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大部分養殖鵝的形式多數以放養為主,養殖規模比較的小,一般情況下,鵝的管理不善,會導致鵝產蛋量低。在農村養殖鵝會經常選擇自己隨便配製的飼料,但鵝飼料的配方需要掌握一些關鍵的知識。下面就跟莊老師來學習下鵝各階段飼料的配方吧!
1.仔鵝的飼料配方:
55%玉米,12%麥麩,22%豆粕,5%雜交,1%植物油,5%預混料。
2.生長階段鵝飼料配方:
58%玉米,15%麥麩,15%豆粕,5%雜交,植物油2%,預混料5%。
3.育肥鵝飼料配方:
63%玉米,10%麥麩,14%豆粕,5.5%雜燴,2.5%植物油,5%預混料。
各種飼料的近似劑量:30-70%的種子及其加工副產品,15-30%的莖和根和加工副產品,5-10%的粗動物蛋白,5-20%植物粗蛋白質,綠色飼料10-30%,草粉,鈣粉和鹽等。
飼料形式:
1.精細和粗材料的混合:將精細飼料加工成粉末和切碎的草,綠色蔬菜或多汁的根混合,通常在粉末中混合添加劑,並且放入沙子進行攪拌均勻。
2.粉狀飼料混合:把不同的原料進行加工成粉後,在製作成顆粒進行餵養鵝。這種形式可以節省時間和人力,還可以防止鵝挑食。
3.粉、顆粒料混合:日糧中的穀物仍然是顆粒狀,混合在一起,每天餵食幾次,並鈣粉、鹽等添加劑等混合。
除了做好藥物跟疫苗預防流程之外還要注意好我們平常飼養管理方面的一些問題,例如:
1.溫度。
看鴨鵝施溫。當前季節建議提前2-3天育溫,鴨鵝雛來到鴨鵝舍溫度不要太高,30度左右就可以(鵝溫度要高一些),在鴨鵝雛進入鴨鵝舍安定後兩個小時升到小鴨鵝的適宜溫度。
2.溼度。
保證一定的溼度。可以減少鴨鵝雛因為運輸當中損失的水份引起的搶水,保護鴨鵝雛的呼吸道的纖毛。減緩鴨鵝雛因為沒有學會喝水前的脫水現象。
3.開水和開食
在鴨鵝雛鴨鵝舍安定後,就可以開食和開水了。第一次可以用溫開水開口,也可以用3-5%的葡萄糖+多維(黃芪維它)+魚肝油飲水,這個根據鴨鵝雛的運輸路途長短來決定,沒有絕對。
開食時間最好選在白天,讓每隻雛鴨鵝都能看到飼料,從而有利於訓練「開食」。飼養人員將飼料從手中慢慢地、均勻地撒向開食盤或料布,邊撒邊喚,誘鴨鵝吃食。為使30%-40%未啄食的雛鴨鵝儘早吃食,可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將不吃食的雛鴨鵝抓起,放在搶食的雛鴨鵝中間促使其學會吃食;
二是將一些比較弱的雛鴨鵝集中成群,用報紙「開食」,即將飼料均勻地撒在報紙上,進行引逗「開食」,每次飼餵時間在30分鐘左右。此間要抽驗雛鴨鵝吃食多少。當摸雛鴨鵝的嗉囊多數有五成飽時,可以停止撒料,同時減少光照強度,讓雛鴨鵝休息,以後每隔2小時餵一次。這樣就可以讓所有的雛鴨鵝學會採食。
每次餵料最好在5-10分鐘內餵完,同時要求加料均勻。人工上料時,可先快速在每個餵料器內撒上少許飼料,使鴨鵝分散均勻。然後,從鴨鵝舍兩端向中間把料均勻地添在料桶內。這樣,不僅有利於鴨鵝群分散,而且避免了上料慢的問題。此外,為增加雛鴨鵝食慾,還需注意添料時儘量不要將飼料撒出料桶,以保證所有雛鴨鵝都搶著吃料桶內的飼料。防、早治,做到康復早,損失小。
4.換氣。
在保證溫度穩定的情況下,儘量通風換氣。在鴨鵝雛小的時候給予一個有氧並且充足的環境。人為的給予製造溫差,但是一定要控制在1-2度內。從小開始鍛鍊。
5.控燈。
這裡主要說一下。一般養鴨鵝控燈的時間有的在第一天就開始控燈了。以我的經驗來看,控燈的最佳時間在小鴨鵝進舍的三天開始最適宜。下面我說說原因。
(1)鴨鵝雛在出雛器裡面要呆上4—6個小時。那裡面的溫度在32度左右溼度在75%左右,在運輸過程中是會受到應急的。
(2)鴨鵝雛到一個新的環境也是一種應急對溫度,溼度都會感覺不適應,在這樣的情況下,鴨鵝雛需要1-2天來熟悉和適宜環境,所以建議你從第三天開始控燈。
開始控燈的時候鴨鵝雛會產生極度恐懼,尖叫的厲害。所以有養殖戶每次控燈都是選擇在太陽下山前一個小時左右關燈,在鴨鵝舍內形成自然黑天,使小鴨鵝的生物鐘不會混亂。這樣,既不違背自然規律,又達到了控燈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但是這裡還有個要求,就是鴨鵝舍內外部進光要均勻,不要有的地方黑,有的地方亮,這樣在太陽下山後鴨鵝雛就不會奔有亮光的地方跑,造成扎堆壓死鴨鵝雛的事情了。如果你是全封閉鴨鵝舍,那只有強制性解決了。控燈期間溫度一定提高1-2度。
6.控料。
在10天後可以採取控料,但是時間開始不要過長。防治因為控料時間過長導致雛鴨鵝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