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雕像為何總是閉著眼?不是閉目養神, 真實原因讓人膽顫
導語:關羽作為三國時期的名將,以義薄雲天以及忠肝義膽著稱,也得到了那個時代很多諸侯的青睞。後來到了唐朝宋朝時期關羽開始被人敬仰,很多地方也有他的雕像。到了明朝時期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人們對他更加尊崇,由此被推為"武聖"。時至今日,全國各地到處都有關帝廟,而且廟裡香火鼎盛。值得一提的是,不論在哪座廟宇的雕像,竟然沒有一個是睜眼的。很多朋友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今天我們聊一聊這件事。
首先歷史上對關羽的外貌記載就是丹鳳眼、面若紅棗、長鬚喜歡穿青袍,端得一身正氣。而丹鳳眼的特點就是很細長,眼角和額頭邊上的太陽穴非常接近,遠遠看著就像閉著眼睛一樣,。而關羽本人很沉穩,平常時候都喜歡閉目養神,只有碰到了他關注的事情時才會睜開眼睛,所以畫像上的樣子大多都是閉著眼睛的,不熟悉他的人還以為他一直是這個樣子。當這些畫像流傳下來,人們按照上面的樣子雕刻,於是就成了閉眼的樣子。
另外一個說法就是關羽睜眼必殺人,這主要和他的性格習慣有很高的契合度。上文已經說過了他沒事就經常閉眼,遇到傷心的事才睜眼。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虎牢關之戰,當時劉關張三兄弟跟隨公孫瓚集合在虎牢關下但卻被西涼猛將華雄壓制,諸侯聯軍接二連三派出了很多大將都被華雄斬首,這時候士氣很低迷,諸侯間也不敢再派人出戰華雄。
這時候站在劉備身邊閉目養神的關羽突然睜眼,抱拳對袁紹和眾位諸侯說道某願意出戰華雄。當時的諸侯們不認識關羽這號人物,得知他是一個小小的步卒之後還嘲笑奚落他,只有曹操力挺他而且還敬了他一杯熱酒幫他壯膽。關羽推辭說回來再喝這杯酒,於是提著大刀出戰華雄。還沒等諸侯們議論結束,關羽就提著華雄的人頭回來丟在眾位諸侯眼前,然後再喝下曹操的這杯酒,酒竟然還是溫的。這就是"溫酒斬華雄"故事的由來。
第二次描述就是斬顏良誅文丑的時候,官渡之戰時關羽曾經短暫依附過曹操,這是因為曹操救了他關羽要立功報答。當時曹操在白馬一地被顏良大軍圍困,援軍還在後方沒有及時趕來。這時候關羽正在營地內閉目養神,曹操看了營帳內的所有武將發現他們都沒有擊敗華雄的可能,於是請關羽幫忙。關羽聽完曹操的描述後原本閉著的眼睛突然睜眼,然後提刀上馬當著曹操、顏良兩支大軍所有人的面殺死顏良,成功解決了這次危機。
顏良死後曹操領著軍隊開始撤回兗州,袁紹不想放曹操回去於是派遣大將文丑領兵追擊。曹操行軍路上得到消息於是諮詢關羽對策,這時候正閉目養神的關羽再一次睜眼告訴曹操,我們可以把輜重和隨身財物丟在路上,等文丑到了正在撿東西的時候由我率領騎兵殺出,必然可以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曹操按照計劃行事,文丑正在撿東西的時候被關羽當場斬首,曹操一行人也安然無恙回到兗州。
關羽這些故事扣扣流傳,而且古人信奉強者,關羽這種行為這種能力就被古人認為是神一樣的存在,從此衍生出了關羽睜眼必殺人這個不寒而慄的說法。按照這種形象,工匠們在雕刻關羽的雕像時,自然會把這個因素給加進去,終成當下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