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耳朵出現創傷基本都屬於人為,外耳道發炎最常見!

2020-12-06 健康食藥署

本文內容轉載自早安健康

有人因耳朵癢,喜歡直接用手掏耳朵,非掏出耳屎才甘願,這個不好的習慣使真菌有了滋生的環境;且在一般情況下,耳屎是不用掏的,我們日常咀嚼、顳頜關節活動的過程中,會有肌肉牽拉的動作,這些動作會使耳屎自動掉出,故不需要頻繁、刻意地進行清理。

外耳道內的皮膚和我們四肢的皮膚一樣,具抵抗細菌的功能,而我們平常接觸到的細菌,是能夠通過免疫系統抵抗外來入侵,所以洗澡時耳朵進水,或遊泳後進水,都不會出現感染的情況。

醫師表示:若頻繁挖耳屎,非常容易使皮膚出現傷口,這樣就提供外來病菌可乘之機,因此外耳道的真菌感染,一般都是人為因素產生的。

黴菌性外耳道炎

屬於常見的耳部感染,正常人的外耳道處於略偏酸性的環境,當耳內進水,或不適當用藥,就可能改變外耳道酸鹼值,有利於黴菌的孳生。

若是有全身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一旦不當使用抗生素,也會增加黴菌感染的機會。而黴菌在外耳道滋生不僅會出現搔癢感,若大片地蓋住耳膜與外耳道,患者就會出現發悶的感覺,嚴重時更可能影響聽力。

耳黴菌病常見的病原菌是念珠菌和黑麴黴菌,念珠菌感染初期以滲出分泌物為主,後期會在發炎部位出現肉芽組織,外耳道皮膚出現潮紅糜爛,表面覆白色或奶油狀沉積物;黑麴麴菌感染一般不侵犯骨質,也不破壞組織,僅在外耳道形成黃褐至黑色的菌絲團塊。

常見症狀包括:耳朵脹痛、癢、阻塞感、潮溼、聽力受損、耳鳴,甚至眩暈。治療方式以局部治療為主,清除外耳道內的分泌物,保持外耳道乾燥,局部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一般需數周才能根治,患者一定要耐心配合。

耳黴菌病造成的困擾

主要是耳朵搔癢和過多的耳垢,正常的耳垢大多很容易清除,但是耳黴菌病的耳垢會與外耳道緊密結合,猶如牆上的壁紙,因此患者往往會有耳朵悶塞的感覺。如果想移除它,必須先找到其邊緣,用鑷子夾緊,再整片撕下來;如果耳垢黏貼在耳膜上,必須先用藥水軟化,再用吸引管慢慢將它吸出來,以免傷到耳膜。

耳垢清除之後,病患耳朵的悶塞感會立刻消除,聽力也在瞬間恢復正常,不過這只是治療的開端而已,由於黴菌會深入耳道皮膚的表皮層,若沒有徹底殺死黴菌,將容易死灰復燃,因此病患一定要每天認真地點藥。

耳黴菌的治療

就如龜兔賽跑,當偷懶或忘記點藥時,黴菌還是繼續向前走,如果再不認真治療,黴菌就會更早一步抵達終點!

除了認真點藥之外,病患也要定期回診,一方面檢視治療的效果,另一方面則是清除後續生成的耳垢和脫屑。當黴菌感染獲得控制,患者還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像是儘量保持耳道的乾爽、避免和家人共用耳扒子,以及不要在理髮店挖耳屎等,以免舊疾復發,或是將黴菌傳染給別人。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健康食療與養生方法,就搜索關注「健康風味美食」,覺得文章不錯的話還可以點個讚或者給我留言哦!

相關焦點

  • 耳朵發炎吃什麼消炎藥 耳朵發炎怎麼辦
    耳朵發炎是一種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耳朵發炎病情雖然並不嚴重,不過卻會影響到耳朵,如果嚴重的話會讓聽力甚至是失聰,那麼請問耳朵發炎吃什麼消炎藥?耳朵發炎怎麼辦?小孩耳朵發炎怎麼辦?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耳朵發炎吃什麼消炎藥耳朵發炎在中醫中是屬於耳瘡類疾病,這類疾病都是耳朵出現了問題,耳朵發炎大都是因為被風熱侵襲或熱毒望所導致的,所以治療的話應該以疏風清熱,解毒消腫為目的。1.內服藥 銀翹丸、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
  • 乾貨:貓咪耳朵有分泌物並非都是耳蟎,常見的耳部感染還有這些
    新貓咪接回家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耳部疾病就是耳蟎。這對很多新手鏟屎官來說,貓咪的耳朵是最容易忽視的地方。選購貓咪的時候,鏟屎官們看著貓咪顏值高,可愛呆萌,就著急接回家,卻忘記檢查貓咪的耳朵。  貓咪耳朵疾病有很多種,並非所有的耳部疾病都是耳疥蟲感染。今天這篇文章帶鏟屎官們全面認識了解貓咪的耳朵。(字數較多,建議收藏)  Part.1  貓咪耳朵構造  貓咪的耳道較深,呈L型。
  • 耳朵進水怎麼辦 學會這九招再也不怕耳朵進水
    而這些疾疾病不管是哪一種都對生命有威脅,所以對於耳朵的護理和中耳炎的預防是有必要的。怎樣保護耳朵1、預防耳內進水防止外耳道發炎。我們的外耳道深達2.5~3釐米,而且還不直,外耳道皮膚還有許多纖細的絨毛。遊泳或洗澡、洗頭時耳內進水,水不容易出來,會誘發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聽力下降。特別對那些已經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還非常容易導致中耳炎。
  • 他耳朵臭臭的
    耳朵有臭味無非有兩種原因:外耳道耵聹栓塞遇水後膨脹發酵引起的氣味,另一,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引起的臭味。A、症狀:反覆出現的耳朵流黃膿、味臭、聽力下降、耳鳴、耳痛、耳內悶脹感或閉塞感等。B、體徵:鼓膜穿孔、外耳道肉芽、膽脂瘤樣上皮樣物等。C、顳骨CT可能可能出現:鼓室、乳突內軟組織影、聽骨鏈損傷、可疑膽脂瘤樣物等。A、座飛機或潛(深)水造成的分泌性中耳炎由於治療不規範、徹底或急性中耳炎久治不愈。
  • 去足浴店採耳 腳氣跑到耳朵裡
    腳氣屬於真菌感染,耳鼻咽喉都易被感染;醫院兩個月接診約40例   一聽到腳氣,你是不是以為只是腳部的疾病。不不不,耳朵、鼻子也可能長「腳氣」。   其實,腳氣是一種真菌感染。如果衛生習慣不太好,或者去消毒不規範的理髮店、洗浴中心,接受所謂的「專業採耳」服務,都有可能感染腳氣。
  • 外耳道真菌感染耳朵裡竟然「長毛」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琳 通訊員 王建明)「真菌感染,醫生在耳道裡看到了灰白色絲狀物,估計是耳朵裡『長毛』了!」6月中旬,省城市民李先生因耳癢流膿到山醫大一院耳鼻咽喉科就診,聽到醫生的檢查結果後,李先生有些哭笑不得。據介紹,近段時間,該院接診了多名患上外耳道真菌病,反覆耳癢流膿,耳廓皮疹的患者。
  • 臺醫師:耳道自有清潔功能 棉花棒掏耳垢反傷鼓膜
    ▲自行用棉花棒或挖耳勺掏耳垢恐發炎。(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華夏經緯網7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耳屎是由外耳道腺體的分泌物和外耳道皮所構成,有保護耳朵,殺菌的效果。耳垢位於外耳道的毛髮及表皮上,可抵擋外來細菌、黴菌、灰塵,甚至是蟲子等外來物質的幹擾,讓外來物質不至於進入耳道深處。然而很多民眾習慣用棉花棒掏耳垢,但臺灣醫師認為,這樣容易將耳垢推得更深,成為硬塊阻塞耳道。
  • 健康天天測,外耳發炎是掏耳屎引起的嗎?
    還有人,不僅喜愛掏自己的耳朵,也喜歡為孩子和家裡人掏耳朵,把掏耳作為一種表達親密和體貼的方式。但經常掏耳,尤其是順手拿出小棉棒或是髮夾,甚至把長長的指甲往耳朵裡捅的習慣,就可能導致外耳道炎,嚴重者可引起鼓膜穿孔,從而影響聽力。實際上,成年人在正常情況下是有外耳道的自潔能力的,當耳屎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會隨著咀嚼時的下頜關節運動,使耳屎不斷脫落,並排到耳朵外面。
  • 【每日問答】怎樣治療狗狗耳朵發炎?
    狗狗的耳朵發炎可分為「中耳炎」和「外耳炎」,較常見的急性中耳炎(有膿水流出,有異味,散發臭氣)就是其中之一,多發生與幼犬,通常是平日疏於大意,狗狗患上了咳嗽
  • 【新手小白也能看得懂的科普】耳朵有黑色分泌物不一定是得了耳蟎
    ▲貓咪的外耳發現腫瘤外耳炎是指耳廓或者外耳道的發炎反應,包括撕裂或者膿腫、腫瘤以及耳血腫,耳朵的腫瘤比較常見的則是鱗狀細胞瘤、肥大細胞瘤、耵聹腺瘤等此外,細菌、酵母菌、耳疥蟲(耳蟎)等感染也會引起外耳道的發炎反應。
  • 北京友誼醫院侯倩:您的耳朵能進水嗎?
    作者: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 侯倩      耳朵進水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狀況,比如洗澡或遊泳,常常避免不了。耳科醫生經常遇到患者一進診室就說:大夫,我耳朵進水發炎了。同樣,患者因為耳朵發炎來就診時,醫生也常額外囑咐一句:耳朵不能進水。那麼,耳朵進水為什麼容易發炎呢?耳朵進水以後應怎樣正確處理呢?有沒有辦法預防因耳朵進水而引起的炎症呢?      耳朵進水是指水進入外耳道,通常大家認為被細菌汙染的水進入後感染了外耳道,但事實並非如此。水進入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的確切機制是由於水改變了外耳道的生理性pH值,使之偏鹼性。
  • 去醫院給孩子掏耳朵成「時尚」?醫生:沒必要
    月10日 13:22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    暑假開始以來,南京市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每天有二三十例患兒都是來幹同一件事兒
  • 耳朵總是癢,可能是這些問題 隨意掏耳朵是壞習慣
    很多老人會出現耳朵發癢的情況。耳朵發癢時,很難受,許多人會忍不住用手指撓抓或用棉棒、耳勺、鑰匙、牙籤等物去掏耳。但自治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鄧斌認為,經常掏耳朵會破壞耳耵聹對耳道的保護作用,還有可能損傷耳道、鼓膜,引發外耳道感染、中耳炎、耳道癤腫等。
  • 耳朵為什麼有乾濕的區別 幹耳是因為上火嗎
    有的人的耳朵是幹的,乾乾的都撬不動,也有人耳朵經常會流膿,像流水一樣。那麼耳朵為什麼有乾濕的區別呢?幹耳是因為上火嗎?溼耳是溼氣太重嗎?一起來看下。  耳朵為什麼會有乾濕的區別  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由耵聹腺分泌的。
  • 中耳炎與外耳道炎的區別
    中耳炎和外耳炎都是常見的耳部疾病,都可以使患者的聽力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那麼,中耳炎和外耳炎有什麼區別呢? 1、聽力影響程度不同 中耳在耳膜之內,包括三個精緻的耳骨。外耳指的是耳和耳道。
  • 掏個耳朵花了5000塊!全麻!這種病到了高發季!
    但是若是再不取下來的話,耳朵會發炎,耳膜會穿孔。」無奈之下,陳醫生讓他住院進行手術,先給孩子進行全麻,讓孩子安靜下來,在孩子不動的情況下,用視頻耳內鏡一點一點地將髒東西取出來。從清理乾淨後拍出的照片看,趙趙的耳道皮膚其實已經水腫,而且骨膜也有點發炎了。
  • 你的耳朵其實不需要「撓痒痒」
    作為一名耳鼻喉科醫生,工作中經常會遇見這樣的場景:病人:耳朵奇癢、流黃水、聽力下降、有時疼痛難忍。醫生經過一番檢查和詢問病史,發現80%的患者都有採耳經歷,或者自己掏耳朵的習慣。醫生叮囑患者:不要掏耳朵。患者說:癢所以才掏。
  • 夏季狗狗常見的4種耳道疾病,如何預防和治療?
    最常見的病原菌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胞菌及變形桿菌等。細菌通過外耳道、咽鼓管蔓延至鼓膜和內耳,或通過血原性感染中耳和內耳。嚴重的時候會出現化膿性內耳炎,惡臭,會有膿性分泌物流出,通常治療需要先用雙氧水侵泡,生理鹽水衝洗,然後再消炎,上耳藥。
  • 耳朵內疼痛是什麼原因,可能是三種疾病導致,早發現及時治療
    很多人經常會出現耳朵疼的現象,有的人也可能是耳朵裡面疼,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治療,但其實耳朵裡面疼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前兆,如果出現類似症狀的話,應該及時到醫院去進行治療。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耳朵裡面疼是怎麼回事,經過醫生的指導我們可以知道,耳朵裡面疼可能是因為一些原因引起了外耳道發炎,有可能是因為經常掏耳朵或者是耳道進水而引起類似的症狀,還有可能是因為感冒上火引起了中耳炎,或者還有一些其他外在的原因,比如說經常用耳不當也會引起相關的症狀。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具體看一下耳朵疼都可能患了哪些病。1.
  • 狗狗的耳朵發臭,該不會是外耳炎吧?
    狗的耳朵構造在了解耳朵疾病的基礎上,首先要理解的是耳朵的構造。狗的耳朵結構是怎樣的呢?其實和人的耳朵有很大的不同。耳朵由「耳介」、「外耳道」、「鼓膜」、「中耳」、「內耳」構成。耳介相當於人的耳垂,做著收集聲音的工作。它的根部有個耳洞,裡面有一個叫做外耳道的細長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