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天野釣打窩,不發窩、沒魚口,多半是這兩步沒做到位

2021-01-08 愚者論漁

打窩這個事,是個釣魚人就不能忽視其重要性,冬釣尤其如此,老鳥們戲言,爆護的原因有十份,好釣點佔三份,打好窩子佔三份,好天氣佔三份,釣技佔一份。

雖說這話有點偏頗,也很難考證,但是,每一個釣魚人都清楚,爆護的前提,好天氣、好釣點、好窩子,缺一不可,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有魚,什麼都行,沒有魚,什麼都扯。

在冬天釣魚,尤其如此,原因只有一個,冬天天氣冷,水溫低,魚的活性差,幾乎就沒什麼好天氣,而好釣點,只能通過打窩,有聚魚群。

當然,冬天的低溫,不是全無優勢,所謂冬天的魚群抱成團,一釣就是一大盆,只要能做好打窩這個環節,連杆上魚,並不是難事,但是,冬釣打窩,卻又和其他季節截然不同,因為冬天釣魚,打窩分兩步。

一、探窩

探窩,就是打窩找魚的意思,因為冬天的魚活性差,不管是釣深、釣草、釣陽、釣坡,都只是理論上的概念,就其成功率,和胡亂找一個釣點下杆沒多大的區別。

而探窩,就是有效打窩找魚的一個方法,選定好可能聚魚的窩點,將桌球大小的窩料扔下窩子,然後相距3~4米的位置,分別打上3~5個窩子。

如果有條件,可以每個窩子打一根竿,如果沒有條件,就每個窩子守釣上一會,魚群一旦進窩,並不會馬上離開窩子。

分布打窩,以窩找魚的方法,屬於靜中求動的打窩思路,不管是冰釣,還是未封冰的水域,這種探窩找魚的思路,效果都非常不錯。

二、補窩

在其他季節,補窩主要講究時機,往往是需要有魚口,然後魚口放緩之後才開始補窩,冬釣的補窩技巧,則更有意思。

如果已經有動靜的窩子,不管魚口間隔是長還是短,最好都是20~30分鐘左右補一次窩,每次參照首次打窩數量的三分之一即可。

如果沒有動靜的窩子,則每隔上1個小時左右,參照首次打窩數量的四分之一補窩。但是,補窩時,不要在相同的位置補窩。

最好是偏離原窩點20~30釐米左右,這樣既不會驚嚇進窩的有,也能繼續試探出更好的釣點。

雖說冬天的魚群進窩後,並不會很快脫離覓食區域,但是,相連、相鄰的窩子,還是能將進窩魚停留很久。除了以上這兩步,關於窩料的狀態、打窩的方法,還可以遵循以下技巧。

一、釣淺用虛料、釣深用實料

如果垂釣水域相對較淺,建議用霧化好、溶散好的虛料,可以摻雜上少部分的酒米,作為留魚的有效手段。

如果垂釣水域比較深,就用比重大、霧化慢、顆粒直徑小的實料,可以以酒米為主、麥粒玉米粒少量摻雜。

二、打窩方式有技巧

如果垂釣水域是活水,水流急,就往上遊位置打一些,如果水流緩,就略往下遊打一些,如果是靜態水域,就沒有這個講究了。

但是,在靜態水域打窩,最好找一個參照物,儘量不要將窩料打到參照物上,而是打在參照物附近,這樣窩料投放的比較精準。

如果是打淺水窩,可以用鉛皮帶窩的方式打窩,如果打深水窩,建議使用打窩器、打窩袋之類的打窩器具。

冬天釣魚,釣上魚,是驚喜,釣到很多魚,是驚喜中的驚喜,但是不論釣不釣得上魚,都應該將打窩、誘魚、上魚的諸多環節,都視為冬釣的樂趣,而這,也正應該是冬釣的真諦。

相關焦點

  • 搞明白窩料進水沒動靜的三個原因,打窩聚魚,一點也不難
    但是,打窩卻又不僅僅是拋的準就行,因為釣魚是一個唯結果論的運動,甭管窩料是拋是撒是放是投,有魚口,能釣上魚,這才是唯一的標準。 而能不能釣到魚,客觀原因有很多,主觀因素只有一個,就是打窩的效果不理想,甚至窩料投下去,壓根就沒有魚進窩,除去水裡沒魚這種極端因素,打窩之後沒動靜,主要有三個原因。
  • 冬季釣魚遇到沒口怎麼辦?用這4招破解,魚口馬上就來了
    冬季在自然水域釣魚,「沒口」可以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釣友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心裡就不淡定了。要麼就開始玩手機,要麼就準備打退堂鼓了。路人甲覺得還真沒必要這麼快下結論,其實導致沒口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時候是可以通過一些調整來找到魚口的。
  • 有人說冬天要多打窩勤換窩,有人說要少打窩等誘魚,標準答案來了
    冬天的釣技釣法也挺多的,但也有很多是互相矛盾的,小門就發現了不少,比如有人說冬季要釣淺有人說要釣深,有人說要釣陽有人說要守陰,還包括咱今天《釣魚有門》要講的,是多打窩到處走釣,還是少打窩多等窩,下面咱們就來講講。一.多打窩多走釣的說法。
  • 冬天野釣這5種情況千萬不要打窩,越打越涼,反而浪費窩料!
    現在天氣逐漸變冷,即使在南方也是到了穿秋褲的季節,可是著依然擊退不了釣魚人想要釣魚的心。但其實冬天出門要注意的點還挺多的,而打窩應該是其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有不少釣友有疑問 ,不打窩還有魚口,但是打了窩卻沒有了魚,對於這點表示非常疑慮,這究竟是這個什麼理?
  • 冬季釣魚用什麼打窩效果好?冬季釣鯉魚、鯽魚和青魚的打窩技巧
    在天氣寒冷的冬天,鯉魚、鯽魚和青魚等淡水魚類都會比其他季節難釣,魚變得慵懶,活性很差,打窩之後發窩慢,即使有魚進窩,魚吃口也會很輕,關鍵還是如何誘魚進窩。那麼,冬季釣魚用什麼打窩效果好?下面,我們就分別以鯉魚、鯽魚和青魚為例,講下冬季釣魚的打窩技巧。
  • 冬季野釣,「萬能餌」蚯蚓魚口變差怎麼辦?4個辦法在排隊等候!
    冬季野釣,蚯蚓、紅蟲等葷餌是不錯的選擇。釣友實踐發現,其他季節大展身手的商品餌料,這時有些「偃旗息鼓」,常被兩邊用渾餌的釣友打閉口。問題的重點是,有些情況下,通過水下攝像頭能清晰看到,水底有大鯽魚、鯉魚遊動,蚯蚓做餌,魚口依然零星。那麼採取哪些措施,讓冬季獲得更高的吃口呢?本文一探究竟。
  • 打窩真的就可以誘來魚嗎?不了解打窩的原理就是餵魚
    最近無數的人私信我問我有一款30分鐘發窩的窩料想問我是真是假,我每一條都很負責任的回覆:抱歉,不清楚真假!您沒看錯,我的確不知道這款所謂30分鐘發窩的餌料到底是什麼!但我可以保證30分鐘就上魚這麼牛X的餌料,我釣魚十幾年內還真沒遇見過!今天我就來聊聊打窩後需要多久才能發窩!
  • 打窩有重窩和輕窩之分,夏季野釣,哪些情況該打重窩和輕窩?
    釣魚要打窩,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打窩也是有技巧的。至少打窩的方式上就有很多種,有手拋窩的,也有抽散炮的,也有用打窩器,打窩勺打窩的。關於打窩的量也比較有爭議,有的釣友認為打大窩誘魚更快更多,有的釣友則認為窩量太大了容易出現魚兒進窩不吃餌的現象。
  • 面對越來越難的野釣,真假魚口的判斷,是不「空軍」的致勝法寶
    現在隨著魚類資源日益匱乏,「空軍」在野釣時已是常態(只是有些釣友不願意承認罷了)。那問題來了,現在野釣難度係數這麼大,如果再遇到有口打不著,釣不上來魚是不是感覺到更加可惜呢?帶著這個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野釣有口打不著,釣不上魚,該如何面對的問題。
  • 冬季野釣打魚窩不知道補窩?記住這3個「秘訣」,留魚久易爆護
    釣魚打魚窩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必做的輔助技巧了,不管你是在黑坑釣魚還是外出野釣,打了魚窩之後上魚的機率肯定是要比直接下竿的大的,而且釣魚也更加輕鬆。但是魚窩並不是打好了就不用管了,還需要維護它,也就是「補窩」。
  • 釣魚人打窩後,如何判斷是否有魚進窩?四個小技巧為你解惑。
    俗話說:「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足以說明打窩在我們垂釣中的重要性。不管是野釣也好,黑坑釣也罷,作釣的前期都是需要靠打窩來誘魚的。比如野釣的手拋窩,搓餌或者拉餌抽窩,以及黑坑釣的散炮做窩都是為了引誘更多的魚兒進窩。當然,窩子能不能誘來魚兒,還得看你窩料的效果,效果好,魚兒自然多。
  • 採用穀子釣法,水庫野釣如何打窩?
    水庫野釣要想取得好的魚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你善於總結,細心觀察,勤動腦筋,還是可以從中摸索出些道道來的。釣位確定以後,就該打窩了。下面就總結野釣高手的實戰經驗,結合自己釣魚的一些體會,給大家分享水庫野釣實戰中關於打窩的一些具體問題。
  • 冬釣聚魚技巧,打窩誘魚只是基本,以魚誘魚,才能做到魚口不間斷
    冬季天冷水溫低,魚的活性很差,受到低溫影響變得身體僵硬,不愛活動。覓食範圍和覓食量都會減少,開始成群在相對舒適的位置。所以冬季如何聚魚非常不容易,打窩效果不好,但是又不能不打窩。冬季打窩有句話比較經典,叫做把窩點周圍的鯽魚聚一聚,打窩的效果可想而知。
  • 冬天釣魚還只會傻傻釣沉底?不懂這樣應對,難怪釣不到魚
    冬天的魚難釣,這是釣友們公認的,在冬天的水邊,別看有很多釣友在全神貫注的盯著浮漂,實際上有一大半釣友的魚護都沒入水。為啥會這樣呢?因為冬天的魚情和其他幾個季節有了很大的變化。那麼問題來了冬天的魚為啥難釣,又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 野釣魚不開口怎麼辦?基本處理方法都在這裡,不知道的就虧了
    而釣魚人最頭疼的則是想了很多辦法還是沒魚口,有時候在同一個水庫的同一個釣點,昨天還接連上魚,今天去釣魚是卻發現浮漂成了定海神針。今天我來教新手釣友們幾個應對的辦法,如果這幾個辦法都搞不定,那就只能回家綁鉤了。
  • 野釣老手推薦:用酒糟加牛糞做窩料,半小時就發窩,不愁沒魚釣
    既然咱們說到了窩料,今天我來給釣友們分享一套窩料配方,這款窩料並非我自己的,是一位老釣手分享出來,而且他也強烈推薦釣友們試試。當然這款窩料的「口味」比較重,它所需要的原料有牛糞,所以有潔癖的老鐵,就可以忽略了!
  • 打完窩後,半天都沒魚咬鉤?二十年老司機道破真相,後悔才曉得
    這是啥情況呢?想必不少老釣手已經猜到原因了,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作為二十年的釣魚老司機,現在就來一一分析,其中包括窩料投放,釣位選擇以及窩料搭配等3個方面,希望釣友看完後,能有所收穫。原因一:窩內沒誘來魚正所謂「三分靠釣,七分靠誘」,在水廣魚稀的環境中,要想準確釣到目標魚,首先就要根據它的攝食習慣,以及天氣變化來靈活搭配窩料。
  •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裡沒進魚,看這兩點,就知道魚進沒進窩
    不管是黑坑、競技釣,還是野釣,最怕的,就是打窩之後,浮漂紋絲不動,完全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魚進窩;很多釣友會認為,魚進窩,不是會帶動浮漂,有小碎口麼,沒魚進窩,那浮漂就沒什麼動靜了,這不是很簡單麼?、白條、麥穗等,而在實戰中,大多數情況下,魚進窩了,是不太可能導致浮漂動作的,尤其是野釣,春釣、湖庫釣;為什麼呢?
  • 冬天釣魚別亂打窩,牢記3大絕活,每竿都中魚
    當然有時在一些小水域垂釣時,也可以選擇不打窩,然後用誘釣的方式來作釣目標魚,所以現在就跟大家來聊聊:一、泡沫結合拉餌作釣雖然泡沫餌料沒有多大的氣味,它能釣魚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它在水下漂浮的狀態,其實這就好路亞釣中的擬餌,通過它在水下的擺動,以此來吸引魚的注意力,所以如果單純使用泡沫釣魚,最好還是提前打窩比較好。
  • 這4種做窩方法才夠精準,誘魚速度快一倍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釣魚都會選擇打窩。當然了不是說只有打了窩才能釣到魚,有些人不打窩光靠拉餌抽頻率照樣也能釣得好好的。關於打窩問題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我的理解是「打窩也許不是唯一的聚魚方法,但卻是最簡單有效的」。那麼說到打窩最常見的就是手拋窩了,這種做窩方式的優點是簡單、沒有什麼門檻,誰上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