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一種蟲子把你舌頭吃掉,然後佔領你舌頭的位置,最後當作你的舌頭和你白頭到老嗎?
想想都覺得恐怖,不過這世間上真有這種生物,到底何方神聖,我們來圍觀一下。
縮頭魚蝨隸屬甲殼類動物,是一種水中寄生蟲,常寄生在魚身上,又被人們稱作食舌蝨或食舌蟲,它們的名字被叫的這麼恐怖,其實是有緣由的,因為它們會把宿主的舌頭吃掉,所以人們才叫它食舌蝨或食舌蟲。那麼有人就會問?既然寄生在魚身上,又把宿主舌頭吃掉,那麼它怎麼生存,只是簡單的為了吃舌頭而尋找下一家宿主嗎?且聽大志細細和大家說來。
寄生在魚嘴巴裡的縮頭魚蝨
縮頭魚蝨也是屬於雌雄同體的神奇生物之一,它們幼年時候是雄性的,所以就一直在水中飄蕩,起初以細小生物為食,過得是那個慘啊,不過,好歹也能夠自力更生了。但如果讓它們抓到機會,就會緊緊抓住宿主的身子。起初,幼年縮頭魚蝨會附著在魚腮上,以吸收魚的血液為食。當它們成年後,便會變成雌性,外面的雄性縮頭魚蝨就是借著這個機會和雌性完成交配。
成熟雌性縮頭魚蝨和幼年雄性縮頭魚蝨
交配完成後的雌性縮頭魚蝨便會覺得魚鰓的生活環境已經滿足不了它了,畢竟窮養兒子富養閨女(僅是字面意思,並非貶義),所以雌性縮頭魚蝨便爬到了魚舌頭的位置上,將舌頭割除一道口子後,便開始吸食魚舌頭的血液。等到魚舌頭萎縮後,縮頭魚蝨便依靠後部的腹肢附著在魚舌的殘餘部分,最終完全霸佔魚的舌頭位置。但這位不速之客並不會在那貪婪的進食,而是替代舌頭,幫助宿主進食,自己依舊吸取血液為食,但它們這時候的主要食物是魚分泌的黏液。由此它與宿主的關係從寄生變成共生,最後會陪伴這條魚的後半生,直到宿主死去,它才會離開。
達成共生關係的二人
對於魚類來說,其實這並沒什麼,只不過是換了個有思想的舌頭。
一個有思想的舌頭
生物的生存方式是有它們自己的權力的,每一個努力活著的生命都值得被我們尊重。我感覺魚類並不反感這種動物,畢竟它們只有七秒鐘記憶,或許這是它們選擇魚類作為宿主的原因吧。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用自己主觀因素來定義每一個生命,縮頭魚蝨是害蟲?就是因為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恐怖、醜陋和噁心?相對於宿主來說,人類比它們更可怕吧。每年的過度捕撈,導致海洋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許多物種都因為人類的活動慘遭滅絕,我們給它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恐怖、醜陋、貪婪、自大等等。至少人家縮頭魚蝨會陪伴這條魚到終老才會離去,而人類就算吃掉魚類整個身子也未曾感到愧疚。
說這麼多是建議我們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看待每一條生命。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我們需要去維持自然界的種種平衡,這是我們前人所希望的,也是我們後人更希望的。
(還好這種食舌蟲只出現在海底動物身上,要不然我每天吃飯得膈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