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變遷!首趟鄉村客運小巴開進阿布洛哈,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梁現瑞 王眉靈 王代強 攝影 尹鋼 王雲) 「車來了!」6月30日上午10時許,「金通工程」客車司機楊保安駕駛著金黃色塗裝的鄉村客運小巴,沿著全新的通村公路駛進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時,他特意按響了喇叭,這個小小的舉動,換來的是早已等候在招呼站的村民們陣陣歡呼。

天空下著雨,人群中,一頭捲髮、一身紅衣、今年已經66歲的四川省教育廳退休幹部林強格外激動。在過往的17年中,林強曾先後20多次來到過阿布洛哈,但這一次將記入歷史—-只有這一次,他是開車進入的。而之前,都是爬懸崖、過溜索,單程都要四五個小時,種種艱難,永生難忘。「夢寐以求!無比開心。」面對記者,林強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通路通車,對於群山深處的阿布洛哈來說,無疑是歷史性的時刻。對於整個國家而言,同樣意義非凡。在此之前,阿布洛哈曾經是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其通村公路全面建成通車,標誌著中國大地上,公路將貫穿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更好融入全國經濟大循環。

阿布洛哈通村公路竣工通車。記者 楊樹 攝

阿布洛哈在彝語中的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跡罕至的地方」。阿布洛哈村坐落在金沙江畔西溪河峽谷中,三面環山,一面臨崖,因歷史原因,該村一直以來沒有通公路。

脫貧攻堅,交通先行。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被列入了全省「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範疇,並於2019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2019年12月31日,交通部門通過「硬化路+纜車擺渡」永臨結合的方案,打通了阿布洛哈村的對外通道,基本滿足老百姓日常客貨運輸需求;經過半年建設,剩餘1公裡左右的永久性路段全面建成。

公路項目起於拉果鄉布歪村,止於烏依鄉阿布洛哈村小學,全長3.8公裡,絕大部分路段都位於接近垂直的峭壁上,其中包括3座隧道、1座戰備鋼橋,橋隧比近30%。

承建通村公路的四川鐵投下屬四川路橋項目經理趙靜介紹,公路全線位於高山峽谷地帶,地質結構複雜,巖層破碎,施工難度極大。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將該項目作為交通脫貧攻堅重中之重,抽調專業技術骨幹現場服務指導;四川路橋投入博士、教授級高工等10餘人,相當於修建高速公路特長隧道或特大橋的技術隊伍,解決施工難題。

為加快進度,增加施工作業面,項目建設期間,還首次從省外專門調運全世界當前仍在服役的最大直升機米-26吊運機械設備。

從動工到通車,整個工程歷時一年,平均每天只能進展10餘米,完全是在峭壁上一口口「啃」 出來的。公路旁邊的懸崖下,至今還能看到修路過程中掉落下去的大型施工機械的「殘骸」。

當天開通的阿布洛哈村至拖覺鎮客運班線全長35公裡,是涼山州首條按「金通工程」標準實施並開行的鄉村客運班線。記者看到,客運小巴荷載7人,車身是涼山州鄉村客運統一的金色塗裝,印有鄉村客運、監督電話等字樣和標識,車輛安裝有4G視頻監控系統。「40分鐘就能到拖覺鎮。」客車司機楊保安說,他每日往返1班,遇拖覺鎮趕集日增加至往返2班。

「這條鄉村客運班線的開通,標誌著四川100%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比計劃目標提前3個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局長許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累計投入資金1734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7萬公裡,全面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

在「兩通」的基礎上,四川正依託「金通工程」全面提升鄉村客運服務品質,讓群眾出行的「最後一公裡」又好又優。

客車開到村子裡,從所未有過的「好日子」,讓阿布洛哈村支書吉列子日對未來充滿希望。作為全村首個大學生,他離開村裡然後又毅然回來,最大的夢想就是村子能夠早點脫貧,眼下,路通了,他也開始著手未來的產業發展,其中之一,是要發展鄉村旅遊。

相比之下,村民且沙色聰的想法就簡單很多:考個駕照,買個車跑運輸,讓家裡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來源:四川在線

相關焦點

  • 客車開進阿布洛哈!全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村通車了
    2020年6月30日,對於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的村民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阿布洛哈村至拖覺鎮的「金通工程」鄉村客運班線正式開通,這標誌著四川全面實現100%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
  • 我們的2020丨阿布洛哈村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而是美好新生活的起點
    四川省布拖縣阿布洛哈村,曾是一個極度貧困村。在彝語中,阿布洛哈指的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跡罕至的地方」。而現實中,阿布洛哈村就坐落在金沙江畔的大峽谷深處,三面環山,一面臨崖,外出艱難。今年6月,阿布洛哈村打通了最後一公裡公路,實現了通車,「曾經一步跨千年」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 公路通了,阿布洛哈村民的夢想更寬了:有人想出去看看 有人想做大生意
    阿布洛哈公路通了阿布洛哈是全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建制村。今年6月30日,阿布洛哈村至拖覺鎮的「金通工程」鄉村客運班線正式開通,這標誌著四川全面實現100%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30釐米,是以前阿布洛哈村山路最窄處;400釐米,是現在阿布洛哈村鄉村公路寬度。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阿布洛哈脫貧路
    節目介紹了阿布洛哈村惡劣的自然環境與生活條件,這裡的村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交通條件的改善是阿布洛哈村實現脫貧的關鍵,四川交通人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不屈精神,克服修路的重重困難,在今年五月底,成功打通了通往阿布洛哈村的最後一公裡。阿布洛哈村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道路通則百業興,公路打開了阿布洛哈通往外界的大門,也讓村民有了走出貧困的勇氣。
  • 阿布洛哈:跑好脫貧摘帽後的「接力跑」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一條通村公路讓村民們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   阿布洛哈,座落在金沙江大峽谷深處,三面環山,一面臨崖,在彝語中意為「高山中的深谷」「人跡罕至的地方」。2020年6月26日,通村公路全線貫通,阿布洛哈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於2020年底實現脫貧。
  • 基於IBM LinuxONE 華夏快線持續助力公路客運網際網路+轉型
    該客票系統的全面上線象徵著當代運業成為國內首個提供電子購票系統的大型公路客運集團,對我國公路客運集團、公路客運站的網際網路+轉型具有示範意義。藉助網際網路+東風傳統客運積極尋求轉型當代運業成立於2002年,現已成長為國家客運二級企業。
  • 社區小巴換新顏
    社區小巴換新顏 2015/05/01 06:07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4116
  • 驚鴻一瞥|翻過山峰 趟過河流 看溫嶺70年交通變遷
    70年,翻過巍峨險峻的山峰,趟過波濤洶湧的河流,溫嶺人民的出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剛成立之初,溫嶺正是貧窮落後之時,1949年,全縣僅有百來條木質帆船。水上客運始於民國初期,當時依靠拉縴、手搖或竿撐,客貨兼運,多為行商趕集所用。
  • 上海省際公路客運票務網站開通
    上海省際公路客運票務網站開通2004年12月27日 14:21(共計1頁)  經過一年多的緊張籌建,廣大旅客關注的上海長途客運聯網售票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本市發往18個省市、1500多個縣、市、鎮的3010條班線公路客票均可在網上查詢並可部分預售,票務平臺已基本覆蓋全市擁有始發班線的客運站。
  • 貴州農村公路四通八達(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早在20多年前,陳中松就嘗試過種烤菸,因為路不通,所有農資都要肩挑背馱,「種出來不容易,賣出去更難。」陳中松只好和老鄉們一樣外出務工。「當時全鄉都沒一條硬化路,43公裡路程,我坐了一個半小時的車。」2016年,申友能調任石朝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從縣城來報到時的情景至今還記得。
  • 牡丹江公路客運僅海林、寧安、柴河方向開通
    11月18日,由於雨雪範圍不斷擴大,我市境內各高速公路14時45分起全線關閉,牡丹江公路客運全線封閉。11月20日,記者從牡丹江公路客運總站獲悉,截止到當天14時,牡丹江公路客運仍部分停運。牡丹江公路客運僅海林、寧安、柴河方向開通。  民航方面,20日共有7個航班,全部安全進出港。鐵路方面,本次降雪未對牡丹江站造成影響,當天,牡丹江站所有旅客列車到發時刻全部正常,預計當天發送人數約2萬人次。(責任編輯:宋雅靜)
  • 我市公路客運部分營運班線恢復微信購票功能
    我市公路客運部分營運班線恢復微信購票功能 2020-07-16 0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直擊阿布洛哈車路雙通丨3.8公裡修了一年,這條路到底有好難
    「一道深深的峽谷將阿布洛哈和在建的通村公路分隔兩邊,直線距離只有200米,懸崖落差卻有2000米。」張丹說,惡劣的地形地勢讓他感受到了打通阿布洛哈的艱巨。為了到村莊看施工環境,他沿著山崖上的羊腸小道,手腳並用,下到谷底又爬到巖頂,完成了進阿布洛哈村的「初體驗」,整個過程,耗時4個多小時。「一邊是懸崖,一邊是陡坎,身體必須要緊貼著山崖。」
  • 最後的香港小巴牌手寫藝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香港3月17日電 題:最後的香港小巴牌手寫藝人新華社記者陳其蔓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公共運輸還不很發達。麥錦生正在書寫小巴線路牌。新華社記者陳其蔓攝(小標題)入行:和紅巴「誤打誤撞」的緣分「入這行不是我自己選的!」麥錦生說,自己從小字就寫得好看,長大後跟著師傅做廣告招牌。到了1978年,他選擇自己開店單幹,誰知道才做了4年,租的門店就被業主收回了,麥錦生只好搬家。誰承想,搬到新店才發現,門口就是一個紅色小巴的停放點。
  • 成都這個40歲老車站謝幕:陪伴一代人長大,也見證鄉村客運輝煌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部分圖據今日崇州最近成都一個老車站停運的消息,讓不少網友陷入回憶。從60後到00後,很多去過街子古鎮等地的市民,尤其是土生土長的崇州人都記得它——崇州西門車站,還有車站內2元、3元就能坐到站的「黃面的」、「黃巴郎」。
  • 《焦點訪談》:阿布洛哈的脫貧路
    《焦點訪談》:阿布洛哈的脫貧路
  • 林草視頻·生態扶貧|地球褶皺裡的「中國奇蹟」——「極貧之地...
    她還籌劃著讓在外打工的丈夫回來開理髮店,「這個1200多人的新社區,還沒一個理髮店呢!」 安置點上建了一座村史館。這是一座怒族傳統千腳房,竹篾為牆、茅草為頂,裡面陳列著木碗、竹籮、弓弩等生產生活工具,還有村民世代難離的火塘。 村史館裡,一組照片記錄了怒族五代房的變遷。
  • 2021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激情開賽 首日小巴環潭...
    12日上午以「冰雪智馭,E行時代」為主題的2021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開賽儀式在長春淨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舉行。小巴環潭表演賽設在長春淨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封閉園區短途接駁場景為主,設置接駁停靠、穩定跟車、行人識別等6個場景,重點考核自動駕駛小巴的示範運營能力。12日,以「冰雪智馭,E行時代」為主題的2021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在長春淨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