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蜜期出現分蜂熱,養蜜蜂的正確方法: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2021-01-10 閩南蜂哥

今年秋季,許多南方地區都出現了「秋老虎」,給養蜂人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由於蜜蜂度夏以後,養蜂人開始投入蜜蜂秋繁工作,外界蜜源植物進入流蜜期,所以蜂群大多能夠快速恢復發展。但是群勢較大,蜂量較厚的蜂群,一旦高溫天氣突然回歸,就會導致蜂群出現嚴重的分蜂熱。這種情況下,養蜂人如果採用簡單的滅臺消除分蜂熱法,結果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蜜蜂分蜂熱的劃分

養蜂人大多認為,分蜂熱就是蜜蜂想要分家的一種情緒,但是不知道這種情緒,也有強弱之分。就像我們人類分家一樣,有的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分家,有的只是心理上想分家。不同的分蜂熱情緒,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所以我們給蜜蜂分家劃分成兩種分蜂熱。

一、普通分蜂熱

普通分蜂熱,一般是在人為因素,蜂群內部異常因素,蜂王出現異常因素等,所引起的分蜂熱。這種分蜂熱,不受外界氣候影響,不受蜜源條件影響,只受蜂群內部影響,所以蜜蜂的分蜂情緒比較普通,容易消除,容易控制住,而不易復發。

正確的解除方法:把王臺清除乾淨,並且進行蜂群內部調整,讓蜂群進入正常的生活,兩天後,再次檢查蜂群確保萬一。

二、強烈分蜂熱

強烈分蜂熱,一般發生在強群、流蜜期、氣候溫暖、內部悶熱、蜜蜂太擁擠等等。這種強烈分蜂熱,受外界氣候影響,受蜜源植物影響,但不受清理王臺影響,所以單靠消除王臺,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甚至會弄巧成拙,導致蜂王點蛋,王臺還未加高就分蜂。

正確的解除方法:把王臺先清理乾淨,再把蜂蜜搖掉,同時進行子脾調換,三天後,再進行蜂群檢查。

養蜂師傅技術分享

通常群勢大的蜂群,在各方麵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出現蜜蜂分蜂熱,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一、人工育王群

這種具有強烈分蜂熱的強大蜂群,最適合用作育王群。首先把蜂王提出蜂群,再將王臺全部清理乾淨,然後通過人工移蟲,把種王群子脾上24小時內的幼蟲,移入人工王臺裡,然後裝入育王框,再插入育王群裡,培育成新蜂王,再進行人工分蜂。

二、自然育王群

這種蜂群也可以用作自然育王群。首先把蜂王關起來,再把那些位置不好、空間不足、較瘦小、歪斜等不好的自然王臺清除掉。保留下來的王臺,應該是正直、粗大、較長的王臺。等王臺頭部變深棕色,能夠見到裡面蜂王的黑眼睛,再進行人工分蜂。分蜂后,一邊留下一個王臺,然後把其他的王臺剪下來,介入別的蜂群裡。

群勢大並且具有強烈分蜂熱的蜂群,可以直接用來培育蜂王,然後進行人工分蜂,但是作為育王群培養蜂王完成後,閩南蜂哥不建議直接放入老蜂王恢復產卵,至於為什麼,我們下一篇文章再來與大家分享。如果剛好養殖場有成熟的王臺,那就沒必要用作育王群了,可以直接進行人工分蜂處理,直接介入成熟王臺,即可以解除分蜂熱,又能多一群交尾群,一舉兩得。

相關焦點

  • 蜜蜂為什麼產生分蜂熱?蜜蜂什麼情況下產生分蜂熱?
    在蜜源豐富同時產有雄蜂卵時要特別注意,特別注意,此段時間要特別注意蜜蜂產生分蜂熱,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我們必須安裝防逃片,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天天守在蜂箱門口看蜜蜂,所以我們要以防為主!避免蜜蜂逃跑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蜜蜂為什麼產生分蜂熱?蜜蜂什麼情況下產生分蜂熱,本人總結了七點:最主要的是第一點:有豐富的蜜源,有花有粉有子,豐衣足食!
  • 蜂群大流蜜期內自然分蜂有效利用的3個方法
    外界蜜粉源尚可,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群能增加蜂群的數量,有利於擴大蜜蜂養殖規模。同時分蜂群主要由休閒蜂組成,生理日齡較年輕,壽命長,能夠從事巢內的採集、哺育、造脾等各項工作,且效率高。早期的自然分蜂最有價值,因為它能在流蜜期前恢復群勢,並能充分利用大流蜜,生產和貯備大量的蜂蜜。
  • 秋季流蜜期結束,自然王臺即將出現,給蜂群人工分蜂何樂不為呢!
    秋季外界流蜜期結束的時候,這時養蜂人需要檢查蜂群內是否出現蜂王臺,蜂群在流蜜期之後,強群容易出現分蜂熱,同時,弱群內老蜂王控蜂能力和產卵能力不足情況下,弱群內會出現自然王臺和交替王臺,這時養蜂人根據蜂群群勢,蜂群內蜂王的產卵能力和控蜂能力,秋季流蜜期結束的時候,養蜂人可以保留蜂群內蜂王臺,決定給蜂群進行更換新蜂王和人工分蜂的操作
  • 分蜂熱的處理方法!
    現連日陰雨,蜜蜂喜歡在蜜源豐富,同時產有雄蜂卵時產生分蜂熱,天晴要特別注意分蜂,必須安裝防逃片,同時此時也是誘蜂好時節,怎麼處理分蜂熱,本人總結了以下點:第一:三五天要開箱查脾,看是否有王臺,有王臺要及時處理(當然王臺留與否看自己意願),同時也要注意,有王臺蜜蜂特別兇,要戴好防護面具,手套等準備工作。
  • 蜜蜂養殖技術|判斷蜂群停止分蜂的2個方法
    蜂群在春末夏初首次準備分蜂,蜂群出現分蜂熱徵兆,人為採取措施消除或緩解蜂群分蜂情緒後,判斷蜂群分蜂是否停止。2、再次分蜂是否停止。當蜂群已經發生分蜂后,判斷分出群或原群是否停止分蜂。解除分蜂熱的常用方法有換王、調出封蓋子調入卵蟲脾、取蜜、人工分群、分區飼養、毀除王臺、人工模擬分蜂、搬遷等,每種方法在使用時,操作的時間越早,對於分蜂熱解除越有利。
  • 蜜蜂養殖技術|根據不同蜜源狀況防止自然分蜂的三種人工分群方法
    人工分群是防止蜜蜂自然分蜂的有效措施,根據不同的蜜源狀況採取恰當的人工分群方法,縮小了蜂群群勢,不使蜂群積累分蜂必須的過剩幼蜂,使蜂群長時間處於群勢增長階段,這樣做不僅能增加蜂群的數量,多培育採集蜂,更能充分有效利用蜜源,提高蜂蜜產量。
  • 為什麼連續毀除王臺蜜蜂分蜂性會增強?原因有4,附正確處理方法
    由於養蜂人發現毀掉王臺可以改變蜜蜂分家的決定,於是這種方法別很多養蜂人採用,但是很遺憾,在這種方法被使用以後,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比較明顯的問題是蜜蜂的分蜂性問題,本來過去王臺要封蓋了五六天蜂群才分家的,如今王臺都還沒有封蓋,蜜蜂馬上就分家了,甚至嚴重的蜂群中連王臺都還沒有看見蜜蜂就發生了分家。
  • 發生自然分蜂的預兆與防止自然分蜂的方法
    ,開始在巢脾邊沿造數個王臺基迫使蜂王於不同時間在王臺內產卵,王臺內出現幼蟲後,蜜蜂就減少飼餵蜂王,使蜂王的產卵量迅速下降,經一星期左右,蜂王完全停止產卵。由於原群中失去了大部分封蓋子和幼蜂,這樣就解除了分蜂熱。另外新分群中因外勤蜂飛回原來的蜂群內,一般也解除了分蜂熱。在新母蜂交配以後,就可以利用它組成採蜜群。另外有時由於久雨初晴,或者檢查的時候疏忽大意,也有發生自然分蜂的現象,應及時將分出群收捕回來,並另外放置一個地方。如果原群比較強,則需要把它均分成兩個小群,各選留一個成熟的母蜂臺。
  • 蜜蜂分蜂發生在幾點到幾點?都有哪些特徵?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由於蜜蜂發生自然分蜂有分走的可能,所以在蜜蜂養殖中一般不會讓蜜蜂發生自然分蜂,而是通過人工分蜂的方式來解決,避免蜜蜂飛走而造成損失,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1.蜜蜂發生自然分蜂前蜂群變化2.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情形3.人工分蜂方法4.土法養蜂收捕蜂團蜜蜂發生自然分蜂前的變化蜜蜂發生自然分蜂是蜂群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的結果
  • 蜂群的自然分蜂和對分蜂的控制方法
    具體表現是:蜜蜂在巢脾邊沿造數個王臺基,迫使蜂王在其中產卵。蜂王於不同時間在王臺內產卵以後,蜜蜂就減少飼餵蜂王,使蜂王的產卵量迅速下降,經一星期左右,蜂王完全停止產卵。蜂王產卵量的突然變化,使蜂群的哺育工作大量減少,無事可做的蜜蜂越來愈多,往往聚集在巢門前形成「蜂鬍子」。蜂王的卵巢縮小,體重減輕,以便隨分出群飛走。在分蜂出發前,每隻要飛離的蜜蜂都吸飽蜂蜜,作為途中飼料以及在新巢建築巢脾之用。
  • 蜂群還未發展成強群,為什麼會出現分蜂熱?養蜂人該如何預防?
    對於各位養蜂人來說,最大的願望就是養出幾箱強群蜂。強群不僅能夠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減少病蟲害侵襲,還能夠在大流蜜期快速搶奪蜜源,實現蜂蜜的高產。 但是分蜂熱的出現,卻讓很多養蜂人的「美夢」化為泡影,有些蜂群甚至根本沒有機會發展為強群,就會被分蜂熱「禍害」了……那麼,蜂群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分蜂熱呢?
  • 春天蜜蜂起分蜂熱影響採集蜂蜜積極性,可以人工分蜂來解決問題
    我們養蜂很多都是選擇的中蜂,也就是本的中華蜜蜂俗稱土蜂。這種蜜蜂野性比較足,而且因為天性使然,一達到條件就要起分蜂熱,分群延續種群。所謂分蜂熱,就是蜂群產生了一個或幾個王臺,會產生新的蜂王,導致分蜂,迫使老蜂王帶領一半工蜂飛走,另闢地方建立巢穴。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在春末夏初,外界候平均氣溫15℃以上,蜜粉源尚可,蜜蜂群勢達到當地強群時,蜂群容易發生分蜂行為,在分蜂準備階段,蜂群內呈現出不同的分蜂熱徵兆,以築造雄蜂房、培育雄蜂兒作為分蜂初期徵兆,以築臺、培育分蜂蜂王作為分蜂中期徵兆,以分蜂王臺封蓋作為分蜂后期徵兆,同時伴有群勢快速增長,哺育力過剩,休閒蜂增多等熱症。
  • 分蜂到底是自然進行好,還是人為幹預好?如何進行有效的分蜂管理
    以上是我們所說的主要是自然分蜂,還有一種方法是人工分蜂,是為了提高蜂群數量以及蜂蜜產量所做的措施,後面我們會提到。在了解了什麼是分蜂現象及其出現的原因後,有網友可能會問:分蜂是蜂群的一種自然現象,但如果出現「分蜂熱」,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分蜂管理呢?二、面對「分蜂熱」,如何進行有效的分蜂管理其實,蜂農在養殖過程中,最怕的就是蜂群在出現分蜂熱。
  • 蜜蜂什麼時候分箱好,各種分群方法的優缺點,如何控制分群
    我是新農村百事通,一個待在農村喜歡養蜜蜂的業餘養蜂愛好者,對於蜜蜂如何分窩,什麼時候最好?來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蜜蜂分窩的方法有兩種,兩種方法的優缺點如下:第一種、自然分蜂法。這種方法是遵照蜜蜂的自然天性,採取自然分群的一種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操作流程,由蜜蜂自己確定什麼時候該分,應該分多少蜜蜂出來,沒有特定時間限制,是最簡單的懶人養蜂分群方法。
  • 中蜂如何阻止分蜂熱,怎麼提高產量?用好這2招,蜜多蜂足
    關於中蜂如何防治分蜂熱和如何提高蜂蜜產量的問題,第一科普小編認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找到影響蜜蜂分蜂熱的因素和影響蜜蜂高產的因素,然後逐個的來解決,其實只要弄清楚了引發分蜂熱的原理,我們自然知道如何預防分蜂熱,而提高產蜜量,方法是比較多的, 而且也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所以這裡我們只能從分蜂熱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分蜂熱中蜂和意蜂有差別嗎?
  • 新手進行人工分蜂的實用技巧,原地分蜂方法的詳解!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蜂群會出現分蜂熱的情緒,工蜂開始建造新的蜂王臺,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時間會受到外界天氣變化,和蜂群內分蜂熱的程度,導致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時間不確定,給養蜂人收捕自然分蜂群增加難度。
  • 蜜蜂連續兩天下午掛「鬍子」,為啥沒有分蜂?養蜂人告訴你原因
    關於蜜蜂連續兩天下午掛「鬍子」的問題,在蜜蜂養殖中過去我們有通過觀察蜜蜂的巢外情況來判斷蜜蜂是否分蜂的方式,其中蜂群門口有懸掛的「鬍子」蜂就是蜂群即將分蜂的一個前兆,所以說當我們發現蜜蜂連續的在蜂箱門口結團為鬍鬚狀的時候,是應該考慮蜂群將要發生分蜂的,尤其是在白天的時候出現,這說明蜂群發生分蜂的可能非常大
  • 預防蜂群自然分蜂,從分蜂熱源頭解決問題,這4招很不錯!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養蜂人的管理下,從弱群成長為強群,強群維持群勢繁殖發展過程中,蜂群內容易產生分蜂熱,強群產生分蜂熱的原因有這幾點,新蜂數量充足,蜂群的採集能力和哺育能力較強,容易受到外界蜜源變化的影響,蜂群結構發生變化,工蜂處於閒置狀態,蜂箱內蜂群空氣流通性不足
  • 蜂群分蜂的原因特徵,如何避免蜜蜂分蜂,蜜蜂分蜂后的優點與缺點
    蜂群分蜂原因是:當蜂群發展到一定群勢就會出現蜂量過大,蜂王信息素也難以傳播到蜂群各處,或者蜂群生存空間狹小,蜂王產卵量逐漸不能夠滿足哺育蜂的需求,幼蟲量少哺育蜂過剩,形成分蜂熱,蜂群以分蜂的方式讓種族得到繁衍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