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孫悟空一定沒法進水簾洞,因為水簾凍成冰了。
1月7日,西安最低氣溫低於-10℃,都說三九四九冰上走,西安真的能冰上走嗎?華商報記者到戶外打探了一番。天一冷,市民們關於冰雪,關於寒冷的記憶隨之多了起來。
走訪:公園裡遊人少 極少有人玩冰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和抖音上發布大唐芙蓉園整個湖面凍住的信息。1月7日早,華商報記者來到大唐芙蓉園及曲江池遺址公園。大唐芙蓉園裡離岸近的區域都結著一層,一些不大的小水域,冰面看起來更厚,凍成了一個整體。
戶外的風一吹,儘管戴著口罩,華商報記者還是覺得全身灌滿冷風,凍得直哆嗦。紫雲樓前的噴泉繼續噴水,雖很冷但陽光不錯,水霧中還能看到一道彩虹,飛散的水花落在湖邊的地面上結了一層冰,園方將這一區域圍擋起來,禁止遊人進入。曲江池遺址公園靠近岸邊的水域已結冰,湖中間的水面也飄散著不少浮冰。
在環城南路和平門附近,護城河親水平臺目前已經封閉管理,遊人無法近距離走進水邊,環城公園裡遊人也比較少,因為護城河水一直在流動,水面基本沒有結冰,靠岸邊處結了薄薄一層冰,路邊的通風管道上結了一串冰溜。
戶外的公園裡,很少有遊客或者市民試探去和水或者冰面接觸。在旺座曲江樓下的親水平臺,水面區域不大,水池的水已凍成一面冰鏡,拳頭砸在冰上只覺的手疼,用腳在冰上跺也看不到任何變化,冰下的凍住的樹葉仿佛是凝固了一樣。
市民:記憶中小時候更冷 屋簷會結冰溜
中國氣象發布了一張全國凍哭預警地圖,陝西區域從北到南分別是凍傷、凍僵、凍傻、凍哭,看來7日的確是「凍真格」,對於冬天的冷,市民們有什麼想說的呢?
「今天一出門,風吹得人覺得眉骨生疼。」一早在路邊等公交的一市民表示。
」記得初中時,男生會在課前往樓道潑一盆水,課間時穿板鞋的可直接在上滑冰,調皮的男生還會把課椅反過來當雪橇。」市民李女士說,小時候的冬季總會下很大的雪,雪融化時屋簷都會結著長長的冰溜子,孩子們還會拿冰溜當冰棍吃。
小區裡的景觀水池結冰就屬孩子最高興了,「前兩天看到樓下水池結冰了,幾個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高興地在冰上走來走去。」趙女士說,小區水池裡的水不深,冰結得很厚,兒子還想撿點冰塊帶回家。真的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區水池結冰後真的能冰上走了。
任女士老家在佳縣,姥姥家附近溝裡有小河,平時還會在河水中洗衣服,她記得大概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一個春節,去姥姥家發現河水全結冰了,她和村裡的小夥伴一起滑冰,特別有趣。
「這幾天的西安讓我有小時候的感覺,凍手凍腳凍耳朵。」市民要女士說,她老家甘肅張掖,因為西安的冬天不夠冷,前年還帶女兒回老家感受寒冷,有片湖整個凍住了,大人小孩都會到湖上滑冰,還有人出租雪橇。
關於冰的那些問題 答案在這裡
問題一:西安的室外能「潑水成冰」嗎 ?
這兩天在朋友圈和抖音曬「潑水成冰」的小夥伴特別多,北京版潑水成冰、天津版潑水成冰全部夢想成真。身在陝北的二三裡小夥伴在室外潑水成冰成功,西安低溫突破-10℃,在西安是不是也能潑水成冰呢?
根據蘋果手機自帶的天氣App顯示,上午10時西安戶外溫度-10℃,實驗在曲江旺座樓下進行,景觀水池裡水已結成一整個冰塊。華商報記者自帶保溫杯,當向空中潑水後,水在空中依舊是水花,並沒有結冰現象。不過把水倒在戶外的不鏽鋼護欄上,向下滴的水,很快就在欄杆上形成了幾釐米長的冰溜。
長安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教授侯兆陽說,能夠形成潑水成冰現象需要乾燥、寒冷的溫度條件,溫度沒有準確的數值,但高於-20℃肯定不行。形成潑水成冰與潑的水的溫度和潑水的技巧有關,一定要潑熱水,熱水在空氣中會蒸發成為水蒸氣,水滴較小情況下容易迅速結冰,看到的「潑水成冰」實際上都是水霧凍成冰。只要掌握技巧,使用熱水風夠大,中國東北、西北較冷區域可以形成,陝北也有可能潑水成冰。
陝西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劉勇說,陝西的溫度想要達到潑水成冰不太現實,7日西安最低氣溫出現在藍田為-13.6℃,即使在陝北溫度在-20℃,如果沒有大風的相助也很難達到。今冬氣溫雖是極寒但只是比平時略低,上一次最冷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有記錄的極冷應該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安的溫度最低也沒有低於過-20℃。
問題二:結冰的湖面能放心上去玩嗎?
小區公園有湖結冰了,家長能放心讓娃上去玩嗎?結冰到什麼程度才能放心上去玩?去湖上玩冰也被叫做玩野冰,西安有地方可以玩野冰嗎,安全嗎?
劉勇說,常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短暫的極寒天氣肯定不足以讓人在結冰的湖面上玩耍,想在在冰面行走需要更長時間,越淺的水能凍住的可能更高些。西安及陝西大部分地方想要達到湖面行走並不現實。
侯兆陽表示,冰面能否支撐人在上面行走,只和冰層厚度有關與環境溫度無關,氣溫只是影響了能形成冰層的厚度。根據冰層承載能力分析,一般來說>15cm的冰面成人可以放心行走,東北露天冰場開放的標準就是這個數值,且需要每天早中晚各測一次。
按原理,湖面結冰一般從岸邊開始,冰層也是岸邊比湖心厚,因為岸邊的水比較淺,相對湖心來說不易保持熱量,再加之岸邊的水不活躍,所以易凝固。同理,湖水越淺越越不容易保溫,越容易結冰,結冰的厚度和氣溫持續低於0℃時長有關,持續時間越長冰層越厚。另外,水面結冰的結實程度和水質沒有明顯關係,只有極端情況比如鹽水才有影響。
問題三:凍手凍腳 身體有最不怕冷的部位嗎?
哈氣成冰、冰雪睫毛,臉上刮冰刀,凍耳朵這些都是人體遇冷的真實反映,人體哪些部位最怕冷,有不怕冷的身體部位嗎?
據了解,眼睛有極豐富的觸覺和痛覺神經,卻沒有管「冷」的神經。更重要的是,角膜和鞏膜是缺少血管的透明組織,幾乎沒有什麼散熱作用,而且起到緩衝寒冷傳導到眼球的作用,加上有一層眼皮保護,給眼球熱量,所以眼睛儘管露在外面,也是不怕冷的。
陝西省名中醫、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梁君昭表示,其實人體沒有哪個部位是最抗冷的,中醫主張冬季防寒,防止陽氣流失,只能說哪些部位更要注意保暖,沒有說哪個部位不怕冷的。
在冬季保暖最需要注意的是前胸和後背,這兩處保暖措施不到位,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人的腳部是身體末梢,一定要注意保溫,晚上泡腳時加入花椒和艾葉都能有助血液循環,尤其是糖尿病人由於感覺不靈敏有可能沒有意識到腳步已經受凍。脖子也不能受凍,受凍的話會引發頸椎疾病等,寒冬時節還是全身都注意保溫重要。
冬季要注意早睡晚起,外出鍛鍊最好是太陽升起以後,不適宜劇烈運動,身體微微發熱就好,如大汗淋漓會使陽氣散發過快,不利於健康,現在疫情防控不能鬆懈,儘量不去健身房等人員密集的場所運動,可以在家中做瑜伽、八段錦等柔性運動。飲食方面溫補為宜,可吃些燉羊肉,少吃寒涼拌菜。
華商報記者 李婧 圖 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