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窩誕生記

2021-01-18 東勝區第二幼兒園

在一個晴朗的下午,我們和孩子們在戶外踢球,忽然豆丁和幾個小朋友跑過來說「老師,你看樹葉是不是掉光了?」書晗接著說「老師,樹葉掉光了,小鳥去哪兒住呀?」其他孩子的目光也都被吸引來。「這麼冷的天,小鳥還沒有羽絨服可咋辦!」「小鳥可太可憐了。」……看到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對小鳥同情心萌發,於是抓住這個機遇和孩子們展開討論。


孩子們最後一致討論決定要給小鳥們做一個溫暖的窩,讓它們溫暖的度過寒冷的冬天。

 

寶貝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了解鳥窩的特點和外形,設計出一個自己心目中的鳥窩。



製作鳥窩需要什麼材料呢?家長們幫助我們收集很多廢舊物品枯樹枝、幹樹葉、廢舊木板、舊衣服、膠水、棉花等等材料,我們一起動手來試試吧!

做好的鳥窩放在哪裡合適呢?


碩碩:我覺得應該放在樹上,小鳥一眼就能看見這個鳥窩。



貝貝:我覺得就放在我們教室,我們把窗戶打開讓小鳥進來。


最終考慮到安全因素結合孩子們的想法,我們把鳥窩安置在了我們班級外的平臺上,既能讓小鳥看的見鳥窩,也方便幼兒觀察。

從對小鳥生出憐憫之心到為鳥設計鳥窩,到嘗試各種方法製作……整個活動孩子們熱情、好奇、持續不斷的探索。我們抓住自然生活環境中的一角,對孩子感興趣的事物開展一系列活動,孩子們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


相關焦點

  • 鳥窩拆遷記之感悟
    看近日新聞,北京豐臺區一小區內,因有鳥屎掉到停在樹下的車上,上演了一出鳥窩的拆除,安裝鬧劇!若不是有圖片為證,還以為是個笑話!圖片來源於網絡緣由是因為有鳥屎掉到了樹下的車上被投訴到物業,物業倒挺認真負責的,趕緊找人駕起開降車,把肇事的鳥窩連鍋而端掉了。這麼有責任心的物業是不是該點讚呢?
  • 「鳥窩男孩」誕生,QUQU直播「掏鳥」被封,這個梗PDD也用過
    看到這裡直播間的粉絲都戲稱QUQU在掏鳥窩,而彈幕此時已經完全控制不住了,滿屏幕都是粉絲們刷的「鳥窩男孩」、「掏鳥窩」這樣的大節奏。甚至還驚動了虎牙的超管,將QUQU的直播間封了幾分鐘,隨後發現是一次烏龍事件,就又把QUQU的直播間給解封了。在解封之後QUQU也是跟直播間的粉絲們解釋說:「其實就是坐太久出汗了,想把貼太緊的內褲拉扯一下。」
  • 白化剃刀龜誕生記!
    天賜——白化剃刀龜誕生記!剃刀龜,屬於玩家家喻戶曉的蛋龜品種,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而白化剃刀可能在國內也屬於稀罕之物。
  • 世界上「最大」的鳥窩:一棵樹上住著上百隻鳥,樹都要被壓彎了
    世界上「最大」的鳥窩:一棵樹上住著上百隻鳥,樹都要被壓彎了世界這麼大,什麼神奇的事都有可能發生,有些在我們看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人類憑藉自己的智慧,給自己建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房子,動物也是如此,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它們也都有自己的窩。
  • 綠色種養——鵝仔誕生記
    詳情請4月23日(周四)17:51分,鎖定珠江頻道關注《搖錢樹》播出的《鵝仔誕生記》。
  • 揭秘濟南公交版「聖誕馬車」誕生記:117路華麗變身
    原標題:揭秘濟南公交版「聖誕馬車」誕生記:117路華麗變身齊魯網濟南12月26日訊這幾天濟南乘坐117路公交車的市民可能會發現,一輛充滿「聖誕風情」的專列正在運行當中,這就是我們聖誕夜最受歡迎的濟南公交版「聖誕專列」,下面齊魯網小編向你揭秘這輛聖誕專列的誕生過程。
  • 對於鳥類的鳥窩,為何多數鳥窩窩口朝上?下雨的時候怎麼辦?
    對於鳥類的鳥窩,為何多數鳥窩窩口朝上?下雨的時候怎麼辦?很多鳥類把自己的房子搭建在人類的屋簷下面。也有的鳥類把鳥窩搭在樹枝上。搭建在人類屋簷下面的可以防風雨,但是對於搭建在樹枝上的鳥窩。難道不怕被淋溼嗎?
  • 在農村,當有人碰過鳥窩後,鳥真的會不要這個窩了嗎?漲知識了
    在農村,為何有人碰過鳥窩以後,鳥就會直接棄窩而走呢?漲知識了!在農村裡長大的70後、80後的朋友們,應該在小時候都曾經有過下河撈魚,上樹掏鳥窩的經歷。農夫還記得,小時候父母也曾跟我說過,千萬不要去掏鳥窩,尤其是不能去摸鳥窩裡面的鳥蛋和剛孵化出來的小鳥,不然這些鳥媽媽就會棄窩而走。當有人碰過鳥窩後,鳥真的會不要這個窩了嗎?為何有人碰過鳥窩以後,鳥就會直接棄窩而走呢?看完了漲知識!當時農夫對於這個也是不相信的,後來卻深信不疑了。
  • QU總瞬間雙殺,教學警噴正確用法,網友:鳥窩男孩666
    直播間的小夥伴們瘋狂刷666,還有一部分調皮的粉絲在刷「鳥窩男孩」。這個「鳥窩男孩」是QUQU最近直播時發生了一個有趣又尷尬的梗。大家知道,直播玩遊戲很容易出汗,尤其是底褲汗溼了粘粘的很不舒服,當時QUQU就在直播的時候調整了一下底褲的位置。卻被網友們截圖調侃,還笑稱QUQU是「鳥窩男孩」。QUQU也是十分無奈,不過並沒有生氣。這個梗誕生後,整個直播間都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 蘇州小學生放學掏鳥窩,意外找到千年國寶,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
    眾所周知,華夏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悠悠歷史長河中,孕育誕生了無數傑出佳作,同樣也誕生出了無數讓人為之驚嘆的文物。古物是一種還原,也是一種傳承,蘇州就曾出土過一件古物,如今正展出在蘇州的博物館中。而這件古物的研究,最早的源頭居然在幾個「熊孩子」身上,就是一件真珠舍利寶幢。
  • 在山坡上割草時,發現一個鳥窩,用一片樹葉做的鳥窩,你見過嗎?
    今天到山上割草時,發現了一個鳥窩,這個鳥窩比較特別,這麼多年了,還是第一次見到。不知道有沒有人認識這是什麼鳥的窩?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它。這個鳥窩非常隱蔽,居然在一片葉子上做了一個窩,真是太驚奇了。我們一般所見到的鳥窩都是在樹杈上或者草地上,甚至還有在石縫裡,河堤上建窩的,唯獨沒有見過用樹葉建造鳥窩的。一片葉子做一個窩,幸好這顆樹的葉子比較大,不然真做不成。
  • 柜子居然成了鳥窩?
    不過,如果家裡的柜子真的亂成鳥窩,你能接受嗎?當然不能了,家裡的衣櫃還是整整齊齊地更加舒適。有個明亮寬敞的衣櫃會讓人住的也舒心。要知道,我們每天都要打開衣櫃,早上起來找今天的搭配,晚上回家收衣服,要是一天有兩次看到這麼糟糕的衣櫃,心情恐怕也不舒坦。有人說,我衣服多呀,沒有辦法。那我就要建議你使用收納盒了。
  • 二年級看圖寫話——新鳥窩
    (題目:新鳥窩)驚慌失措 慚愧 疑惑 恍然大悟看圖寫話方法:一、仔細觀察:時間 地點 人物 發生了一件事二、關注細節:圖片上有的動作和表情三、想像:人物的心理(心想)、語言小明和小華的表現怎麼樣(動作、表情、語言)新鳥窩早晨,陽光明媚,萬裡無雲,小明來到公園玩滑板。突然,小明看見一顆楊樹上有一個鳥窩。他心想:掏鳥窩肯定很有趣。於是,小明爬上樹,掏起鳥窩來。小鳥們都驚慌失措地飛走了。正在這時,小華看見了,大聲喊道:「小明,快下來!
  • 設立觀鳥站點 安裝人工鳥窩
    「鳥窩可不是每個都要移動,要不要移動,怎麼移動,什麼時候移動,這些都要結合現場環境。」8月22日,正在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輸電線路開展巡查工作的「電力天路」運維班班長王輝講起了他的防鳥護線經驗。  據王輝介紹,隨著近年來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每年3月至11月都有大批鳥類在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沿線的鐵塔上繁衍、棲息。
  • 歷時45分鐘,見證新生命誕生的神奇過程,烏鶇孵化雛鳥破殼成鳥記
    5月10日開始建鳥窩,至5月15日上午鳥窩完工,當天下午產下第一枚鳥蛋。烏鶇每次繁殖會產鳥蛋4-6枚,速度為一天一枚。直至產到4-6枚為止。本窩烏鶇最終產蛋5枚。一天天過去,新的生命也即將誕生。2020年5月31日下午14點21分,距離產下第一顆鳥蛋第16天,距離產下第5顆鳥蛋第13天。
  • 世界最大的「鳥窩」,重一噸可容納500隻鳥,當地人:看見了別碰
    其實除了人類之外,很多動物的創造能力也是很讓人吃驚的,就比如居住在非洲地區的群居織巢鳥,他們的巢穴比我們常見的鳥類巢穴不知道要大多少倍,因為這種鳥往往都是一個家族生活在一起的,隨著小鳥的誕生,巢穴也會不斷變大。群居織巢鳥在建巢穴的時候,往往會選在一些比較高大的建築物或者是樹木,然後從各個地方叼來樹枝稻草,用自己的唾液進行加固。
  • 靠鳥窩吸引雌鳥的園丁鳥,鳥窩建造得越漂亮,成功機會也越大!
    在鳥類世界中,雄鳥吸引雌鳥最常見就是:展現其鮮豔羽毛或者獨特鳴叫,但還有一種鳥不是靠外形或聲音吸引雌鳥的,而是靠鳥窩吸引雌鳥的園丁鳥,鳥窩建造得越漂亮,成功機會也越大,這類園丁鳥科是否有點像人類行為,在學人類要有「婚房彩禮」,才有可能結婚?
  • 大多數的鳥窩都是「露天」的,那下大雨怎麼辦?
    許多鳥的鳥窩都是開口向上的,而且是露天的。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這種窩的設計就像是一個「陽光房」,但是,一旦下雨,就不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這麼簡單了。那麼,許多鳥明知道這樣,為什麼還選擇這樣築巢呢?下雨的時候,它們會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小鳥窩大智慧?
  • 張店區第一幼兒園:愛心鳥窩成全孩子的愛心
    幼兒園的樹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鳥窩。各種材質、各種顏色搖曳在枝杈間,給蕭瑟的冬天增添了色彩和溫暖。每次經過這裡,總想起掛鳥窩的種種精彩,暖暖的……緣起——給小鳥做個窩上完音樂課《小鳥落落》後,糖果跟在後面大聲說:「老師,我奶奶家的大樹上有一個鳥窩,裡面住著小燕子,那裡面還有小燕子的寶寶。」其他孩子也被這個話題吸引,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那, 小朋友喜歡小鳥在幼兒園安家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喜歡!」「怎樣讓小鳥在幼兒園安家呢?」
  • 南大港電線桿上安裝70個人工鳥窩
    渤海新區供電公司探索「鳥線」共生新模式南大港電線桿上安裝70個人工鳥窩本報訊(記者魯萍)鳥兒在電線桿上築巢,卻不知高壓電線給電力設施帶來的安全隱患。日前,國網滄州市渤海新區供電公司在南大港溼地附近的電線桿上選擇安全部位,為鳥兒們新建70個人工鳥窩,供鳥兒們安全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