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記者採訪害死楊靖宇的叛徒,談話內容讓人耿耿於懷

2021-01-10 歷史觀察團

1931年9月,日本對我國的東北三省發動佔領活動。南京方面懼怕日本實力龐大,因此主動撤離東北。而東北的地區各界力量也深知日寇殘暴,於是自發起來抗擊日寇,一時間,義勇軍風起雲湧。

1932年,瑞金方面發表聲明,聲稱中華蘇維埃政權對日宣戰,並且,在領袖指示下,黑龍江地區出現了紅35軍等紅軍番號——這也是極少數出現在東北地區的紅軍部隊。隨後不久,我方又發起成立東北抗聯,通過白山黑水等地理優勢,和日軍進行鬥爭。

很多人印象裡,認為東北抗聯主要以遊擊隊為主,兵力較少:比如東北抗聯的一個師,滿打滿算只有百餘人。但事實上,東北抗聯雖然人少,但由於作戰頑強,以至於1937年以後,日寇在東北的很多兵力,都被抗聯拖住。這就意味著,抗聯也為關內八路軍、新四軍等武裝取得勝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而抗聯將領裡面,最為讓人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楊靖宇了。

1、鐵血抗聯

楊靖宇於1932年奉命帶領遊擊隊抗日,並在1934年成立東北抗聯總指揮部。楊靖宇在和日軍較量的過程中,充分懂得活學活用紅軍的經驗:那就是利用自己的優勢,進攻日寇不足之處。比如日寇軍力強大但是基層掌握薄弱,而東北抗聯可以通過基層工作,和日寇進行遊擊。就這樣,楊靖宇的遊擊隊,給日寇帶來巨大的打擊。

日寇為了消滅抗聯,於是想出了一個十分歹毒的方法:那就是合併村落,將老百姓集中在一起居住,這一度導致東北很多地區出現「百裡無人煙」的局面。

這一歹毒手段,讓東北抗聯的一些不堅定的人產生了動搖。有的人選擇離開抗聯,隱姓埋名做了平民。而有的,則選擇出賣革命。

2、叛徒程斌

在叛徒裡面最為典型的,莫過於程斌。程斌是楊靖宇麾下的師長。起初,不諳世事的程斌被楊靖宇收養,並在楊靖宇的收養下,成為了一名抗聯幹部。不過,在1938年的時候,程斌由於對革命的前途產生動搖,於是帶著自己部下的抗聯戰士投降日軍。

說實話,程斌的這一百多人對日軍來說,起不到太大幫助。不過日軍卻發現這一百多人意義很大。因為這可是東北抗聯裡面,罕見的成建制向日軍投降。日軍覺得如果炒作此事,肯定會給抗聯的士氣帶來打壓。於是日寇將程斌麾下的這一百多人,改組為「程斌挺進隊」,並指派這支隊伍進攻東北抗聯。並且,日寇還希望:能夠通過程斌投降日本,被日寇「重用」,而帶動更多抗聯志士當叛徒。

程斌在新中國成立後,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叛徒張奚若

而叛徒張奚若,是程斌之外,危害最為特殊的叛徒。說特殊是因為張奚若在抗聯裡就是個普通的機槍手,不像程斌是幹部。但是,如果認為他是一個小人物,但楊靖宇卻是被他用機關槍打死的。

新中國成立後,在抗聯叛徒的互相檢舉下,張奚若殺害楊靖宇的事實被發現。不過,由於缺乏物證,所以只能將張奚若判處兩年有期徒刑。

1984年,記者採訪還健在的張奚若,想讓張奚若說說自己當年的行為,哪料到張奚若一口咬定自己沒參加抗聯,更不認識楊靖宇。甚至記者拿出當年張奚若和抗聯其他叛徒的合影,來質問張奚若,張奚若也依舊一口咬定:照片的人只是和自己相似,但真的不是自己。

張奚若的表態讓很多還健在的抗聯戰士耿耿於懷不已,但考慮到法律規定,這件事已經過了追訴期,而且證據不足,因此,戰士們只能憤怒。

相關焦點

  • 殺害楊靖宇的叛徒,1984年記者採訪叛徒,談話內容讓人耿耿於懷!
    楊靖宇,1905年生人,河南省確山縣人(今駐馬店市)。早年領導河南的農民協會,推翻了軍閥統治,把革命火種散發到中原各地。「九一八」事變之後,楊靖宇開始領導東北地區的遊擊隊抗日,與日軍在冰天雪地中周旋數年。但是因為叛徒的出賣,最終導致英雄楊靖宇遇害。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是誰?他們都作了哪些惡?都是什麼下場?我們一起來看看。
  • 開槍打死楊靖宇的叛徒,1984年接受記者採訪,說的話讓人耿耿於懷
    比如在1938年的時候,楊靖宇將軍帶著戰士們,在桓仁北上到輯安縣老嶺山區,以遊擊戰的方式跟敵人作鬥爭。同年3月,楊靖宇等人奇襲隧道,令敵人的交通線基本癱瘓。同年6月,楊靖宇將軍又帶領大家襲擊敵人陣營,破壞了敵人的隧道和橋梁,解放大量中國工人。那時候,抗日聯軍條件非常艱苦,楊靖宇將軍為籌備物資繼續跟敵人戰鬥,可以說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 揭露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四個叛徒,叛徒身份卻令人十分震驚氣憤
    1940年2月23日他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而導致他犧牲的叛徒就有4個。第一個叛徒是程斌,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也是叛徒中身份最高的。1938年他率所部115人叛國投敵,這個良心泯滅的叛徒組織」程斌挺近隊「,被日軍任命程斌當隊長,,隨即摧毀了70多個抗聯的補給生命線——密營,協助日軍圍捕楊靖宇將軍,將楊靖宇部隊逼入彈盡糧絕的絕境。好在,這個叛徒在解放後的「鎮反」時期被槍斃,罪有應得。第二個叛徒是楊靖宇的警衛排長張秀峰。張秀峰15歲被楊將軍收養,視如己出。
  • 出賣楊靖宇的4個叛徒結局如何?兩人被槍決,兩人善終
    東北抗聯歷經14年不敗的原因就是楊靖宇在蒙江縣設置了70個密營,在密營裡長期存放著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最重要的物資,而叛徒程斌直接把70個密營全部炸掉,對楊靖宇可謂釜底抽薪,直接導致了楊靖宇走投無路的境地。
  • 出賣「民族英雄」楊靖宇的叛徒有哪些?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楊靖宇是被叛徒出賣而犧牲的,那麼出賣他的叛徒都是誰呢?叛徒最終的結局如何呢?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有四個,他們都是楊靖宇身邊的人,其中主謀叫程斌,他是楊靖宇手下第一師師長,另外三人分別是楊靖宇的警衛排長張秀峰、戰士趙延禧與機槍手張奚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四個人的最終結局。程斌曾經是楊靖宇最信任的助手,他從小就跟著楊靖宇,一直被楊靖宇視為左膀右臂。
  • 此人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混入解放軍當指揮員,他有何下場?
    引導語很多人在讀小學的時候可能都學過一篇課文《抗日英雄楊靖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抗日英雄楊靖宇在東北率領軍民抗日,在長期的革命中不幸遭到了日本人的圍追堵截,被迫躲到了深山老林之中,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艱難抗日,但是最後卻被叛徒出賣,最終楊靖宇以身殉國的故事。
  • 出賣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們,最後的下場
    兩人被日本人關在一起,被要求寫自供書,不畏生死的傅天雲奪取看守槍枝自殺銘志,而嚇破膽的安光勳選擇了投降。程斌安光勳為表功,第一時間告訴了日本人程斌的七寸,為什麼交代程斌呢,大概安光勳不想直接出賣楊將軍。但這個程斌呢,他是楊靖宇將軍的七寸。程斌是什麼人呢?
  • 出賣楊靖宇的四個主要叛徒,最終結局如何?其中兩個逃過了制裁
    而楊靖宇將軍,作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他的英雄事跡更是廣為流傳。楊靖宇將軍最終是遭叛徒出賣,不幸壯烈犧牲的。那麼當年出賣他的叛徒是誰呢?最後結局怎樣?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當年出賣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共有四位。第一位名叫程斌,他曾是楊靖宇將軍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並且還是抗日聯軍中的一位師長。
  • 1940年,楊靖宇被殺害,出賣他的叛徒陳斌最後是什麼下場?
    【1938年,好兄弟陳斌叛變】【01】1938年的夏天,不願捍衛革命的程斌率領手下投靠了日本人。為了儘快取得日本人的信任,他不惜任何代價,叛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一個小隊專門追殺曾經的兄弟楊靖宇將軍……【02】叛徒程斌從小就是跟楊靖宇將軍一起長大的,楊靖宇將軍待他如親生兄弟一般,後來楊靖宇推介他當師長,和自己並肩作戰對付日寇。但是正是這個新密無間的兄弟,最後卻在背後捅了將軍一刀。叛徒程斌非常的了解楊靖宇將軍的轉移路線,所以鬼子總能根據程斌提供的消息準確的找到將軍的位置。
  • 出賣楊靖宇的叛徒下場如何?潛伏10餘年偶遇另一叛徒,一起被槍決!
    這一群體的名稱便是叛徒與特務。眾所周知,楊靖宇將軍是我國的抗日名將,率領著東北抗日聯軍在東北地區嚴重的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並且表明了我國的抗日決心。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戰將,沒有犧牲在敵人的手中,卻由於一名叛徒被慘遭殺害,這名叛徒的名字叫做程斌。程斌曾經是楊靖宇手下的得力幹將,深受楊靖宇將軍的信任。
  • 「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被叛徒出賣,手下的三個師長是什麼結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放棄了東三省,日本人順利佔領東三省。不過,東北的老百姓卻不甘心做亡國奴,尤其是東北抗日聯軍,他們在冰天雪地裡英勇地抵抗日本人的侵略,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比如說「民族英雄」楊靖宇就是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
  • 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被叛徒出賣,留下的一兒一女過得怎麼樣?
    2019年9月18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影院公映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楊靖宇,這部電影是專門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的。九一八事變後,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英勇地反抗了日本人的侵略,譜寫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 他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卻在抗戰後成我軍指揮員,最後結局如何?
    他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卻在抗戰後成我軍指揮員,最後結局如何?在歷史戰爭中,有無數的英雄為了國家的和平,為了百姓的安穩而奮力戰鬥,甚至將自己的生命都不管不顧,最終失去了生命。但也有叛逃者在祖國處於危險時叛逃,他們將被歷史唾罵。當外敵入侵時,這是觀察一個人是否愛國的最好方法。
  • 民族英雄楊靖宇之死,他的背後站了4個叛徒,一個是他從小帶大的
    1939年12月,東北大地一片銀裝素裹,漫天大雪飄落在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每一間土炕上的每一間屋子都蜷縮著抵禦寒冷的人,而在東北的老林裡,有一個人,卻比這些人更寒冷,更讓人心痛,這個人就是已經漸漸陷入絕望的楊靖宇。
  • 程斌:將抗日英雄楊靖宇逼上絕路的叛徒,日後竟再次加入了解放軍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建者,九一八事變後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師長。1935年,東北抗日聯軍成立,楊靖宇擔任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1936年,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第二軍合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楊靖宇任總指揮。當時,第一路軍的主力是第一師,師長叫程斌。
  • 抗日英雄楊靖宇1米92身輕如燕卻被四叛徒出賣,日本人:我要活得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前所長,金一南將軍就曾在《為什麼是中國》一書中記載了關於東北抗日聯軍第一陸軍總司令楊靖宇頑強不屈的抗戰事跡。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東北蒙江縣城與日軍交戰20分鐘後身中數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鍘刀割下了他的頭顱,敵人非常不解他為什麼沒有食物卻存活了那麼多天,強迫民眾醫院的醫生解剖其屍體,卻發現楊靖宇的胃中沒有食物,只有草根、棉絮和樹皮。楊靖宇曾一度讓日軍特別佩服,他們絞盡腦汁想要抓捕楊靖宇卻一次也沒有成功。
  • 電視劇《楊靖宇將軍》
    劇情梗概  1932年秋天,在日寇踐踏下的哈爾濱,楊靖宇被派到盤石縣工作,剛到盤石縣的楊靖宇,便開始了整頓黨內部紀律的工作,聯合五虎一枝花,做好了初期的抗日統一戰線。日軍聞聽此消息,準備派特工替代原有在我軍的臥底—程斌,把遊擊隊扼殺在搖籃之中。
  • 楊靖宇將軍殉國的經過:餓了5天被出賣,4名叛徒只有2名被槍決
    1940年2月23日,在長白山的原始森林裡,楊靖宇被敵人重重包圍。此時的他不僅患病,雙腳嚴重凍傷,右臂也負傷。但仍舊緊靠著樹,頑強的與敵人戰鬥20分鐘。 在日軍的瘋狂絞殺之下,東北抗日聯軍損失慘重,楊靖宇的部隊從數千人銳減到數百人。為了保存為數不多的抗日力量,他決定化整為零,分頭突圍,以待戰機。
  • 通化傳誦《楊靖宇的故事》
    本報訊 2月1日,紀念楊靖宇將軍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正式啟動,13時30分,由通化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黨史研究室、市關工委、市教育局等部門共同組織舉辦了《楊靖宇的故事》一書首發式。  1925年,20歲的馬尚德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確山縣委於10月末發動秋收暴動,馬尚德擔任新建的農民革命軍的總指揮。不久,他在與「進剿」之敵作戰中腿部負傷,被送到駐馬店治療。1928年春,他傷愈後在河南從事地下工作,年末奉命赴上海,在黨中央辦的秘密訓練班學習,1929年春天被派赴東北工作。
  • 尋訪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 王雅鳴  在吉林省白山市採訪,我們的第一站就是靖宇縣靖宇村。時值舉國上下都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們這次尋訪楊靖宇將軍的殉國地,感受他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帶給我們的洗禮,真的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