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團隊領銜、上海交通大學首項也是唯一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能量代謝與健康」正式獲批。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資助力度最大的項目,此次資助經費達6000萬元。
該項目由內分泌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聯合生殖醫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荷鳳及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聖彩、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一國共同申報。
瑞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衛慶介紹,能量代謝是細胞及機體能量與物質調控的核心生命過程,也是生命基本特徵。「機體能量代謝涉及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攝入與轉化、能量產生與消耗之間的平衡,以及對代謝應激狀態的感應和調整。」近年來,多項研究已經表明,能量代謝失衡與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一系列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病)以及老齡化密切相關,加強對機體能量代謝調控機制的基礎研究,是應對慢病挑戰的關鍵所在。
這項關於能量代謝與健康的多中心、多團隊研究應運而生。多個領域的院士及專家團隊,如串珍珠般,將全生命周期的各環節連接起來:瑞金醫院內分泌團隊的大樣本流行病學研究將採集生命不同階段代謝性疾病患者的能量代謝數據,黃荷鳳團隊將對代謝性疾病的「胚源學說」進行研究,林聖彩、王一國團隊則將進一步探索營養感知、全新激素、代謝失衡與多種併發症等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瑞金內分泌團隊還將探索全新的診療方案。
同時,該項目也是將基礎研究向臨床轉化的一次裡程碑式突破。去年末,瑞金醫院啟用了人體數位化能量代謝監測平臺,平臺可對該項目提供支持,全球單中心最大規模的人體代謝艙群(10套)也將投入使用,專家可通過環境溫度溼度、人體能量消耗、表情與行為軌跡等80餘項參數,對人體在不同環境、不同狀態下的情況進行精確的能量代謝實時監測,為個體化幹預與精準調控提供豐富基礎。
據悉,能量代謝參數在代謝艙大數據「深度學習」後,相關技術可複製推廣,優化簡化為社區的「健康小屋」,提供包括飲食、運動、精神等個性化健康處方,今年底計劃在上海建成80餘個並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