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野釣,「萬能餌」蚯蚓魚口變差怎麼辦?4個辦法在排隊等候!

2021-01-08 騰訊網

冬季野釣,蚯蚓、紅蟲等葷餌是不錯的選擇。釣友實踐發現,其他季節大展身手的商品餌料,這時有些「偃旗息鼓」,常被兩邊用渾餌的釣友打閉口。問題的重點是,有些情況下,通過水下攝像頭能清晰看到,水底有大鯽魚、鯉魚遊動,蚯蚓做餌,魚口依然零星。那麼採取哪些措施,讓冬季獲得更高的吃口呢?本文一探究竟。

冬季巧用幾個方法,提升蚯蚓的魚口

釣魚人清楚,冬季紅蟲的誘魚效果,這是因為紅蟲的腥味更突出,所以增強蚯蚓的腥味不失是一種思路。具體方法如下。

一、巧用蚯蚓的汁液打窩

準備40、50條蚯蚓,將其分割成1公分作用的小段,置入小盆中。接著倒入適量的酒米或紅蟲顆粒。然後把它們混合、攪拌,令汁液充分融入紅蟲顆粒。最後握成團或利用打窩器投擲到窩點位置。蚯蚓的汁液入水迅速快速,將周圍鯽魚、鯉魚吸引至窩點。同時,蚯蚓皮也能引得魚群的搶食。這時鉤刺蚯蚓,拋入窩點,不愁鯽魚不給口。

部分釣友糾結,這麼多蚯蚓哪裡搞。其實各網站平臺銷售鮮活蚯蚓的店鋪不少,1斤蚯蚓只需要十幾塊塊錢。置入花盆中飼養,足夠一個冬季使用。

二、利用蚯蚓汁液開制餌料

這種方法說白了,就是為提升蚯蚓或餌料的味型。將適量蚯蚓用破壁機打碎,把汁液和破碎的蚯蚓皮一同倒入小盆。然後倒入少許紅糖,攪拌直至融化。這時的汁液不僅有蚯蚓的腥味,還帶有甜味,誘魚效果大增。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有紅蟲,可同蚯蚓一同打碎,汁液的腥味更加濃厚。

最後將蚯蚓浸泡一下,靜置3分鐘便可鉤刺使用;或者利用蚯蚓汁液開餌,商品餌的腥味純正、濃鬱,開口頻率提升不少。

三、蚯蚓與窩料搭配

冬季用蚯蚓釣魚,窩料不可或缺,其中酒米和紅蟲顆粒是主選。但兩者都存在發窩速度慢的情況。可嘗試將粉類商品餌料與兩者混合後,再打窩。用量不宜太多,大約佔總量的10%——20%即可,太多容易造成浪費。粉類餌料在水體擴散快,短時間能將魚吸引過來。

筆者曾接觸一位農村大爺,他配製的窩料根複雜:1份大顆粒、半分小顆粒、半分酒米,另加藍鯽、大板鯽,再用蚯蚓做釣。別說每次他的漁獲總是比旁邊釣友的數量多一些,並且3/4兩的大鯽魚最多。

四、蚯蚓適合長竿短線逗釣大鯽魚

必須承認的一點是紅蟲誘魚效果強於蚯蚓,但宜招惹小雜魚,而蚯蚓更適合釣大鯽魚。利用長竿短線傳統釣的逗釣法,再搭配蚯蚓,無疑是一個黃金組合。選擇一處水草密集的水域,鉤刺一條蚯蚓,採用「拖、拉、逗、挑」的方式,很容易斬獲大鯽魚。

這點筆者深有體會,曾在一個廢棄的窯坑,筆者和幾個玩手竿的釣友魚口零星,半天釣不到一條。玩傳統釣的釣友,提高小水桶,長竿子收回就能斬獲一條,幾個人趕不上人家一個,令人羨慕不已。

寫在後面

冬季釣友除去蚯蚓等餌料因素外,還要注重垂釣天氣、時間:比如氣溫穩定的晴天,包括陰天都是不錯的選擇;具體時間宜早不宜晚,最好是天色朦朧時分。想要獲得好魚情、漁獲,最好是各個條件都具備,畢竟一個極端不利因素,也能導致全盤皆輸。

原創:老高

相關焦點

  • 冬季野釣一定要用蚯蚓,魚口好魚愛吃
    蚯蚓,無愧於萬能餌的稱號,什麼魚都能釣,什麼水域環境也能釣,在有的時候商品餌不開口,換上蚯蚓就立馬開口。魚口比較弱的時候,蚯蚓的味道再加上蚯蚓在水底的蠕動,對魚兒有一種誘惑力。蚯蚓釣魚也是有技巧的,如果在這些細節上出現錯誤,中魚率就會大大降低。一、很多人喜歡把蚯蚓拍死之後再掛鈎蚯蚓本身散發出來的味道和蚯蚓的活性來誘魚,其蚯蚓的活性是關鍵。很多釣友是因為蚯蚓不停地扭動,為了好掛鈎,將蚯蚓拍死再掛鈎。
  • 萬能魚餌蚯蚓的使用技巧
    蚯蚓被釣魚人成為萬能魚餌,可以說是用蚯蚓永遠也不會空軍,但是用蚯蚓的技巧還是有的,這樣可以野釣大魚。基本全年都可以用蚯蚓釣,唯一可以挑戰蚯蚓地位的就是紅蟲,但是紅蟲都是冬季春季使用的,別的時候基本用不了的,所以說,紅蟲還是有局限性的,在自然水域中,野生魚對商品餌或許會警惕,但是對蚯蚓肯定是毫不猶疑的一口悶,不管是多大的魚,都是經不住誘惑的。
  • 高溫天垂釣不宜用蚯蚓?實踐出真知,「萬能餌」並非浪得虛名
    在實際垂釣中,夏天用蚯蚓作釣的效果有時候確實不如冬季、春季,但這未必代表是餌料不合適魚情,畢竟釣魚是個系統工程,尤其在自然水域中垂釣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導致魚獲不盡如人意。餌料是垂釣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身為釣魚人應該要多花時間研究一下,但這種研究我認為更多的還是應該放在實際垂釣中,畢竟實踐出真知嘛。
  • 都說冬季釣魚用蚯蚓和紅蟲,但誰更好用呢?釣魚老司機來為你解答
    都說冬季釣魚用蚯蚓和紅蟲,那麼,誰更好用呢?老司機來為你解答冬季野釣,由於氣溫的影響,可供我們垂釣的魚類著實不多,大部分情況下,鯽魚成了我們唯一的選擇。為了能有更好的漁獲,釣友們在餌料的選擇上,相信也廢了不少腦筋,而在經過實踐的檢驗後,就會發現,紅蟲、蚯蚓這兩種活餌是遙遙領先的,但有的釣友仍然不甘心,非要在紅蟲和蚯蚓之間決出高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探討到底是紅蟲好還是蚯蚓好。
  • 冬季釣大鯽,蚯蚓作餌效果好!使用蚯蚓的7大技巧,你知道嗎?
    蚯蚓真是一款神奇的餌料,春夏秋冬都適宜,大魚小魚都愛吃,很多複雜的天氣下使用蚯蚓作釣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愧為「餌料之王」。在很多釣友的眼裡蚯蚓就是「萬能餌」,不管去何時何地帶再多的餌料,也不忘捎上一包蚯蚓。但是你知道為什麼魚愛吃蚯蚓?蚯蚓作釣又有怎樣的技巧嗎?且聽大亮為大家慢慢道來。
  • 有的釣友用蚯蚓也釣不到魚,注意3個細節,很重要!
    但是說起蚯蚓是萬能餌,應該絕大多數釣魚人是認可的,絕大多數魚情蚯蚓都能適用。蚯蚓具有「萬能餌」的稱號,之所以這樣叫它想必通過名字就可以看出。蚯蚓有兩種:黑蚯蚓和紅蚯蚓。紅蚯蚓的長度大多為4釐米。由於食性和野生型的不同,有的粗壯,有的細長。因為長期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土壤裡,有淡淡的土腥味,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像鯉魚、鯽魚、羅非等眾多魚種的偏愛。
  • 蚯蚓釣鯽魚是躺底好還是觸底好?這和為誘還是為釣及魚情有關
    蚯蚓可謂釣魚界的萬能餌,特別是在作釣鯽魚、黃骨魚等,小型肉食性、雜食性魚時。另外,氣壓偏低或氣溫偏低,造成魚類活躍度與覓食積極性較低時,使用蚯蚓會有不錯的誘釣效果!至於蚯蚓釣鯽魚,是躺底好還是到底好?這除了看是為誘還是釣外,更要從魚情決定!
  • 冬季釣魚,蚯蚓和紅蟲選哪個?弄清楚這幾個問題,你就能做出選擇
    一、冬季魚喜歡吃活餌的原因名詞釋義:本文所說的活餌主要是指蚯蚓和紅蟲,蚯蚓的話我們經常使用的還是在漁具店裡買的商品蚯蚓,至於野生的蚯蚓,一來冬季比較難找,二來通過我以前的實際試驗,其釣魚的效果不敢恭維。紅蟲主要還是人工飼養的,冬季純天然野生紅蟲估計也找不到。
  • 小蟲子有無數種,為啥偏偏蚯蚓成了釣魚人的萬能餌?
    中間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新手釣友還是老釣友,對餌料都非常重視,而不管新手釣友還是老釣友都神奇地認為「 蚯蚓」是釣魚的萬能餌。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吃素的還是吃葷的都有釣友用蚯蚓釣到過。可是問題來了,蚯蚓並不是活在水裡的,為啥這麼多魚都喜歡刺蚯蚓?
  • 早春在水庫野釣,如何選點、用餌
    在早春的野釣中,打窩兩小時後未發現魚情,就應及時改換釣點,這是因為此時魚活動的範圍小遊速慢,很難將魚等來。如果對釣點的選擇把握不準時,可以多選幾個釣點,分別打窩,輪換著施釣,哪個點上魚就釣哪個點。這種辦法在早春開竿釣時非常有效。浮漂的選用基於懸墜釣法和早春魚情的特點,此時選用細身細長硬尾的小號浮漂最為理想。
  • 天津津南有一野釣「新手村」,體驗紅蟲餌「收割機」,3月收穫大鯽魚
    新手繼續和你聊聊洪泥河,上次使用同事「藍鯽」拉餌,釣了很多翹嘴魚和白條魚,實際上是翹嘴多些,平時不怎麼分就統稱白條魚,也是夏天這個月份,漁具店老闆說紅蟲子比蚯蚓好釣
  • 面對越來越難的野釣,真假魚口的判斷,是不「空軍」的致勝法寶
    如果此時我們選用的魚鉤過大,掛餌過大,子線過粗,這些都是直接影響餌料順利進入魚口的重要因素。比如:我們知道鯽魚有涮餌的習性。鯽魚在咬鉤時,如果魚鉤或者餌料過大,它們在涮餌的時候,要麼餌料吸食不進去,要麼餌料吸食進去發現異樣就會迅速吐出。這兩種情況浮漂都會出現動作,往往還是明顯的頓口,但常常會出現有口打不著的現象。
  • 野釣魚口輕、小雜魚鬧窩?這樣調整就對了!
    最後就是天冷鯽魚口很輕,我們用什麼辦法來判斷這種雜口,來挑著鯽魚口打,這才是垂釣鯽魚的核心技術。 關於選竿,關鍵在於你垂釣的時間,好多釣友白天工作很忙,大都選擇野釣。夜釣的話,我個人建議選竿在5.4米以內,夜釣主要目標魚是大鯽魚。太長的話,回魚起竿,都相對較難。5.4米之內相對輕鬆,也不至於太累。 但如果你是白天作釣,那麼我個人建議你還是選擇3.6至4.5米之間。白天長竿也沒用,為什麼這麼說?
  • 冬天野河釣魚,釣位和用餌實例教學,野釣翹嘴魚和野生大板鯽魚
    今天我們就結合實例,來探討一下冬季如何在野河釣魚,其中有些技巧在庫釣當中同樣適用。有說得不全面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粉絲釣友指正補充。前幾天有空在野河連續作釣兩次,雖然收穫不好,但也有些許收穫與體驗。冬天能夠釣魚,能夠在空軍基地釣到魚本身就是一種幸運。下面我就把我這次的選位經驗和用餌思路給大家說一下。到達釣位之前,我主要先看地形,選了確定了這三個釣點,都有一點背風。
  • 實話實說,蟲餌靠這3大優勢完勝
    冬季是個釣大板鯽的好季節,但並不是隨便找個地方、掛點什麼餌就能釣到的,相反由於水溫低魚活性弱(躲在一個地方不動),就會導致如果你釣位、釣餌選得不好,釣一天都沒魚。 釣不到魚,很多人首先懷疑是餌料不行,於是費盡心思找神餌,此時是最容易上當的,但你不知道其實最好用的餌料就在身邊。
  • 野釣:有魚吃餌,每次提竿卻不上魚,為何?
    回到釣友的問題「野釣有魚口,但不宜上鉤,是什麼情況?」為更好、更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也得交經驗,從以下環境、魚、垂釣方法三個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野釣有口,卻不易上鉤,魚的因素野釣過程中,魚的原因導致魚口少,不易上鉤的現象很常見。
  • 野釣:老壇玉米打窩,魚卻不吃餌,這些可能性你碰到幾個!
    但正如釣友的問題描述,窩子裡魚星不斷、泛濫,魚口零星,浮漂長時間不動作,幾乎所有的釣魚人都曾遇到到這種情況,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該用什麼餌料呢?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究竟。窩子裡有魚星,但不吃餌的可能原因釣友的問題描述反饋出許多有效信息,造成魚不吃餌的原因,並不只是餌料問題,還存在諸多可能性。
  • 野釣時要不要加「雪花粉」?首先你得明白狀態餌的作用!
    網上一直流傳著一組配餌公式: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其中的狀態餌顧名思義就是用於調節餌料的狀態,如輕重、霧化、粘散等等,大家比較熟悉的狀態餌有雪花粉、速攻、尺上、四季...小飛剛好想起前幾日有朋友留言,問:野釣時到底該不該加雪花粉?就藉此機會一併解釋了野釣時要不要加「雪花粉」?首先你得明白狀態餌的作用!
  • 【釣魚技巧】冬季手竿野釣要10選,助你釣大魚
    選釣老窩不要丟了新窩,冬季釣魚關鍵要人找魚,一個釣窩下鉤1至2小時無魚中鉤應放棄,一般備2至3個誘窩輪換垂釣,無論是老窩新窩無魚時不能久守不換,守株待兔會荒廢釣時,貽誤戰機,影響釣績。  三、選釣時間差  冬季野釣有一個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釣者合理選擇出釣的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差垂釣。
  • 冬釣鯽魚蟲餌是首選,蚯蚓跟紅蟲孰強孰弱,釣魚人:用效果說話
    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冬季都是一個很適合野釣鯽魚的季節。蚯蚓跟紅蟲則都是我們常用的釣餌,兩者也存在著不少的共同點以及優勢跟劣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是選紅蟲還是選蚯蚓,大家一看便知。冬季釣鯽魚的細節鯽魚作為一種抗寒能力較高的魚種,它們一年四季皆會進食,但它們也有著明顯的趨溫性。當氣溫較低的時候,它們雖會進食但行動較為遲緩,吃口也比較輕。因此在低溫垂釣鯽魚時,不論是在線組的搭配上還是釣餌的選擇上,最好能以利用鯽魚吞餌咬鉤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