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建築師的首爾攝影藝術博物館

2021-01-09 灰藍設計

博物館高22米,佔地面積84.5平方米。在裡面,建築物的中心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螺旋樓梯,通往展覽的四層樓和教育水平,作為一個持續和流暢的設計。動態階梯雕塑不僅連接了展覽和教育水平之間的定向區,而且是通過「垂直裝飾元素」流動的舞臺。

建築師聲稱這一設計將吸引攝影師和公眾的興趣,使它成為一個裡程碑,並強調博物館實際上是首爾的第一個攝影藝術博物館。『教育和娛樂的結合,也帶來了攝影的歷史和未來,同時也將使博物館的建設成為過去和未來的完美結合,我們發現,這在當代首爾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價值。

這架照相機把首爾攝影藝術博物館變成了該市第一座舉辦這樣一種特別而吸引人的設計的公共建築。這項建議的關鍵價值之一是通過使用一項發明來加強建築的教育作用,這也是對攝影世界的偉大介紹。

博物館內安裝了兩個鏡頭和一個巨大的潛望鏡鏡,這使得博物館內部的相機變得模糊不清。它的關閉和開放系統使該地區成為黑暗的關閉針孔為一個黑暗的氣氛展覽。在活動中,針孔將打開,向參觀者展示如何實現真正的相機。該系統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事件和體驗。

在屋頂西側的頂部,用一面鏡子反射倒置的圖像,將天空圖像顯示在活動畫廊空間的中間,並提供教育節目。鏡子是由電腦控制的,所以雲室的內部有樹、雲和藍天投射在白色水泥牆上。

這款應用於空間的設備將為所有當地公眾提供美妙的體驗,使得首爾遊客必須進行這次訪問。該設施還將擴大東北地區居民的教育機會、文化和經濟增長。此外,當地居民、專業和業餘攝影師將有機會從博物館的收藏和展覽中獲益。在所有這些情況下,一樓的空間,其中的攝像機遮擋將突出外部圖像,將用於節日,論壇和展覽,將進一步加強我們的裝置的活力和活潑的性質

建築的每一個角度都提供了不同的視角,這樣遊客就可以在被基礎設施包圍的同時,分享建築交流的興奮感。重疊的、曲面上的輪廓突破了正交的城市網格模式,神奇地吸引了遊客。博物館設計的流暢建築體現了一個開明的哲學框架。該中心的流體表面從其周圍上升,以確定一系列的展覽,教育和研究空間,邀請城市的城市結構進入建築的中心。

這座「攝影藝術博物館」的設計與韓國首爾的街區式建築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這個文化中心也從跆拳道中汲取靈感。跆拳道是韓國的一種傳統武術,它利用流暢、有節奏的舞蹈般的動作來打擊或絆倒對手。在建築物的前側有一個懸臂在南側,代表踢的人,如跆拳道舞蹈運動,這是流動的,有機的,他們的重點很強。

這座建築有一個梯形的形狀,與每一個角度都不一樣。開放的形式邀請公眾進入它的空間。建築物前部的懸空結構作為突出的屋頂,引導遊客進入定向區、售票廳、咖啡廳和書店大廳。裸露的鋼結構看上去就像一個巨大的雕塑,在寬闊的前廳上裝飾著光與影的交替。

展覽部分將包括光學幻象、拼圖等,為客人提供令人眼花繚亂的可供選擇的現實和技巧,以滿足心靈和感官的需要。遊戲化將是這些展覽的關鍵要素。遊客被鼓勵參與所有的事情,玩所有的東西,不像很多學習中心,在這裡沒有任何東西是你不允許接觸的。

它的內部將分布在三樓和四樓,展出的藝術品種類繁多,面積超過一千四百三十五平方米。它特殊的外部形態不允許光進入。然而,一些外觀面板將使開放,關閉,和可調整的時間,在該地區將需要日光。

建築師們的目標是在攝影藝術博物館的設計中發展一種流體形式、日光和燈光之間的獨特的和諧感。線性百葉窗遵循概念網格,過濾陽光-確保結構曲線的軟光。只要有可能,電氣照明就會被隱藏起來。黑色樓梯與其白色發光的底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漫射的光線流過建築物,與動態線條和黑白物質對比建立了一個平靜的對立面。

外部照明的設計是由流動性和無縫性驅動的。表面的數千個光點讓觀眾想起了一個夢幻般的星空。光的圖案是跟隨結構圖案在外部表面。這些波浪與水晶的外觀形成鮮明的對比,呈矩形的銀色正面圖案。

我們的臨時藝術裝置和夜間顯示在外觀外觀代表了一個夢幻般的景觀,在其中的光模式和多變的顏色反應靈活的運動膜,而嵌入她的參數化建築語言。屏幕安裝在前底面將代表一個良好的氣氛,遊客在夜間。外部照明設計將追蹤一條引人注目的道路,從支離破碎的光線到夜以繼日的發光流動。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雙年展主策展人:西班牙建築師安德烈斯·雅克
    澎湃新聞獲悉,第13屆上海雙年展將於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3月28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的廣泛推薦與慎重評選,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批准,西班牙策展人、建築師和寫作者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將擔任第13屆上海雙年展主策展人。
  • 2020世界十大博物館建築公布,中國佔4家!
    Designboom是一個擁有17多年歷史的義大利工業設計網站,在全球設計行業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自從1999年起便成為藝術設計領域的大本營,獨立報導一系列設計,建築,藝術,攝影及平面設計方面的先鋒作品。
  • 盤點首爾文化聚集地——博物館,你去幾個?
    盤點首爾文化聚集地——博物館,你去幾個?首爾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城市的博物館。國立中央博物館亞洲最大的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號稱亞洲最大的博物館、世界第六大的博物館。
  • 如何用書構建攝影體系?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格裡·巴傑(Gerry Badger)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這位英國攝影師、建築師、博物館館長兼評論家於2007年寫作的《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給國內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格裡·巴傑,攝影師、建築師、博物館館長兼評論家。他為攝影出版社撰寫了大量書籍,包括最近的新作《收藏攝影》《世界攝影書史》(與馬丁.帕爾合著)。
  • 安藤忠雄新作-巴黎舊證交所變身新藝術博物館|歷史建築|當代藝術...
    一座前身為巴黎證券交易所的圓頂新古典建築,在以安藤忠雄為首的建築團隊改造下,變身為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創始人弗朗索瓦·皮諾的近5000件藏品,巴黎市政府希望這個藝術新地標能幫巴黎贏得世界的目光。這座前身為巴黎證券交易所的圓頂新古典建築,在以安藤忠雄為首的建築團隊改造下,變身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 土耳其不只有氣球;土耳其的秘密,遠遠不止浪漫
    她就是土耳其,北臨黑海,南接地中海,西享愛琴海,東靠亞美尼亞、伊朗。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加上千百年東西文化交融,造就了土耳其如今"世界的中心"的地位,擁無比豐富的旅遊資源和10餘處世界文化遺產。除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土耳其的自然景致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 教堂博物館擬改清真寺 土耳其被指世俗化倒退
    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國務委員會昨日完成審議,決定是否批准有近1500年歷史的著名古蹟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由博物館改建為清真寺,預計15天內頒布裁決。外界關注土耳其世俗化傳統恐再現倒退,希臘及美國等皆表反對,斥土耳其煽動民族主義與宗教狂熱,加劇分裂。
  • 「首爾七日遊III」在蠶室玩轉遊樂場,欣賞美麗夜景
    樂天世界 ADVENTURE, 每一季都有精彩慶典…有模有樣照相館滑冰場SEOUL SKY, 首爾夜景盡收眼底…在水族館觀賞白鯨等海洋生物音樂廳, 品味經典…博物館觀賞最「潮」的藝術作品SEOUL SKY俯瞰首爾全景SEOUL SKY位於樂天世界塔頂,從500米高空可以俯瞰首爾全境的風景、欣賞醉人的夜景。
  • see+畫廊:旨在攝影藝術作品呈現
    畫廊博覽會 see+ Gallery /// 藝術的交流 see+是一家以展示和交易攝影藝術作品為主旨的專業畫廊 2008年創立於北京
  • 土耳其國寶的漫漫回家路
    新華社記者 秦彥洋 攝   新華社土耳其安塔利亞10月30日電 通訊:土耳其國寶的漫漫回家路  新華社記者 施春 王峰 秦彥洋  時隔半個世紀,約2000年前的羅馬帝國時期藝術傑作——赫拉克勒斯石棺今年9月終於回到土耳其城市安塔利亞,並正式向公眾展出。
  • 建築師設計自己的家時會有哪些奇思妙想?
    但是,如果建築師的客戶是自己,那麼會發生什麼狀況呢?當建築師為自己設計住宅時,他們便能夠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意願的限制,讓空間完全屬於自己的內心。 從聖莫尼卡的蓋裡公寓等標誌性的建築師房屋到作為公共入口博物館的私人住宅。以下列出了9座建築師自宅項目,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建築師的專屬思考方式吧。
  • 名古屋城市藝術博物館,位於白川公園內,它結構非常優美
    名古屋城市藝術博物館位於白川公園內,它結構非常優美,是由日本著名的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的。博物館收藏了大量日本和西方的藝術品,永久的展品輪迴展出。另外博物館也展出世界其它博物館的展品。Shikemichi老街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日本商人的時代。這裡有古老的貨倉、神廟。建議遊客到這片老街區去兜一兜,體會一下日本的民間風情。
  • 當攝影大神碰到建築大師,結果就不是1+1那麼簡單了!
    喜歡建築的朋友可能對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這個名字並不陌生,這位巴西建築師被譽為「建築界的畢卡索」。尼邁耶的作品多達數百個,遍布全球十幾個國家。他曾作為巴西代表,與梁思成等共同參與了聯合國總部大樓的建設規劃。他為總設計師規劃建設的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更是在 1987 年被教科文組織收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 腓特烈博物館:歐洲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他們的藏品包括繪畫、素描、近代早期器物、古代和近代雕塑、應用藝術器物、自然科學器物和科學儀器。18世紀,腓特烈二世伯爵(Friedrich II, 1720-1785, 1760-1785年在位)對古典器物尤其感興趣。1769年他命其建築師西蒙·路易·杜·裡(Simon Louis du Ry, 1726-1799)在卡塞爾為其藏品建造一座新的博物館,並於1776年前往義大利購買古典藝術精品。
  • 一周藝術人物|赫諾韋斯與卡特蘭,在圖像中「擁抱」或者逃離
    在澳大利亞,建築師約翰·沃德爾獲得2020年澳大利亞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胡安·赫諾韋斯1980年代畫作如今,赫諾韋斯的繪畫和雕塑被全球藝術機構收藏,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和西班牙瓦倫西亞現代藝術館。1966年,赫諾韋斯獲得威尼斯雙年展特別榮譽獎。
  • 世界上詭異的12個博物館——動物生殖器博物館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兔子博物館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帕薩迪納,收集了與兔子有關的一切物品。據稱,這裡的展品數量也和兔子的繁殖數量一樣,呈幾倍的速度增長。土耳其的頭髮博物館  位於土耳其小鎮阿瓦諾斯,館主是土耳其的一位知名陶藝家。這裡收集了16000多位捐獻者的頭髮,看上去有點恐懼哦。
  • 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造訪良渚文化村·杭州日報
    記者 劉德科    日前,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造訪萬科·良渚文化村。他的好朋友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在良渚文化村設計了一座文化藝術中心,因此他專程前往參觀。日前,他趁上課的間隙,專程造訪萬科·良渚文化村,參觀了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作品的工地與英國建築師戴衛·齊普菲爾德設計的良渚博物院,並在良渚食街品嘗了由燒餅、油條和豆漿組合的午餐。  2010年10月,安藤忠雄曾在萬科·良渚文化村勘踏現場時參觀了另一位世界建築大師戴衛·齊普菲爾德的良渚博物院,並且評價說該建築太過於硬朗了,在這片土地上顯得有些扎眼。
  • 「保護鯊魚—藝術巡迴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僑福藝動與國際著名非盈利組織「野生救援」共同協辦。展覽旨在聚焦拯救鯊魚與保護海洋的環保主題,用藝術家的行動呼喚社會的共識,將藝術作品、藝術展覽與公益事業結合起來,發揮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特有的社會作用。本次展覽是此國際藝術巡迴展的第三站,參與展覽的中外當代藝術家希望通過形式多樣的作品來喚醒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用藝術的力量來改變世界。
  • 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費城社交山大樓的設計,使貝聿銘獲得了「人民建築師」的稱號。  在貝聿銘設計的那麼多的建築物中,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大廳最令人嘆為觀止。美國前總統卡特稱讚說:「這座建築物不僅是首都華盛頓和諧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眾生活與藝術之間日益增強聯繫的藝術象徵。」貝聿銘的作品不僅遍布美國,而且分布於全世界。
  • 走進浪漫的土耳其,感受藍色絕美的土耳其魅力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伊斯蘭教國家,被稱為"文明的搖籃"。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於1923年10月29日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當你來到土耳其西、南海岸時,舉目所見儘是散布著古希臘、羅馬文明,甚至基督教文明的遺蹟,值得探訪的城市實在不少。其中伊斯坦堡、安卡拉、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一、二、三大城市。00旅遊業:近年來,土耳其已成為歐洲的主要觀光地。夏季、冬季療養地的開發在急速地進展,從世界各地來探求土耳其歷史、文化、美麗自然的人們每年都在增加。從地中海的海水浴到烏魯塔山的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