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普遍遭受寒潮侵襲,不少地方溫度創造了近年來的新低,為此不少人甚至有種進入小冰川時代的感覺。而今年氣候異常想必無數人能夠感受到,澳大利亞持續大半年的山火被艱難撲滅後,度假勝地的森林火災又再次來襲,而東非蝗蟲災害沿途奔襲了數千公裡,甚至一度在印度肆虐成災。而咱們這裡夏天南方地區降雨異常多,本以為冬天會是個暖冬,沒想到冬天的冷空氣一波接著一波,如今南方的許多小夥伴也感受到了陣陣的寒意。
北極冰川融化
當然,氣候異常變化最引人矚目的的則是北極冰川融化,造成永凍土中的遠古生物遺體解封。北極冰川底下保存著遠古生物遺體不是新鮮事,但最近幾年遠古生物屍體被發現的次數越來越多。僅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就發現了洞穴獅崽、野牛、野馬以及保存完好的猛獁象,而前段時間一隻幼年披毛犀被發現,這隻披毛犀全身保存完整,毛髮濃密,全身的組織、牙齒、骨骼、器官等沒有一處破損,甚至最後一餐也還停留胃裡面。
經過碳鑑定,該幼年披毛犀大約生活於兩萬年前,這個時間點恰好位於第四紀冰川的結束之前。高緯度地區冰川覆蓋的面積比較廣,那時氣溫比正常溫度要低十幾度,而遷徙中的動物掉進河裡,被衝進了溫度更低的下遊,最終冰凍起來,沒想到數萬年之後才重見天日。
科學家在北極凍土地帶曾經發現了多處猛獁象遺體,當時北半球接近一半的區域被冰川覆蓋,猛獁象為了抵抗寒冷,進化出了厚厚的皮毛,它們的身影已經涉足北極地區,但沒想到的是遭遇了遠古人類。西伯利亞地區曾經出土了一個完整的幼年猛獁象屍體,看來幼年階段的遠古生物似乎更加難以適應冰川寒冷氣候。當動物族群裡面的幼崽紛紛夭折後,該族群離滅絕就不遠了。
冰川凍土裡面隱藏著什麼?
地球雖然是最適宜生命生存的星球,但並不意味著生命可以高枕無憂,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災難,上演了數次生命大滅絕現象。這裡面極端氣候往往起著助推作用,尤其是冰川時代的出現,大量生物難以適應環境變化,最終滅絕消失。冰川裡面蘊含了豐富的水資源,據統計兩級地區與高山冰川的儲水量加在一起等於地球淡水儲水量的68.7%,冰川融化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海平面上升,目前全球多個重要的城市經濟帶都位於沿海地球,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
而凍土融化除了會造成地勢下陷外,裡面蘊藏的遠古微生物與病毒會被重新釋放出來。這些遠古微生物究竟有何種威力,還不好說,但是我們從一個出土的馴鹿身上發現了炭疽病毒,如果還有其他未知的致命性的病毒,那麼後果不堪設想。事實上,不少專家擔心北極凍土中封存了一個遠古病毒庫,這個潘多拉魔盒,不知道何時就會被打開。
除了微生物之外,據《國家地理》雜誌稱,科學家在北京凍土裡面發現了天然汞,其儲存量是人類過去30年排出的汞的20倍。一旦這些汞釋放到地球生態圈內,會損害地球生命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當然,凍土之下還保存了甲烷等大量的溫室氣體,而溫室效應恰好是地球變暖的元兇,也是冰川與凍土融化的直接因素。
西伯利亞八萬年一遇的高溫
已經過去的2020年對於西伯利亞來說不是一個好年份。該地區的氣溫不僅比往年高5℃,最高氣溫甚至超過38℃,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罕見高溫紀錄。
最新研究發現,西伯利亞反常的熱浪正是來源於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北極無法獨善其身。如果沒有人類活動的影響,這種極端高溫每八萬年才會出現一次。炎熱天氣引發了多處森林大火,也造成了不少凍土的消融,最終使得遠古生物的遺體解封。雖然遺體給科學研究提供了素材,但其引發的後果讓人擔憂。
總結
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幹預越來越深,溫室氣體的持續排放,已經讓地球不敢重負。遠古生物遺體的持續出現也許是某種提醒,地球在告訴人類需要控制自己,不要過多地侵害自然。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的經濟活動還無法減緩下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大幅減少也並不現實。但自然界的懲罰手段以惡劣的氣候形式出現,最終肯定會讓人類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