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家談|「十四五」時期如何構建美好社會

2021-01-16 央視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院長助理兼社會政策研究室主任 葛道順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十四五」期間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從而賦予了社會政策新的發展內涵和目標,將推動我國包容兜底性社會政策體系向全面發展性社會政策體系轉變。社會政策是關於人民福祉和社會發展的政策體系,我們應當積極構建全面發展性社會政策體系,為城鄉全體居民的美好生活賦能,推行社會質量發展範式,助力社會建設水平提升。

  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目標,構建全面發展性社會政策體系,為全體城鄉居民的美好生活賦能

  發展性社會政策將增進整個人口的福利水平作為其根本目標,強調政府的各種資源投入,以及管理和協調作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以人民福祉為中心,「十四五」及2035遠景期,也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發展性社會政策體系的建構應時而出。

  相對貧困將伴隨人類長期存在。「十四五」至2035時期,鞏固扶貧攻堅效果,為脆弱群體賦能增權、提高其可行能力將是發展性社會政策的長期任務。根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理念,首先要設計好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社會發展政策,將鄉村振興戰略和更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戰略平衡結合起來,以社會持續均衡發展不斷鞏固連片貧困治理成果。其次,相對貧困的治理,除了繼續發揮幹部下鄉為特徵的國家主導作用之外,包含文化、教育、信息等要素的複合技術治理結構與包含群體動力、公益行動、志願服務在內的社會治理結構亟需引入。與此相關聯的社會政策創新,將有助於低收入群體積極合作社會資本,實現內涵式發展。

  健全「一老一小」福利政策和發展體系。當前,我國已經基本建構起相對完善的城鄉居民養老和服務體系。從世界範圍看,隨著老年人可行能力和社會參與水平弱化,健康狀況和收入也逐漸下降,簡單的維持收入和健康的養老政策顯得不足。我國新發展階段的養老政策既要回應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多層次性要求,更要回歸生命歷程和個人可行能力的基礎,在擴展可行能力政策(如延遲退休增加勞動參與)和福利養老政策(如發放退休金收入維持)之間求得新的平衡。在為「小」服務方面,需要著力打造中國特色兒童發展政策體系,助力包容性生育制度,全力降低人口再生產的家庭成本,如廣泛建立普惠性幼兒撫育系統、全面擴展義務教育年限,全面完善農村兒童福利工作體系,探索建立兒童發展帳戶助力生命旅程等。到2035年,全面建立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兒童培育與成長的制度和政策體系。

  加快以各項社會事業為基礎內容的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建構。我國的社會事業是由國家主導興辦、不區分特定對象的總體性公共服務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的重要基礎服務,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發展階段,要進一步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改革,公共文化政策、全民科普政策、公共衛生政策、義務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都需要面向「人民生活品質」和全面現代化國家建設的目標進行新的整體設計。鑑於技術對社會發展和社會政策的賦能越來越顯著,為迎接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到來,要加強科普教育,實施提升全民科技素質的政策體系,幫助城鄉居民適應科技迭代帶來的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推行社會質量發展範式的社會政策,助力社會建設水平提升和全面現代化國家建設

  「共同富裕」是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也是中共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反覆強調的我國社會政策頂層設計的指導思想。眾所周知,「共同富裕」來自於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建構社會質量範式的社會政策當以促進政治引領下的經濟、教育、文化、人口等社會物質要素高質量發展,也要不斷促進社會發展的自主、自律、穩定和開放等價值規範的升華。走進新時代以來,我國不斷推進和完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各領域社會政策,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超過13億人從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中受益,10多億人為基本養老保險和其他各類養老保護體系所覆蓋,形成了政府、市場、社會和家庭合力推動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新格局,為社會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作為社會發展理論的新拓展,社會質量導向的社會政策體系建構首先需要有助於不斷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共同福祉。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近一百萬億元,經濟發展持續向好,為改善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質要素,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提供了堅強的物質基礎。

  「十四五」期間,我國的社會政策設計要致力於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均等化」抑制「兩極化」,以「專業化」制約「粗放化」,並以「五大體系」建設為重點、「四個全面」為導向,繼續創造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共同福祉和共同價值。要進一步健全法治社會建設,為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法制保障。要通過政策和規則建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等憲法保護的個人結社機制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形成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社會質量範式發展秩序。要建構並完善擴展社會賦能的制度和政策體系,營造有利於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團結。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面對開啟全面社會主義現代國家建設的新徵程,社會政策當以更嚴謹的科學性、更規範的合法性和更全面的協調性回應發展的不平衡,助推美好、開放社會建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各項社會權利,促進人民生活品質和社會發展更上新水平,更好詮釋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偉大理想情懷。

相關焦點

  • 「十四五」規劃大家談——徐德民院士專訪
    編者按:「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我校全面落實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徵程,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時期。為科學編制學校「十四五」規劃,準確研判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聚焦「十四五」發展重點,發展規劃處與黨委宣傳部策劃推出「『十四五』規劃大家談」系列訪談活動。
  • 「十四五」時期 企業如何高質量發展
    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基業長青的發展目標 確立「十四五」發展新坐標 「十四五」時期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關鍵期,為企業發展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新命題。
  • 「十四五」時期,檢察機關將在六個方面發力推動社會安定和諧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陳菲、劉碩)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作為司法工作的重要一環,檢察機關如何找準發力點、結合點,維護司法公正,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10日至11日,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在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檢察工作發展的同時,對上述問題給出了答案。
  • 開門問策 集思廣益 ——專家談浙江省「十四五」規劃(二)
    近日,浙江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座談會,12位來自省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參會。各位專家就宏觀經濟、科技創新、城鄉區域、產業發展及生態環境等領域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浙江發改」將分四期摘編專家主要觀點,以饗讀者。
  • 曲敏:高質量做好「十四五」編制規劃工作 成為引領綏化經濟社會...
    曲敏在書記辦公會專題研究部署「十四五」編制規劃工作時強調高質量做好「十四五」編制規劃工作成為引領綏化經濟社會發展的施工圖  東北網綏化12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建夫)12月2日下午,市委書記曲敏主持召開書記辦公會,專題研究部署「十四五」編制規劃工作。
  • 評論丨如何認識「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的基本走勢?
    當前背景下,分析預測「十四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的大致走勢,需要正確把握三大因素,即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走勢和決定我國經濟增長的根本因素。疫情對經濟走勢的影響今年年初開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波及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歷史罕見、前所未有,是當前和今後一定時期影響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
  • 江門:「十四五」時期力爭投資2000億元構建內聯外通大交通格局
    2020年12月30日,開陽高速改擴建項目全線開放雙向八車道通行江門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提出,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力爭「十四五」時期完成交通投資2000億元。接下來,該市將加快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全力構建「六縱六橫兩聯」高速公路網絡,規劃布局「七縱八橫」城市快速路系統,積極參與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構建內聯外通大交通格局。
  • 邁向「十四五」,在實幹擔當中描摹湖南時代答卷
    這意味著,湖南正式謀定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十四五時間」。「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全國文化和旅遊廳局長會議召開 研究「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
    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總結「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文化和旅遊工作,研究「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思路,部署2021年工作任務。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作工作報告。
  • 我市力爭「十四五」時期完成交通投資2000億元 構建內聯外通大交通...
    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提出,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力爭「十四五」時期完成交通投資2000億元。接下來,我市將加快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全力構建「六縱六橫兩聯」高速公路網絡,規劃布局「七縱八橫」城市快速路系統,積極參與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構建內聯外通大交通格局。進一步發揮江門站樞紐「大腦」功能鐵路蜿蜒,列車飛馳。
  • 張樹華 | 準確全面把握「十四五」規劃建議的重大意義和亮點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段重要講話,為我們理解「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的國內國際環境提供了重要指引。過去我們制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一般是規劃五年,展望十年。此次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對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十五年展望。與歷次五年規劃(計劃)相比,此次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划具有多方面的特殊重大意義。第一,這是基於黨的十九大關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步走」戰略安排提出來的。
  • 從以人民為中心 看「十四五」規劃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定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強調,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為了人民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
  • 聚焦民生基本需求 精準做好暖心工作 社會各界建言「十四五」北京...
    中共北京市委第十二屆第十五次全會提出,要緊緊圍繞「七有」目標和市民需求「五性」特點,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十四五」時期,預期「一老一小」民生需求將出現較快增長,要提前謀劃好積極應對工作。  「一小」方面,受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等因素影響,北京市義務教育將迎來入學高峰,個別區域學位呈現緊張態勢。
  • ...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大家普遍希望,通過制定建議,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突出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標誌性的重大戰略,實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礎性、針對性的重大舉措,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全面進步、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
  • 我省召開「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座談會
    >浙江省「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共由21位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包括6名省外和15位省內知名專家學者,涵蓋了宏觀經濟、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境、社會發展、文化建設等不同領域馮飛常務副省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形勢決定任務,浙江「十四五」時期的發展,主題主線就是要緊扣「重要窗口」建設,紮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馮飛常務副省長對我省「十四五」規劃編制提出了工作重點和具體要求。
  • 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打造富有人性化、人文化...
    「十四五」時期是奉賢面臨千載難逢歷史機遇的重要時期,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奉賢撤縣建區20周年。要在「十四五」開局起步階段就跑出加速度、跑出高水平,唱好「五字歌」,改革聯動、開放聯動、創新聯動、發展聯動,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是衝刺」的勁頭,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地幹,一項工作接一項工作地抓,確保高質高效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 生態環境部開展「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集中調研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是國家規劃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完成「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和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和引領作用。每一次調研座談,都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介紹「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總體情況及進度安排。
  • 明年中國GDP增速或達8%,「十四五」增長目標如何設定
    臨近年終,對明年中國經濟的預測和討論日漸增多。疫情之後,經濟恢復的動能如何?「十四五」期間GDP增長目標又該如何設定?從這些討論來看,專家學者們對經濟的恢復充滿信心,他們認為在經濟復甦與基數效應的雙重作用下,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各類同比參數將全面走高。
  • 市委市政府召開德陽市「十四五」規劃專家座談會
    他強調,要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黨中央和省委關於「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判斷和部署要求,著眼長遠、把握大勢,找準德陽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定位,科學謀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搶佔先機、展現作為,奮力譜寫德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全國文化和旅遊廳局長會議安排「十四五」工作
    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總結「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文化和旅遊工作,研究「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思路,部署2021年工作任務。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作工作報告,黨組成員李群、劉玉珠、遲耀雲、張旭、杜江、王曉峰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