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貪婪,你會習慣於重倉,甚至滿倉操作,全然沒有資金管理的概念。總想一夜暴富而孤注一擲,或者希望一口吃成個胖子。通常的結局是一朝失手,滿盤皆輸。
因為貪婪,你不會放棄任何交易機會,什麼行情都要做。你會連一個小小的回檔或反彈也不願放過,有的甚至不惜重倉參與,顯示出刀口舔血的氣概。從不懂得學會放棄也是一種境界。
因為貪婪,你會出現過渡交易傾向,成天在市場上殺進殺出,手中一天沒有頭寸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從不知道休息。結果做的多,錯的多,虧的也多。手續費交了一大堆,淨為交易商和經紀公司打工了。
因為貪婪,在你交易出現虧損和連續失利的情況下,仍不願意減少交易,或停下來調整自己,而是急於扳本,甚至變本加厲,以圖撈回損失。其實,如同跳舞一樣,踩錯了拍子,只有索性停下來重新調整舞步,才會踏上節奏。
因為貪婪,你會在盈利頭寸上倒金字塔式的無休止加碼。儘管市場風險加大,儘管潛在獲利空間有限,儘管市場隨時可能掉頭,仍然貪心不足地窮追猛打。有的人賺了五千點,但五百點的調整就有可能將其盈利化為烏有!
因為貪婪,你會一根甘蔗吃到頭,希望將行情從頭做到底,不給自己留任何餘地。正如漢弗萊。尼爾所說的,華爾街賠錢最典型的10種辦法之一,就是貪婪地等待最頂部那1/8美元的價格。儘管行情快到盡頭,風險與報酬已不成比例,仍然貪得無厭地想連湯都喝得一點不剩,不知道打點提前量,還美其名曰"富貴險中求",結果免不了接下最後一棒。
因為貪婪,你對每筆交易轉敗為勝的期望過高,當頭寸被套需要割肉時,就是捨不得止損,而是選擇死頂硬扛。因為你不願意承受正常止損所帶來的小額虧損,結果任由損失擴大,以致最後被迫斷臂卸腿,甚至掉腦袋,全軍覆沒。這樣的慘痛教訓不勝枚舉。
因為貪婪,在你盈利頭寸已經獲利了結後,市場還在繼續朝原來方向前進,你頓時覺得心態不平衡或懊悔不已,會比平倉價位更高/低的價位再追進去,結果往往會買在天花板上,或者拋在地板價上,並讓以前的所獲前功盡棄。更糟糕的是,一旦重新追進去的頭寸被套後,往往更難以決斷如何處理,這更會搞壞心態。
因為貪婪,在建立頭寸後,你會尋找各種各樣的、甚至是牽強附會的理由,來維持自己手中的頭寸。儘管出現了各種不利的技術信號,儘管市場實際走勢明顯與自己的預測和判斷相左,甚至背道而馳,也不願承認錯誤,不願放棄自己的頭寸。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市場走勢是不合理的,偏執於自己既有的觀點。其實,很多人都渴望自己是對的,都希望自己做的單子能賺錢出來,所以當一個觀點形成後,只有等到撞得頭破血流時,才肯面對現實。
因為貪婪,你會將盈利的單子抱得過久。因為想賺得更多,當出現明顯的獲利退場的信號時,你也會視而不見,無動於衷,也不知道事先設置盈利止損,以致當市場突然反方向劇烈運行時,將辛辛苦苦獲得的浮盈悉數回吐。儘管"讓利潤充分成長"的格言是對的,但必須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尤其是不要忘記做好盈利保護。有人說,因貪婪而停留過久的倉位,比因害怕虧損而離場的倉位,讓我們輸得更多。
因為貪婪,你會過早進場,如同田徑運動員搶跑一樣,總希望能抄到底,能拋到頂,希望能搶在趨勢的前面就布好倉位。過早行動與市場對抗,必然是逆勢而為,不過是一種想證明自己先知先覺、高人一籌的不成熟行為,往往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
市場是金錢漫天飛舞的地方,這裡被金錢的誘惑與賺錢的瘋狂情緒所充斥,這裡的人們充滿了對於財富的渴望與夢想。也正因為如此,才造成市場上的大多數人都虧錢。這個市場絕非零和遊戲,而總是虧的人多,賺的人少。而如何去成為其中的少數人呢?那就首先從克服和戒除你我心中根深蒂固的貪婪做起吧!這個世界往往就是這樣,你越想賺錢,可能越賺不到錢。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疑插柳柳成蔭"。保持一個平常心態去參與這個市場,逐步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你反而會收到想不到的收穫與驚喜!
一眼判斷出股票最安全的買入點
假如這是一個正常的升勢,A、B點分別是波峰和波谷。一旦股價超過 A 點,便是好的買入點。假設A=15 元,B=13 元,則好的買入點是15.10元或15.50元。因為你可以斷定這是新一波 的開始。假如股價升到16.5元,你便可將賣出價定在15.50元。記住保本。如果繼續上升,你便應忘掉入場價,專注於股票的運動是否正常。止損點應怎麼定呢?有兩種方法:第一, A=15元,把止損點定在14元;第二,B=13 元,把止損點定在13元。這看你對風險的承受力。但無論如何,股價跌穿B點必須走人。記得升勢的定義嗎?正常的升勢應該一浪高過一浪, 如果股價高過A但隨即擊穿 B,表示升勢已被暫時否定。你必須在場外觀望,重新尋找機會。
2.阻力線和支撐線的操作
A 圖是阻力線上的買點及止損點的標示。假設阻力線是15元,一旦股價突破15元,即可考慮入場。把止損點定在14.50元或 14元。永遠記住只能虧小錢。股票一旦穿越阻力線,正常運動是繼續上升,如果又跌穿回頭,表示股票運動不正常,早先的穿越是假信號,可能是大戶搞鬼。
有時股票跌到你的止損點又馬上回頭,這也不要緊,你可以再入場,再入場的點以上一波的高點所示。這類場合常常碰到,但這是惟一正確的做法。虧的錢等於買了保險,防止了虧大 錢的可能。B圖是支撐線的買點及止損點的標示。如果股價一碰到支撐線就反彈,你有理由相信此時股價接近谷底。但如果買入的話,你必須在支撐線之下定個止損點。因為股票價格 跌穿支撐線,繼續下跌的概率就大過上升的概率。
3.雙肩圖和頭肩圖的操作
這裡只標出正雙肩和倒頭肩圖兩種。正雙肩圖不提供買的機會,它標明賣點何在。倒頭肩圖的操作法和阻力線上的操作法相同。
以上講了三個基本圖形的操作法。道理其實相當簡單。一般的股票波動就是這幾種圖顛來倒去。頭肩底中的頭和肩如果平行的話就變成三肩圖。把升勢時的波峰連接,再把波谷連接,你就看到隧道。就我自己的經驗,最有用的概念是阻力線和支撐線,從心理上它們最容易解釋,在實際中它們也最為有效。
我們可以把買入的要點歸納一下:
第一,在買入之前,一定要參照一下股票的走勢圖,因為它是大眾投資心理的反映。
第二,在買入之前,先定好止損點,搞清楚你最多願虧多少錢。切記照辦。
第三,選擇臨界點,記住你不可能每次正確,所以入場點的獲勝概率應大過失敗概率。
第四,最好在升勢或突破阻力線,準備開始升勢的時候買入。
第五, 絕不要在跌勢時入市。
第六,不要把「股票已跌了很低了」作為買入的理由,你不知道它還會跌多少!
第七,不要把「好消息」或「專家推薦」作為買的理由,特別在這些好消息公布之前,股票已升了一大截的情況下。
第八,記住這些要點及按章照辦。
以上我們討論了幾個臨界點,在基礎知識的部分討論了這些臨界點形成的心理基礎。但是不是臨界點只有這幾個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學習尋找臨界點的過程其實就是學股的過程, 當然其中還包括學習炒股的正確心態。坦率地講,學找臨界點的技巧還比較容易,培養心態才真正困難。
關鍵:把握臨界點
為了讀者對臨界點有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些更進一步的思考。股市是講大錢的地方,任何這樣的場所,都一定有大戶在興風作浪,中國的股市是這樣,美國的股市是這樣,全世界任何地方的股市都沒有例外。人人都知道股價突破阻力線時是好的買入點,大戶也知道。你如果是大戶,你會怎麼做?你會在低點吸納,再人為地創造出公眾們認為好的買入點,引起公眾的興趣,這時再把股票拋掉。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股票突破阻力線後常常回調的原因。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短線操作的資金都是短錢,它不會長久留在某隻股票上,除非大戶真的認為該股有潛力。
A:好的買入點
B:更好的買入點
如圖中的 A、B 兩點,如果股票突破阻力線,A點便是好的買入點。在稍微回調後,股票若能 突破上回波浪的高點達到B點,則B點是更好的買入點。因為你基本可以確定短線已經離場, 市場真正看好這隻股票。在操作時,你可以分兩段進行。如果你準備買1000股,可以在A點先進200-300股,將其餘的部分在B點買入。
讀者或許會問為何不將1000股全在B點買入?因為這樣可以防備有些強勢的股票,根本就不給反調的機會,一過阻力線便一飛沖天,你如果看好這隻股票,卻失去這樣一飛沖天的機會, 心裡會很懊惱的。這樣做也符合下注的原則:即對勝利的把握越大,下的注就越大。這裡要再次強調交易量的重要性。如果交易量沒有增加,突破阻力線的現象並沒有很大意義,請讀者自己思考一下其中的原由。只有在交易量增加的前提下,突破阻力線才可以認為股票的運動進入新的階段。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見下圖:
這個例子中,股價跌穿支撐線即刻反彈,A 點便是極好的買點。想像一下你是有錢的大戶, 握有一批該公司的股票,且你已得到一定的內幕消息,公司很快有一好消息會公布,你會怎 麼做?你會首先拋售手中的股票,讓股價跌破支撐線,因為你知道股價一旦跌破支撐線,會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這時你開始大量吸納。以我自己的經驗,如果股價跌穿支撐線,交易量大增且股價很快彈回支撐線之上,這是極佳的買入機會。我自己碰到這樣的機會十次中有 九次賺錢。大戶們操縱股票其實就是那麼幾招,你只要專心,觀察股票的運動和交易量的變化,想像你是大戶的話會怎麼調動公眾的心理,大戶的花招其實明顯的很。講白了,他們想買進的進修要麼靜悄悄地,要麼想法引起大眾的恐慌性拋售,前者你會看到交易量增加,但不明顯,股價慢慢地升高。要麼先買進,造成股價狂升,引發股民的貪念去搶搭轎子,要麼就搞一些公眾們共認的好買點。由於他們通常手握巨資,要做到這些並不困難。便他們的動作必然會從股價的變動及交易量的變動中露出尾巴,只要你有足夠的經驗,你就明白怎樣跟著玩。
你要記著:你買的股票都是別人賣給你的,你賣的股票都被別人買去了。想像你的對手是誰!如果是大戶的話,你炒股大概常虧錢,如果是小股民的話,你大約已贏多過輸。細細揣摸這幾句話,哪一天你發覺自己真正明白了這段話,你就會覺得炒股的路一下子寬了許多。
以上我們談了怎樣選臨界點買進股票,怎樣定止損點離場。你如果是位較長期的投資者,不要注重大戶的操縱,他們的操縱只能影響股票的短期波動,不能影響大勢。但就老話所言: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正確的入場點會使你少傷很多腦筋。
對股民最真誠的忠告:永不踏空和永不滿倉是控制資金倉位的硬道理。踏空永遠沒有賺錢的機會。不滿倉是為了降低風險,等待最佳的進入的時機。
倉位控制
踏空永無賺錢的機會,手中沒有股票如何賺錢?或者說,即便有投資但投入資金太少,也一樣賺不到錢。特別是當股市出現大幅上升時,由於手中股票太少而使得市值增加量根本體現不出來,或者增加的量相對於其資金的比例太小。更重要的是,股市一旦上漲,低位吸貨就會來不及,這時很容易迷失方向而胡亂買入一些股票,也是很容易失去理智,更不敢冒昧全倉殺人。因此,即便行情來了對於踏空的人來說,也賺不到錢甚至容易因為胡亂買股票而導致虧損。
不踏空是投資股市的硬道理,它告訴人們,投資股票時一定要選好時、選好股並好好握住它。但是,一般投資者的投資方式往往是與之相反的,即手中總是留有大量現金,他們投資買股票總是買很少,甚至幾百股、幾百股的買,買股票所佔的資金比例還不到總資金的10%,這樣的投資即便是每股賺幾塊錢,所獲得的收益也不多。這種投資似乎與踏空沒有什麼兩樣。因此,踏不踏空,應視手中資金與買股票所用資金之間的比例而定。
不滿倉的妙股硬道理是:控制好風險,抓住機會適時調整資金倉位,遇上不漲的股票要換上具有上升潛力的股票。
不滿倉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比較容易做到,因為他們自從炒股的第一天開始就一天都不敢滿倉,因為被套怕了不敢輕易買股票,哪怕是股票行情大漲,也只憑自己的那一點點感覺去買股票,感覺好時就多買幾百股,感覺不好時就少買幾股。當然,單憑感覺買股票是行不通的。
不滿倉意在儘量降低風險,與其說是降低風險,不如說是等待時機。所以,沒買股票的那部分資金一遇到機會不是要按兵不動,而是要「立即衝動」。如果遇到調整行情時,則作為補倉之用。這樣,既控制了風險,也不失時機賺了錢。不滿倉的炒股硬道理還告訴人們,手中握的股票如果是垃圾股即不漲的股票,就應該換成具有升漲潛力的股票。
在投資炒股時,應該有選擇地把握好每一波行情的動態。同時,「該出手時就出手」牢牢把握住時機,握住股票等待上升。請記住:踏空不是股市的腳步聲。投資者可以結合k線圖解進行股票分析。
在股市投資的道路中,方法不再與多,而在於精。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努力學精,然後知行合一。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個較為常用而且使用的倉位管理辦法——「三角」倉位管理法:
這種倉位管理法,要求初始進場的資金量比較大,後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則不再加倉,如果方向一致,逐步加倉,加倉比例越來越小。按照報酬率進行倉位控制,勝率越高動用的倉位就越高。利用趨勢的持續性來增加倉位。在趨勢中,會獲得很高的收益,風險率較低。其主要風險來自於:初始倉位較重,對於第一次入場的要求比較高。
科普時間:倉位由什麼決定呢
第一:由自己的風險偏好(就是那個千分之二點五)。
但是強烈不建議風險偏好設置成千分之二點五以上(這是由於多次重複試驗後,小概率的事件也會出現);
第二:單次策略的準確率;
第三:單次策略的風險報酬比。
我們假定風險偏好是a,單次準確率是b,盈利虧損比是c。
首先要滿足的是(b*c)大於(1-b),或者說:策略的數學期望大於零。
其次需要的是:當(1-b)的n次方大於a時,n取最大整數,這時候這個n+1就是理論的最大連續虧損次數,所以要保證這個n+1乘以單次虧損要小於您自己的資金最大回撤線。這個最大回撤線我們定義為30%。
再次,在以上兩個不等式成立的情況下,倉位越大越好。
以實例來探討:
假如風險偏好是0.25%,準確率是40%,風險回報比是2:1,資金量是20萬。
那麼我們可以知道:理論最大連續虧損是:12次;如果只能忍受最大資金回撤是30%,那麼單次最大止損只能是本金的2.5%或者以下。
我們知道了這個數字,就可以通過計算得知自己應該開多少倉位。假如本次策略止損是100個點,那麼合理的開倉數量是3.33手,也就是3手。
交易之道,剛者易折
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
做到不出現大虧損很簡單,以生存為第一原則,當出現妨礙這一原則的危險時,拋棄其他一切原則。因為,無論你過去曾經,有過多少個100%的優秀業績,現在只要損失一個100%,你就一無所有了。
交易之道, 守不敗之地, 攻可贏之敵。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 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
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
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
趨勢來時, 應之,隨之。
無趨勢時, 觀之,靜之。
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
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
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
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
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
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主要是缺乏正確的交易模式。想學習更多盈利模式,關注筆者的微信號:探討交流炒股技術,識趨勢,知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