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位於渤海南部黃河入海口沿岸地區,包括山東省的東營、濱州和濰坊、德州、淄博、煙臺市的部分地區,共涉及十九個縣(市、區),總面積二點六五萬平方公裡,佔山東全省面積的六分之一;總人口約九百八十五萬人,約佔全省總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該區域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地理區位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系統獨具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良好條件。
中國國務院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中國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通過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標誌著我國最後一個三角洲———「黃三角」在被提出21年後,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山東省政府近日下發關於印發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通知,就打造我國最後一個待開發的大河三角洲——黃河三角洲做出明確規劃,提出將在「十一五」期間,規劃投資15000億元開發黃河三角洲區域。其中在發展區域旅遊產業方面,突出「神奇黃河口、生態大觀園、夢幻石油城、武聖故裡、世界風箏之都、循環經濟典範」的主題,打造兩個旅遊區和重大開發十大旅遊重點產品。
【醞釀21載 主打生態高效】
其實,早在1988年,「黃三角」的開發總體戰略就首次被專家學者們提出。黃三角的最大亮點是沒有走高耗能的發展模式,首次提出「生態高效」的增長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告訴南方都市報,黃河三角洲可以在借鑑其他地區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財富。
【我國最後一處三角洲 最具潛力】
在我國三大三角洲中,黃河三角洲被譽為我國「最具有開發潛力的三角洲」。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秘書長肖金成告訴本報,我國最後一個開發的三角洲———「黃三角」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兩邊城市的發展基礎比較好,「黃三角」發展也就快。
【我國沿海開發已實現全覆蓋】
「從全國的高度來看,『黃三角』上升為國家戰略,山東這塊國家戰略的盲區已經掃除,我國沿海開發已經實現全覆蓋。」徐逢賢表示,我國沿海目前有濱海新區、遼寧沿海「五點一線」經濟區、長三角、江蘇沿海經濟區、珠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加上黃三角經濟區,沿海開發從南至北已經連成一線。我國東北部沿海將成為高速發展的經濟區,中國經濟將有新的跨越式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