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吹得再大,吹不下去的時候,總會破的!
一代神犬藏獒,一度被炒得一隻藏獒值北京兩套房,一隻藏獒3000萬的天價。
然而,資本總會逃離,泡沫總會破滅,長達十年的炒作大戲,轟轟烈烈開場,一地雞毛收場。
2004年,剛退休的馬教練掀起了藏獒熱,一場風風火火的炒作大戲就此開始。2009年,30輛奔馳車接一隻400萬的藏獒推波助瀾,2011年,比黃金還貴的3000萬青島藏獒落戶北京獒展,就此推向頂峰。
2013年,人們發現藏獒並不能戰獅子,甚至連狼都幹不過,只能在犬類中當大哥的時候,才發現一獒戰三虎竟是虛假的謊言。
隨後,藏獒熱全面退潮,普通藏獒跌落千元,養殖大戶甚至以百元價格賣進餐館,一代神犬,在30輛奔馳車的護擁下出場,卻逃不了淪為火鍋食材的宿命。
藏獒可以炒,茶葉也能炒,中國茶界風水輪流轉,有的已經被炒得躺下了,有的正轟轟烈烈的進行中。
然而,無論炒作藏獒,君子蘭,還是茶葉,結局總是一樣的,謊言被戳穿的時候,資本總會逃離,泡沫總會破滅,結局總是一地雞毛。
- 01 -
茶葉風水輪流轉
中國茶葉,可謂是資本輪流轉。
鐵觀音率先出場,當年,憑著觀音韻獨步中國茶界,被稱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那時候,鐵觀音遠銷港澳,嗜茶如命的潮汕人,家家戶戶以喝鐵觀音為榮。
隨後,又炒作紅茶中的金駿眉,正宗金駿眉,用正山小種芽頭製作,質量無懈可擊,高品質金駿眉價格上萬一斤。
然而,一場官司讓金駿眉迅速爆火,金駿眉爆火之後,不法商人竟用綠茶炒制金駿眉,導致金駿眉的名聲越來越差,價格暴跌。
普洱茶看著鐵觀音和金駿眉,默默地嘆了聲氣:我應該不算炒作吧,畢竟我真能和酒一樣越陳越香。
中國所有茶葉一齊看過來:呵呵,普哥,你真會講笑話。
大陸普洱茶爆火之前,在華人聚集區,普洱茶就已經崩盤過了。上世紀50年代,香港普洱茶崩了。上世紀90年代末,臺灣普洱茶也崩了。
臺灣普洱茶崩盤後,港臺商人來到雲南原產地,看看普洱茶在大陸的市場如何?
他們輾轉到版納大山的時候,簡直目瞪口呆,雲南茶山還是一片刀耕火種,他們提出要收茶農手裡的老茶的時候。
淳樸的茶農眼神惶恐,以為普洱茶只有兩年保質期,要是賣給他們,以後喝出什麼問題,可就麻煩了。
於是,淳樸的茶農當著港臺商人的面,把一堆堆老茶倒進了河裡。
港臺商人雖然失去了一堆老茶,卻收穫了更值錢的東西:雲南茶山,雲南市場對普洱茶一無所知。
炒作,又可以復盤了!
2000年開始,港臺資本用低價回收了市場上的普洱茶,並請專家為普洱茶文化背書。到2003年的時候,用資本控制了當時半死不活的雲南普洱茶企業。
把生產資料和普洱茶成品控制之後,中國茶界最成功的的炒作案例就此擺上檯面。
首先,拍賣會上瘋狂造勢,2004年,先用魯迅之子周海嬰收藏的3克普洱茶膏進行拍賣,賣出1.2萬的高價。
各種拍賣會緊鑼密鼓地籌備進行時,把專家的普洱茶文化研究砸向市場,並請學者研究普洱茶的功效。
總之,千方百計把勢造起來。
2005年,馬幫進京事件,讓普洱茶迅速火爆。雲南少數民族穿著民族服飾,牽著馬,馱著普洱茶,輾轉各地,最後出現在帝都的街頭,衝擊力實在太大。
2006年,又出現普洱茶環遊世界的驚人壯舉,一時間,滿城儘是普洱茶。(2003-2006年,至少有200億民間資本進入普洱茶)
見普洱茶這麼火熱,吃瓜群眾果然源源不斷地進入,礦老闆不幹礦了,開始做普洱茶,屠戶也放下手中屠刀,走在搬運普洱茶的路上。
2007年4月,聲勢浩大的百年貢茶回歸故裡,堪比30輛奔馳送一隻藏獒的場面,出現在普洱茶行業。
然而,就在百年貢茶回歸故裡的同時,炒作已經布局完成,進入收尾階段,港臺商人又湊了一把火。
大廠家一邊開始瘋狂拉升茶價,一邊開著卡車,去自己控制的茶莊收茶,一次拉幾車,幾天拉一次,製造一種普洱茶市場供不應求的假象,讓吃瓜群眾和小廠家趕緊砸錢進來,買普洱茶坐等升值。
那段時間,第二天睡醒,普洱茶的價格,就有可能漲三成。
大小茶老闆,普通群眾瘋狂購入普洱茶,坐等升值。然而,6月,某大牌生肖餅價格突然暴跌,隨後牽連全線。
這就是2007年中國茶界十大事件之首的普洱茶崩盤!
今天,再看以前的故事,平心而論,那場炒作,的確給普洱茶帶來了傷害,30萬噸庫存,現在依然躺在東莞茶倉裡。
然而,那場炒作,讓普洱茶全國出名,曾經刀耕火種的雲南茶山,茶農可以通過賣茶為生,普洱茶這個產業,也帶動了就業。
2008年,普洱茶受到崩盤打擊,整個行業凍得死去活來。然而,2009年,普洱茶馬上強勢復甦。
這回的招牌,變成了名山古純。意思是:普洱茶都能越陳越香,只有大古樹上的普洱茶才值得喝。事實也是如此。
名山古純時代,造就了冰島和老班章,曾經,老班章一餅古樹,惹得多少茶客流連忘返。
到2014年,名山古樹到達頂峰,老班章的茶價被炒到1萬元公斤。遙想15年前,勐海茶廠收老班章茶葉的時候,還覺得老班章的茶又粗又黑,賣相不好。
到2015年,老班章茶價已經翻了1萬倍!
然而,2015年,中國茶葉一片涼涼,綠茶大哥西湖龍井價格攔腰截斷,老班章茶葉滯銷。此後幾年,普洱茶一直死氣沉沉,到如今,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茶葉越來越難賣。
正當吃瓜群眾指責普洱茶的時候,天價巖茶橫空出世。
2018年,520萬一斤天價牛肉(牛欄坑肉桂)出現在大眾視野。巖茶,又成了炒作的香餑餑。
今年,普洱茶巔峰冰島老寨的價格4萬一斤,巖茶卻達到48萬一斤,9600元一泡,成功創造了:中國99.99%的消費者都喝不起一泡茶的奇蹟。
從鐵觀音到金駿眉,資本游離於中國茶界,隔幾年炒一把,有的已經躺下了,有的風華正茂。
但結局永遠是一樣的,泡沫總會破滅,資本總會溜之大吉。而最受傷的,是那些無辜善良的人,是那些兢兢業業,做正經生意,好好賣茶的人。
- 02 -
茶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
就市場來說,社會階層自古就有,以後也不可能被消滅,階層的分化一定會導致消費的分層。茶葉和紅酒一樣,貴的大拉菲8000一瓶,普通的餐酒50元一瓶,其實是各有各的需求。
一斤茶葉,就市場而言,優質茶葉幾千元一斤,這是允許的。
然而,把茶葉炒到幾百萬一斤,真值這麼多錢?這完全脫離了老百姓的需求,是竭澤而漁,終究會害了整個茶行業!
天價茶出現在市場,最可怕的不是那幾斤茶葉,而是帶來的市場聯動。
茶商看著一斤牛肉520萬,他家的*肉茶園就在牛肉旁邊,牛肉520萬一斤,他家的*肉就賣個480萬吧!
這樣一環帶一環,把茶葉價格拉的虛高。然而,有錢人就那麼一小群,被拉得虛高的天價茶,誰來消費?
只有把茶葉消費掉,讓茶葉流通起來,茶葉市場才能長久發展。
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每種茶都朝著天價茶看齊,仿佛天價才是好茶的標配,然而,價格越高,老百姓越消費不起。
茶葉,陷入價格高,難消費,高庫存的惡性循環。
茶葉賣不出去,首先衝擊的是茶商
茶難賣,茶葉躺在茶商的倉庫,久而久之,日積月累,茶商甚至被庫存拖垮。
茶行業很多老闆,號稱身家千萬。以茶葉的價格估算,的確如此,天價巖茶有10來斤,老班章古樹幾百斤,其它山頭頂級純料有幾百斤。
估算下來,的確身家千萬,其實呢,天價茶賣不出去,現金流捉襟見肘,甚至連廁紙都靠貸款。
茶葉脫離了老百姓的日常需求,老百姓喝不起茶葉,茶葉無法流通,再貴的茶葉,號稱幾萬一斤,賣不出去,無法流通,本質只是一堆葉子。
炒作,也傷害茶農
茶農賣茶,一是賣給茶商,二是賣給散客。
一旦茶商茶葉賣不出去,被庫存拖垮,茶農沒有了最大的買家,損失可想而知。
炒作,讓散客也買不起茶,這幾年,滿地茶農賣茶,但茶葉價格太貴,最終賣出去的,並不多。
以普洱茶為例,好一點的古樹茶賣了,但中小樹茶的庫存還有很多,近幾年,茶農不單獨賣古樹,就是以為一旦把古樹單獨賣了,中小樹很難賣!
賣茶這條路上,價格貴、賣不出去的痛,茶農、茶商、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炒作,讓消費者喝不起茶
2019年,我國茶葉內銷均價135.25元/公斤,然而,市場上真賣這個價的茶葉並不多。
柴米油鹽醬醋茶,本該讓大家都喝得起。但這幾年,茶葉炒作太猛,茶葉漲價的速度,遠遠超過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對城鎮居民來說,茶葉,越來越喝不起。
農村茶葉市場更是尷尬,幾百元一斤的茶葉不敢妄想,平時只能喝十元一公斤的茶葉,或者索性喝茶渣,碎茶。
一邊是200萬噸庫存去不掉,一邊是老百姓喝不起茶,這真的很尷尬!
茶是用來喝的,不能脫離群眾基礎,不能遠離老百姓。不然,縱然天價茶能博人眼球,也只是空中樓閣,一旦資本逃離,終會轟然倒塌。
茶葉炒作,除了資本得利,炒完之後,溜之大吉,留下的爛攤子,傷害的是茶行業兢兢業業的人。
無論藏獒。君子蘭,還是茶葉,資本的確可以創造很多東西,但資本改變不了自然規律:
謊言被拆穿,泡沫破滅的時候,資本會逃離!
剩下的,是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