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黃鑫宇)5月8日,據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官方公號披露,2018年以來,面對涉眾型經濟犯罪帶來的嚴峻挑戰,海澱分局經偵支隊先後破獲「銀豆網」「錢生錢」「中安民生」「易通貸」「通金所」等多家平臺重特大案件,追回經濟損失120億餘元(如圖1所示)。
圖1
查找海澱警方官方微博對「銀豆網」「錢生錢」「中安民生」「易通貸」「通金所」這5家平臺的警情通報,記者注意到,從正式立案時間看,時間距今最久的平臺是「銀豆網」(2018年7月18日),時間距今最近的是「通金所」(2019年8月12日)。通報涉案人員最多的平臺是「錢生錢」。2018年11月2日「錢生錢」正式被立案時,警方披露實際控制人呂某某(男,48歲,河南信陽人)等115名涉案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今年1月15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上,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敬大力作北京市檢察院工作報告(下稱「報告」)。報告在附件部分,介紹了「銀豆網」「錢生錢」等三起涉案金額過百億的非法集資犯罪案件情況及進展。
據報告披露,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間,李某某、王某某分別作為北京東方財蘊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銀豆網)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夥同戴某等五人在北京市海澱區丹稜街網際網路金融中心經營地,利用「銀豆網」網絡金融平臺,發布虛假借款項目,以高額利息為誘餌,承諾保本付息,實施非法集資行為,累計向6.2萬餘名社會公眾非法集資共計103億餘元,造成被害人損失共計35億餘元。2019年7月25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對李某某、王某某以構成集資詐騙罪,對戴某等五人以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關於「錢生錢」平臺案件的情況,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4年間,呂某某在北京市海澱區等地以本人或通過他人名義設立錢生錢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等公司。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間,呂某某夥同李某某等一百餘人,以呂某某本人、其妻女等名義投資、收購多家公司,將上述投資或收購來的公司包裝成基金理財產品,以錢生錢公司的線下門店為依託,與投資人籤訂《信息諮詢與管理服務協議》及《基金合夥協議》,承諾返本付息,累計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共計122億餘元。2019年11月15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以呂某某等百餘人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截至報告發布時,「銀豆網」「錢生錢」等案件正處於法院審理階段。
新京報記者 黃鑫宇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