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金冀)垃圾分類政策層層下達,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頻繁出臺各種細則,種種跡象顯示,垃圾分類行業已經駛入快車道。不過居民積極性不高、市場化運營企業小而分散、盈利空間待考等種種難題,依然還是行業發展天花板,市場急需一條鯰魚,攪動行業創新,顛覆行業模式。記者對比分析了市場上的各種運營者,發現近期被熱議的小黃狗也在解決這些問題,逐漸探索出了一個突破口。
全民垃圾分類已是大勢所趨
垃圾處理行業作為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之一,其市場屬於政策驅動型市場,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走向直接影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方向,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的政策,記者簡單的梳理了一下,大概從2016年開始,相關政策就比較頻密,尤其是2018年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了2018-2036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和任務。
2018年,中國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此後不久,《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垃圾分類相關政策相繼落地。
可以說,關於垃圾分類的政策層面已經全面鋪開,我國的城市垃圾分類進入快車道,全民垃圾分類已是大勢所趨。
垃圾分類企業小而分散
其實在政策層面,我國對於垃圾分類的推動已經有很長時間,但成效並不明顯。記者對比日本等垃圾分類做的比較成功的國家和地區發現,最大的痛點在於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不高,這項前端工作比較基礎、也比較瑣碎,如果單靠垃圾回收人員以及環衛工人,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必須進行市場化運營才能解決這一痛點。
記者研究了目前市場上進行垃圾分類比較成功的企業,但也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局限,比如有的能獲得地方政府支持,但區域化特徵明顯,輻射範圍很難跨省;有的採取了智能網際網路的技術,但是運營方式存在局限,在價格上與傳統的垃圾小販以及環衛工人、清潔阿姨等形成競爭,很難做大體量;有的突破了上述局限,但是由於運營團隊跟不上發展速度,被資本裹挾造成發展天花板。等等問題不一而足,這個行業尚缺少一個領軍型企業。
2018年年中,記者所在小區進駐了一排垃圾分類回收機,叫小黃狗。白天路過,基本都會有幾個大爺大媽圍著一個年輕的運營姑娘問東問西,還帶著越來越多的紙皮和礦泉水瓶、舊衣服等等來投遞,最初記者不以為然,想著按照之前的慣例,這個回收機的壽命估計不會超過三個月,就會門可羅雀。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到了年底,不僅每次路過都看見機器前面都有人投遞,還越來越頻繁的看到開著小黃車的清運人員,一次次淸走大包的垃圾。
全國性全品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
據悉,這組黃紅藍組合很有視覺衝擊力的機器全名叫小黃狗智能環保垃圾分類回收機,由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官方資料顯示,小黃狗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先進科技,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物聯網+智能回收」新模式。小黃狗打通線上線下回收行業生態圈,有效地將廣大群眾、廢品回收商、再生資源產業、垃圾處理事業單位等有機整合,打造一套完整的廢品回收生態鏈,極大地減少填埋焚燒垃圾量,解決垃圾回收最後一公裡的難題。
小黃狗是第一家全品類全國性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企業,有償回收可再生塑料、紙、金屬、紡織品、玻璃等常見的高頻低值生活垃圾以及廢舊消費電子設備、大件家具和家電。
據小黃狗官方微信號的訊息顯示,小黃狗獲得了全國多個地方政府的支持,不停有各地方政府官員參觀的新聞,與政府合作,估計是小黃狗能在一年時間內進駐全國33個城市的主要原因。打破區域界限輻射全國,小黃狗可以說獲得了第一步成功。
垃圾分類回收一直是記者關注的領域,對於小黃狗的運營模式記者還是有很多疑問。首先,小黃狗機器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與此前的智能機有何區別,又如何防止被人複製?其次小黃狗如此重型的機器投入,到底如何與環衛工人、清潔阿姨、蹬三輪的垃圾回收人員競爭,後者顯然更靈活、效率更高,而且從回收價格來看,還是比市場的三輪垃圾小販要低,小黃狗如何與之競爭?回收之後,如果僅僅是賺取差價,小黃狗又如何覆蓋機器成本、運營成本?
帶著種種疑問,小黃狗創始人、董事長唐軍接受了記者採訪,並對以上疑問給出了明確的解答。
聯合一線垃圾回收人員建立公益合伙人
對於小黃狗回收機的核心競爭力,唐軍透露,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與此前出現的回收機相比無論是在功能還是技術上都有很多不同。「小黃狗智能分類回收機主要是包括自動識別功能、智能稱重功能、定位功能、自動消毒、滿載預警、攝像監控、自動投口防夾手、夜間照明、溫度預警功能、戶外防水功能等,開發團隊來自於華為等一線科技企業,同時我們還申請了多項專利,未來我們還將不斷對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升級完善、提升用戶體驗。」唐軍表示。
與環衛工人、清潔阿姨、蹬三輪的垃圾回收人員相比,小黃狗不僅成本巨大,回收效率也未必能超過他們。對於記者這個疑問,唐軍輕鬆地表示:「為什麼要劍拔弩張的提競爭呢?小黃狗進入這個領域的目標是讓廢品回收行業變得有尊嚴,對於這些一線辛苦工作的人員,我們並沒有當成競爭對手,而是當成公益夥伴,目前加盟我們的公益夥伴已經超過2000人,主要是就是收垃圾的三輪車小販、清潔阿姨以及環衛工人。其次,在價格上,由於這些公益夥伴的回收量遠遠高於普通人的投遞,回收價格也給與了適當的提高,符合市場普遍價格。合理的價格、有尊嚴的合作,這些人都是我們的合作對象,並不是競爭對手。」
小黃狗到底如何盈利
網絡上有很多質疑,小黃狗到底如何盈利?單純的靠垃圾回收的差價嗎?每臺機器的成本覆蓋就佔用了多少現金流?小黃狗估值已達150億元,多家公司、投資機構已經進駐,資本的進入到底給小黃狗帶來的助力大,還是壓力大?
帶著種種疑問,唐軍給出了清晰的回答:「垃圾分類是環保教育,也是廢品回收的起點。小黃狗不僅僅是在做垃圾分類,而是在打造前端回收-中端清運-終端分揀的廢品回收全產業鏈。」
普一面世,小黃狗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鋪設了1萬組機器,唐軍透露,我們確實測算了每臺回收機的效率與成本的匹配。所以2019年進行了戰略調整,加大上門回收的力度。因為每個城市的回收機背後,我們都配備了專業的鐵騎團隊在進行終端清運,那麼這個鐵騎團隊如果做上門回收,不僅可以加大回收效率,也完美的解決了回收機的不足,首先對於量大的回收物,居民難以負重投遞,其次對於3C數碼家電等產品,回收機無法較好的估價,第三,傳統的垃圾回收人員上門會大幅壓價甚至要求居民付費。目前小黃狗上門回收推出不足3個月,已覆蓋4300個小區,累計訂單量已達120000單。
資本的介入在初期給企業解決的是燃眉之急,但後來也會對企業發展形成巨大壓力。對於獲得極高估值、尚未盈利的小黃狗來說,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唐軍說,坦誠講,我此前也創過業拿過風投,經過一年的投入,而且第二年還要繼續投入,對於普通的新型科技創業公司來說,是會有很大壓力。不過小黃狗所處行業可能比較特殊,智能垃圾分類回收這個領域,正好站在了政策的風口,這一年有很多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所以資本都是聞風而來。
另外,藉助資本力量的同時,小黃狗還有完善的團隊,包括有廢品回收行業的成功創業者,也有來自華為等頂尖公司的優秀技術團隊,還有經驗豐富的在社區進行運營推廣的豐巢創始團隊。在一年多的運營管理中,小黃狗更加堅定地推進廢品回收業務,並微調不同時期的戰略側重。「我們有信心成為行業領軍者。」唐軍表示。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十大品種再生資源回收量達2.86億噸,回收總值7620.9億元。年輕的小黃狗,用網際網路思維切入廢品回收這個行業,可以說佔據了天時(政策支持)、地利(快速輻射全國)、人和(團隊給力、用戶認可),也許真的能顛覆廢品回收行業。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