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嘉賓:理察·科西昂特(法語音樂劇《巴黎聖母院》、中文原創音樂劇《圖蘭朵》作曲) 記者:王潤
正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的法國音樂劇《巴黎聖母院》20周年紀念版,無疑是這個夏天最熱門的演出。劇中每個人物都散發著光彩,每個唱段都洋溢在人們心頭。尤其是全場觀眾一起高聲合唱劇中經典歌曲《大教堂時代》的盛況,更是每天演出謝幕時都會上演的感人時刻。而譜寫這些動人旋律的,是享譽國際的著名作曲家、歌手理察·科西昂特。此次他攜夫人專程飛到北京,不僅登上了《巴黎聖母院》的舞臺,作為演出謝幕時的驚喜彩蛋,和觀眾們一起合唱劇中歌曲;而且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作為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公司正在打造的中文版音樂劇《圖蘭朵》的作曲,為《圖蘭朵》親自挑選演員。
這位有著多元文化背景、個性強烈的音樂家,個子不高,但氣場強大;一頭淺棕色捲髮,散發著藝術家浪漫詩情的氣質;眼神中流露出謙遜、溫和的笑意,但常常緊抿著的嘴唇,又讓人感受到他對藝術的嚴謹和苛刻……當年,《巴黎聖母院》全世界9個語言版本的主演全都由他親自選定,而這一次,什麼條件的中國演員才能得到他的青睞,成為中文版音樂劇《圖蘭朵》舞臺上的耀眼明星?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作曲家理察·科西昂特。令人沒想到的是,他毫不在意演員的資歷和背景,而更看重的是藝術的天分和才華。「我從來沒有專門學習過歌唱、彈琴和作曲,都是自學成才。所以不管你是什麼年齡、背景,也不管你是不是專業學過音樂、甚至識不識譜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有才華和天賦!」
「我的作品無法定義為一種類型」記者:上一次看到您,是中文版原創音樂劇《圖蘭朵》在故宮舉辦的發布會上,當時您現場自彈自唱了《巴黎聖母院》中的經典曲目《大教堂時代》,令人難忘。而這一次,不僅您最重要的代表作《巴黎聖母院》音樂劇正在北京熱演,您還登臺跟中國觀眾一起合唱。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此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您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科西昂特:《巴黎聖母院》從1998年首演到現在,已經在全世界很多國家上演了5000多場。這一次看到那麼多中國觀眾竟然可以用法語跟我一起合唱其中的歌曲,讓我非常驚喜,也很感動,這對於我來說,真的是很棒的禮物。
記者:《巴黎聖母院》誕生21年來,據說音樂和編曲部分沒有做過任何修改,但至今仍然能夠常演不衰,震撼人心,而且它的音樂風格似乎不同於其他音樂劇,非常多元,又有著強烈的個性特色,這是不是和您個人獨特的成長經歷有關呢?
科西昂特:一部作品其實創作出來之後就已經很完整了,不需要再做額外的修改,否則反而會破壞它原有的和諧型。《巴黎聖母院》可以說是我創作音樂劇的「開山之作」,也奠定了我後來作品的風格,就是不同於其他歌劇、音樂劇、搖滾戲劇,而是一種綜合了各種元素,取其精華,從而形成了我個人強烈風格的融合體,它不屬於任何一種類型。我從一開始創作作品,就不喜歡追趕潮流或者迎合大眾,而是去創作獨特的具有個人風格的音樂。我的父親是義大利人,母親是法國人,我出生在越南,受到過東方文化的影響,11歲後回到歐洲,在羅馬長大,現在經常住在愛爾蘭。我可以用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三種語言創作,我也喜歡各種類型的音樂,古典樂、搖滾樂、爵士樂……但我不會只專注於其中某種類型,而是把它們融合起來,從而擴展自己的音樂世界,更好地的去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圖蘭朵的糾結複雜和現代女性很像」記者:您的成長經歷有著東西方文化的背景,您現在正在選角的《圖蘭朵》也是一部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故事。聽說您十多年前就已經把這部作品的音樂創作出來了,這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
科西昂特:2006年,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把這部作品的音樂完成了。現在音樂小樣也已經完成了,我自己把裡面所有的歌曲都演唱了一遍,我所有的作品,都會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同時去呈現精神層面的東西。無論是《巴黎聖母院》,還是《圖蘭朵》,內在的主旨都是希望人們接納差異,尋找內心深處的自由,尋找存在於世間的意義,尋找愛的意義。我想要告訴人們的是,認清你自己是十分必要的。不要試圖成為別人,要勇敢做自己,這是我的作品想要傳達的最珍貴的信息。
記者:《圖蘭朵》作為歌劇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了,那麼這次的音樂劇有什麼不同呢?
科西昂特:我需要特別重申的是,這個作品和偉大的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無關,而是基於來自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日》中的故事。在這個有著東方背景的故事中,不僅有外在的戰爭衝突,也有人物內心的糾結。主人公圖蘭朵公主本身就是一個內心很糾結的人物,她在小的時候遭受到父親被搶走的刺激和傷害,所以在內心築起了一道牆,對接觸男性、接受愛都有種牴觸,是一個起初不懂得愛的角色。她在男性面前表現的非常高傲冷酷,但內心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卡拉夫王子的到來,其實就是為了打破她心中的那堵心牆,讓她知道什麼才叫做愛。圖蘭朵有點像是一個處於全世界中心的人物,所有的男性都想去追求她。但他們所描繪出的她的形象,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她。而她的困境在於,如何在如此強烈的名望光環之下,如何去面對內心真正的情感。這其實有點像現在的明星一樣,既有在公眾面前的形象,也有屬於自己的一面,二者可能截然不同。現代生活中其實也有很多這樣的女性,她們生活得的不容易,為了在社會中爭取自己的一席之地,表現出的並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性格和情感。
記者:那您認為什麼樣的演員適合塑造這樣的角色呢?
科西昂特:我不是在找演員,而是在找有才華的歌手。我會避免去找演員性質的歌手,我想要的不是表演出來的,而是自己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天分的歌手。唱歌不僅僅是技巧性的藝術,更多是傳達自己思想和價值觀的方式。在圖蘭朵這個人物身上,有兩種個性融為一體,既要表現出權威和冷酷,還要表現出但她內心又有著非常脆弱的小女孩的一面,是非常複雜和衝突的,所以我想尋找天性就有這樣特色的歌手。
「比起學歷、資歷和年齡,最重要的是才華和個性」記者:我之前聽到有些音樂劇的導演說,音樂劇的演員最重要的是表演能力,是演技,而不是唱功好。這跟您的說法好像不太一樣?
科西昂特:我的觀點完全相反,我覺得唱歌的才華要比演技更重要。因為演技可以去學習,但一開始就是適合這個角色的有才華的人,這是學不來的。所以我要找的,是真正符合角色個性的有才華的歌手。作為一個藝術家或者歌手,最重要的是要呈現出自己個人的獨特之處。我看到很多有著學院背景的歌手,確實學校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音樂和表演的技巧,但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在學習之後能夠突破這些技巧和框架的束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風格。學校教育常常以統一的標準把大家都塑造的比較類似,但你在進入這個行業開始自己的個人藝術生涯時,還是要去尋找自己明顯的個人特色。而這和年齡、資歷是沒有關係的。我很喜歡和一些非常年輕的歌手合作,很多都是14歲到22歲的歌手,比如《巴黎聖母院》中有一個扮演卡西莫多的演員,當初被我選進來的時候,只有15歲。才華不是通過年齡、學習來堆積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我自己就不是學院派出身,我從來沒有到專業的音樂學校學習過唱歌、彈鋼琴,還有作曲,但我都能做到,我都是完全自學的。
記者:所以您會希望有更多不一定具有專業背景,但是有才華的歌手來參加《圖蘭朵》的演員招募嗎?
科西昂特:太歡迎了!非常非常希望!無論你什麼年齡、什麼經歷,無論你唱的是哪種類型的音樂,只要你有才華,我們都歡迎!《圖蘭朵》中有很多的角色,既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所以我們需要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演員。像《巴黎聖母院》中的演員,他們來自各個國家,各自的求學經歷和生活經歷都很不一樣,有的之前是唱藍調爵士的,有的是唱搖滾的,有的甚至不會識譜但歌唱得很好……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融合,才會讓作品變得更飽滿豐富。我希望有更多有才華的歌手來到我們這裡,不用顧慮自己的音樂背景和風格,原原本本展示出自己的個性,這是最重要的!
記者:聽說《巴黎聖母院》全世界9個語言版本的演員,都是您親自挑選的?這次來中國演出的唯一參加過1998年首版演出的演員丹尼爾「丹叔」,也是您當初選定的嗎?他當時被選中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科西昂特:是的,丹尼爾也是我選的。他當時在加拿大有一點名氣,但在法國默默無聞,他沒有學過古典樂,對自己能否勝任這個角色也感到有些惶恐、懷疑。因為主教這個角色的音域要求非常廣,高低音跨度很大。為了讓他演好這個角色,我們合作了很長時間,幫他找到適合他的發音方式,後來他的妻子來看他的彩排時也很吃驚,說沒有想到自己的丈夫可以唱得這麼好!無論是丹尼爾,還是扮演卡西莫多的演員,他們都是在音色和個性上非常有特色的人。在中國也有很多有才華的歌手,我們期待著能把他們找到,希望更多有個性、有才華的人,加入到我們的《圖蘭朵》當中來!也許其中就有未來的「丹叔」呢!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王潤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