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寶塔山景點簡介

2021-01-11 民松聊天

國革命聖地延安的重要標誌和象徵,也是遊覽延安的必到之地。

寶塔山,位於延安城區中心,因為山上建有寶塔而得名,寶塔始建於唐代,明代重修。寶塔山是中國革命聖地延安的重要標誌和象徵,也是遊覽延安的必到之地。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是著名詩人賀敬之的名句,它熱情的謳歌了寶塔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寶塔山下,還有許多歷史文物和現代革命文物,如烽火臺、摩崖石刻、範公井、古城牆、摘星樓、嘉嶺書院、日本農工學校等,在歷代的摩巖石刻中,宋代範仲淹隸書的「嘉嶺山」和「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等題刻最著名。

在寶塔山遊玩,還可以登上寶塔,在塔頂可以看到延安城的全貌。在寶塔旁邊有一口明代鑄造的鐵鐘,中共中央在延安期間,這口大鐘曾經用來報時和報警。

相關焦點

  • 悅讀|夢裡延安(二)
    凡賓所至,必躬逢勝餞,此延安好客之道也。 時維三月,序屬仲春,延水清而群山翠,紅綠相間,雖涼亦觀者如潮,無不嘆,縱江南亦不抵此聖地! 「我,我去延安。」怯怯地我應了一聲,就趕緊把頭扭向窗外,似乎害怕別人看出我是一個逃學的。 窗外的南泥灣就是山溝溝裡一塊平地罷了,就連枯草也沒有幾根,更別說是陝北的好江南。我的心裡多了一絲失落。 終於,我第一次來到了延安。「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心裡念著賀敬之的《回延安》。
  • 延安百度百科簡介被篡改 網友稱莫讓革命聖地蒙黑
    6月5日上午11點40分,延安的百度百科簡介多了些內容  華商網訊 延安城管暴力執法事件發生後,引發眾多網友熱議。百度百科也關於延安的簡介做了些許變化,多了一段「城管暴力執法,騎行愛好者要注意城管出沒,騎高檔車者,建議繞行!!因延安城管善用臨時工,請大家保持警惕!」的簡介,但隨後被人刪除。
  • 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基層黨支部書記赴延安培訓
    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基層黨支部書記赴延安培訓  4月15日至18日,中國寰球工程公司開展了題為「繼承革命傳統,創新黨建工作」的主題黨支部書記培訓活動。中國寰球工程公司黨委書記胡兢克、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楊躍東、黨委委員張永久、黨委工作部的負責同志及各基層黨支部書記等赴延安革命聖地參加了實踐培訓。  在延安,支部書記們沿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戰鬥、生活過的足跡,瞻仰革命遺蹟,參觀了棗園、楊家嶺、寶塔山等革命聖地和延安革命紀念館。
  • 一個湖南人的延安窯洞頌
    湖南日報記者 趙持 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王晨12日在湖南韶山出席弘揚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並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精神,進一步做好延安精神的學習研究、宣傳貫徹等各項工作,讓延安精神在新時代不斷發揚光大,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 體育,延續紅色血脈——延安時期的體育故事
    延安時期寶塔山下的排球比賽。 本組照片由本報記者毛毛翻拍於陝西體育博物館 近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陝西體育界的幹部職工紛紛走進陝西體育博物館,聆聽延安時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熱愛體育的故事,尋找新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根脈—— 一群年輕的戰士放下手中的鋼槍,登上清涼山一塊突兀的大石頭,「展翅」躍入清澈的延河中;寶塔山下的排球場被圍得水洩不通,「抗大」和「魯藝」的隊員正在進行一場巔峰對決;延安城十裡八鄉的百姓坐滿山坡
  • 延安精神的時代讚歌
    從1940年與同學相約奔赴延安,投考魯迅藝術學院,他便選擇了投奔理想的人生,所以對延安的情感真摯而獨特:「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裡。」他把延安比作母親,這是因為延安完全稱得上是他靈魂的重生之地,他在這裡找到了救國之路。只有了解詩人這段特殊的人生歷程,才能理解作品中蘊藏的熱情和光亮。
  • 延安往事:女扮男裝去延安,夜宿騾馬店,見男人光腚睡覺嚼蝨子
    很多人至今無法理解,抗戰時期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願意放棄大城市的生活,甘冒艱難險阻奔赴清苦偏僻的延安。其實,有時候原因很簡單,就是覺得到延安,讀書不花錢,生活不要錢,而且人人平等。青年演員黃晨(當時還是家庭主婦),一位上海大小姐,當初就是抱著這麼一個簡單樸素的想法奔赴紅色聖地延安的。
  • 【伴公汀】親歷者憶延安:毛澤東最愛唱這首歌,放英文原版電影能請...
    那時的延安,只是一座邊塞小城,環境惡劣、物資匱乏,卻像一塊巨大磁石,吸引著全國青年競相奔來。據統計,1938年至1939年間,來到延安的學者、藝術家和知識青年大約有6萬人。  他們為什麼要去延安?  800華裡旅途:革命生涯第一課  從西安去延安,買一張動車票,大約兩個半小時就能抵達。
  • 親歷者憶延安:毛澤東最愛唱這首歌,放英文原版電影能請周恩來做...
    那時的延安,只是一座邊塞小城,環境惡劣、物資匱乏,卻像一塊巨大磁石,吸引著全國青年競相奔來。據統計,1938年至1939年間,來到延安的學者、藝術家和知識青年大約有6萬人。他們為什麼要去延安?800華裡旅途:革命生涯第一課從西安去延安,買一張動車票,大約兩個半小時就能抵達。而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多數從西安奔赴延安的青年,僅僅依靠一雙腿,歷經長途跋涉,才最終望見熱切期盼的寶塔山。
  • 聖地河谷·金延安(一期)開業
    聖地河谷·金延安(一期)開業 發布時間:2016-12-26 09:28:42 來源: 延安日報社
  • 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延安,我把你追尋》知識點詳解!
    「世界光明兩燈塔,延安遙接莫斯科。」在人們的心中,位於陝西省北部的中國革命聖地——延安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詩人看到了延安日新月異的變化,想到了延安的過去,也憧憬著延安的未來。追尋延安,實際上是追尋延安在變化中凸顯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目的是繼承、發揚延安精神,把延安乃至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好。一、作者簡介。祁念曾,筆名祁星。河南洛陽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紅旗》雜誌記者,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成就:作品獲中國寫作協會科研成果一等獎、當代文學研究一等獎、全國報告文學一等獎等。
  • 2200多青年才俊選擇這條路 北上「打卡」寶塔山丨百年百篇
    據統計,就在這一年5月至8月,由川入陝到達延安的青年知識分子就多達2200餘人。他們都是誰?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國統區、淪陷區、其他抗日根據地乃至海外,一大批愛國青年以寶塔山為指引,開啟了「朝聖」之旅,潮水般地湧入延安。他們主要通過黨組織和個人介紹,或者參加延安各類學校的招生考試奔赴延安,在1938年前後形成高潮。
  • 抗戰老兵劉玉珠:常碰到朱德在延安便道上拾糞
    老兵檔案 劉玉珠  1918年 生於陝西安塞縣  1935年 參加劉志丹紅軍先鋒隊  1939年至1946年 陝甘寧邊區保安團2連8班戰士  1946年至1952年 延安警衛連連長  1953年 在安塞公安局任職,後到延安司令部掃盲班學習3年  1956年至1967年 任甘肅省會寧縣韓集公社書記
  • 寶塔山見證「新速度」 ——中鐵廣州局三公司延黃高速公路施工紀實...
    頭頂著藍天大明鏡,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賀敬之先生一首《回延安》,道盡革命兒女對聖地延安的思念之情。當中鐵廣州局三公司廣大建設者「回延安」,他們始終秉持著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用責任鑄就精品,用意志詮釋勇氣,用奉獻彰顯價值。
  • 中國的羚羊谷,回到延安
    位於 陝西 省 延安 市城 西北 8公裡處。棗園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 延安 後,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棗園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1937年至1947年, 延安 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陝甘寧邊區首府,是 中國 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後方,是革命聖地。
  • 昆明市延安醫院慢性創面和糖尿病足門診開診
    自2020年6月1日開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之一——昆明市延安醫院骨科再次發力,開設了慢性創面和糖尿病足門診,讓身上有「爛傷口」的患者不再求醫無門!  還有血管性潰瘍(動脈閉塞硬化性潰瘍、靜脈曲張性潰瘍)、外傷性潰瘍、感染性潰瘍、化學性潰瘍、放射性潰瘍、壓迫性潰瘍、神經營養不良性潰瘍、毒蛇咬傷性潰瘍、燒傷後瘢痕潰瘍等等,都可以到昆明市延安醫院慢性創面和糖尿病足門診接受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