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據人民網記者報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對中國鐵路上海局基建投資計劃做出調整,全年投資預計900億元以上,其中上半年計劃完成350億元左右,比原投資計劃增加50多億元,長三角鐵路部門計劃今年開通新線裡程逾1000公裡。
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實施,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圍繞「一體化」與「高質量」兩個核心謀劃未來發展。在這項龐大的國家戰略中,交通運輸是「一體化」與「高質量」在形式上的直接體現,在內容上的強力支持與保障。
密集化鐵路成網建設,勾勒出城市群整體結構框架。傳統鐵路僅僅是滿足於旅客與貨物的運輸,所實現的也是直接的運費收入效益,而在現代發展模式下,鐵路的運輸職能與城市和地區的發展結合得十分緊密,鐵路促進地方經濟增長所實現的附加值效益更是顯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在長三角地區實現密集化的鐵路成網建設,能夠推動要素、資源與經濟在不同區間集約、多點、同步、快速、高效流動,相當於用一張鋼鐵大網將長三角城市群緊密地網羅在一起,勾勒出一體化發展的整體結構框架。另一方面,密集化的鐵路網能夠充分與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等眾多貨物吞吐量過億噸的國際大港銜接,在多式聯運中結成發展共同體,優勢互補,增強長江三角洲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擴大鐵路基礎建設投資,拉動長三角地區經濟硬增長。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在短期內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力。擴大基礎建設投資是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有效辦法,但仍需分渠引流。而對鐵路基礎建設的投資,不僅能夠產生帶動地區製造業、旅遊業等相關行業產出增長的附加值效益,而且便捷快速的高鐵推動了人們生活模式的轉變,促進了「長三角一體化生活圈」理念的形成,拉動長三角地區經濟健康強勁硬增長。
發展綠色運輸,推進綠色生態發展理念。長江三角洲作為我國第一大經濟區、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其所佔有的國內、國際貿易份額可想而知;且長三角地區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更為其一體化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潛在機遇。因此發展綠色運輸在實現長三角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鐵路運輸相比於海運、航空以及公路運輸,在節能環保方面也具有獨特的優勢。四通八達的鐵路網低能耗支撐起了旅客及貨物的高效周轉,為實現綠色生態發展理念貢獻了鐵路的綠色能量。
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對國家現代化建設與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都具有實質深遠的重大意義。鐵路雖然只是交通運輸行業中的一員,但是鐵路的建設就像是在大地上植入一根「年輕的動脈」,它將用自己跳躍的脈搏將活力傳遞給這片土地所面向的未來之發展。(周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