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全鏈條打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

2021-01-10 北京海澱官方發布
招聘會招攬海內外優秀人才來海澱「上班

歷時3個多月,累計服務北京市海澱區高新技術企業、重點企業、中小微企業等1051家次,海內外各類人才萬餘人參與。12月22日,由中共北京市海澱區委組織部指導,海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組織實施的「海澱區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圓滿收官。

「項目緊密圍繞中關村科學城建設,重點聚焦國際人才社區建設,通過用好用活中關村百校聯盟成員高校資源,開展人才對接、培訓交流等活動。」海澱公服中心介紹,項目分央地人才對接交流、領軍企業國際化培養、招攬重點高校及歸國留學優秀人才三大服務項目組織實施,旨在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為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賦能育才擴大朋友圈提升人才競爭力

「研修班不僅通過聘請政府領導、行業大咖、名校教授為我們授課,還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習形式,啟發了CTO們對新興科技持續不斷的思考,並把這種思考帶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為企業帶來價值。」來自豪爾賽科技公司的一位參訓學員向記者表示,「更重要的是,這次培訓凝聚了一批優秀企業家,為我們搭建了企業間互動的平臺,可以擴大企業的朋友圈,加速企業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海澱區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端領軍隊伍,在項目運行期間,海澱公服中心面向海澱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胚芽計劃培育企業、海澱區「重點企業」、中關村「十百千工程」、中關村「瞪羚計劃」等創新型企業,聯合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開展北大CEO班、人大CTO班、對外經貿CFO班三期面向企業高層管理人才的高端領軍人才培訓,3期聚焦國際前沿技術的提升特訓營及國際創新論壇。

項目累計邀請48位國內專家教授、5位海外專家教授通過面授課程、互動交流、頭腦風暴、企業走訪、國際創新論壇相結合的方式對參訓人員進行全面培養,包含人工智慧、大數據、5G、區塊鏈、智慧機器人、無人駕駛等國際前沿技術培訓課程,累計服務海澱區企業135家,完成培養各類企業家及核心骨幹404人次,參訓滿意度100%。

參訓人員普遍認為,「培訓為公司商業模式及技術路線提供了多維思考空間,進一步開拓了企業國際化視野,能夠助力高科技企業在所涉及的行業及領域創新發展,促進海澱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高海澱、中關村的人才國際化發展水平,有效支撐海澱區搶佔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希望能夠再次參加此類培訓。」

搭建平臺助力轄區央地合作+成果轉化

「央地」人才對接交流活動,也是「海澱區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的又一重頭戲。系列活動堅持服務於中關村科學城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賦能製造業人才,促產學研融合發展」為主題,分別圍繞「IoT物聯網與人工智慧融合發展、機器人與智能控制專題、工業大數據創新技術與應用、自動駕駛與智慧交通關鍵技術與應用、國際智能傳感器關鍵技術與應用、5G技術與移動通訊關鍵技術與應用專題、軍民兩用新政策新技術新應用、工業網際網路關鍵技術應用與標準化專題」8個方向,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國際技術交易所專家、高校科研院所教授和轄區內企業、創投機構代表,交流探討技術應用、供需合作,及研發諮詢需求等8期項目對接交流活動。

活動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及中國信通院、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電子產業發展研究院、工信部賽迪智庫等高校、科研院所教授和企業專家37人,發布科研成果37項。吸引了來自物聯網、自動化、移動通信、智能製造、電子科技等領域中關村科學城企業336家次,從事研發、設計和應用的技術負責人、項目管理者924名。

參與企業及代表對項目整體安排、活動計劃、組織實施及服務表示滿意。專家教授分享了課題的前瞻性、專業性等內容,對企業「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以及科研成果發展落地、技術引進、專家引進等有極大幫助。

才聚雲端面向海內外招攬人才

「2021年就要畢業了,聽說中關村好多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來學校現場招聘,想趁這機會找一份心儀的工作。」「招聘舉辦的很用心也務實,應聘的畢業生素質都較高,2021年要是還舉辦類似的活動,我們還會報名參加。」

畢業生和企業雙方的期待,也是海澱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中關村百校聯盟校園招聘團精準對接企業與高校的初衷。為滿足中關村科學城企業人才需求,此前,「中關村百校聯盟校園招聘團」採取線下和「才聚雲端」線上雙模式宣講、招聘,走進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分別開展15場重點高校入校招聘會和2場留學生專場招聘會,覆蓋京津冀、東北、西北、華中地區,同步開展了「才聚雲端」系列網絡招聘會,包含10期大學生就業創業大講堂和6場帶崗直播活動,吸引聚集全國高校優秀畢業生以及歸國留學人員到海澱就業創業,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品牌影響力。

期間,海澱公服中心累計服務海澱區企業580家次,接收簡歷17321份,其中現場接收紙質簡歷12867份,「才聚雲端」線上平臺接收電子簡歷4454份,初步達成意向6449人。

1月1日刊發在《海澱報》

作者:孫卉

編輯:王維華 陳乃禾

相關焦點

  • 推動人才強區建設 秀洲聚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區
    就下一步推動全區人才工作,吳炳芳提出三點意見:一、明確目標,不斷增強人才強區的責任意識。人才是第一資源,是經濟發展最寶貴的資源。秀洲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必須堅定不移推動人才強區建設,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厚植人才資源優勢。要充分認識新時代人才發展的重要意義,要牢牢抓住人才工作面臨的新機遇,要主動適應、積極參與人才競爭。
  • 打造垃圾分類產業生態 小黃狗全產業鏈條解決方案成亮點
    現場會召開期間,江蘇省住建廳相關領導考察了小黃狗環保科技展示的垃圾分類全鏈條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四分類垃圾回收亭、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分揀中心,以及大數據平臺等。小黃狗環保科技董事長王澤銘、營運長王毅南、財務長夏正豐等向參訪團展示的垃圾分類全鏈條解決方案。   近幾年,小黃狗環保科技通過有償激勵引導了超過2000萬社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 「全鏈條」產業賦能 建設綠水青山新農村
    目前,茂名高州大力發展養殖「全鏈條」產業,憑藉當地飼料行業良好的發展基礎,向下逐步進入發展屠宰、零售、物流行業等方式,快速延伸著生態圈的觸角。  一業興,百業旺。高州通過養殖「全鏈條」產業的探索構建,並與當地特色種植業「種養」結合,做好生態文章,農業強了,農民富了,鄉村更美了。
  • 北京警方全鏈條打擊故宮周邊非法「一日遊」拘留61人
    北京警方6日通報稱,針對故宮周邊地區存在非法「一日遊」呲活攬客和黑車、黑導遊等涉旅違法犯罪,警方開展全鏈條打擊,摧毀8個犯罪團夥,拘留涉案人員61名。全鏈條打擊故宮周邊涉旅犯罪故宮是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天吸引著國內外大量遊客參觀遊覽。
  • 天津市生物醫藥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在新區成立
    要進一步壯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以市場牽引產業發展,以產業促進要素聚集,打造具有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凸顯的世界級領軍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要進一步形成良好科技創新生態,加強研發生產服務平臺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贏,打造核心競爭優勢,推動校企人才共育,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人才和科技創新生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 凝聚高質量發展的...
    「十四五」壯闊藍圖已經鋪就,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不僅需要技能人才,也需要千千萬萬的大國工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應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讓更多有志者人生出彩,為促進就業創業創新、凝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完善培訓培養體系,編織技能人才健康成長的「搖籃」。
  • 「全鏈條」產業賦能 建設綠水青山新農村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
    13家規上飼料加工企業年產值可達125億元■高州探索現代化生態養殖產業鏈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生豬養殖產業鏈迎來重塑,這無形中促使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目前,茂名高州大力發展養殖「全鏈條」產業,憑藉當地飼料行業良好的發展基礎,向下逐步進入發展屠宰、零售、物流行業等方式,快速延伸著生態圈的觸角。
  • 滿足國際人才子女就學,海澱北部第一家國際學校招生
    千人劇場內部中關村科學城5月18日剛剛發布北區發展行動計劃,教育配套就有了新進展。北區第一家國際學校——海澱北部國際學校就開始招生了!教學樓中間的下沉花園海澱北部國際學校是海澱區為增強對跨國集團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吸引力,滿足國際人才和引進人才子女就讀需求,提升海澱北部地區國際教育綜合水平,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國際教育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制和走讀相結合的國際學校。擬設160個教學班,計劃招生規模約為3200人。
  • 天津市生物醫藥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成立 打造產業集群和人才高地
    會上,天津市科協主席饒子和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於軍3位專家受聘為聯盟特聘專家,經開區、高新區分別與多家企業舉行項目落地籤約儀式。通過聯盟,可實現設備、技術、人才等多方面的資源共享。更重要的是,通過聯盟,各環節還可實現深度融合,迸發出新的創新方向,研究院本身正在針對智慧醫療領域積極推動建設的生物醫藥智能化產業創新中心,便正是多家機構碰撞的結果。天津科技大學校長路福平表示,生物醫藥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的成立對於打造行業人才高地、推動天津市以及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必定產生重大的影響。
  • 搶佔存量地產高地 創業公社打造城市更新全產業鏈條
    我國大城市已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城市更新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增長點。數據顯示,2017年有23個城市已經全面進入了房地產存量時代,全國二手房交易規模達到5.9萬億元。中國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發展已邁入存量更新時代。
  • 黃河三角洲地區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良好條件
    該區域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地理區位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系統獨具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良好條件。  中國國務院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中國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年海澱全民閱讀」活動:書香飄海澱 閱讀E起來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按照北京市委宣傳部《2020年北京全民閱讀暨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總體方案》精神,根據海澱區委宣傳部關於全區全民閱讀工作的總體部署,在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指導下,海澱區圖書館持續深入開展2020年海澱區全民閱讀活動,以「書香飄海澱 閱讀E起來」為主題,圍繞七個單元32個項目展開,成功搭建全民閱讀服務平臺,為海澱區營造了愛讀書、讀好書
  • 北京林業大學:立足風景園林一流學科,打造生態文明三明樣板
    校黨委書記王洪元在籤約儀式上指出: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造生態文明三明樣板,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要彰顯大學的責任使命和擔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三明生態文明建設和森林康養發展作出貢獻。陸續開展了三明市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兩山論孕育地鄉村人居生態環境建設、森林康養試點基地規劃設計、森林步道設計和花木種質繁育等多項工作。致力於打造校地合作、產教融合的先行旗幟和示範樣板,用綠色學府的北林智慧和風景園林一流學科的優勢助力全國生態文明試驗區發展。
  • 打造中國精緻畜牧業——貴州聚焦全產業鏈推動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趙勇軍 賴盈盈3月30日,貴州首個省級大型畜牧集團——「貴州黃牛產業集團」在貴陽掛牌成立,標誌著貴州牛產業向著構建全產業鏈發展生態體系,邁出了堅實一步。3月24日,眾鑫農牧公司與桐梓縣官良養殖合作社籤下《桐梓縣肉羊產業發展合作協議》。至此,桐梓成為繼沿河、習水之後,又一個加盟構建全產業鏈可追溯體系的養羊重點縣。
  • 超大沙坑、螞蟻景觀……北京海澱北部新添一座兒童生態公園
    超大沙坑、螞蟻景觀、巖石科普牆……記者今天從海澱區獲悉,位於海澱區溫泉鎮的溫泉兒童生態體驗園已正式開園,公園主打童趣、科普和生態,將成為少年兒童暑期活動的好去處。溫泉兒童生態體驗園面積為3萬餘平方米,位於海澱溫泉鎮,北起楊家莊路,南至溫泉路,西側為白家疃路,東側為溫泉體育中心和北京市第101中學溫泉校區。公園定位為「具有童趣的社區公園」,重點突出兒童趣味,注重生態性、科普性和趣味性。公園雖小,「五臟」俱全。
  • 武進人才周匯聚五洲才俊 澎湃發展動力
    從禮遇人才的升級版新政到「腦洞大開」的成果展示,再到長三角高層次人才合作框架協議的籤訂,這些令人驚豔的鏡頭,勾勒出的也僅是武進區「人才+」全鏈條生態的局部而已。在11月11日-11月17日首屆武進人才周期間,這些獨到的創意、真金白銀的政策、一體化合作的落地,釋放出武進這座崛起中的創新城區渴求人才、禮賢下士、全方位營造人才生態的時代最強音。
  • 獨具一格的北京遠郊區縣生態文明建設
    通過綜合施策、精準施策,改進方式、把握節奏,對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的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對醫療廢物、廢水收集的處置100%全落實,確保環境安全,建立實施正面清單準入機制,強化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實現問題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和措施精準,在保障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的同時,有力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並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 甌海以平臺思維打造科技創新最優生態 15個高能級創新平臺成精彩...
    溫州網訊 圍繞溫州市「一區一廊一會一室」創新格局,全力實施創新生態最優區十條硬核舉措,先後建成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等15個高能級創新平臺;以「瞄準尖峰」的思維,圍繞生命健康產業兩個細分領域,打造具有爆發力、話語權的創新平臺……昨天晚上,在全省縣(市、區)委書記工作交流會上,甌海區委書記王振勇介紹了以平臺思維打造科技創新最優生態的甌海實踐
  • 文化IP引爆東城區倍格生態分賽場 文化核心打造文創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東城區倍格生態分賽場由東城區文促中心、倍格創業、第一摩碼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倍格生態打造綠色全流程創業生態系統,致力於為創業團隊提供涵蓋辦公空間、創業指導、投融資、企業管理等全流程創業服務,構建最具價值的生態領域創業社區。
  • 探索「揭榜掛帥」全鏈條機制
    近日,浙江省磐安縣立足自身科研力量不強的實際,探索制定掛榜、揭榜、履榜、評榜、獎榜的全鏈條「揭榜掛帥」引才機制,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做出成效。截至目前,磐安共發布重點技術需求24個,其中6個技術需求在發布一周內被認領。掛榜注重三個聚焦,緊扣「關鍵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