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湖慈鯛,藏在貝殼裡的魚生,黃帆天堂魚

2020-12-11 居家生活大爆炸

慈鯛是觀賞魚圈裡養得比較多的一類。其中三湖慈鯛品種豐富,玩法多變,深受魚友喜愛。三湖是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馬拉威湖。三湖孕育了很多經典的魚種,但如果要選其中比較熱門的原生地,大部分人魚友會選坦湖。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Brian Harri

坦湖裡有10大類魚,雖然它們生活在同一個大環境,但形態跟具體生活習性都有獨特之處。現在比較有名的坦湖觀賞魚是薩伊蘭、蒲隆地等,當然也有很多好玩的卷貝跟穴居魚,黃帆天堂鳥是我國魚友喜歡研究的小型坦鯛。

攝影丨大樂樂

黃帆天堂鳥是天堂鳥的一種,可以穴居,也可以在貝殼中生活,生活習性介於卷貝跟普通天堂鳥之間。有一些資料把它劃到卷貝一類裡,但它並不像卷貝魚那麼依賴貝殼。即使沒有貝殼,黃帆天堂鳥也會自己築巢或尋找巖穴。

黃帆天堂鳥的體表比較淡雅,主要以銀白色為主,中間透著點粉紅色。眼睛是藍色,背鰭是金橘色。在特定的光線下,可以看到它的尾部跟體側有珍珠狀的斑點。觀賞性因此提高不少。不過這種魚有點神經質,小時候比較慫,長大了有點暴躁,有時候喜歡在其他魚面前顯擺長長的胸鰭。雖然也會跟其他魚大家,不過跟其他天堂鳥相比,性格算比較溫柔的。

攝影丨風馳開心

黃帆天堂鳥是熱帶魚,正常情況下需要把水溫調到27℃上下,酸鹼度偏鹼性。成年黃帆天堂鳥的體型可以到8cm。不過由於國內的品種大多是F2及之後的品種,所以我們常見的黃帆天堂鳥在體長跟觀賞性上,都不能跟野生的相比。

養魚是一種很有意義的興趣,可以幫我們更容易了解生活甚至生命的意義。這種意義,就藏在觀賞魚的一生裡,是經歷過從生到死之後,留給人的最後財富。

攝影丨貝小馬

慈鯛有強烈的護仔習慣,黃帆天堂鳥也不例外,一般母魚產卵之後,兩口子要守在魚卵附近,避免出現突如其來的變故。一般排卵之後,3天即可孵化,隨即開始吸收卵黃。這段時間不需要餵食,卵黃可以帶來足夠充足的營養。大概12天吸收掉卵黃,小魚才偶爾離開貝殼,白天大魚帶著小魚出來放風,晚上一起回到貝殼裡休息。這時候可以孵化一點豐年蝦,當作小魚的糧食。個人建議自己買豐年蝦卵孵化,脫殼的有點渾水,營養價值也不高。

攝影丨尐鉐

小魚仔開始吃豐年蝦後,會在前三個月快速成長,大概能到3cm左右,此後漫長的時間裡又放慢生長速度,大概到第7-11個月慢慢成熟,身體可以到5cm以上。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也是新的一代黃帆天堂鳥繁殖的階段了。在小魚仔生長到第7個月,他們會找一個異性,從此形影不離,並且開始新一輪的繁殖。這種不斷循環的故事,跟人類的生活狀態也有類似之處,有時我看到大魚帶著小魚的時候,總能想起小時候一些溫情畫面。

攝影丨傻落塵233

由於親代基因不用,黃帆的價格也不同,大部分集中在20元上下,當然也有人自稱有野生黃帆天堂鳥,賣到近百元。養魚本身其實是生活的補充,品相跟價格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它底值多少錢,還得自己衡量。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小小的家,滿滿的愛,以殼為家的坦湖慈鯛,黃帆天堂鳥
    來自三湖慈鯛坦湖的品種,有著漂亮黃色大帆般的背鰭,以殼為家,一家人相親相愛生活著,小小的家,滿滿的愛,它們就是--黃帆天堂鳥。黃帆天堂鳥,公魚最長8cm左右,母魚最長是6cm左右。屬於中層魚,繁殖時會選擇石縫或者大一點的貝殼繁殖。
  • 藍帝提燈魚,喜歡搶地盤的坦湖慈鯛,水族圈裡少見
    三湖慈鯛是我既排斥又好奇的一類魚。我曾養過幾條馬鯛,看它們無休止的打架,其實並不算是享受。但魚友養的坦鯛缸又顯得平和而靜謐,好像紛亂的時間一走到這裡也瞬間溫柔可親。馬鯛大多具有明顯的金屬色澤,坦湖慈鯛顯得素雅一些。馬鯛脾氣暴躁,經常打架,坦鯛性格相對溫和一點,日常遊動顯得比較優雅。也正是這些明顯的區別,方便大家更直觀的選擇觀賞魚。
  • 累到手抽筋,三湖慈鯛新手跳湖如何選擇品種,附大量圖鑑!
    三湖慈鯛是一種極具魅力的觀賞魚,它們來自非洲,算是一種容易飼養的魚類,它們的種類繁多,並且每年都有新品種被陸續發現,如果你想把品種搜集全,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把圖鑑搜集全那也需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相信準備入湖的朋友也多少對三湖慈鯛有一些了解,這裡就不囉嗦一些概述性的東西了。
  • 有的土豪不玩龍魚,玩三湖慈鯛,那魚缸,美得不要不要的
    大隱隱於市,低調中的奢華——不漏鋒芒的坦湖慈鯛魚相對於馬鯛的張揚,坦湖的慈鯛就顯得內斂得很。這是絕大部分跳進坦湖的魚友的首選,也是譁仔的首選魚種。卷貝是最小的三湖慈鯛。多說一句,坦湖還有最大的三湖慈鯛:90天使魚。最大和最小的三湖慈鯛都在坦湖,有點意思!卷貝魚一共16種。最出名的品種是斑馬貝和黃金叮噹,紫藍叮噹也很普遍。
  • 東非三大湖,三湖慈鯛
    在三湖區域中,慈鯛所攝取的食物有限,一般三湖慈鯛的主要食性分為四大類別「肉食性」、「雜食性」、「藻食性」和微生物捕獵者(以小型的無脊椎動物及浮遊生物為主食)。幾乎所有三湖慈鯛都能將沙子裡的食物給過濾出來, 也有一些三湖慈鯛主要靠過濾沙子裡的食物為生,稱為「濾食性」。 除此之外, 極少數的三湖慈鯛還有鱗食性 (吃魚鱗)、 貝食性(吃貝殼裡面的肉)、 卵食性(專吃魚卵)等。
  • 三湖慈鯛老打架?看看別個魚友怎麼做的?
    案例1三湖慈鯛經常打架,少不得會有死傷。例如魚友「pengshg」家的四隻三湖慈鯛打架太厲害,有一條大的一隻追咬小點的,以至於兩條三湖已經over了。當然,這小魚缸水質看起來也有點令人擔憂的,或許這是三湖慈鯛無法忍受而經常發脾氣打架的原因之一。
  • 如何養好三湖慈鯛,給坦湖蝴蝶一個安全舒適的家
    當您熟悉了坦湖慈鯛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就會發現它們屬於身強體壯、容易飼養的一類觀賞魚,人工飼養難度不大,也不容易發生疾病。而蝴蝶類則不同,它的飼養難度比其它坦鯛更有挑戰性。蝴蝶的魚缸過濾方面同其他三湖慈鯛一樣,用底部過濾或上部過濾均可。蝴蝶的食量偏大,排洩較多,過濾方面的配置強大些為好。它們喜歡略微強勁的水流,因此泵的流量大些更好。缸裡可以鋪底砂,一般選擇細砂,免得粗砂積攢沉積魚的排洩物。也可以就用裸缸飼養。從美觀的角度,鋪了底沙的缸,視覺效果更好一些,比較自然。一般來說,缸內不宜養水草,因為蝴蝶吃草。
  • 三湖慈鯛簡介
    包括了全世界最大的慈鯛90天使(體長90cm),小的只有4cm的九間貝,來自坦湖的三湖慈鯛代表有皇冠六間、黃天堂鳥、蝴蝶與女王燕尾等。坦湖慈鯛被認為是三湖慈鯛中最與眾不同的,因為超過95%的慈鯛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 坦幹依喀湖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湖泊,溫度非常穩定,與蒲隆地、坦尚尼亞、剛果(金)和尚比亞接壤,是世界第七大湖,1470米的深度使它成為世界第二深的湖泊。坦湖因為地質和氣候上的關係,湖中的水質呈高硬度、鹼性。
  • 觀賞魚界的色彩之王——慈鯛
    說起慈鯛,養魚的朋友們都不陌生,它們佔據了觀賞魚的半壁江山,可能你並不知道它們是慈鯛,但是你會在逛水族店的時候對它們一見鍾情,被他們猶如熱戀般濃烈的顏色所徵服!水族圈把這些體長不到12釐米的慈鯛科魚稱為短鯛,它們從外形看起來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在非洲的坦幹伊喀湖中也有很多小魚12釐米的慈鯛,它們並不是短鯛,而是三湖慈鯛。短鯛的顏色極為靚麗,就是是水中的一棵閃亮的寶石,身上的每一塊顏色都很自然,多一分則刻意,少一分則欠缺。
  • 【魚標本戲說非洲慈鯛】第七章:「三湖」以外的美——不遑多讓的非洲其它慈鯛品種
    細心觀察您會發現,東非三大裂谷湖泊產的慈鯛很類似於海水裡的礁巖區魚類,而西非河流湖泊裡產的則和南美慈鯛很接近。這個魚進入市場太久太久了,非洲慈鯛在國內若論資排輩兒的話,任誰都得管紅寶石叫聲兒大哥。這個魚剛進入觀賞魚圈的時候那可是名震一時的大腕兒,就跟地圖魚剛進入圈裡時在歐美崇高的地位是一致的。雖然如今因為人工無序繁殖導致基因弱化到了不可直觀的地步,但人家紅寶石依舊是野生淡水魚裡少數全身鮮紅的品種。
  • 三湖慈鯛,馬鯛,坦鯛,維鯛能混養嗎?
    相信很多魚友都有過這個階段,由於三湖慈鯛的品種實在太多,所以不可避免的就會同時喜歡上不同來自湖泊的慈鯛,這時就會出現一些混養方面的疑慮,那麼本篇文章將討論三湖慈鯛混養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在討論不同湖泊慈鯛混養之前首先聲明同樣都是坦湖慈鯛也存在不能混養品種,比如六間混劍沙,大馬混小巖鯛等,這種食物鏈方面的問題不在討論之列,我們只討論不同魚的習性適不適合混養
  • 想要知道三湖慈鯛怎麼養,首先,我們要了解三湖慈鯛生活環境
    三湖慈鯛怎麼養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三湖慈鯛呢?因為三湖慈鯛的價格親民,色彩豔麗,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三湖慈鯛非常的好養。一、水質:想要知道三湖慈鯛怎麼養,首先我們要了解三湖慈鯛生活環境,也就是水質問題。
  • 三湖慈鯛系列4:見過嘴巴孵化小魚嗎?慈鯛兩種特殊孵化方式
    哈嘍,各位魚友晚上好啊!這是三湖慈鯛系列文章第四篇,關於三湖慈鯛的繁殖趣事的。通過前面3篇文章的介紹,相信一些朋友也對三湖慈鯛感興趣了。既然我們養魚,其中的樂趣之一就是繁殖。而三湖慈鯛作為觀賞魚的原因之一,也是它們特殊的兩種繁殖方式。下面隨著瘋瘋人一起來看看。
  • 三湖慈鯛,年度美圖欣賞!
    以往在各渠道搜集到的一些三湖慈鯛精美圖片,大家一起來欣賞吧!(來源請自行查看圖片水印)以下僅僅是三湖慈鯛全品種的冰山一角,多為水族貿易中常見或者熱度比較高的品種。坦鯛三湖界的主力軍,熱度稍遜於馬鯛,但是坦湖卻誕生了三湖慈鯛中價格最高的品種,當年的薩伊藍和現在的紅龍王,金頭虎等。
  • 農村水溝裡曾經有一種小魚,有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天堂魚
    童年,在農村,和同齡的小夥伴們,光腳奔跑在石子村道上戲耍,放學時躲在草籽(紫雲英)田裡打鬧,放假時在溪溝裡摸魚捉蝦。那個時候提個小桶出去,隨便都能捉些小魚、泥鰍、黃鱔、小鯽魚、天堂魚回來。在小編的記憶裡,天堂魚是不好吃的,捉回去一般都不吃,都是用個罐頭瓶把它養起來,有漂亮的魚鰭,長長的尾巴分叉,像燕子的尾巴一點,身上還帶花紋,特別好看。這種魚小時候經常養,特別易養活,可以十幾天不餵食、不換水都沒事。
  • 海邊撿回來的貝殼放魚缸裡,金魚死了,怎麼回事?
    這是來自一位天津魚友提出來的問題。表示自己有一次旅遊,到海邊撿了一些貝殼覺得很漂亮,回家把它放到魚缸裡,沒想到金魚就死掉了,希望了解下什麼情況。答: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今年的死亡可能跟貝殼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之前也有很多魚友會把在海邊撿回來的貝殼洗乾淨了之後放到魚缸裡面。大部分的情況下,這些觀賞魚都活得好好的,並不會被貝殼有什麼影響。不過話說回來,其實貝殼因為是從海邊撿回來的。
  • 三湖慈鯛裡為什麼這個湖泊的魚最少?又是羅非魚惹的禍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觀賞魚各大品種裡面,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觀賞魚品系,那就是非洲的三湖慈鯛這個觀賞魚分支。它們主要是來自非洲三大湖,維多利亞湖,馬拉威湖和坦幹伊喀湖的觀賞魚。來自哪個湖泊的三湖慈鯛一般就在前面加一個簡稱,比方說來自馬拉威湖的三湖慈鯛我們就簡稱馬鯛。
  • 慈鯛你真的了解嗎?慈鯛知識科普
    慈鯛,拉丁學名為Cichlidae,中文別名是麗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慈鯛科、水中動物的一種動物。如地圖、火口、血鸚鵡、菠蘿等魚,這些魚對水質沒有過高的要求,食量大,生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