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之間如何交流?聲音不僅能夠吸引配偶,還包含了大量信息

2020-10-11 熱愛染頭的仙貝

利用聲音交流的動物歌唱家們

很多動物都會鳴叫,這些動物的歌聲是動物們獨特的交流方式,不僅僅可以用於吸引配偶,還能給同類傳達大量的信息。

動物情歌

許多動物利用簡單的呼叫來吸引配偶,而歌鳥卻把這種向潛在求愛對象演奏小夜曲的行為轉變為了一種高雅的藝術。然而,我們擁有漂亮羽毛的朋友絕不是唯一使用複雜的聲音信號吸引異性的動物。實際上,某些動物的歌曲甚至成為熱門唱片。人們之所以對這些歡唱的動物不熟悉是因為它們中的大多數都生活在水下。

事實上,許多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通過唱歌吸引異性。美國華盛頓州太平洋海岸生活著一種蟾魚。和許多魚類一樣,雄性蟾魚用它們的尾巴在沿著海岸的潮間帶水池築巢。建好巢後,它們就高歌吸引雌魚。如果雌魚傾心於它,就會在雄魚築好的巢中產卵,然後,雄魚使卵受精。第一窩卵受精後,雄魚會再次歌唱,試圖吸引更多的雌魚。一個好歌手能夠吸引多達12條雌魚前來產卵,卵的數量可達到幾千個。

雄蟾魚唱歌時會發出一種低頻的嗡嗡聲,這種聲音遠在1英裡之外就能被聽到。和鳥類一樣,雌蟾魚往往被歌唱時間最長、身體最強壯的雄蟾魚吸引,可是,那些哼唱最低音頻歌曲的雄性動物也會令雌性更為著迷。科學家通過實施一系列稱作回放研究的實驗發現了這一情況他們利用被稱為水聽器的水下麥克風記錄不同雄性動物的叫聲,通過揚聲器回放這些錄音,科學家能夠發現哪些叫聲吸引了大多數的雌性。水下錄音已經成為研究人員研究動物交流的普遍手段。

鯨魚的歌聲

20世紀50年代,當時,美國海軍技術人員無意中首次錄下了鯨魚的叫聲。那時,海軍的主要任務是追蹤蘇聯的潛艇。起初,鯨魚叫聲被列為機密,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葉,海洋生物學家羅傑·佩恩的研究徹底地改變了人們對於動物及鯨魚交流的看法。

幾百年來,人們已經知道座頭鯨能發出聲音。過去海員們所談及的在遙遠的海上曾經聽到的"塞壬歌唱"可能就是座頭鯨發出的聲音。但是直到最近,人們才意識到他們所聽到的這種聲音其實是動物間的交流。20世紀60年代中期,海洋生物學家羅傑・佩恩應用水聽器記錄下了大量座頭鯨的叫聲。他和其他幾位科學家研究完錄音帶後,獲得了重大的發現。

他們發現那些滴答聲、哨聲還有喀喀聲不是偶然發出的聲音。它們遵循自己獨特的不斷重複的節拍和旋律,就像歌曲。同鳥類一樣,座頭鯨也會歌唱。實際上,在動物界裡,與其他動物相比,座頭鯨的一些歌聲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首曲子會持續15分鐘。此外,座頭鯨不斷變換演唱曲目,並且為經久不衰的大眾主旋律措詞填句。關於座頭鯨歌唱的問題還有許多。絕大多數的科學家們認為至少有一部分原因與交配有關。歌唱時間最長且歌聲最為洪亮的鯨魚往往是那些年長且擁有更高權威的鯨魚。一些科學家還認為鯨魚的歌聲會讓雄性鯨魚彼此保持距離,並在本地建立起等級制度。

無論是為求愛還是為了顯示權威,座頭鯨的歌聲可能幫助種群避免滅絕的厄運。幾百年來,人類一直在獵捕座頭鯨。當佩恩展開自己的研究時,座頭鯨的數量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1970年,佩恩把他記錄的座頭鯨的叫聲製作成唱片集出版發行,專輯命名為《座頭鯨之歌》。該專輯的發行不僅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還警醒世人關注全球鯨魚正在發生的事情。受到佩恩工作的鼓舞,動物保護主義者們為爭取禁止捕鯨進行了鬥爭。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座頭鯨和其他鯨魚可以在未來的許多年裡,繼續唱響自己的歌聲了。

動物王國的演奏者們

談到利用聲音進行交流,並非所有動物都是歌唱家。某些動物進化到具有一種利用身體其他部分進行演奏的才能。身體的一個部分同另一個部分摩擦而發出聲響,這個過程被稱為摩擦聲。昆蟲和鳥類都使用這個技巧。對於許多動物來說,尾巴在製造聲音時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海狸遇到危險時,會在水面拍打它們那寬大的尾巴,提醒同類危險正在靠近。很多蛇類也用摩擦身體發出的聲音與同伴進行交流。

目前,人類對於動物交流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有很多動物發出的聲音人類還沒有辦法"破譯",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會進入到動物們的情感世界中。

相關焦點

  • 植物之間如何「交流」,它們是怎麼感受到大自然的?
    儘管植物沒有處理信號的神經中樞,但是它們仍舊能夠傳送、接收並分析信號。最近,科學家揭示這種信號處理與動物神經細胞處理信號機制非常類似。植物是如何做到的呢?美國內華達山脈北部地區,長滿了一種叫山艾的植物,它們在這裡的斜坡上彼此交流,但沒有人知道它們在說什麼。
  • 動物也有方言差異?科學家:它們之間的交流很奇特
    動物之間大多屬於群居種群,那麼它們在外出覓食、尋求配偶之時就會有各種交流方式,那麼,不同物種之間會有交流嗎?不同地區的同一物種間內部交流時會出現交流不暢嗎?動物之間靠何種方式進行交流呢?讓我們一起看看。
  • 揭秘海豚之間是如何溝通交流的,它們的語言竟然與人類的類似
    但是海豚卻總是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科學家對於海豚的這些語言,可以說非常的好奇,那麼不同的海豚之間究竟如何通過特殊的語言溝通的呢?科學家想要逐步的解開。海豚絕對是一種本領非常超群,而且又特別聰明的一種海洋動物,尤其是現在通過人類的訓練之後,海豚甚至能夠做很多的高難度動作,比如說打桌球或者是跳火圈,配合訓練員做各種不同的動作,所以海豚被稱之為動物之中最聰明的動物之一。
  • 螳螂為什麼吃掉交配後的配偶?
    因為,一方面,這通常並非一項好的進化策略;另一方面,由於生物界個體之間交流的的信號通常是真實的,因而,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同時,雄性也更願意將自己的精液交由這樣的雌性還撫育。同樣的,通常雌性也會通過展現自己上述優良的特徵來吸引更強壯健碩的雄性。通常來說,動物界沒有人類的所謂智慧,也就沒有那麼多計謀。它們所發出的交流信息通常都是真實的。但是,研究發現,施以美人計誘惑雄性螳螂交配然後吃掉對方的往往是那些營養狀態極差的雌性螳螂。
  • 斑鬣狗的聲音之謎:能用來交流,也能自證身份
    但無論怎麼研究,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說,斑鬣狗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語言大師」,作為一種社會屬性高的動物,群內個體之間的交流極為重要,而斑鬣狗除了擁有豐富的肢體語言之外,還擁有豐富的叫聲作為信息傳遞的載體,使得它們群內個體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這點對於整個物種的生存與發展來說,都十分有利。
  • 斑鬣狗的聲音之謎:能用來交流,也能自證身份
    但無論怎麼研究,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說,斑鬣狗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語言大師」,作為一種社會屬性高的動物,群內個體之間的交流極為重要,而斑鬣狗除了擁有豐富的肢體語言之外,還擁有豐富的叫聲作為信息傳遞的載體,使得它們群內個體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這點對於整個物種的生存與發展來說,都十分有利。
  • 動物們如何用超聲波「交流」:定位、尋找食物、求偶和報警
    很多動物都可以發出特定的聲音進行交流,我們每天也都能聽到各種動物在「說話」。不過,由於人耳結構的原因,我們只能聽到頻率在20赫茲-2萬赫茲之間的聲音。對於頻率大於2萬赫茲的聲音,我們是聽不到的,所以,雖然有很多動物在我們面前表現得非常安靜,但實際上這些動物卻一直在喋喋不休,只是我們無法感受到它們的喧囂而已。
  • 狗與狗之間是如何交流的?
    很多狗友經常在一起交流,都會很好奇的交流探討狗之間是如何溝通交流的?同類之間,狗狗會用一系列的信號來互相溝通,包括種種臉部表情、身體姿勢、聲響和氣味。還會用嘴巴、眼睛、耳朵、尾巴,甚至腳爪來表達情感。今天索曼恩寵物羊奶粉小編就給大家好好講解一下狗之間的交流方式:1、氣味訊號狗狗用氣味標示它地盤或使用區。
  • 動物為了交配發出叫聲,叫聲傳遞了哪些信息
    很多動物都有發出叫聲的能力,它們通過鳴叫聲傳遞很多信息,比如領地劃分以及配偶爭奪還有警示信號等等。對於許多動物而言,一個威脅信號如果沒有與之適合的聲音相伴,就不算完整。貓的嘶嘶聲,狗的咆哮,獅子的吼叫都是在讓對手知道它們生氣了、且不是在開玩笑。發脾氣的大象會扇動耳朵,揮舞著鼻子,鳴叫不止。這種鳴叫是它們發威前最後的警告。
  • 寵物犬之間是怎麼交流的,它們通過什麼方式傳遞信息
    寵物犬之間是怎麼交流的,它們通過什麼方式傳遞信息寵物犬能很好的理解主人的意思,雖然它們不能和主人溝通,但是對人的命令它們同樣能很好的完成。它們和主人溝通的方式是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和一些簡單的動作,當我們和小狗相處的時間比較久了之後,我們就能輕易地理解它們的行為想要表達什麼。
  • 動物之間的交流和人類之間的交流
    根據現在的動物學家的研究來說,動物們也是有各種交流的。但是人們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就是了。比如說,現在很多人養動物,狗啊,貓啊什麼的。但是可能主人也不能完全搞清楚動物們的想法。畢竟,對人類來說,聽著就是汪汪汪的聲音就是了,很難搞清楚差別就是了。
  • 科學解讀,能夠互相交流的動物們,都有哪些獨特的交流方式?
    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要想完成一些事情,那麼彼此之間的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對於人類來說可能只需要張張嘴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其他的動物們,你知道他們是怎麼彼此交流的嗎?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數個擁有神秘交流方式的神奇動物!
  • 與動物來個約會,人與動物交流so easy!
    「根據他的研究,土撥鼠向同伴發出的有關潛在危險的警告信息含有大量細節,甚至會具體到類似「一條瘦小的褐色草原狼正在快速接近」這樣的細節。」但是目前該技術仍在研究中,若這項技術研究成功,還可被用來解讀其他動物的叫聲,人和動物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據斯羅伯德奇科夫指出,這項技術預計在10年內可以被研究出來。
  • 魚不僅會發聲交流,還可能引爆二戰水雷
    研究顯示,魚會發出聲音進行交流,而這其中的奧妙相當不可思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東海岸曾一度如臨大敵。「軍方布下的感音水雷遇上聲音就會啟動,結果它們一個接一個地爆炸了!」the silent world「把水聽器沉入水下,立刻就會被它們的交流之頻、方式之多所震驚。」讓-保羅·拉加代爾介紹道。比利時列日大學的埃裡克·帕爾芒蒂埃(Eric Parmentier)最近剛探測到食人魚的尖叫聲,他承認:「研究初期,我是衝著能夠發出聲音的魚去的;現在,我倒想知道哪種魚不會發聲!」
  • 動物的交流方式,你知道多少?
    有些喜歡寵物的朋友總會有這樣的困惑:人聽不懂動物說什麼,那動物之間能互相溝通嗎?它們又是如何溝通的?如果你仔細觀察過一些動物的行為,你就會明白:雖然人聽不懂動物說什麼,但動物之間是能互相溝通的。動物之間溝通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動物可以通過分泌信息素一種化學物質來進行交流,動物之間可以通過分泌信息素來求偶、交配、報警等 ,這些信息素是由不同的腺體分泌的,組成成分也有不同。這種傳播信息的方法優點有以下幾方面:可以在黑暗中進行並可以繞過障礙物 傳播範圍大,在空氣中至少可以傳遞幾千米 化學信號穩定,維持時間長,具有較強的物種特異性 。
  • 人類眼中長得一樣的動物 它們之間如何辨別彼此?
    這些氣味可能來自動物身上的汗腺或者皮膚上的某些特殊腺體。這些氣味主要受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基因的影響,這種基因同時還參與機體免疫系統。家庭成員擁有相似的MHC,因此具有相似的體味。另一個我們可能好奇的問題是「為什麼動物需要辨認彼此?」辨識出熟悉的個體——比如鄰居——能夠避免不必要的爭鬥並加強親族之間的聯盟。識別親屬的能力在避免近親繁殖和控制利益邊界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 貓與貓之間是如何交流的?就算你養了多年貓也不一定知道
    最近鏟屎官急劇增多,新手鏟屎官總有問不盡的問題,其中這樣一個問題難倒了我,有一個人提問說貓與貓是如何交流的?說實話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我都差點笑出聲,當時心裡就想,這是得有多麼愚蠢才會問出這種問題,貓和貓之間交流肯定是喵喵喵啊,這還用想?
  • 植物也會竊竊私語,植物之間或存在特有的交流方式
    你可能會覺得,這比和魚對話更科幻,然而事實上科學家發現,雖然植物可能沒辦法直接回應你,可是它們之間,確實是能交流的。植物之間竟然也能說話?這種說法,別說普通人不信,科學家在最開始也覺得這種說法,不太靠譜。植物沒有眼睛、耳朵,沒有大腦,卻能找到自己的養料。所以有些科學家認為,它們可以互相交流、合作、甚至「發動戰爭」。
  • 海豚語言翻譯器 人類與動物交流成現實
    不過,縱然人類能夠支配地球,也無法真正掌握很多我們所無法真正掌控的領域,即使是與我們所在同一個地球的生物,我們也沒法直接和他們溝通。在這一點上,很多人自稱能夠和動物交流,比如說張三丰,有部電視劇就說他能和動物交流,不過這都無從考證了。
  • 5種「一夫一妻」的動物:永恆的愛情,居然在動物之間
    很多文藝作品,比如歌曲,電視劇,電影,大量都是有關愛情的主題。其實愛情不只存在於人類之間,有些動物甚至更加忠誠,更有儀式感,比如說以下這5種一夫一妻的動物。 一、馬可羅尼企鵝 鳥類一般都是一夫一妻,但鳥類之中要數馬可羅裡企鵝最為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