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明大使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旗艦節目「安德魯 馬爾訪談」直播專訪...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2020年7月19日,劉曉明大使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旗艦高端訪談節目「安德魯 馬爾訪談」(The Andrew Marr Show)現場直播專訪,闡述中方在香港、華為、新疆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專訪實錄如下:

  馬爾:歡迎大使先生。我想首先談談香港的情況,在香港,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和言論自由是否仍然得到尊重?

  劉大使:完全得到尊重。有人拿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說事,事實上,國安法旨在恢復香港的正常社會秩序,保護的是絕大多數人的權利,針對的是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馬爾:我想提醒觀眾國家安全法實際上說了些什麼。它說:什麼行為屬於違法將由北京而不是香港決定,抗議者僅因使用標語牌就可能被捕,警方無需搜查令即可進入建築物進行搜查,審判可以在沒有陪審團的情況下秘密進行。這些法律條款顯然違反了中國「一國兩制」的承諾。

  劉大使:這些信息是完全錯誤的。我不知道你是否讀過香港國安法。首先,香港國安法開宗明義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並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為什麼要實施國家安全法?基本法第23條授權香港特區就維護國家安全自行立法,即我們常說的第23條立法。但23年來,由於反對派的幹擾和麻煩製造者的恐嚇,相關立法遲遲未能完成。維護國家安全歷來是中央政府的職責所在。

  馬爾:你提到麻煩製造者,但是根據我們節目觀眾所尊重「大赦國際」組織稱,隨著香港當局逐步採用中國大陸模糊且包羅萬象的國家安全定義,香港人享有的和平集會、言論、結社自由的權利迅速受到侵蝕。

  劉大使:「大赦國際」沒有任何信譽可言,因為他們製造了大量了污衊中國的不實之詞,對中國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好話,從來沒有一句客觀的評論。去年我曾和你討論過香港形勢,面對當時的動蕩和暴亂,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必須採取措施予以制止。

  馬爾:香港現有的法律相當有力了,難道還不夠嗎?如果真的有人在香港製造麻煩、擾亂香港,可以用現有法律對付他們。

  劉大使:這恰恰就是為什麼香港需要一部國家安全法。現有的法律不足以遏制打砸搶燒以及衝擊立法會等暴力行為。這種行為就如同衝擊英國議會。過去23年,香港始終沒有一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

  馬爾:真正的問題是,你們不希望香港人談論民主,不是嗎?川普總統多次說過,香港人的自由和權利已被剝奪;沒有特殊待遇,就沒有香港,因為香港將無力與任何自由市場進行競爭。很多人會離開香港,前往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這些人可以自由離開嗎?

  劉大使:人們當然可以自由進出。回歸祖國23年來,香港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回歸前,他們有什麼自由?他們可以自由選舉港督嗎?末任港督還是英國政府任命的。但過去23年中,香港人已經自由選舉了5任行政長官。

  馬爾:一個根本性的事實是,現在的中國政府更具民族主義傾向,更加咄咄逼人。中國還能否與全世界的自由市場國家建立一種完全開放的關係,這是真正的問題所在,而香港是問題的「震中」。

  劉大使:我認為,你們對中國真實情況的認識是非常錯誤的。我可以給你提供最新情況。你們常常不相信中國的表態,認為那是一種宣傳。你們更相信美國人,認為他們的話不是宣傳。那麼好,我可以告訴你美國人如何看中國。最近,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發布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涵蓋了過去13年的調查,結論是,中國民眾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滿意度高達93%,遠遠高於任何西方政府和西方國家領導人。這才是中國的真實情況。

  馬爾:下周,英國政府將就香港問題做出反應,據報導,英國政府很可能會採取類似「馬格尼茨基法案」的措施,禁止中國某些個人入境英國,也可能廢除英國和香港之間的引渡條約。如果真是那樣,中國將如何回應?

  劉大使:那將是完全錯誤的。我們歷來反對單邊制裁。只有聯合國才有權力實施制裁。如果英國政府走出對中國任何個人實行制裁這一步,中國必將做出堅決有力回擊。你已經看到中美之間的情況。美國制裁中國官員,中國就制裁美國參議員和官員。我不願看到這種針鋒相對的情況發生在中英之間。英國應該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不是隨美起舞,就像對待華為問題一樣。

  馬爾:說到針鋒相對或是報復措施,我們來談談華為。在有關華為的決定宣布後,中國外交部稱此舉將嚴重削弱互信,要付出代價。請問是什麼代價?

  劉大使:英方的決定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我們正在評估其影響和後果。在這一決定宣布那天,我說這對華為是黑暗的一天,對中英關係也是黑暗的一天,對英國則更是黑暗的一天,因為英國失去了成為5G領軍者的機會。我和英國歷史學家馬丁 雅克的看法不約而同。

  馬爾:他很了解中國。

  劉大使:他是很了解中國,寫了一本名為《當中國統治世界》的書。他有一段精闢論述:中國的乾隆皇帝在公元1793年告訴英國國王「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無有」。結果這成了中國此後150年衰落的開端。歷史總在輪迴。227年後的今天,2020年,英國對中國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5G技術」。我真不知道接下來的150年將會發生什麼。

  馬爾:有媒體報導,抖音近日做出擱置在英國設立全球總部的決定。中國政府是否會對捷豹路虎等在華經營的英國企業進行懲罰?

  劉大使:我們無意將經濟問題政治化。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英國迫於美國壓力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措施是十分錯誤的。有些人大談所謂「國家安全風險」,卻拿不出華為對英國構成「風險」的確鑿證據。華為已在英國經營20年,他們不僅為英國電信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詹森首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在2025年實現全英5G網絡覆蓋。華為有實力,本可以大力相助,但英國現在卻要把華為「踢出去」,用你們媒體的話,是在美國壓力下「清理門戶」。美國領導人近日表示,這都是他們的功勞。

  馬爾:讓我們談談新冠疫苗研發。近日,英國指責俄羅斯試圖竊取英國疫苗研發機密。我採訪與川普總統關係非常非常密切的美國佛羅裡達州聯邦參議員裡克 斯科特時,斯說美國情報機構有證據表明,中國正試圖破壞或遲滯美國疫苗研發。你對此怎麼回應?

  劉大使:這些「逢中必反者」對中國的無端指責數不勝數。我不想浪費你的訪談時間去駁斥他們的無端指責。中國在疫苗研發上非常開放,正與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科學家開展研發合作。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明確表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特別是要實現非洲最貧窮國家等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

  馬爾:讓我們談談中國維吾爾人境況,這也是目前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最大的問題。首先,讓我們看一段無人機拍攝畫面。這段非常令人不安的視頻已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幾乎可以肯定發生在中國新疆。你能告訴我們視頻裡是什麼情況嗎?

  劉大使:我不同意你這個觀點。這已不是你第一次給我播放視頻,我記得去年訪談你也播放過所謂新疆情況視頻。你本人去過新疆嗎?

  馬爾:沒有,我從未去過新疆。

  劉大使:新疆被認為是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中國有句話,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中國之美。

  馬爾:大使先生,這個視頻可是一點不美。

  劉大使:這正是我要告訴你的。自1990年代以來,新疆共發生數千起恐怖襲擊事件,人們無法......

  馬爾:那是10年前的事了。我想問,在中國北方地區為什麼有人跪在地上、被蒙上眼睛、剃光鬚髮、被帶上火車?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劉大使:我不知道你從哪裡得到這段錄像。要知道,不論哪個國家,都有需要正常轉移監獄囚犯的時候。

  馬爾:但是大使,這視頻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劉大使:我不知道你從哪裡得到這段視頻。

  馬爾:這段視頻已經傳遍全球。西方情報機構和澳大利亞專家都已確認其真實性。澳大利亞專家說這是維族人被帶上即將出發的火車。

  劉大使:我認為,西方情報機構不斷對中國進行虛假指控。他們誣稱有100萬或更多的維族人遭到迫害。新疆有多少人口?40年前,新疆人口約為400萬到500萬,現在是1100萬。40年,新疆人口翻了一番,哪裡有什麼「種族清洗」!

  馬爾:抱歉打斷你。根據中國地方政府的統計數據,2015年至2018年間,新疆維族聚居區的人口增長率下降了84%。

  劉大使:這個數據不對。我以中國大使的身份給你最權威的官方數據:過去40年新疆人口翻了一番。沒有所謂的人口控制,也沒有所謂的強制絕育。

  馬爾:但是從中國逃出來人說,目前新疆正在實施強迫維族婦女絕育的政策,這一政策已經實施很長時間。一位勇敢的女士在BBC「新聞之夜」欄目上公開作證。你可以看看視頻,的確有人在中國經歷了強制絕育。

  (馬爾播放所謂維族婦女視頻)

  劉大使:這種污衊指控不值一駁。一小撮反華分子和組織不遺餘力地從事損害中國利益的活動。但是大多數新疆人民對新疆的發展變化感到滿意。過去3年多,新疆沒有發生過1起恐怖襲擊。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新疆人民享受和諧生活,各民族和平、和諧的共處。維吾爾族僅佔中國人口的一小部分,即使在穆斯林中也是如此。他們與其他民族幸福、和平、和諧共處。中國的民族政策非常成功,各民族一律平等。

  (馬爾重播所謂維族婦女視頻)

  劉大使:首先,不存在所謂針對維吾爾人的大規模強制絕育,這絕非事實。第二,中國政府政策是,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但個別違反政策的情況不能排除,這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但這絕不是中國政府的政策,在中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馬爾:西方民眾收看這個採訪,看到人們被蒙上眼睛押解到火車上、送往「再教育營」的視頻,就會想起20世紀30到40年代的德國。

  劉大使: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正如我過去向你指出,新疆沒有所謂「集中營」。現在我們已進入資訊時代,反華勢力可以用各種手段編造各種污衊中國的虛假信息。

  馬爾:我讀一段《聯合國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的內容。公約說,種族滅絕行為包括:殺害該團體的成員;致使該團體的成員在身體上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的生育;強迫轉移該團體的兒童至另一團體。據稱,中國存在所有這些情況,將在聯合國面臨指控。

  劉大使:這不是事實。恰恰相反,新疆人民享受著幸福生活,他們要求在新疆恢復良好社會秩序。中國堅決反對酷刑以及迫害、歧視任何少數民族。中國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如我所說,中國政府的政策是,每一個少數民族在中國都得到平等對待,這是中國少數民族政策的成功所在。

  馬爾:對於西方國家來說,跟一個篤信民族主義、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還有沒有可能與之打交道?

  劉大使:你對中國的描述是不對的,中國並沒有變得「更具侵略性」,這種說法大錯特錯。中國沒有變,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發起了所謂「新冷戰」,制裁、抹黑、汙名化中國。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這些人仍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對這種非常錯誤的言行,我們必須做出回應。我們從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有人挑釁,我們必須回擊。

  馬爾:劉大使,非常感謝你參加今天的訪談節目。

  劉大使:謝謝!

相關焦點

  • ...劉曉明大使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安德魯•馬爾訪談...
    倫敦波特蘭大街49號,中國駐英國使館巍然屹立,跨越了三個世紀、三個時代。由此向南數百步,一街之隔,正是節目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英國廣播公司(BBC)總部所在地。   劉曉明大使步履矯健,目光堅定,跨過波特蘭大街,穿過各路記者的「長槍短炮」,走進BBC旗艦高端訪談節目《安德魯•馬爾訪談》(The Andrew Marr Show)演播室。
  • 美國國務院前代理次卿馬爾大使:中美教育交流很樂觀
    正觀記者 鄭中一美國國務院前代理次卿、維吉尼亞大學全球事務副教務長馬爾大使接受正觀、澎湃聯合視頻專訪。美國國務院前代理次卿、維吉尼亞大學全球事務副教務長馬爾大使21日在接受正觀、澎湃聯合視頻專訪。馬爾大使表示,對於未來的中美國際教育交流,他充滿樂觀。
  • 駐英大使劉曉明會見英國工黨影閣外交大臣南迪 就中英關係和黨際...
    本文轉自【中國駐英大使館】;2020年6月24日,劉曉明大使應約以視頻方式會見英國工黨影閣外交大臣南迪,雙方就中英關係和黨際交流等交換意見。劉大使讚賞工黨長期致力於發展對華關係,積極評價工黨歷史上為中英關係發展所作重要貢獻,表示中方願與工黨新領導層加強對話與交流,增進了解與信任,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倡導自由貿易,推動兩國加強在疫苗和藥物研發、經貿、教育、科技、創新、氣候變化、「一帶一路」、婦女、青年等各領域合作,為中英關係健康穩定發展貢獻更多正能量。
  • 劉曉明大使在蘇格蘭商會午宴上的主旨演講:《抓住機遇,再接再厲...
    中國日報倫敦12月3日電 當地時間12月2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蘇格蘭商會午宴上發表題為《抓住機遇,再接再厲,推動中國與蘇格蘭合作更上一層樓》的主旨演講。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今年6月在中英第十次經濟財金對話期間,我代表中國政府與英國農業部國務大臣籤署了《中英牛肉協議》,確定在今年年底前英國牛肉重返中國市場。今年11月,蘇格蘭格蘭金徹(Glenfiddich)威士忌公司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在蘇投資興業,國投電力入股的比特瑞斯(Beatrice)海上風電項目今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
  • 安德魯王子性侵指控者懇請英國公眾支持:那張臉我永遠忘不了
    圖片來源:BBC Panorama記者 | 潘金花英國安德魯王子已經退出了一切公共事務,但他捲入的性侵醜聞持續發酵,公眾可不會那麼快就忘記他。2日晚,英國廣播公司(BBC)時事節目《全景》(Panorama)播出了對王子性侵案受害者的維吉尼亞·吉弗(Virginia Giuffre)的一段採訪。這是吉弗首次接受英國電視媒體採訪。在節目中,這位美國女子講述了自己被愛潑斯坦帶至倫敦、且與安德魯王子三度發生性關係的經歷,並呼籲英國公眾與她站在一邊,幫她「打贏這場仗」。
  • 安德魯性侵指控者懇求英國公眾支持:那張臉我永遠忘不了
    記者 | 潘金花 英國安德魯王子已經退出了一切公共事務,但他捲入的性侵醜聞持續發酵,公眾可不會那麼快就忘記他。 2日晚,英國廣播公司(BBC)時事節目《全景》(Panorama)播出了對王子性侵案受害者的維吉尼亞·吉弗(Virginia Giuffre)的一段採訪。 這是吉弗首次接受英國電視媒體採訪。在節目中,這位美國女子講述了自己被愛潑斯坦帶至倫敦、且與安德魯王子三度發生性關係的經歷,並呼籲英國公眾與她站在一邊,幫她「打贏這場仗」。
  • 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主持人毛馨個人小傳
    工作中,我不斷地把成績清「零」,注重思考、注意傾聽,從一名出鏡記者,成長為《山東新聞聯播》的主播,再到能擔當重大直播任務的新聞主持人,在業務上日趨成熟,形成了大方親切的播報風格,多次獲國家和省級獎勵,多次被評為山東廣播電視局最受觀眾喜愛的「十佳」主持人等榮譽稱號。
  • 留英中國學生製作中文廣播節目「羽毛電臺」(圖)
    留英中國學生製作中文廣播節目「羽毛電臺」(圖) 羽毛電臺全體成員合影(BBC英倫網)   中新網11月6日電 英國高校新學期開學已經一段時間了,除了緊張的學習,一些華人學生紛紛加入各類社團,豐富自己的生活。
  • 分享|廣播直播節目中互動話題如何選擇?!
    中國文字的奧秘之處在於一字多意,對於同樣互動話題的不同角度解讀,讓直播節日整體的面貌發牛「翻滅覆地」的變化,這是語言的技巧,更是語言的藝術。本文作者從實際工作角度出發,整理和思考了廣播直播節目互動話題的選擇實踐,讓直播節目少些遺憾,讓廣播互動交流更精彩。
  • 駐英大使回應
    來源: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020年7月30日,劉曉明大使就當前中英關係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英國廣播公司(BBC)、天空新聞臺、獨立電視臺、《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泰晤士電臺、《衛報》、路透社,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中新社、《中國日報》、《科技日報》、《環球時報》、觀察者網,以及美聯社、彭博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石英》雜誌、鳳凰衛視資訊臺、《歐洲時報》、《蘇格蘭人報》、《曼徹斯特晚報》等27家中外媒體的30餘名記者參加
  • 安德魯公司幫助改善廣州1號地鐵GSM系統
    作為廣州地鐵行動電話接入系統的設備提供商,安德魯公司並沒把這個項目看作一個純粹的市場銷售行為,而是把服務貫徹到整個項目的運作過程中。安德魯公司對設備的安裝給予了多方指導和幫助,以確保電纜能夠正確安裝並完成測試,保證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的通信系統在1號地鐵線內暢通無阻。
  • 山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毛馨獲聘山東首任環保形象大使
    山東省環保廳董秀娟副廳長為毛馨頒發「山東環保形象大使」聘書毛馨倡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齊魯網濟南3月9日訊(記者 張帥 通訊員 薛梅)端莊大方的形象,親切得體的主持風格,毛馨作為山東電視臺廣播首席播音員,一直為廣大觀眾所喜愛。
  • 熊桂登同志參加日照廣播電視臺《行風在線》直播節目
    熊桂登同志參加日照廣播電視臺《行風在線》直播節目 2020-08-25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2度全國經濟廣播優秀節目評析結果公布
    中廣網北京6月5日消息 2012度全國經濟廣播優秀節目評析結果:   一類節目(18篇)   一、消息:   1、《美對華光伏企業作出」「雙反」終裁》   單位:中央臺經濟之聲主創:初日等   2、《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朝日新聞》專訪
    孔大使:毫無疑問,不管是中美關係還是地區形勢,都比以前變得更加複雜。需要強調的是,無論面對何種困難和挑戰,中國都將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10月30日,孔鉉佑大使接受《朝日新聞》專訪,重點介紹中日、中美關係,並就香港、新疆等問題闡明立場。
  • 中國首次成為英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中國駐英大使表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4日消息,英國國家統計署(ONS)數據顯示,該國2020年第二季度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規模首次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該署通報指出,2020年第二季度英國從中國的進口份額從第一季度的8.6%增長到第二季度的13.4%,進口規模達到110億英鎊(折合近970億人民幣)。中國以往是英國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僅次於德國。
  • 臉書直播給媒體圈帶來了什麼 看國外媒體如何玩轉
    《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  投入大量資源做直播  NewsWhip(註:一家收集民意的平臺,跨臉書和推特跟蹤5000家新聞媒體)使用其社交資料庫,監測了《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BBC)主頁在30天內發布的直播視頻。
  •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全景中國》特別節目走進重慶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攜大型系列報導《全景中國》走進重慶。該節目是CGTN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打造的融媒體產品。系列報導於9月9日正式啟動,持續12天,採用移動直播形式,西南、東南、東北三組車隊同時出發,跨越15個省級行政區、共計36個直播點位,每天進行2場新媒體直播和3場電視直播。直播節目從多個角度、不同主題立體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力求為國內外觀眾呈現一個有深度和廣度的「全景中國」。
  • 保定新聞廣播舉辦《我愛1+1》節目研討會
    保定日報訊(記者劉飛)12月18日,保定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舉辦《我愛1+1》節目研討會,就進一步加強節目建設、提高節目水平徵求專家和聽眾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研討會上,來自河北大學、保定學院的專家學者,保定日報社、保定廣播電視臺等媒體代表及節目合作方、聽眾代表紛紛發言,圍繞城市廣播電臺婚戀節目的發展方向、《我愛1+1》節目建設、保定單身人群的特徵及信息服務需求分析、婚戀節目主持技巧等方面內容各抒己見、獻計獻策,為節目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打造更具保定特色、社會影響力更大的婚戀節目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