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義烏稠江街道年近90歲的張爺爺本是安享晚年的年齡,卻在半年前間斷性地出現血尿,來到浙江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泌尿外科就診後,被確診為膀胱惡性腫瘤。
家屬既震驚又難以接受,「為何只是尿血,又不痛不癢不影響生活,怎麼就成了腫瘤?」然而病魔就是來得這麼悄無聲息。由於張爺爺年事已高,再加上肺部功能不好,家屬暫時放棄了手術的想法。
2個月後,張爺爺病情突然加重,尿血症狀明顯、血塊堵塞尿道,導致無法排尿、下腹部脹痛難忍,精神狀態越來越差,他們再次來到浙大四院。
「手術治療是解除患者痛苦的捷徑,保守治療只會拖延病情、加重痛苦,晚期更會痛不欲生。」浙大四院泌尿外科主任鄭一春詳細了解病情後建議。語重心長的一番話給患者及家屬吃了一顆定心丸,家屬決心手術。
然而,入院後,醫生對張爺爺進行了肺部功能檢查,發現他存在極重度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呼吸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會診一致認為張爺爺肺功能太差,無法耐受這臺全麻下進行的手術。
眼看失去手術機會,鄭一春不忍放棄,決定要陪著張爺爺鍛鍊好肺部功能。於是,他為患者擬定了肺功能提升計劃,每天吹氣球2—3次,每次吹15—20分鐘,此外還鼓勵張爺爺咳嗽、咳痰,適度活動,並通過霧化吸入、化痰止咳等對症治療,增加麻醉耐受性。
「深吸一口氣,吸到不能吸為止,屏住呼吸,對著氣球口慢慢吹,吹到吹不動為止……」剛開始,鄭一春查完房會特意到張爺爺床前,指導他「吹氣球」鍛鍊。另外,還有病區護士每天監督「作業」完成情況。鄭一春解釋,這種腹式呼吸的方式,長期堅持不僅有利於減少肺內殘餘氣量,改善肺功能,而且對於慢阻肺患者還能起到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
另外,鄭一春為張爺爺安排了MDT多學科專家會診,邀請普外科、麻醉科、呼吸科、心內科、重症醫學科等各相關科室主任、副主任為患者進行會診,集中各位專家的診治意見,積極進行全方位的術前準備。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經過周密的計劃和部署,張爺爺的肺部功能達到手術全麻標準,雖然仍存在較大風險,但醫生的努力讓張爺爺及家屬決定放手一搏。
6月初,鄭一春帶領其泌尿外科團隊為張爺爺進行了膀胱根治性切除手術,完成雙側輸尿管皮膚造口,手術進行得很順利。手術成功只是恢復的第一步,接下來相關科室醫護為其進行康復期治療,很快張爺爺能夠進食、下地活動,再也不用遭受排尿疼痛、困難的痛苦了。
一周後,張爺爺出院了,出院前對鄭一春表示了誠摯的感謝,誇讚其:大醫精誠、醫者仁心。
鄭一春表示,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尿血多為尿路感染,伴有排尿痛、尿頻、尿急等,患者因不適感較為強烈,常常會及時來院就診,而一些單純的、間斷的、無痛的肉眼血尿,不易引起我們的注意及重視,但這恰恰相反,如果出現上述的這些不適症狀,尤其是對於成年人來說,要及時醫院就診,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
鄭一春還向廣大市民朋友推薦一個辨別良惡性疾病的方法:①排尿時前段出現血尿,提示病變位於尿道,一般考慮炎症改變;②排尿時終末出現血尿,提示病變位於膀胱出口處,多為炎症引起;③排尿時全程血尿,提示病變位於膀胱及輸尿管、腎臟可能,此種情況腫瘤可能性較大。當然,尿液呈紅色,並不都是血尿,有些藥物、食物能夠使尿液呈紅色、褐色或橙色。總體來說不管是何種情況的血尿,希望廣大市民都能夠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