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明白窩料進水沒動靜的三個原因,打窩聚魚,一點也不難

2021-01-08 騰訊網

打窩是一個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實操起來,卻又頗為麻煩的事,說簡單,是因為打窩的操作,毫無技巧可言,手不抖,拋的差不多準就行。

但是,打窩卻又不僅僅是拋的準就行,因為釣魚是一個唯結果論的運動,甭管窩料是拋是撒是放是投,有魚口,能釣上魚,這才是唯一的標準。

而能不能釣到魚,客觀原因有很多,主觀因素只有一個,就是打窩的效果不理想,甚至窩料投下去,壓根就沒有魚進窩,除去水裡沒魚這種極端因素,打窩之後沒動靜,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窩料狀態不符合水情

窩料的種類其實就三種,渣料、糟料、粉料,渣料比重大,不易霧化,味型濃度相對偏淡,誘魚效果一般,留魚效果非常不錯。

糟料的霧化效果好,比重大,味型濃鬱,但是誘釣魚種相對單一,釣法相對較少,所以用的場合都是特定的。

粉料霧化好,比重極輕,味型可調、多變,能利用霧化效果快速誘魚,缺點很明顯,易招惹小魚鬧窩,流速大的水域效果不好。

當然,這三個分類是大致的,還有一些特殊窩料,如蟲餌、內臟、骨頭,都有十分不錯的誘魚效果,但是用的人少,所以就不多贅言了。

打窩這個事,麻煩的地方也正在於此,雖說以上三類餌料,大多情況下是可以通用的,但是,因為這些餌料種類不同、比重霧化,沉底速度不同,使用之後,聚魚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在黑坑釣,使用玉米打窩,不管是鮮嫩的玉米,還是發酵玉米,誘魚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在黑坑這種競技性強,競爭性強的水域垂釣,肯定要誘魚效果更好、發窩速度更快的粉餌窩料。

反過來,在野外水域,粉餌窩料霧化、溶散很好,但是水流流速大一些,釣點水位深一些,釣點的水底,可能都留不下多少餌料,更別提溶散、霧化的窩料,還會招惹小魚鬧窩。

但是,純用霧化好的粉料,誘魚是快了,但是因為沒有實料,進窩魚能吃到,但是吃不飽,很快就會離開窩子。

如果使用不易霧化渣料,留魚效果是有了,但是因為渣狀料味型濃度偏淡,就算是發酵過的渣狀料,除非是大量使用,否則,整體味型還是偏淡,投放之後,誘魚進窩的速度是很慢的。

所以,以粉料為主的黑坑、競技釣,在散炮中要適當加些渣料留魚,在野釣使用渣狀料為主時,也建議加一些溶散、霧化的粉料,增強誘魚效果。

簡單的說,窩料一定要符合水情,流速慢、水域封閉,就以粉料為主,渣料為輔,如果流速快、水域開放,就以渣料為主,少量粉料,虛實結合,才能發揮出窩料的誘魚效果。

二、窩料和釣餌的味型不搭配

打窩誘魚,關於窩料的味型和釣餌味型,有三種搭配思路,濃引淡釣,淡引濃釣、窩釣同味,分別是什麼意思呢?

濃引淡釣,窩料味型濃鬱,釣餌味型偏淡;淡引濃釣,窩料味型偏淡,釣餌味型濃鬱;窩釣同味,窩料和釣餌的味型趨近一致。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搭配的思路,都得確定一件事,就是窩料和釣餌,是兩回事,因為釣餌和窩料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窩料的作用,是將水域中的魚群吸引到窩子裡,窩料的數量相對較多,不僅要將魚誘進窩子裡,還要將魚留在窩子裡。

釣餌的功能相對簡單,吸引進窩的魚開口吃餌,而三種搭配思路,代表著三種不同的垂釣思路。

濃引淡釣,利用味型濃鬱的窩料吸引魚群進窩,因為釣餌比窩料味型淡,所以味型差能吸引魚的好奇心,淡引濃釣也是如此。

而窩釣同味,則純屬碰運氣的釣法,先把魚群吸引進窩,然後魚吃習慣了窩料,有一定的機率,會吞食和窩料味型一致的釣餌。

但是,這三種搭配思路,需要應用在不同的魚情,濃引淡釣,多用在誘釣小體型魚,又或者打快魚,比如競技釣、黑坑釣。

淡引濃釣,多用在野釣,渣料做窩,蟲餌做釣,既能避開小魚鬧窩,又能吸引大魚給口,但如果,給口的魚具體多大,這就不太好說了。

窩釣同味,其實是窩料和釣餌的味型趨近一致,這種搭配思路,即可用於野釣打快魚,也可用於守釣大魚,如濃引濃釣釣小魚,淡引淡釣守大魚。

但是,不管哪一種,窩料和釣餌的搭配思路,都需要對應的魚情,不能混淆,否則,要麼是小魚鬧窩鬧瘋了,要麼是久守無口,窩料投下去動靜全無。

三、窩料和釣點的位置有講究

在大多數情況,窩料和釣點應該是重合的,但是,在實戰的時候,鉤餌的落點,具體在窩點的什麼位置,是有講究的。

魚口好、魚情好,窩料和釣點應該儘可能重合,這樣中鉤率才能有效提高,如果鉤餌落點在窩子邊緣,則中鉤率會非常低,偶然中魚,反而會驚嚇進窩魚群。

守釣大魚,鉤餌應落在窩子外圍,因為大魚是從窩子外開始覓食,並不敢輕易進窩子中心區域,如果鉤餌落在窩子中間,那就真是久守無口了。

所以,到底釣小魚,還是守大魚,在出釣之前必須要明確,這樣鉤餌落點在哪裡,是關係著漁獲的最終數量的。

以上三個原因,都屬於打窩這個過程中,非常需要講究的細節,如果能做到位,就算水域中的魚密度小,有魚口是不難的,釣到大魚也是有機率的,反之,不講究這幾個細節,窩料投下去沒動靜,或者只有小魚鬧窩,那就是常態了。

相關焦點

  • 釣魚技巧:科學打窩的幾大原則,快速誘魚成群,聚而釣之!
    打窩是釣魚基本功,釣魚講究的就是聚而釣之,所以打窩聚魚非常重要。如何更有效地聚魚,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打窩聚魚,絕對不是扔點窩料就了事了,從窩料的準備和打窩的手法都是有一定技巧的。秋季是釣魚的好季節,聊聊關於打窩誘魚的話題,科學誘魚讓漁獲更好一些。
  • 冬季釣鯽魚,聚魚是關鍵!這樣打窩、養窩和補窩,聚魚效果翻倍!
    冬季以釣鯽魚為主,氣溫越低魚越難釣。冬季釣鯽魚,打窩未必有好效果,但是不打窩好像又不行,所以如何科學的打窩,讓聚魚效果更好,是冬釣鯽魚的關鍵技巧。打窩不用著急,要先根據水溫情況尋找可能有魚窩的地方,在這個基礎上才會有更好地聚魚效果。那如何聚魚效果才會更好呢?
  • 冬釣補窩就停口,這兩種補窩方法,動靜小留魚快,魚口一天都不停
    補窩這個事,要真說多複雜,倒也不盡然,但是,如果補窩操作的不細緻,就會出現這樣三種情況:1、驚嚇進窩魚,比如用窩料砸窩,冬天萬物靜寂,很多類似夏秋打窩的習慣,在冬釣就有點不合時宜了。2、窩料落在窩子外圍,把進窩魚群引離窩點,手拋窩的缺點,就是不精準,窩料散在窩子外圍,窩料是補下去了,進窩魚也跟著窩子外圍的餌料離窩了。
  • 冬釣聚魚技巧,打窩誘魚只是基本,以魚誘魚,才能做到魚口不間斷
    冬季天冷水溫低,魚的活性很差,受到低溫影響變得身體僵硬,不愛活動。覓食範圍和覓食量都會減少,開始成群在相對舒適的位置。所以冬季如何聚魚非常不容易,打窩效果不好,但是又不能不打窩。冬季打窩有句話比較經典,叫做把窩點周圍的鯽魚聚一聚,打窩的效果可想而知。
  • 要想下杆就有魚上鉤,你可以試試這樣打窩,發窩快聚魚多
    釣魚打窩,對於釣友來說,這是家常便飯。水中的魚比較分散,如果不打窩就無法把魚集中起來,這樣垂釣起來就比較難了!也正是因為懂這個道理,所以大家會去打窩,但因為經常做,釣友都不當回事了!最終是導致窩料用了不少,能釣到的魚不多!
  • 關於冬天野釣打窩,不發窩、沒魚口,多半是這兩步沒做到位
    打窩這個事,是個釣魚人就不能忽視其重要性,冬釣尤其如此,老鳥們戲言,爆護的原因有十份,好釣點佔三份,打好窩子佔三份,好天氣佔三份,釣技佔一份。雖說這話有點偏頗,也很難考證,但是,每一個釣魚人都清楚,爆護的前提,好天氣、好釣點、好窩子,缺一不可,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有魚,什麼都行,沒有魚,什麼都扯。在冬天釣魚,尤其如此,原因只有一個,冬天天氣冷,水溫低,魚的活性差,幾乎就沒什麼好天氣,而好釣點,只能通過打窩,有聚魚群。
  • 釣鯽魚用什麼窩料打窩最好?(強烈推薦)
    釣魚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釣魚不打窩,釣得也不多。可見野外釣魚打窩是多麼重要,鯽魚是很多釣魚人喜愛垂釣的魚種之一。那麼釣鯽魚應該怎樣去打窩?用什麼窩料打窩最好呢?我會先拋一塊打海竿用的方塊料到窩點,扔下去之後就開一款散炮和一款作釣的餌料,作釣的時候每4-5竿就帶一竿散炮下去,把這個頻率打起來之後,窩裡就會形成一個霧化帶,可以把附近的魚快速誘到窩裡來,加上之前扔下去的方塊料作為留魚,那麼窩裡的魚會越聚越多,出現連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 大雪過後釣鯽魚,如何聚魚才是關鍵,打窩養窩和補窩缺一不可!
    大雪過後氣溫更低,雖然還沒到最冷的時候,但是降水較多導致水溫不穩,所以算是魚比較難釣的一段時間。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魚會越來越難釣,所以如何聚魚在冬釣時就變得尤為重要,氣溫越低越是要注意聚魚。如何讓窩點中魚多,並且長時間留在窩點中,需要在打窩、養窩、補窩三個方面都要注意。
  • 用蚯蚓釣魚時,該打什麼窩料?多數人沒搞清楚!
    用蚯蚓釣魚時,該打什麼窩料?多數人沒搞清楚!在野外釣魚,窩料非常重要,先將魚引過來,再下釣,效率會高很多。平常我們用商品餌,非常清楚用什麼樣的窩料來配合餌料,但用蚯蚓釣魚時,該打什麼窩料呢?這個問題多數人沒有搞清楚!今天我們就從多個方面來了解一下,用蚯蚓垂釣,打什麼窩料最合適?
  • 每斤兩塊錢的窩料,聚魚快,留魚久,專釣大魚,為什麼沒人用
    意思就是說,化紹新老師,在釣魚的時候打窩要打上1000斤,其實這有些誇張了,呵呵!但是大師釣魚,打的窩子大多都是商品窩料,咱們今天聊一聊最便宜的窩料,經過我本人和釣友們多年的實驗發現,這種窩料不但便宜而且釣魚效果絕佳,這種窩料主要有,聚魚快,留魚久,的優點,而且還非常的耐泡,它就是豆餅等油渣。
  • 打窩前有魚,打窩後反倒沒魚吃,明白真相後,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很多釣魚人朋友們在垂釣時都會,準備一些窩料持續打窩,但是,他們會發現有時候明明釣魚,然後過了一陣兒再持續往裡面打窩的時候,卻沒有魚在吃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無非是以下四個原因。大家一定要重視。2.沒有正確的藉助一些工具,很多窩點有魚吃的時候直接用手抓窩料往裡面撒,弄得水面噼裡啪啦的響,這樣的話會把很多魚給嚇走,尤其是鯉魚、草魚等警覺性特別高,有些魚類基本上不敢再來了,正確的方法是我們可以把窩料用紙巾包住拋出去,或者直接用打窩器來打,減少對魚類的驚擾。
  • 為啥用玉米打大窩也釣不到魚?技巧不到位,窩料越多越沒魚咬鉤
    只要是個釣魚的就沒有不想釣大魚的,但實際上十個釣友有九個都以釣小魚為主。為啥呢?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主要還是資源不太給力,釣大魚需要時間守,打大窩,釣魚的人又多,你打窩之後一走開說不定別人就佔你位置了。而且有這麼多時間的釣友也不多,所以一般也都以釣小魚,快魚為主。
  • 窩料越打釣的魚卻越少?不是水裡沒有魚,而是你沒掌握靠譜的訣竅
    到現在還有不少釣魚人都以為打窩是越多越好的,他們會覺得只要窩裡的食物夠多的話,那麼無論是多差的魚情和水情都能有一個好的漁獲,特別是有部分大神在釣魚的時候,用的窩料都是以盆或者桶來裝的,有很多人看了也會跟著做,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其實打窩不是說打得越多效果就越好的,很多時候窩料打多了就會影響到大家的釣魚效果
  • 弄明白這些釣魚口訣,釣魚小白也能在冬天找到魚窩
    冬釣說難不難,說簡單也簡單,說難,是因為魚難找、漂難調、魚口難抓,更別提天寒地凍,操作釣組都不方便。說簡單,則是如果搞明白冬釣的精髓,也就是魚藏在哪裡,其實怎麼調漂,倒也不是什麼麻煩事。對新手來說,冬釣就是這樣的不友好,但是沒關係,早有不少前輩老鳥們,將冬釣的精髓,總結成四句口訣,只要搞明白這四句口訣,就算是第一次釣魚的小白,找到魚窩也不難。第一句、冬天釣魚釣陽面,靜水背風找死角在冬天釣魚,先不說那些複雜的、繁瑣的釣點,最簡單的,就是一定將釣點設在陽面,因為陽面一側的水域,水溫相對較暖。
  • 誘魚不理想,不妨試試這款秘制窩料,多遠的魚也能聚來
    釣魚不打窩,別想釣得多。從這句話可以看得出來,釣魚打窩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戶外野釣的時候,如果窩內魚多釣得就多,如果窩內魚少釣得就少。道理釣友都懂,問題是用什麼窩料比較好??平時釣魚用的窩料都是買的,其誘魚效果都不理想。
  • 冬季天寒地凍,釣鯽魚發窩更慢,打窩用這些招數,聚魚效果翻倍
    冬季天寒地凍,釣鯽魚發窩更慢,打窩用這些招數,聚魚效果翻倍 冬至過後是低氣溫的開始,真正最冷的時候還要在小寒前後,相對小寒來說大寒反而氣溫更高一些
  • 從打窩的種類與利弊,到材料的味型分析,教你如何更好的打窩誘魚
    釣餌的味型不能超過窩料的味型,而且必須同主體物質組成。比如:窩料是穀物香或酒香型,釣餌是腥香或奶香。那魚進窩多半就不敢吸食鉤餌。我一般制窩餌,都體現在同一基礎餌味型上,無非是窩料味型略大於餌味型。然而,現實中也有些人認為窩子要淡香而釣餌要濃香。其實都是個人所想想,是思路上的錯誤。主輔窩料的誘魚效果比單一窩料要強比如:釣鯽魚事前打窩酒小米,能起到誘魚聚魚效果。
  • 野釣時窩點泛起大片腥泡卻釣不上魚?也許是你打窩有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野釣時旁邊釣友釣的很不錯,自己窩點卻沒什麼動靜更可氣的是有些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會釣魚,卻總能碰到大的,反觀自己裝備、技術都還過得去,窩子也打了,可只能釣釣小魚野釣總是看著別人上魚?
  • 這款檸檬做的窩料配方,非常適合秋季野釣鯽,能快速誘魚聚魚
    這款檸檬做的窩料配方,非常適合秋季野釣鯽,能快速誘魚聚魚 已經到了晚秋季節,從最近的天氣上就能覺得出來,變得越來越冷,魚兒也是一天比一天難釣
  • 冬季釣青魚用什麼打窩?幾種冬釣青魚時誘魚和促開口效果好的窩料
    寒風蕭瑟,冰冷的冬天又來臨了,天地間唯存單一的灰濛,萬物的生命力的活性被一點一點的抽走了,魚兒們都失去了往日的活躍,變得安靜起來,也越發難釣了。冬季裡,除了鯽魚以外,適合垂釣魚就剩下青魚了,而且青魚是大魚中較為適合冬季垂釣的淡水魚。釣青魚的關鍵點在於選釣位和打窩誘魚,那麼,冬季釣青魚用什麼打窩的誘魚效果好?下面,我們來介紹幾種冬釣青魚時誘魚和促開口效果好的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