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的劇名「以家人之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相信很多觀眾看劇之前會根據字面意思和該劇的內容簡介理解為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以家人的名義生活在一起,互相關愛的意思。剛看到幾個主演長大後要發展愛情的時候有些格局小的觀眾開玩笑地調侃為「以家人的名義,行不軌之事」。但如果你一直認真追劇並且深思故事內容的話就會發現原來「以家人之名」竟然是這個意思,與愛情毫無關係,其真正含義引人深思。不得不說編劇真得下了功夫,太絕太會玩了。
《以家人之名》的故事中有5個主要的年輕角色,他們分別是李尖尖、凌霄、賀子秋、齊明月、唐燦。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李尖尖有一個閨蜜就夠了,為什麼非要多加一個可有可無的唐燦呢?難道為了搞笑?還是強行加戲呢?但理解了「以家人之名」的真正含義之後才發現唐燦絕對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而是這個劇包含的中國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其中一種。
各式各樣的中國家庭中,家長可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也可能更愛自己。他們以家人之名傷害、拋棄、控制、壓榨,當然也有治癒。他們話裡話外,我是你爸,我是你媽,或者,我是你某某,都是一家人,都是為了你好。可能絕大多數都是以為你好的心為出發點,但是卻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傷害著孩子。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正是向觀眾展示了家人們以家人之名治癒、傷害、拋棄、控制、壓榨孩子的故事。
李爸以家人之名治癒了李尖尖。如果同樣的家庭情況李尖尖換一個不那麼溫暖細緻有耐心的爸爸,可能她就不會成長成如今這樣健康、陽光、開朗、善良的李尖尖。她可能會變成一個缺乏安全感,自卑,陰鬱的孩子。沒有了健康的李尖尖,自然也不能治癒被傷害的凌霄和被拋棄的賀子秋。
陳婷以家人之名傷害著凌霄。陳婷無法接受自己女兒小小年紀就死於意外事故,她為此傷心、抑鬱,但相信更多的是自責和懊悔。但是令人憤慨的是她為了減輕後悔對自己的折磨把傷痛發洩到年幼的凌霄身上。小小年紀的凌霄何其無辜,在意外發生時面對緊鎖的大門他又能怎麼辦?妹妹死了他難過,母親精神上及言語上的折磨帶給他更大更多的傷害,這讓原本開朗的他變得孤僻、陰鬱。
賀梅和趙華光以家人之名拋棄賀子秋。目前不知道賀梅到底是有什麼樣的苦衷拋棄了年幼的賀子秋,並把他丟給不算熟悉的李爸來照顧。但我想無論什麼原因拋棄自己的孩子都不能被諒解吧。趙華光的行為就更讓人不齒了,不但以當時沒錢的原因為自己拋棄孩子找藉口,就連來認回兒子也是因為如今的老婆生不出孩子才迫不得已的。
齊明月媽媽以家人之名控制齊明月。其實,齊明月的媽媽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只是因為戲劇的原因更為誇張了些。相信很多人都有親身體會,家長的這種控制常常讓人窒息。小到吃什麼穿什麼,大到考哪個學校做什麼工作,找什麼樣的對象,通通都要幹涉,且不允許你有不同意見。時間久了,孩子不是在控制中爆發就是在控制下妥協,變成一個唯唯諾諾沒有主見的人。齊明月開始時就是以這樣一個毫無主見又毫無自信的形象出現。只是她很幸運的有了李尖尖這樣的閨蜜,被閨蜜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又有了凌霄在鞦韆上的那次開導才慢慢敢於偷偷反抗母親,逐漸改變了自己。
唐燦媽媽以家人之名壓榨唐燦。唐燦因為漂亮當上了童星,父母用年幼的她掙得錢改善了生活,攢了房子。但他們卻沒有適可為止,也不知道孩子應以學習為主,而是無限制地壓榨她,讓她掙更多的錢。當唐燦向父親訴說自己在青春期那幾年每天都餓得睡不著,需要喝大杯檸檬水才能入睡的時候真的很讓人心疼。近年來像唐燦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一些父母因為孩子漂亮或者有些才藝就有了讓孩子早早掙錢的心思,很多童星、童模都是這樣早早走上了掙錢的道路。
是不是沒想到」以家人之名「竟與愛情毫無關係,而是是這個意思呢?《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確實很好看,但其背後的真正含義卻更引人深思,真希望所有的孩子不再被家人們以家人的名義傷害、拋棄、控制、壓榨,而是被治癒被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