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害楊靖宇的叛徒,1984年記者採訪叛徒,談話內容讓人耿耿於懷!

2021-01-10 騰訊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楊靖宇,1905年生人,河南省確山縣人(今駐馬店市)。早年領導河南的農民協會,推翻了軍閥統治,把革命火種散發到中原各地。「九一八」事變之後,楊靖宇開始領導東北地區的遊擊隊抗日,與日軍在冰天雪地中周旋數年。但是因為叛徒的出賣,最終導致英雄楊靖宇遇害。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是誰?他們都作了哪些惡?都是什麼下場?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楊靖宇的抗日經歷。

「九一八」事變之後,蔣某石、張某良都選擇了不抵抗,以至於大好河山淪陷了。但是東北民眾並沒有就此放棄抵抗,在東北抗聯的領導下,不斷的抗擊日偽軍。國家沒有忽視他們的存在,所以把原本八年抗戰改為14年抗戰,肯定了東北抗聯的抗日功績。

據黑龍江省抗日戰爭研究會統計,東北抗聯與日軍作戰約十萬次,陣亡46萬人,消滅日偽軍十八萬,牽制了近八十萬的日軍。而楊靖宇正是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在東北地區長期與日軍周旋,是當之無愧的抗日英雄。

楊靖宇最早於1932年就開始率領遊擊隊抗日,並且在東北地區建立了以紅石砬子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

1934年的時候正式成立了東北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楊靖宇擔任總指揮。隨後在組建東北人民革命第一軍的時候,楊靖宇兼任軍長、政委,負責領導第一軍抗日。

東北人民革命第一軍不斷得襲擊日本鐵路、日偽軍的警察局,以至於日偽軍對東北革命軍十分厭惡,把楊靖宇的部隊列為社會治安之癌、把抗聯的活動地區列為癌腫地帶。

為了肅清東北抗聯以及我軍根據地,日軍不斷的對根據地進行了圍剿。但是楊靖宇率領部隊利用遊擊戰的戰術轉戰東北,不僅保全了有生力量,更是對日軍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在這期間還拯救了一些中國勞工,使革命思想在東北很好的傳播。

在日本侵略東北的時候,是誰一槍不放逃跑的,是誰長期領導遊擊隊抗日的,老百姓看得十分清楚。而這深厚的民眾基礎是我軍順利解放東北的原因之一,楊靖宇英雄在東北的貢獻有目共睹。

但是由於日軍不斷的圍剿,在抗聯中也出現了一些打退堂鼓的戰士,有的一些戰士忍受不住這種東躲西藏的生活,所以選擇了背叛。

二:害死楊靖宇的叛徒。

第一個叛徒:程斌

程斌是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他可是楊靖宇的得力助手,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卻背叛了楊靖宇。因為其革命意志不堅定,所以於1938年7月的時候他率領了115人投靠日軍。

日軍為了瓦解東北抗聯軍的革命意志,所以有意扶持他們,把這100多個人組成了「程斌挺進隊」,讓程斌當隊長,用優待的方式鼓勵更多的革命人士投敵。

程斌為了獲得日本人的信任,開始打擊東北抗聯,他帶領了挺進隊摧毀了抗聯的生命補給線-密營。這個密營就是秘密營地,裡面都是抗聯所需要的補給、物資。抗聯軍白天打遊擊戰,晚上的時候回到密營補給,第二天滿血復活繼續抗日。但程斌的出賣導致東北抗聯軍失去了生命補給線,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抗日戰爭結束後,程斌迅速槍殺幾個日軍俘虜,然後拿著人頭混入華北野戰軍。但是在1951年的時候,程斌遇見了一個曾經叛逃日軍的抗聯幹部,兩個人為了戴罪立功爭先恐後的舉報對方。組織經過一番調查,確認了程斌的犯罪行為,於是槍斃了他。

第二個叛徒:張秀峰。

張秀峰是楊靖宇的警衛排長,他在15歲的時候楊靜宇收養了他,並且把他撫養成人。但是他長大之後背叛了抗聯,背叛了楊靖宇。

他的叛逃使楊靖宇的行蹤暴露,而日軍根據他的情報進一步縮小範圍,開始圍剿楊靖宇。他唯一一點良心就是沒有親自對楊靖宇下手,當時他帶著警衛排全體叛變,而楊靖宇身邊只有幾個人,良心未泯的他選擇離開,並沒有拿楊靖宇的人頭去邀功。

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他是個好人,他拿著9960塊大洋(抗聯軍費)投敵,使抗聯損失了一大筆軍費,而且還間接害死了楊靖宇。

遺憾的是他在日後並沒有得到審判,由於已過追訴期、證據不足等原因,沒被槍斃。

第三個叛徒:趙廷喜。

楊靖宇被圍剿的時候遇見了趙廷喜,當時楊靖宇缺少食物,所以請求趙廷喜幫他買一些食物。

趙廷喜:你為什麼不投降?偽滿洲國對投降的聯軍是不殺頭的。

楊靖宇:老鄉,我們中國人要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

趙廷喜沒能說服楊靖宇,所以離開了,臨走前答應給楊靖宇弄一些吃的。楊靖宇以為遇到了堅持抗日的熱心老百姓,沒想到這位「熱心老百姓」就是偽軍排長,把楊靖宇的藏身地點匯報給了日本人。

因為有趙廷喜的情報,日偽軍很快就包圍了楊靖宇,並且將其殺害。1946年,我軍解放了蒙江縣,在當地成立了人民政府,並且抓捕了趙廷喜。為了祭奠楊靖宇英雄的在天之靈,人民政府在楊靖宇的墳前把趙廷喜槍斃了。

第四個叛徒:張奚若。

張奚若是一名機槍射擊手,原本跟著程斌叛逃到日軍,後續還和自己的兄弟白萬仁、王佐華組成了一個戰鬥小隊,其中張奚若擔任主機槍手,白萬仁擔任副射手,王佐華擔任彈藥手。

最開始楊靖宇的死因是自殺,當時有一個村民叫藺長貴,他把道聽途說的內容編成親眼所見,並且還告訴了記者,以至於一度流傳楊靖宇是自殺的。

但是日本戰敗後,越來越多的資料開始被披露,《滿洲國治安小史》(滿洲國就是偽滿洲國)、《陣中日誌》(關東憲兵隊的作戰日誌)都披露楊靖宇是被擊斃的,只不過由於不是日軍擊斃的,所以就沒有大肆宣傳。

當時日軍把張奚若和白萬仁等人組成了一個挺進隊。在勸降無效後,日軍下令開槍,而張奚若親手扣動扳機。槍聲響起,楊靖宇應聲倒地,一代抗日名將,就此長眠於此。

但是由於書中沒有寫明是誰槍斃的楊靖宇,所以追責就變得困難重重。建國後,王佐華和白萬仁相繼被捕,在立功贖罪的活動中他們兩人揭露了張奚若。

但是因為證據不足、已過追訴期等複雜因素,張奚若只蹲了兩年牢,並沒有被槍斃。1984年,吉林日報採訪張奚若,面對記者的採訪張奚若表示自己從來都沒加入過抗聯,也從來沒有槍斃楊靖宇。

記者當時提供了他和抗聯其他叛徒的合照,面對照片上中的張奚若,他堅稱這不是他。由於他沒有得到審判,而且在日後也沒有悔過,對楊靖宇的死沒有一絲懺悔之心,很多抗聯老戰士耿耿於懷。

看到他的採訪後更加憤怒,曾任楊靖宇警衛員的黃生發力主送張奚若上法庭,但是因為證據不足、已過追訴期等原因,導致事情不了了之。沒能讓兇手得到審判,對此老戰士終生耿耿於懷。

而王佐華終身打光棍,到頭來也死在了監獄之中;白萬仁同樣終身打光棍,只不過沒有死在監獄裡,在晚年的時候被釋放,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悲慘生活。

為了紀念楊靖宇英雄,人民政府把蒙江縣改為靖宇縣,至今都在致敬楊靖宇的抗日精神。而且還在楊靖宇的老家(駐馬店)建立了一座紀念館,供後人瞻仰楊靖宇英雄。

相關焦點

  • 1984年,記者採訪害死楊靖宇的叛徒,談話內容讓人耿耿於懷
    但事實上,東北抗聯雖然人少,但由於作戰頑強,以至於1937年以後,日寇在東北的很多兵力,都被抗聯拖住。這就意味著,抗聯也為關內八路軍、新四軍等武裝取得勝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而抗聯將領裡面,最為讓人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楊靖宇了。1、鐵血抗聯楊靖宇於1932年奉命帶領遊擊隊抗日,並在1934年成立東北抗聯總指揮部。
  • 開槍打死楊靖宇的叛徒,1984年接受記者採訪,說的話讓人耿耿於懷
    比如在1938年的時候,楊靖宇將軍帶著戰士們,在桓仁北上到輯安縣老嶺山區,以遊擊戰的方式跟敵人作鬥爭。同年3月,楊靖宇等人奇襲隧道,令敵人的交通線基本癱瘓。同年6月,楊靖宇將軍又帶領大家襲擊敵人陣營,破壞了敵人的隧道和橋梁,解放大量中國工人。那時候,抗日聯軍條件非常艱苦,楊靖宇將軍為籌備物資繼續跟敵人戰鬥,可以說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 1940年,楊靖宇被殺害,出賣他的叛徒陳斌最後是什麼下場?
    【1938年,好兄弟陳斌叛變】【01】1938年的夏天,不願捍衛革命的程斌率領手下投靠了日本人。為了儘快取得日本人的信任,他不惜任何代價,叛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一個小隊專門追殺曾經的兄弟楊靖宇將軍……【02】叛徒程斌從小就是跟楊靖宇將軍一起長大的,楊靖宇將軍待他如親生兄弟一般,後來楊靖宇推介他當師長,和自己並肩作戰對付日寇。但是正是這個新密無間的兄弟,最後卻在背後捅了將軍一刀。叛徒程斌非常的了解楊靖宇將軍的轉移路線,所以鬼子總能根據程斌提供的消息準確的找到將軍的位置。
  • 出賣楊靖宇的4個叛徒結局如何?兩人被槍決,兩人善終
    東北抗聯歷經14年不敗的原因就是楊靖宇在蒙江縣設置了70個密營,在密營裡長期存放著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最重要的物資,而叛徒程斌直接把70個密營全部炸掉,對楊靖宇可謂釜底抽薪,直接導致了楊靖宇走投無路的境地。
  • 出賣「民族英雄」楊靖宇的叛徒有哪些?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楊靖宇是被叛徒出賣而犧牲的,那麼出賣他的叛徒都是誰呢?叛徒最終的結局如何呢?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有四個,他們都是楊靖宇身邊的人,其中主謀叫程斌,他是楊靖宇手下第一師師長,另外三人分別是楊靖宇的警衛排長張秀峰、戰士趙延禧與機槍手張奚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四個人的最終結局。程斌曾經是楊靖宇最信任的助手,他從小就跟著楊靖宇,一直被楊靖宇視為左膀右臂。
  • 揭露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四個叛徒,叛徒身份卻令人十分震驚氣憤
    1940年2月23日他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而導致他犧牲的叛徒就有4個。第一個叛徒是程斌,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也是叛徒中身份最高的。1938年他率所部115人叛國投敵,這個良心泯滅的叛徒組織」程斌挺近隊「,被日軍任命程斌當隊長,,隨即摧毀了70多個抗聯的補給生命線——密營,協助日軍圍捕楊靖宇將軍,將楊靖宇部隊逼入彈盡糧絕的絕境。好在,這個叛徒在解放後的「鎮反」時期被槍斃,罪有應得。第二個叛徒是楊靖宇的警衛排長張秀峰。張秀峰15歲被楊將軍收養,視如己出。
  • 出賣楊靖宇的叛徒下場如何?潛伏10餘年偶遇另一叛徒,一起被槍決!
    這一群體的名稱便是叛徒與特務。眾所周知,楊靖宇將軍是我國的抗日名將,率領著東北抗日聯軍在東北地區嚴重的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並且表明了我國的抗日決心。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戰將,沒有犧牲在敵人的手中,卻由於一名叛徒被慘遭殺害,這名叛徒的名字叫做程斌。程斌曾經是楊靖宇手下的得力幹將,深受楊靖宇將軍的信任。
  • 此人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混入解放軍當指揮員,他有何下場?
    引導語很多人在讀小學的時候可能都學過一篇課文《抗日英雄楊靖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抗日英雄楊靖宇在東北率領軍民抗日,在長期的革命中不幸遭到了日本人的圍追堵截,被迫躲到了深山老林之中,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艱難抗日,但是最後卻被叛徒出賣,最終楊靖宇以身殉國的故事。
  • 出賣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們,最後的下場
    兩人被日本人關在一起,被要求寫自供書,不畏生死的傅天雲奪取看守槍枝自殺銘志,而嚇破膽的安光勳選擇了投降。程斌安光勳為表功,第一時間告訴了日本人程斌的七寸,為什麼交代程斌呢,大概安光勳不想直接出賣楊將軍。但這個程斌呢,他是楊靖宇將軍的七寸。程斌是什麼人呢?
  • 出賣楊靖宇的四個主要叛徒,最終結局如何?其中兩個逃過了制裁
    而楊靖宇將軍,作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他的英雄事跡更是廣為流傳。楊靖宇將軍最終是遭叛徒出賣,不幸壯烈犧牲的。那麼當年出賣他的叛徒是誰呢?最後結局怎樣?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當年出賣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共有四位。第一位名叫程斌,他曾是楊靖宇將軍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並且還是抗日聯軍中的一位師長。
  • 他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卻在抗戰後成我軍指揮員,最後結局如何?
    他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卻在抗戰後成我軍指揮員,最後結局如何?在歷史戰爭中,有無數的英雄為了國家的和平,為了百姓的安穩而奮力戰鬥,甚至將自己的生命都不管不顧,最終失去了生命。但也有叛逃者在祖國處於危險時叛逃,他們將被歷史唾罵。當外敵入侵時,這是觀察一個人是否愛國的最好方法。
  • 「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被叛徒出賣,手下的三個師長是什麼結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放棄了東三省,日本人順利佔領東三省。不過,東北的老百姓卻不甘心做亡國奴,尤其是東北抗日聯軍,他們在冰天雪地裡英勇地抵抗日本人的侵略,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比如說「民族英雄」楊靖宇就是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
  • 程斌:將抗日英雄楊靖宇逼上絕路的叛徒,日後竟再次加入了解放軍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建者,九一八事變後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師長。1935年,東北抗日聯軍成立,楊靖宇擔任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1936年,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第二軍合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楊靖宇任總指揮。當時,第一路軍的主力是第一師,師長叫程斌。
  • 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被叛徒出賣,留下的一兒一女過得怎麼樣?
    2019年9月18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影院公映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楊靖宇,這部電影是專門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的。九一八事變後,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英勇地反抗了日本人的侵略,譜寫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 民族英雄楊靖宇之死,他的背後站了4個叛徒,一個是他從小帶大的
    1939年12月,東北大地一片銀裝素裹,漫天大雪飄落在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每一間土炕上的每一間屋子都蜷縮著抵禦寒冷的人,而在東北的老林裡,有一個人,卻比這些人更寒冷,更讓人心痛,這個人就是已經漸漸陷入絕望的楊靖宇。
  • 楊靖宇將軍殉國的經過:餓了5天被出賣,4名叛徒只有2名被槍決
    在日軍的瘋狂絞殺之下,東北抗日聯軍損失慘重,楊靖宇的部隊從數千人銳減到數百人。為了保存為數不多的抗日力量,他決定化整為零,分頭突圍,以待戰機。1940年2月2日,作為抗聯領導人的他,身邊不到30人。2月15號楊靖宇被敵人發現,身邊僅剩6人。雙方發生激戰,相距最近時僅300米。敵人喊話讓他投降,楊靖宇將計就計假裝投降,打死打傷敵人7名。由於4名戰士受了傷,楊靖宇讓他們先轉移,自己帶著剩下二人吸引敵軍。
  • 抗日英雄楊靖宇1米92身輕如燕卻被四叛徒出賣,日本人:我要活得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前所長,金一南將軍就曾在《為什麼是中國》一書中記載了關於東北抗日聯軍第一陸軍總司令楊靖宇頑強不屈的抗戰事跡。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東北蒙江縣城與日軍交戰20分鐘後身中數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鍘刀割下了他的頭顱,敵人非常不解他為什麼沒有食物卻存活了那麼多天,強迫民眾醫院的醫生解剖其屍體,卻發現楊靖宇的胃中沒有食物,只有草根、棉絮和樹皮。楊靖宇曾一度讓日軍特別佩服,他們絞盡腦汁想要抓捕楊靖宇卻一次也沒有成功。
  • 電視劇《楊靖宇將軍》
    劇情梗概  1932年秋天,在日寇踐踏下的哈爾濱,楊靖宇被派到盤石縣工作,剛到盤石縣的楊靖宇,便開始了整頓黨內部紀律的工作,聯合五虎一枝花,做好了初期的抗日統一戰線。日軍聞聽此消息,準備派特工替代原有在我軍的臥底—程斌,把遊擊隊扼殺在搖籃之中。
  • 揭秘「打狗隊」隊長鄺惠安如何懲處叛徒?
    特科的任務之一,營救被捕同志,懲辦叛徒、內奸,這個任務由特科下設的行動科負責。行動科又稱「紅隊」,俗稱「打狗隊」。一次,一個國民黨特務親眼目睹了在老虎灶前喝水的鄺惠安彈無虛發地將一名在街上跟蹤同志的叛徒幹掉。懾於強大的氣場,這個特務竟不敢輕舉妄動。據「中統」高級官員王思誠回憶,在1930年到1934年期間,有100多名叛徒與特務骨幹倒斃在「打狗隊」的槍下。上海的特務叛徒們無不聞風喪膽,膽戰心寒。
  • 叛徒帶走密碼黃金,遊擊隊杯弓蛇影,誤把陳毅當叛徒,關了4天
    作者:德衡術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徵離開後,根據地成立了留守機構和紅24師及地方武裝等,共計1.6萬餘人,繼續堅持遊擊戰爭。其中,項英任分局書記、軍區司令員,陳毅任辦事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