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子衿》:通篇運用「賦」的藝術手法,動靜結合,直抒胸臆

2020-12-05 南書房

心理醫生給女人一個忠告「無論你多麼喜歡對方,愛情裡主動的必須是男人」,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偏激,但也有其合理性。不知道為什麼,往往在戀愛的開端主動的,勇敢的往往是男性,而到了後面卻往往是女性。因為女性是感性的,往往容易用情至深,而男性是理性的,也許他要忙於事業,也許是一番比較之後發現眼前之人並非良人。戀愛中的女孩子都是敏感的,她想要的安全感就是男孩子可以多陪陪她,當男孩子沒有顧及到她時,她很想告訴他,但又怕被認為是小題大做,所以只能自己偷偷難過。詩經《子衿》中描寫的就是這樣一個傻女孩,又不知道多少女孩像她一樣,明明已經過了時間,戀人卻還不來,只要自己不主動,他就永遠不會給你發消息,更別說提見面了,想放手,但又真的很害怕失去。

未見君子,思心悠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的開篇便以含蓄的手法顯露出女子的相思之情,「青青子衿」,既有「子」,又有「青青衿」,由物及人,眼前漂浮著的是你青青的佩帶,思念你的是我悠悠的心,抒發了女子對男子的思慕之情。接著又以責備的語氣質問男子,「縱我不往」,這裡看似是對男子的指責,實際上卻只是傾吐自己對男子的思念罷了。先是假設,接著便是反問「子寧不嗣音」,《詩經》中一般都是四言體,《子衿》在四言詩的基礎上,為了更加完整地表達真實情感,突破四言詩的限制,以五言結尾,卻也不顯得突兀。這樣寫既突出了女子對男子深深的思念,使情感表達得更為流暢自然,又使詩歌寫得迂迴、曲折、跌宕,增強了感人效果。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詩經》語言應用的多樣性與靈活性,不遵循守舊,墨守成規。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佩是指玉佩,在古代,什麼顏色的玉就得配什麼顏色的帶,所以青佩配青衿。第二章和首章採用相同的結構形式與相似的語句,抑揚頓挫,迴環往復,增添了詩歌的音韻美。在首章的基礎上,反覆吟詠自己的愛戀與相思,情真意切,層層遞進,但在歌詠之中也可見那淡淡的責備與希冀。詩人將「嗣音」替換成「來」,微妙的變化讓讀者更加感受到女子那急不可耐的情態,僅僅送個音信來哪裡夠,只有你親自前來赴約才行。這種迴環往復的手法與詞語的微妙變化相互交織在一起,相互映襯,互為表裡,展現出巨大的藝術感染力,不僅渲染出女子那思念的悠長,又映襯出女子那相思的悲痛。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挑達」是雙聲連綿詞,形容來往輕快的樣子,「兮」是語氣詞,增加詩歌的節奏與韻律,使詩歌的吟誦更加具有美感。「城闕」是指城門兩邊的觀樓,是青年戀人們習慣約會的地方。詩的前兩章還沉浸在悠悠情思之中,第三章卻以「挑兮達兮」的動態打破了淡淡情思的靜態,這樣的動靜對比增添了明快、躍動之感,極具畫面感和空間感,所思之人並非是女子親眼所見,而是女子的想像。這種虛實結合,讓詩歌不再簡單地拘泥於思念之中,而有了別樣的意境美,於無形之中給我們塑造了一個鮮明的形象。「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用誇張的手法寫盡心中情愫,道盡所思之切。這一章是前兩章思念之情的發展高潮,女子始終見不到心上人,便急得在觀樓上亂走,一天不見,就像隔了三個月那樣長久,這樣強烈的眷戀之情,沉重之思,怎能不讓她心煩意亂,思心悠悠。

藝術特色

詩的前二章中的「青青」二字為疊詞,是《詩經》中慣用的重言手法。若只用「青」字,只是直觀地描寫出所思之人的配飾;用「青青」,採用疊詞的形式,更具有形象性,賦予了節奏美,又使得語句中有了生機,「青青」的畫面躍然紙上,給人以希望、美好的感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採用了隱喻的手法,與衿佩相互照應,指代了所思之人。由物思及人,這種微妙細膩的情感呼之欲岀,一種含蓄之美蘊含其中。而佩衿後面象徵的「悠悠我心」、「悠悠我思」,卻又直抒胸臆。這種既含蓄又直接的方式,表現出女子既受禮教的束縛又想掙脫禮教束縛的矛盾心理。「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二句,採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使得詩歌中的情緒有一定的起伏波動,在詢問中體現出女子的對男子的責備與希冀,也體現出情感的真情流露。

主題探析

《子衿》一般是作為愛情詩廣為流傳,但歷代學者對它的解讀卻頗有差異,主要有「主政」和「主情」兩個大方向。當時鄭國處於內部矛盾激化的時期,「七穆」掌權,紛爭不斷,基於這樣「亂世」的時代背景,學者們圍繞著「刺學校廢」,有所側重地對詩句進行分析,認為學校作為教化育人的場所,不僅僅是簡單的建築形式,而是一種文化象徵。但歐陽修認為「學校修而不廢」不具有諷喻作用,不應該過度關注學校的廢毀,而要重視學子們不能相見而引發的思念之情。這種「學子相思說」由歐陽修首次提出,在後世也得到了一定的贊同。

小結

《子衿》共三章,每章四句,短小精悍,形式多樣,內蘊豐富,鮮明的體現了《詩經》獨特的語言藝術特色。語言通俗簡單,心理描寫細緻入微,流露出的情感更加打動人心。這是是一位女子所吟唱的戀歌,她在城闕上等戀人的到來,心情焦灼,通篇運用「賦」的藝術手法,通過動靜結合、場景置換,直抒胸臆,短短三章,將女子的相思、相責、相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2021中考備考:記敘文閱讀動靜結合、借景抒情的手法
    【試題】第③段至⑤段景物描寫主要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答案】動靜結合,先描寫雪落時蟄伏的黃河蓄積力量的景象,再描繪黃河驚心動魄地徹底醒來時的景象,突出了黃河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氣勢。
  • 藝術設計:塗鴉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
    2 0 世紀後期, 塗鴉藝術的創作中心漸漸由美國轉移至歐洲大陸, 在那裡塗鴉藝術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紙模塗鴉、貼紙塗鴉等多種綜合性塗鴉創作手法, 豐富並發展了塗鴉藝術創作的內容與形式。二 塗鴉的特徵塗鴉的興起,不僅是美國黑人民間藝術的宣洩,也是那個時代被壓抑的族群和階層群眾的心理宣洩。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很多人經常掛嘴邊,卻不知「子衿」是何意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句詩,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把它掛在嘴邊用它來表白,這其中還有男生。但如果是男的向女的表白說這句話,實際上已經是背離了它的本意,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正是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子衿」的具體含義。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什麼意思,多數人理解錯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最原始的出處是詩經《國風·鄭風·子衿》。這句詩給人一種很美好的感覺,但是了解它的意思之後,這個感覺可能就不同了。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 《詩經》中那些美的令人窒息的詩句,你知道幾首?
    《詩經》作為我國第一本詩歌總集,裡面有太多太多讓我們無法忘懷,美的令人窒息的詩句了,小編整理了其中最為驚豔的7句,歡迎閱讀收藏分享。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出自《詩經·子衿》推薦哈輝的歌曲子衿,一邊聽歌一邊學習,特別有感覺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出自《詩經·邶風·擊鼓》這句詩句的意思是「生生死死離離合合,(無論如何)我與你說過。
  • 《詩經》《楚辭》中的「美人」是什麼?
    所謂"意象","乃是主體與客體相互滲透所形成的一種藝術審美契合,是已經完成了的詩中具體畫面形象"。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說:"意翻空而易奇,言徽實而難巧也",康德也將意象解釋為"想像力所形成的一種形象顯現",因此,詩歌中的意象往往是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的結合,由此表情達意。而"美人"一詞由"美"字而生。"'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到底有多美!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思無邪"(《論語》),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
  • 詩經,天真無邪之人方可讀之
    這幾天一直在讀《詩經》,當然,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都讀過其中幾首,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來自於第一首 《關雎》,已經成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日常用語。說到這點,《詩經》中還有許多詩句已經成為了成語供我們使用,粗略查看,足足一百五十多個。
  • 2021年高考二輪備考重點:語言運用題修辭手法技法總結
    (4分)題目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修辭手法。比喻是常見的修辭手法。從題目要求可以確定,答題思路先要找出比喻的地方,然後從相似性(本體和喻體之間)角度對比喻句內容進行分析。對這一句話的理解,要結合前一句子。「我決定步行回家,我喜歡走夜路,何況此時夜涼如冰,我越過立交橋,走進了二環路西側人行道,這條環路是北京塞車最嚴重的道路之一。」
  • 福貓板材|以詩意生活與藝術結合呈現空間的內涵
    原木色家具造型契合建築形態,輕柔自然,原創家具與燈具自然融入空間,軟硬裝一體化的手法,恰到好處的詮釋了東方生活美設計以大面積原色面,構建空間的氣質輪廓,與米白色相互點染、襯託,整個空間顯得明亮輕盈,營造出簡約又有質感的「日常」,給人一種遠離喧囂的寧靜感受。
  • 《詩經》中最美的10句詩,句句讓人心動不已!
    釋義:這是一句追求心上人不得的詩,出自《詩經.漢廣》。漢水的南邊有高大的喬木,卻不能在下面乘涼休息。為什麼會這樣?原來漢江上曾見到一個漂亮的姑娘,沒有追到手。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 美髮師須知吹風的標準站姿及手法運用
    吹風造型師是有規範標準的站姿和各種手法運用,這樣做起造型事半功倍,由北京輝藝美髮學校的李中順老師為大家講解,吹風的標準站姿及手法運用。 1,身體與頭部平行,雙腳打開,與雙肩同寬,雙腳微微形成「八」字形,雙臂離開身體,抬起。梳子緊貼皮,發片與梳子成90°,與身體垂直拉出。
  • 《詩經》裡最美的20段詩句,美到靈魂裡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在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 《詩經》十句唯美經典句子,句句觸動人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出自《詩經·鄭風·子衿》。你那青青的衣襟,悠悠地飄在我的心間,縱然我不曾去見你,難道你就此斷絕了音信? 2.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詩經裡的植物|狗尾草,不讀詩經,不知花草情
    詩經裡的植物|狗尾草,不讀詩經,不知花草情詩經,是我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其最大的成就是在詩歌創作上建立了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面向生活,反映現實,顯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創作特色,詩經裡出現的150多種植物,是研究植物文化起源的瑰寶,其所採用賦
  • 人物裝飾畫的藝術特點和藝術手法,創造出千變萬化的線條
    在構成畫面的骨架中,要有鮮明的形式感,可以打破焦點透視法去創造不同於自然的空間,自由地運用傳統的平視構圖與立視構圖法,使畫面每一種形式因素都是一定立意的體現。只有認真研究形式規律,重視形式美對整個畫面結構的重要關係,才可能安排出美妙動人的畫面來。人物裝飾畫還要求畫面有鮮明的節奏感與韻律感。通過條理、重複、比例、均衡等關係的最好組合,產生理想的富於節奏的畫面。
  • 《詩經》讓你的告白別具一格
    相信大家都知道《詩經》。這個來自於先秦時期的詩歌總集,匯集了當時人們對於生活方方面面的感觸,樸素而又真誠。感情色彩十分厚重。豐富的內容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古時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而要說其中最為精彩的,就要數其中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