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在水庫野釣,如何選點、用餌

2021-01-08 戶外運動釣魚技巧

在北方山區水庫眾多,不少玩臺釣的釣友在春天來到後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出釣,這時的天氣乍暖還寒,垂釣更需技巧。

釣點的選擇

早春水庫釣點的選擇應以「釣暖」為主。這裡所說的「釣暖」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說釣深。早春的氣候和冬天比較接近,深水區的溫度較高而且較為穩定,所以選擇深水區垂釣會有較好的效果。

二是說釣陽。在陽光較好的天氣裡尋找避風向陽有水草的淺水垂釣,往往也會有較好的效果。這是因為表層淺水的溫度最先升高,避風向陽處的局部氣溫也較高,又有水草的掩護,魚有藏身之所,岸上的活動不至於把魚嚇跑。

早春時節釣點的選擇,不論是選擇「釣深」、「釣陽」還是其他,都應注意以下幾點:其一,釣點應處在避風向陽的位置;其二,水域中最好是有水草或其他的遮蔽物;其三,儘量選擇一些比較特殊的地形做釣點。比如淺灘中的鍋底坑,選釣鍋底;淺灘和深水的結合部,選釣結合部的深水邊緣;淺水中的溝,選釣溝底等。

在早春的野釣中,打窩兩小時後未發現魚情,就應及時改換釣點,這是因為此時魚活動的範圍小遊速慢,很難將魚等來。如果對釣點的選擇把握不準時,可以多選幾個釣點,分別打窩,輪換著施釣,哪個點上魚就釣哪個點。這種辦法在早春開竿釣時非常有效。

浮漂的選用

基於懸墜釣法和早春魚情的特點,此時選用細身細長硬尾的小號浮漂最為理想。

首先,這種漂在下沉時穩定而且緩慢,相應餌的下沉速度就比較適中,適合引誘下層魚的吃餌;特別是在餌快要到底時速度更慢,很適合此時魚行動緩慢的特點和早春以鯽魚為主的要求,便於魚的跟餌和吃鉤。

其次,這種漂的漂身和漂尾都很細,在水中所受的阻力就小,加之選用小號浮漂,因此就更加靈敏,很適合這時節魚吃口輕微的特點。

單從早春魚情的角度,此時浮漂的調目應以調靈為主。這是因為早春魚的吃口輕微,調鈍了動作不明顯,有時還會不出動作(一般意義上說,調成平水最靈,調1目次之,調的目數越多越鈍,越少越靈)。同樣是基於早春魚情,此時釣目的選擇也應以釣靈為主。調目選擇得再靈,釣得過於鈍了同樣會出動作(一般意義上,釣目少於目即是釣靈,釣目高於調目即是釣鈍,調幾釣幾算是不靈不鈍的中間狀態)。在實際垂釣中,浮漂的調目和釣目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依據魚情的變化隨時調整。所以,不論是調目還是釣目,都難說調幾釣幾最合適,只能是確定一個大致的方向或範圍,在實際垂釣中視情而定。

在野釣當中浮漂的選用,不僅要考慮魚情的需要,而且還要考慮其他的因素。比如細身細長硬尾的浮漂比較適合早春魚情,可釣點離岸遠了,常常是因為其漂尾過細而看不清楚;又如小號漂較靈,若是配長釣竿就不太協調。另外,垂釣者個人的因素也非常關鍵,再適合情的漂,如果是用不習慣或用不好那也是枉然。

其他釣具的選用

釣線。早春水的透明度高,魚的吃口輕、力量小,且多以鯽魚為主。因此,這時應選擇較細、柔軟、無色透明的釣線。主線可以選用1.0號,子線選用0.4號的。

釣鉤。早春魚的吃口輕微吃餌時嘴的開口也小。所以這時選用袖鉤比較理想,用粗柄大號的釣鉤中魚率很低。魚鉤通常是以袖鉤為主,兼備伊豆,鉤號選擇1-3號。

釣竿的選用。從調性的角度,選用軟調竿比較適合早春野釣輕口小魚的特點。從強度上講,早春魚的力量小,對竿的強度沒有過的要求,這時節可儘量選擇竿身細重量輕的釣竿,便於操作。從長短的角度看,野釣用竿的長短取於對釣點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在水庫垂釣,深水釣位很容易找到。所以用竿就沒必要太長,釣竿過不利於技術的發揮。選用釣竿的長度一般在3.6-5.4米之間。在早春開竿釣時選擇較長的釣竿,隨著水溫的不斷升高,水體由清變渾,釣竿的選擇也應由長變短。

誘餌的特點和配製

因為早春時節的水溫較低,魚的活動緩慢,所以加強誘魚就顯格外必要。實踐證明,早春野釣打窩的作用特別明顯。打窩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將魚誘來;二是讓魚在釣點逗留更長的時間。因此所採用的誘餌至少要符合這兩個要求。此外,將魚誘來使其逗留還不是最終目的,如果使用的誘餌不當,魚倒是被誘來了,可來魚對鉤上的釣餌不感興趣,只對誘餌感興趣,將誘餌飽餐一頓後遊走,不僅達不到目的,還適得其反。

所以,誘餌還需與釣餌有較好的一致性,並且還要有不易讓魚吃飽的特點。在早春的野釣中,通常是用小米、麥麩和釣餌三者混合作為誘餌,其混合的比例是3:2:1。這裡說的「釣餌」是指用什麼餌釣就加什麼餌。在使用時,加適量水拌勻投入釣點即可。這種誘餌人水後,小米的比重較大很快沉底,加之其粒小並且圓滑,短時間內,魚在水底很難將其吃盡,也不易吃飽,因此具有留魚持久的特點。麥麩和釣餌的比重較小,所以其下沉緩慢,漂浮在水中呈片狀或絮狀的小顆粒,這種狀態對魚有很強的誘惑力。同時,由於釣餌的摻入,就加強了誘餌與釣餌的共性,從而有利於魚儘快吃鉤。

釣餌的選用

在懸墜釣法傳入之前,由於過去底墜釣法的局限性,早春垂釣只能選擇活餌(蠅蛆、紅蟲、蚯蚓),用傳統面餌基本上釣不到魚。現在,不僅可以在早春用成品面餌垂釣,而且效果良好。現在市面上成品餌的種類繁多,很難具體說那一種最適合早春野釣。一般意義質較好的成品餌至少要具備三個物理特徵:

一是具有較好的溶散性。溶散性越強,誘魚效果越好。

二是具有良好的適口性。是指入水後的形狀符合魚的進食特點,比如入水後呈絮狀,利於魚的食食。

三是具有適中的附著性。即指溶散後附著於釣鉤上的殘留適中。至於成品餌的營養構成,誘食劑的添加等是否適合早春野釣,對於垂釣者來說,也只能靠實踐來驗證。

在早春的野釣中,一般是成品餌和蚯蚓結合使用。基於早春魚情特點,成品餌選擇溶散性強、附著性弱、適口性好的,蚯蚓選擇紅色、火柴棍粗細的。

在垂釣時上鉤裝成品餌,下鉤裝整條的活蚯蚓。其調釣狀態通常是裝蚯蚓的下鉤觸底,裝成品餌的上鉤離底。在上魚之後,注意觀察魚的擇餌情況,如果是兩種餌都吃,那麼就這樣釣下去。如果是只吃成品餌,對蚯蚓不感興趣,那麼就果斷換下蚯蚓,只用成品餌來釣。如果是只吃蚯蚓對成品餌不感興趣,這時候也要堅持用一個成品餌和一個蚯蚓來釣。這是因為兩鉤都掛蚯蚓就失去了懸墜釣法邊釣邊誘的優勢,這樣時間長了往往會出現窩內無魚的現象。

另外,此時垂釣,特別是野釣的水域,原本魚就少,再加上早春的魚情特點,咬鉤肯定不會很頻繁,但換餌一定要勤,這時只有通過頻繁的換餌來加強誘魚,才會有較好的垂釣效果。

總之,釣魚是一項釣到老學到老的運動,其過程中存在著不盡的變數。不同的地域、水域、季節、氣候、釣法、魚種等,都會有不同的差別和特點。所以上述所談肯定存在著局限性。

相關焦點

  • 早春水庫釣魚技巧
    寒冷的北國,冰封千裡,寒風徹骨,有半年時間無法進行淋漓盡致的野釣活動。春天一到,釣魚人如同獲得解放,紛紛奔向大小水庫一試身手。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垂釣方法亦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在長期的垂釣實踐中我感到,北方水庫春釣還是應該。1、一定要趕晴天去。
  • 【野釣】水庫池塘水域9個小技巧
    野釣一直是我輩中人的追求,野釣資源不足,或者環境理想,都會影響我們釣獲。今天介紹野釣中主要的要點結合下圖示意! 1、拋竿前多進行觀察 在徒步去岸邊垂釣前先花上幾分鐘時間對水庫或者池塘仔細觀察。
  • 民間野釣高手不傳絕技,三種用餌絕招,小魚群中狂拉大魚
    昨天寫了一篇如何在小魚群中釣大魚的內容,其實還不夠,還有其他比較主動的方法。昨天的思路總結下,大鉛、短子線、大比重餌料,可以快速穿過小魚層,到達水底後靜等大魚。這些技巧組合使用效果更佳。還有就是使用玉米粒等餌料也可以防止鬧小魚,今天在說幾種用餌的方法,也都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鬧小魚。
  • 採用穀子釣法,水庫野釣如何打窩?
    水庫野釣要想取得好的魚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你善於總結,細心觀察,勤動腦筋,還是可以從中摸索出些道道來的。釣位確定以後,就該打窩了。下面就總結野釣高手的實戰經驗,結合自己釣魚的一些體會,給大家分享水庫野釣實戰中關於打窩的一些具體問題。
  • 野釣:赤紅粉面餌、糯米糕等釣餌的製作及使用方式
    野釣,就是走出養魚池到野塘、河川、溪流、水庫、湖泊去垂釣。垂釣野外,垂釣大自然。在這些「野水」之 間,大都是林水相依,山水為伴,環境開闊,空氣清新,最適宜休閒娛樂,現在最時尚的休閒方式,就是到大自然 中去。既觀賞風光,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在這些「野水」中釣魚,樂趣無窮,不僅休閒娛樂,更能健體強身。野釣,不同於池釣。
  • 冬天野河釣魚,釣位和用餌實例教學,野釣翹嘴魚和野生大板鯽魚
    冬天野河釣魚,釣位和用餌實例教學,野釣翹嘴魚和野生大板鯽魚。天氣寒冷,萬物凋零。這個時候,魚兒也不是很活躍。很多釣友這個時候會選擇封杆入庫,來年再釣。其實冬天也是一個釣魚的好時機,尤其是平時不太常見的大板鯽也開始出現了。北方的釣友冰釣都不說啥子,我們南方人還能慫嗎。
  • 野釣魚兒活躍水層多變,如何快速定位魚層?兩個方法三個原則
    野釣尤其是江河野釣可以說魚兒所處的水層一天都會變化好幾次,在一些海邊的江河還因為潮汐的影響導致魚兒進退頻繁。這樣的釣況可以說對我們相當不友好:只要沒有找到活躍的水層(適用竿長)基本就走空了。可以說野釣只要找準魚兒活躍水層你大概率會釣很多,但是沒有找對水層的話也就白條三兩條了。既然找準水層(選對竿長)既然如此重要,又沒有一個可以科學計算和尋找的規則我們如何確定魚兒在哪個水層呢?其實很簡單,下面蓑笠哥分享兩個方法三個原則,保證你每次野釣都能在短時間內找到魚兒活躍水層。
  • 野釣如何選擇浮漂?可選通用浮漂,但最好根據釣況靈活選擇
    關於野釣浮漂的選用話題這些年在釣魚人社交媒體討論得比較多,大家的意見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甚至是意見相左者頗多。蓑笠哥對於野釣如何選漂的經驗說到前面:其實野釣浮漂要求不是很高,選擇對了能更準確的抓口提升漁獲!
  • 野釣鯉魚配餌方法:粗細搭配合理,既提升狀態又能增強廣譜性
    野釣中鯉魚和鯽魚是最常見的,同時也是大部分釣魚人心中「通殺」的主要對象,所以本文就針對主攻鯉魚兼顧鯽魚的目標來聊一聊餌料上的搭配思路,鯉魚的個體一般在三五斤左右稍微再大點也可以,鯽魚在二三兩以上。一般情況下主攻鯉魚肯定是搓餌比較好,但也有人喜歡用拉餌的,釣鯉魚用拉餌尤其是水比較深的地方用拉餌,粗細結合的方式配餌能夠使餌團更瓷實、狀態更好,不會造成拉餌後餌團縫隙比較大、一拋就掉的情況。
  • 斜坡打窩神器,三角錐窩餌定型!
    野釣時特別是釣大魚的時候,經常使用手拋窩的方法將窩料拋向釣點。但是當釣點水下地形為斜坡時,拋進去的餌團一般都是用手攥成的,這種球體型的餌團往往攥的很結實,落地後不能完全散開,會沿著斜坡滾下去,造成打窩不準,如果坡度大滾的遠把魚誘到竿子夠不著的地方,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還不如不打。而在水庫等野外垂釣,水下斜坡地貌是很常見的,也是魚喜歡出沒的地方。
  • 夏季高溫鯝魚活躍,釣友們做好這5點技巧,夏季野釣不斷上鯝魚
    炎熱夏季真正到來了,很多地區的溫度都穩定在三十度左右,隨著溫度的升高,釣友們只能選擇,早上和晚上的黃金魚口期出釣,最近有釣友問如何釣鯝魚?談到鯝魚很多釣友都比較陌生,但黃尾想必很多釣友都知道吧,黃尾也是鯝魚的一種,鯝魚有很多種,那夏季到底如何釣鯝魚,作釣時要注意哪些技巧呢?
  • 釣魚:蝦餌太貴?教你一種野釣鯽魚低成本蝦餌配方
    很多釣友都知道冬季時水溫低唯一能和紅蟲餌媲美的也就是蝦餌了,我們吃過火鍋裡的蝦滑都知道其味道的鮮美,以及生蝦肉的鮮味,但是大家幾乎都是黑坑才捨得用活蝦打泥做餌,以去年我們的基本價格為例,釣一場黑坑要500元買蝦要花100元只高不低,再加上一些誘魚素之類的零零碎碎成本真實不低,而且大家都用蝦餌,
  • 「倒春寒」水溫波動大,影響魚的習性,用餌選點,釣大鯽魚有策略
    具體實踐不得,但問題還是要研究的,早春鯽魚活性漸漸恢復,攝食慾望高漲。問題的核心是與冬季相比,釣鯽魚不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釣到大鯽魚。本文探討的重點便是早春如何專釣大鯽魚。早春如果巧妙的釣大鯽魚上文提到的早春食物逐漸豐富,以及水溫波動等問題,都會對大小鯽魚的分布、食性等方面產生影響。那麼如何在早春巧釣大鯽魚呢?首先是鯽魚的餌料。前文提到早春的倒春寒現象突出,個別情況下水溫與冬季無異,整體水溫大約類似初冬。
  • 夏季野釣鯝魚的技巧
    談到鯝魚很多釣友都比較陌生,但黃尾想必很多釣友都知道吧,黃尾也是鯝魚的一種,鯝魚有很多種,那夏季到底如何釣鯝魚,作釣時要注意哪些技巧呢?二、釣點鯝魚是中下水層的小型魚類,夏季水溫高,鯝魚通常生活藏身於水草或沙質軟泥底水域,由於鯝魚以水藻,水底腐植物為食,釣友作釣時便可以選擇在水草邊或岸邊有飄落物的水域。當然野釣鯝魚也可以選擇洄灣處,尤其是三岔洄灣,這樣的釣位會大量堆積腐殖物,鯝魚常會來此覓食,釣友們便有釣獲鯝魚的機會。
  • 釣魚用什麼餌料好?這3組野釣配方,個個都是經典,鯽鯉魚的都有
    相信每一位有經驗的釣魚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配餌思路,但對於一些沒有經驗積累的新釣魚人來說,由於剛開始學習釣魚,還沒有成熟的經驗,自己不知道如何去選餌配餌,經常被漁具店忽悠。其實,有一些餌料還是特別好用的,這些餌料經過釣魚人長年累月的作釣實踐,總結了一些比較經典的配方,比如釣魚人都非常熟悉的野戰藍鯽,九一八和螺鯉。
  • 野釣:鯽魚的點漂、黑漂、頂漂都是怎麼形成的?
    黑坑、池釣,出於商業目的的考慮,避免偏塘的發生,它們的水底通常較為平整,甚至用光滑形容;但野釣不同,自然水域水底環境複雜,多凹凸、溝壑、土坎或其他障礙物,另外不可忽略的是,許多河流、湖泊等常有輕微的走水情況,底層水略有湧動。所以為穩定浮漂,也不至於頻繁調整浮漂,野釣時一般調釣的稍微頓一點。比如野釣常見的調一釣二、調一釣三、調二釣四均是如此,利用鉤餌觸底、與水底的附著力,避免浮漂因風、水流而偏移。
  • 野釣技巧基礎教學,適用於野釣新手,建議收藏分享
    2、以釣純野生魚為主的江河湖庫的野釣。相比於黑坑釣魚來說,大部分人更加喜歡的是野釣。本人野釣的釣齡已經有15年了,下面給大家談談野釣的一些技巧,希望能給釣魚界的新手一些幫助。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多多諒解。首先野釣漁獲會受到幾大因素的影響:天時、地利、裝備、餌料、人的技術,每個因素都是我們野釣的關鍵。選擇好的天時野釣是關鍵。天時不好,就算釣魚人技術再高也難釣到魚。
  • 水庫野釣羅非魚自製必殺窩料,和餌料配方及釣法!
    在簡單的了解了羅非魚的習性後,該選擇如何的去釣它呢?,一份加入拉絲粉垂釣用。做好之後一次用不完可以放入急凍,可以一次做好多次用的用量。如果小羅非太多的地方可以選擇不放赤尾青。這款餌料黑坑和野釣都合適,最重要的是餌料的霧化狀態。只要霧化足夠好就傳播得足夠快,漁獲是一定不會少的。釣羅非魚時有小羅非鬧是好事,經驗之談,霧化越好,小羅非越多那更有可能誘來大羅非!每次都是小羅非很鬧之後,大羅非才會吃餌。
  • 水肥、水瘦該如何用餌?別認死理,按照魚情做調整才正確
    那針對不同肥瘦的水質該如何用餌呢?其實釣點的環境、水生植物的多少基本就決定了肥瘦程度。像黑坑這種地方,範圍小、魚密度大、釣魚人多每天餵十幾斤甚至幾十斤餌料,水質肯定就肥;自然水域相對來說是瘦水居多,但也不絕對,像一些小河溝、水塘如果長滿水草或者大量藻類得以繁殖那也是肥的,偏瘦的水域主要集中在山間溪流、山體型水庫這樣水冷、水生植物較少的地方。
  • 野釣時要不要加「雪花粉」?首先你得明白狀態餌的作用!
    網上一直流傳著一組配餌公式: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其中的狀態餌顧名思義就是用於調節餌料的狀態,如輕重、霧化、粘散等等,大家比較熟悉的狀態餌有雪花粉、速攻、尺上、四季...小飛剛好想起前幾日有朋友留言,問:野釣時到底該不該加雪花粉?就藉此機會一併解釋了野釣時要不要加「雪花粉」?首先你得明白狀態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