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的「樹洞機器人」救回命千條

2020-11-24 央廣網

  10月27日,AI樹洞機器人將自殺信息傳給黃智生,救援群當即展開救援。記者楊佳峰 攝

  黃智生(左)向武科大師生講述他的樹洞救援。記者劉斌 攝

  南斯拉夫民間童話《皇帝長了驢耳朵》,說有一個國王長了一對驢耳朵,每年都會有理髮師來給他理髮。每個給他理髮的人看到他的驢耳朵都會忍不住告訴別人,被國王惱怒地殺掉。有一個理髮師不想被殺掉,就努力地保守秘密,但心裡十分痛苦。實在憋不住了,他跑到山上對著一棵大樹的樹洞說出了秘密。頓時覺得暢快,於是保住了性命。

  現在,人們經常在社交媒體(如微博)傾吐自己的想法。一位抑鬱症患者擺脫不了自殺念頭,他的微博就成為傾吐心聲的「樹洞」。飛了上萬公裡,隔離了14天,10月23日,黃智生教授從荷蘭阿姆斯特丹來到武漢。《自殺的認知模型》《人工智慧與精神健康》——線上到線下,他的講座一場接一場,馬不停蹄都為「樹洞」。黃智生是武漢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特聘教授。他將健康與人工智慧進行關聯研究,開發出AI樹洞機器人監控自殺者,從樹洞中發現自殺企圖,並成立了700人的「樹洞救援團」民間組織,展開救援。據該組織統計,2年間,黃智生和「樹洞救援團」為高自殺風險人群中的10487人(次)伸出援手, 阻止了3289人(次)自殺。

  有人說他是救命教授,有人說他是不務正業。「研發的樹洞機器人能力越來越強,我自己卻感覺越來越無力。」坐在武科大的辦公室,黃智生常常陷入焦慮,一邊提高機器人搜尋能力期待發現更多自殺者,一邊又無力展開更多救援。

  她給一群「陌生人」寫感謝信

  「我是一名雙相抑鬱症患者,是樹洞救援團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感受到這個世界從未有過的溫暖……」去年11月20日,湖南湘潭女孩小希給黃智生及其樹洞救援團隊發來感謝信,信中她回憶了自己走出陰霾的經歷。

  11月9日,小希向記者講述了這個故事。因為家庭不和諧,小希自小性格內向、敏感、自卑。13歲那年,母親去世,對她打擊很大。去年5月,爺爺去世,小希進入崩潰的邊緣。她攢下了醫院開的藥,購買了刀片,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努力掙扎這麼久,才明白自殺是惟一的自救方式。認輸吧,別反抗,就不會那麼累了……」小希在一名南京自殺女生「走飯」的微博下,訴說著自己的絕望。一臺AI樹洞機器人「抓取」到了小希的動態,定性為自殺風險9級,即「自殺方式已經確定,自殺在近期可能發生」。

  AI樹洞機器人將這一信息傳給了黃智生。黃智生當即安排樹洞救援人員介入。救援團的嘉儀老師和梁老師逐步取得小希的信任,進入了小希的內心世界。

  梁老師是一名退休會計,嘉儀老師則是心理諮詢師。7月31日,她們聯手通過電話、微信、微博,將小希從死亡邊上拉了回來,中止了她割腕自殺的計劃。今年8月17日,小希懷著感激,帶著她的故事走進了央視朗讀者的朗讀亭。

  小希告訴記者,有很長一段時間,嘉儀老師和梁老師不斷地像親人一樣陪伴著她。即便是半夜,她們也會回復她信息,陪她說話,聽她傾訴,直到她情緒緩解。「她們將我從死亡邊緣拉回來,成了我黑暗生命裡的一束光。」

  用人工智慧打開「樹洞」秘密

  小希是被機器人從「走飯」的微博下發現的。這個AI樹洞機器人,發明人就是黃智生,荷蘭自由大學終身教授。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微博名為「走飯」的南京女孩因抑鬱症自殺身亡,這條33字微博成了很多人傾訴的「樹洞」。

  記者發現,「走飯」微博至今還在,已被轉發11.1萬次,留言超過153萬條。很多人跑到微博下面留言,乃至跟死者對話,宣洩自己的情緒。

  多年前,黃智生就發現在「走飯」這個「樹洞」裡藏著大量抑鬱症人群。如果一個人得了抑鬱症,在社交平臺留下試圖自殺的隻言片語,形成「樹洞」,便能夠被發現。「在抑鬱症患者裡面,85%的人都有過自殺念頭,有15%的人最終走上了自殺之路。」

  如何找到這些人,並幫助這些人?黃智生嘗試開發了一款「AI樹洞機器人」,它能巡視「藏」在社交媒體中的大型「樹洞」,並自動篩選出有明顯自殺傾向的人。

  因為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有反爬蟲技術,對信息進行保護,而研發樹洞機器人必須用反爬蟲技術,才能獲取數據。黃智生與新浪微博等進行了溝通,希望展開合作,開放相關數據,卻未能如願。

  黃智生決定自己幹。2018年4月2日到7月25日,黃智生突破反爬蟲技術障礙,完成分析關鍵詞、構造知識圖譜等技術,全球首款AI樹洞機器人誕生了。

  「小希是我們救起的『樹洞寶寶』,像這樣的寶寶我們救起了上千人。」老家福建的黃智生,出言吐字依然是一口閩南普通話,他把從樹洞中發現的抑鬱症患者都稱為「樹洞寶寶」。

  指揮志願者與死神纏鬥

  「自殺風險5級:10月27日23點13分,王大毛:我適應了這個學校,卻也有了想自殺的念頭。我想回家,想換學校,卻沒有臉去說-----https://weibo.com/644XXXX595。」在與記者交流時,樹洞機器人給黃智生發來一條救援信息,他當即分發給擁有134人的「樹洞救援團讀書群」,指定群成員與對方聯繫溝通,給與寬慰與關心。

  「5級就是有強烈的自殺願望,但是沒有自殺的時間、地點、方式。」黃智生說,他們將自殺等級分為11個級別,從0級到10級逐步加重,5至6級是個分界線。5級以上,都納入監控範圍。

  AI樹洞機器人其實就是一個電腦程式,點擊按鈕搜索,程序會自動通過算法識別「樹洞」中準備輕生的人。監控通報會列舉留言時間、留言內容、留言者微博主頁連結等信息。

  最初,黃智生將機器人設置為7級開始預警。隨著救援團成員增多,預警門檻改設為5級。黃智生說,每晚10點,機器人將預警通報推送給他,然後組織救援。由於網絡上「樹洞」量很大,救援團目前只能監測其中的四五個大的樹洞,無法覆蓋全網。

  讓黃智生及其團隊困擾的是,救人收穫的不一定是感激,有時候甚至也有謾罵。

  2018年12月26日,一名武漢女孩在微博上留言,準備去武夷山跨年,元旦回漢就跳樓。黃智生獲取信息後,當即成立8人救援小組,並聯繫到當事人及其母親。

  「是你們了解我女兒,還是我了解我女兒啊?」救援小組被其母一頓回懟,母親認為女兒不會自殺,責怪救援小組洩露隱私,幹擾女兒生活,「到處說我女兒患了抑鬱症,將來還怎麼找男朋友?!」

  黃智生回憶,元旦當晚21點,女孩果然站上了高樓邊,準備自殺。經救援小組報警,女孩獲救。一周後,這個女孩再次進入「約死群」,救援小組再次將其解救。「至今,其母還是排斥樹洞救援團。」

  在黃智生看來,對於決然赴死這樣一個反生物本能的做法,許多自殺者都有自己的邏輯。如何打破自殺者的邏輯鏈條,是救援成功的關鍵。黃智生著手研究自殺救援的規範流程,在一批專家志願者幫助下,兩年時間整理出第11個版本、106頁的《網絡自殺救援指南》,分發到每個救援小組志願者,確保志願者能快速上手,減少失誤。

  被諷「不務正業」的教授

  在黃智生的努力下,從001號發展到013號,AI樹洞機器人不斷迭代,抓取數據的準確率提升到了82%。樹洞救援團隊也從幾十人發展到700人,30多個救援群,會聚了社工、大學生、醫生等志願者。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請收下!」10月初,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謝丹給山東一名中學女生送了一杯奶茶,女生的姐姐慧慧2年前吞藥自殺了。謝丹是當時參與救援的志願者之一,救援失敗後她去了一趟山東,探望了慧慧家庭,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減輕慧慧的離去對其妹妹的影響。

  作為心理諮詢師,化名嘉儀老師的北京退休公務員李虹陪伴了4名樹洞寶寶,其中兩名是馬來西亞籍。經常忙到凌晨兩三點,身體透支。「完全是憑一腔熱血,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有一位民警志願者,沒日沒夜參與救援,被大伙兒戲稱「救人上癮」。

  樹洞救援志願者的付出也讓很多人感動,黃智生的堂姐便是其一。她一次性拿出90萬元,打算捐給樹洞救援團,希望能幫幫堂弟。黃智生只接受了40萬元捐贈,放置在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樹洞項目名下,作為公益基金資助「樹洞寶寶」。

  黃智生說,目前有十多個樹洞寶寶接受了基金的救助,主要是購買治療抑鬱症的藥物,每月每人800元。靠親戚朋友的資助遠遠不夠,需要社會關注。

  「救援了上千人,最終離去的只有8人,已經相當成功了。」這給黃智生很大自信。

  「作為科學家,職責是做好科研,把精力投入到社會救援是不務正業。」也有不少同事規勸黃智生,認為他應該多從事人工智慧研究,少花些精力搞樹洞救援。

  「看到想要自殺的人,如果不去救,內心會很痛苦。」黃智生說,他的「不務正業」得到了他的上司——歐洲科學院院士、自由大學人工智慧系主任弗蘭克·凡·哈默倫教授的力撐,他寬慰黃智生:「讓知識服務於社會,就是你的本職工作,不是不務正業。」

  首席記者楊佳峰 通訊員楊鮮

  (應要求,文中小希、慧慧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樹洞」後面
    2012年3月18日,網名「走飯」的江蘇女孩因抑鬱症自殺離世,這條33字微博的評論區,成為許多人傾訴的樹洞之一。「我想死也死得體面」「到處買安眠藥都買不到」「怕眼睛會哭腫」「能感受到虛擬的快樂最快的方法就是醉酒了吧」……2020年12月10日,「走飯」微博下的樹洞裡,留言已近200萬條,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有新的留言出現。
  • 尋找「樹洞」自殺者的AI計劃-虎嗅網
    004號從搜索出的最新2000條樹洞信息中,報告了15條危險信息。同處於7級的8條樹洞信息,「割腕」、「跳樓」、「燒炭」、「安眠藥」等字眼反覆出現。剩下的6級自殺風險信息中,有人在詢問「自殺」、「約死」的方式。像此前的201次報告一樣,AI機器人004號需要得到研發者黃智生的「喚醒」,開始工作。
  • 男子救蛇一命 蛇報恩救他全家(圖)
    蛇是具有靈性的動物,遼寧的小於救過一條小蛇,然而在一天深夜這條蛇來到小於家裡,把小於舔醒,原來是癱瘓在床的母親電熱毯燒焦了,如果不是這條小蛇,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小於難道你是許仙轉世~白娘子來報恩來了~ 男子救蛇一命 動物有沒有「報恩思想」,好像誰也說不清楚。
  • 自殺7年後,她的微博成為絕望者的樹洞,160萬條留言字字扎心
    電話打過去,是他媽媽接的,「您兒子已經在燒炭自殺了。」「不可能,他剛剛才回房間睡覺了。」「我們勸您去旁邊的房間看看吧,真的很緊迫。」在這樣的勸說下,母親才來到了旁邊房間,看到了正在燒炭的兒子。此次救援雖然成功了,但這樣的自殺行動每天都在中國的各個角落進行著……黃智生發現,通過網絡手段甚至比自殺者的親人更快發現自殺行動。
  • 男子救了蛇一命 蛇竟救活他全家 這樣的動物有靈性
    男子救了蛇一命 蛇竟救活他全家 這樣的動物有靈性時間:2016-10-22 22:28   來源:新籃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救了蛇一命 蛇竟救活他全家 這樣的動物有靈性 動物有沒有報恩思想,好像誰也說不清楚。但是動物的報恩行為,自古以來都被人津津樂道。
  • 被救千條"玉林狗"在劫難逃:每天都死狗 僅剩400隻(組圖)
    原標題:被救千條"玉林狗"在劫難逃:每天都死狗 僅剩400隻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早前引起社會關注的廣西玉林狗節,不少內地愛狗人士以贖買方式救出大量狗,並運到江蘇高郵的狗舍照料。媒體追蹤發現,原收容1800隻玉林狗的狗舍如今僅剩400多隻狗。
  • 民間故事:兒子回來昏睡不醒,夜晚出現奇怪舉動,黑貓救了他的命
    張嬸是個善良的農村婦女,看著黑貓可憐,就把它抱回了家。在村口,張嬸碰見了村兒裡的王大娘,王大娘看見了張嬸懷裡抱著的這隻黑貓,勸她不要把它抱回家,說貓這種東西有靈性,尤其是黑貓,不知會給家裡帶來福分還是災難。張嬸沒有聽王大娘的話,畢竟是一條生命,如果自己扔了這隻受傷的黑貓,它有可能就會死掉。
  • 海賊王:暴君熊能恢復意識,尾田早已埋下伏筆,他的果實救他一命
    雖然是一位壯漢卻時常拿著一本書,心有猛虎的同時還嚮往著詩和遠方,而且救了路飛一夥之後還幫助草帽海賊團守了兩年的船,被世界政府改造成了失去意識的強大兵器,身份暴露後更是淪為了天龍人的奴隸,天龍人騎著熊招搖過市很是得意。
  • 為救出老人他癱倒在泥灘中,事後憨憨一笑:「救回一條命,值了!」
    「把眼睛閉上,相信我,我一定要把你救上岸……」這是在一場緊急營救中,特警李成龍和被困淤泥的老人的對話。一句句堅定的話語,既是在鼓勵深陷泥灘的老人,也是在給李成龍自己鼓勁。這一幕溫暖場景,令無數網友動容。
  • 考試不及格,回家被打屁股,小桂子爺爺發明打屁股機器人
    小桂子這次的考試成績也不好,回到家之後的小桂子也被爺爺打屁股,不僅如此爺爺還發明了一個「打屁股機器人」,最後,體罰式教育不值得提倡哦。小桂子和星太奇真不愧是一對「難兄難弟」,連考試都是一樣不及格,小桂子的爺爺對小桂子可是寄予了厚望,希望有一天小桂子能和他一樣成為一個科學家。所以小桂子爺爺也想通過打屁股讓小桂子長點教訓。
  • 大將中箭失血過多,成吉思汗將他塞牛肚中,結果救了一命
    《元史》:「寶玉胸中流矢,帝命剖牛腹置其中,少頃,乃蘇。尋復戰,收別失八裡、別失蘭等城。」成吉思汗在中國歷史乃至國際社會,都是一位具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功高蓋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一的大一統國家——元朝。
  • 小夥救黃鼠狼,家中土雞少了後攆走黃鼠狼,半月後黃鼠狼救他一命
    小夥救黃鼠狼,家中土雞少了後攆走黃鼠狼,半月後黃鼠狼救他一命很久以前在趙家寨,住著一個年輕帥氣的小夥,名叫強子,由於強子太窮,再加上右腿從出生就殘疾了,這也導致強子二十五六歲了還沒有成家。父母去世後,強子便獨自住在村東頭,平時靠著去河邊打魚為生。
  • 領養的流浪狗突然撓抓主人 此舉竟然救回了主人性命(圖)
    而提醒喬西進而救了她一命的,竟是自己養的兩歲邊境牧羊犬泰德。喬西說:「我曾聽說有狗狗聞出飼主的癌症,但是我從沒想過這種事也會發生在我身上,我的泰德救了我一命!」回想起當時前往領養泰德時,第一眼見到它的印象是「悲傷」。收容所的員工告訴他們,泰德在上一任主人那過得並不好,它被長期關在小籠子裡,失去自由的身體和狹小的鐵籠,讓它的腳生長得有些異常。或許還有遭受過虐待,所以泰德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恐懼,喬西說:「我們花了大約十個月的時間,才真正讓泰德知道,這是不會傷害你的家!」
  • 民間故事:遭遇不幸落枯井,鴿子給他送食物,還救了他的命
    因為過於痴迷養鴿子,耽誤了生計,徐生的老婆一氣之下回了娘家。徐生索性把床搬到了鴿舍,與鴿子吃住在一起,當作家人對待。時間一久,徐生的鴿子也有了人性,徐生只要一個眼神過去,鴿子往往就能明白其中含義。準確地為他帶來所需的東西。
  • 民間故事:小夥好心救下一隻黃鼠狼,在危難之際,黃鼠狼救他一命
    李大偉好多年沒有趕過集了,新鮮感讓他左顧右看。突然,一個老人引入了他的眼帘。他望著老人旁邊籠子裡的那隻黃鼠狼,腿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小夥子,來一隻黃鼠狼?這可是我昨晚新捉來的,你看看這個頭,這皮毛,又能吃肉,皮毛還能做衣服,買了它絕對不虧。你要是買,我就給你便宜一點!」那老人抽著煙說道。
  • 將機器人放入人類身體,機器人與我們的身體共存
    機器人是一種能夠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機器。歷史上最早的機器人見於隋煬帝命工匠所營造的木偶機器人,施有機關,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機器人的外形在人們的固定思維模式中,對機器人的外形定義是長得像人的機器,但是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的機器人可能長得並「不像人」,如家裡的智能掃地機,它就是一個機器人,類似的機器人還有很多。
  • 微博樹洞的抑鬱留言背後,有人在用AI保護他們
    △ @走飯微博的一些經典語錄從2009年12月29日到2012年3月18日,走飯在自己的帳號裡一共發布了1896條微博,平均每天發布1.88條微博,每條平均35個字。在她的微博中,充斥著孤單、悲傷和陰鬱的情緒,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她對於生的痛苦。從曾經的信息來看,鮮有人知道走飯一直服藥,更別提知道她一直跟抑鬱症對抗了。
  • 15歲女生發明撿桌球機器人 靈感來自農田收割機
    近日,上海一名15歲初中女生發明了一臺可以撿拾桌球的機器人,它能自動尋找、收集散落在地面的桌球。發明者是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楓涇中學的學生姚妍,她表示,這款機器人的靈感來自於農田裡的收割機,想用機器人來幫助保潔阿姨減輕撿球負擔。
  • 幾百隻狗從屠刀下被救迴圈養,卻不得不同類相食,如今只剩27隻!
    原來在前段時間,九江老楊和流浪狗的小日子基地負責人飄,從網上看到了關於星子護生園的消息:這些毛孩子們是一個出家人和信佛的愛心人士從星子菜場的屠刀下救回的。在這兩年期間,這些好心人陸續救回了幾百隻狗狗,還租了場地建立了護生園,請了當地村民餵養。
  • 襄陽傳奇:他救老虎一命,老虎和他拜兄弟,還送來新媳婦
    王老二愣了半天,對老虎說:「想要我救你是不是?」老虎點了點頭。王老二又說:「救你也不難,救了你可別傷害我呀!」老虎把尾巴搖一搖。王老二放下扁擔,用刀把刺一根根地砍倒,手被劃破,衣服掛爛了,刺架塌下了,老虎也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