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在佛教文化裡,特別是在藏傳佛教裡,綠松石被認為是道破幻想、指點迷津的象徵符號,有著破除心魔的作用,所以它作為一種「醒石」,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且藏傳佛教造像在中國佛教造像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但佛像上使用了大量的綠松石作為裝飾,幾乎所有的法器上都少不了綠松石的身影,在佛教裡綠松石是神聖的寶石,它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想必大家常常看見的綠松石佛祖、菩薩雕件差不多都是半閉著眼,其實這是一種坐禪的姿勢,不是完全閉眼,而是半睜半閉,保持身正、頭正、目視前方狀況的同時,將視線下垂至身前地下一兩米處。此刻,雙眼會自然微合是為「半眼」。二分隔八分閉,二分觀外八分觀內,二分觀人間八分觀安閒。靜坐時,全閉容易昏沉,全張開容易散亂。眾生之病,不是昏沉,就是散亂,所以半閉眼睛,有助於禪定。
還有另一層意思如六祖詮釋的那樣:是真修行人,不見人間過,意思即是不去深思人家的錯。修道正本即是修自個為主的
佛已超脫紅塵,在六界之外,早已超越全部捆綁和苦楚,但每每仰望人間的時分,看見眾生還未脫離苦海,油然升起的憐惜和慈善之心,使他雙眼低垂下來。足以表明我佛慈悲,並以其智慧渡化蒼生。
更多綠松石相關知識
請關注安華綠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