸半的奶酪,800多公斤的肉。
  • 當代書畫名家劉正剛作品賞析
    其人其作多次被國內外媒體報導,作品廣為國內外藏家收藏。多次在國內外舉辦書畫個展,亦曾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  此前,業內外對劉先生其人其作好評頗多,諸如鷹、鷺、荷、菊等等題材的畫作以及大至榜書小至蠅頭的書作,皆受青睞。常常是一經展卷,明眼人便能看出其書有啟功先生筆意,其畫有苦禪先生韻味……  本文不多贅言,著重作劉正剛先生筆下的玉兔賞析。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唐明珍作品賞析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省美展和出國藝術展覽,在各項展覽中多次獲獎,並有作品被收藏,代表作品有油畫《城市森林.牆.女孩》、《斑馬線.女孩》、《冬日的歡樂》、《好日子》、《祈望》、《秋天的記憶》等等。1998年,赴美國洛杉磯訪問、交流,舉辦展覽,被授予洛杉磯蒙特婁市榮譽市民稱號。
  • 著名畫家安德魯·懷斯,上世紀80年代,影響了中國一代青年畫家
    安德魯·懷斯(Andrew Wyeth,1917.7.12 - 2009.1.16) 是20世紀最著名、最傑出的畫家之一。上世紀80年代,懷斯還在中國掀起一股「懷斯風潮」,影響了中國一代青年畫家。他延續了曾以愛德華·霍伯(Edward Hopper)為代表的美國地方主義繪畫傳統,並啟發了後來出現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照相寫實主義繪畫,他與抽象表現派畫家傑克生,帕洛克(Jackson Pollock)及雕刻家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同為美國藝術界的代表人物,具有崇高的地位。
  • 油畫家杜浩「畫虎」作品賞析
    油畫家杜浩「畫虎」作品賞析文:王根很多畫虎高手都是國畫家,油畫家擅長畫虎的人不多,杜浩是為數不多的以畫老虎見長的油畫家之一。圈內人戲稱為「東北第一虎」,雖然是戲稱,也是對他藝術成就的肯定。杜浩是個性情耿直、認真、追求完美的人,正是他這種性格,使他在創作藝術作品時也一絲不苟、盡精入微、臻於完善。
  • 當代著名女畫家:胡愛玲水墨人物作品賞析
    胡愛玲,湖南黔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懷化市中國畫學會秘書長、副會長2019年9月參加中國美院「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中國畫寫意人物畫 青年人才培養」2019年作品《晨曲》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