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至24日,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揚州舉行。現場會召開期間,江蘇省住建廳相關領導考察了小黃狗環保科技展示的垃圾分類全鏈條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四分類垃圾回收亭、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分揀中心,以及大數據平臺等。小黃狗環保科技董事長王澤銘、營運長王毅南、財務長夏正豐等向參訪團展示的垃圾分類全鏈條解決方案。
近幾年,小黃狗環保科技通過有償激勵引導了超過2000萬社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截至目前,已經進駐全國41個城市,9000多個社區。在江蘇省,小黃狗進駐了南京、蘇州、無錫和揚州等多個城市,在超過700個社區鋪放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其中,在揚州覆蓋的社區近150個。
今年12月,南京市城管局發布「全市垃圾分類工程綜合排名」,引入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的鼓樓區獲得了南京市城區組的第一名。王澤銘介紹,接下來將依託小黃狗的物聯網、大數據等智能運營系統,為揚州和江蘇省其他城市提供垃圾分類一站式解決方案。另外,也將通過環保積分、現金激勵、慈善引導和社區團購優惠等多種模式,「柔性」引導社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協同輔助政府落地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目標。
小黃狗環保科技董事長王澤銘(左二)向參訪團成員介紹情況
提供全鏈條解決方案 居民不方便投可選擇上門回收
「當居民投遞時,系統會智能稱重,將相應的環保金計存入用戶的小黃狗帳戶中。環保金可以提現,也可以在小黃狗商城中消費,循環激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小黃狗環保科技營運長王毅南介紹了小黃狗「吃垃圾吐錢」、現金激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模式。
王毅南介紹,「如果居民不願下樓,我們甚至還能提供免費的上門回收服務,就在線下單,等著小黃狗上門回收就好。」
從2018年起,除了前端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小黃狗就開始提供免費上門回收服務,包括紡織物、手機 數碼、家電和大宗廢品如紙類、金屬、塑料等。在全國累計上門回收已經接近20萬單。
分揀中心提升可回收物經濟價值
根據住建部、中宣部和國家發改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必須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的轉型升級,規劃建設一批集中分揀中心和集散場地,推進城市生活垃圾中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據了解,小黃狗環保科技在揚州儀徵打造的分揀中心已經建成,即將投入使用。並計劃聯合政府在珠海橫琴、成都、銀川等多個城市建設分揀中心。
在垃圾分類產業鏈上重要的中轉站——小黃狗分揀中心,小黃狗環保科技財務長夏正豐介紹稱:「整個分揀中心包括稱重區、原料區、分揀區、打包區和成品區,每天最高可以分揀處理10 噸可回收物。」
小黃狗分揀中心
前端收集的可回收物在這裡經過分揀之後,所產生的經濟價值會更高。比如,紙類就可以再細分為價格不同的黃紙、花紙和書紙。舊衣物可以按品質分級分類回收,用新技術做成手套、環保袋、保溫棉等,甚至會銷往海外,還有小部分用以捐贈。
小黃狗環保科技董事長王澤銘透露,小黃狗還將服務延伸入產業鏈下遊,搭建了再生循環利用 SaaS 平臺,接入全國多家分揀站、打包站、造紙廠、塑料廠等不同企業的數據,將廢料過磅、打包分揀 過程、廢品流向、市場供需情況等相關數據都集合在平臺上,互聯互通,提升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率。
「推動垃圾分類,要做非常系統性的生態構建」,王澤銘介紹,整個生態需要政府機構、企業和個人多方共建,除了引導前端的用戶主動參與垃圾分類,中端的垃圾分類運輸、分類處理,也要將下遊的資源回收企業等有效連結到這個生態中,讓這些企業有利「可圖」,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垃圾分類生態,良性循環。
「小黃狗環保科技要做的是,依託構建起來的物聯網、大數據和智能運營系統,協助政府打造一個全新的垃圾分類產業生態。」王澤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