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共體的寄生蟲,不僅在宿主嘴裡「蹭飯」,還取代了宿主的舌頭

2021-01-08 奇物紀

審核-小文

前段時間韓國一部名為《寄生蟲》的電影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一時間很多人都對韓國電影有了新的認知。筆者認為,該片之所以取名為寄生蟲,其中一定蘊含著與寄生蟲相關的寓意。現實世界中的寄生蟲可以說是生物體又愛又恨的存在,恨它們是因為它們會通過寄生的方式不斷剝奪生物體內的營養,還可能導致宿主的死亡。愛它們是因為其中有些種類的寄生蟲能夠和宿主形成共生關係,從而協同發展下去。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寄生蟲非常奇葩,它就是縮頭魚蝨。

看到這個名字,相信很多朋友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一種寄生在動物身上的蝨子。它的本質確實如此,但它並非寄生在陸地動物的身上,而是寄生在魚類身上,常見的寄主就有鯛魚和其他七種魚類。縮頭魚蝨一開始的寄生方式和其他寄生蟲相似,但它們的最終目的並非一直存留在寄主體內安安分分地當寄生蟲,而是逐漸淘汰掉寄主身上的某個部位,從而讓自己成為該部位的替代品,縮頭魚蝨所替代的就是魚類的舌頭,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需要從縮頭魚蝨的生長過程說起,縱觀其生長曆程,可以將它看作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因為它在幼年的時候是雄性的,後來生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又會轉變成雌性。起初縮頭魚蝨的幼體會在水中晃蕩,一逮住機會就會進入鯛魚的魚鰓裡面。進去之後幼體開始尋找合適的生長地點,一旦找到之後就會紮根,開啟自己的寄生道路。在魚鰓裡縮頭魚蝨的幼體瘋狂吸取鯛魚攝入的營養,等到發育成熟後就會轉變成雌性。

變成雌性之後縮頭魚蝨並不滿足於魚鰓的生存環境,它開始脫離魚鰓去更深的層次尋找安身之所,最後魚類的舌頭就成為了它們的最佳選擇,因為任何食物進入魚的體內都要經過舌頭。雌性的縮頭魚蝨先是在舌頭的底部用尾部固定好自己,然後在魚的舌頭上切出一道口子,並不斷將裡面的體液吸收進自己體內,就這樣魚的舌頭逐漸被縮頭魚蝨給吸乾了。等到魚舌頭萎縮之後,縮頭魚蝨就會迅速抓住機會霸佔魚舌頭的位置,開啟了和鯛魚共生的生涯。

儘管最後縮頭魚蝨霸佔了魚的舌頭,但它們並沒有殺死寄主的意思,因為一旦寄主死亡了它們也必須去尋找下一個寄主才能生存。有意思的是,在縮頭魚蝨正式替代魚類的舌頭之後,外界的雄性個體如果發現了魚嘴裡的雌性個體,還是會想辦法進去和它交配,然後誕下新的縮頭魚蝨幼體。幼體出生之後就會離開魚嘴飄散在水中,等待下一個寄主的出現。這估計是自然界中寄生行為最為奇葩的一種生物,通過替代寄主的某種器官來完成寄生,這招真是令人驚嘆。

相關焦點

  • 吃掉宿主的舌頭,寄生蟲取而代之,它們還有一種更可怕的手段
    筆者-小文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對於寄生蟲這種生物都無比地反感,雖然一小部分寄生蟲和宿主是互惠互利的關係,但大部分寄生蟲只會帶來疾病,成為宿主最頭疼的存在。而在海洋中,就有一種極為「猖狂」的寄生蟲,它們不僅會寄居在魚類的身體,搶奪魚類的養分,而且還會在宿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吃掉宿主的舌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魚類其實是有舌頭的,只不過對比起哺乳動物,魚類的舌頭沒有味覺,舌頭的最大作用在於將食物向後推到食道,有些魚類的舌頭上甚至還長有鋒利的牙齒。
  • 魚嘴裡有一個偽裝成「舌頭」的寄生蟲
    但是,有一個真正的「寄生蟲」與「胸部剋星」非常相似!主要特徵是「 Cymothoa exigua」,主要見於中美洲和南美洲海岸。陌生的名字叫``Kimomoto Exigua&39;是一種伊索拉,被歸類為魚類寄生蟲。他們通過g侵入魚的嘴,然後粘在舌頭上,吸血。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寄生蟲的生長,宿主魚舌的血流減少,導致壞死。這種好奇的寄生蟲不會離開宿主,沒有舌頭。
  • 一種把宿主舌頭吃掉的寄生蟲!人們稱它為食舌蟲或食舌蝨
    想過一種蟲子把你舌頭吃掉,然後佔領你舌頭的位置,最後當作你的舌頭和你白頭到老嗎?想想都覺得恐怖,不過這世間上真有這種生物,到底何方神聖,我們來圍觀一下。縮頭魚蝨隸屬甲殼類動物,是一種水中寄生蟲,常寄生在魚身上,又被人們稱作食舌蝨或食舌蟲,它們的名字被叫的這麼恐怖
  • 吃掉宿主舌頭,自己當舌頭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噁心」的物種
    說到吃掉宿主手頭,自己當舌頭的寄生蟲,是不是有點讓人膽寒呢?這恐怕是地球進化38億年來,科學家發現的最噁心,最神奇的物種。這個小傢伙叫縮頭魚蝨,是一種寄生蟲,奇蹟主是大部分魚類,因為它們特別的寄生方式,人們又稱他們為食舌蝨,或者食舌蟲。
  • 舌頭有自己的想法:寄生蟲將魚的舌頭取而代之,魚還與它友好相處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組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照片中,一種嗜血的寄生蟲蠶食了魚的舌頭,並取而代之,生活在魚的口中。本周,一位美國科學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x光照片,照片顯示一條等足類動物,也被稱為舌食蝨子的寄生蟲,寄生在一條隆頭魚的頭骨裡。
  • 寄生蟲在宿主體內會誘導宿主產生超敏反應
    寄生蟲在宿主體內會誘導宿主產生超敏反應 時間: 2012-10-24 10:4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 吃掉宿主舌頭自己來當,科學家發現恐怖「吸血鬼」,魚類的噩夢
    不久前,萊斯大學的生物學教授Kory Evans就發現了令人非常恐懼的一幕,此前科學家正在對紐西蘭發現的珊瑚魚進行骨骼形態研究,在通過X射線掃描過程中,發現這條魚的嘴裡貌似有某種昆蟲。因為可以從掃描圖中看到這條魚口中舌部位置竟然有骨骼結構,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 寄生蟲「拔掉」魚的舌頭,自主轉變性別,從此走上蟲生巔峰
    所以,雖然魚的舌頭和我們的或者說哺乳動物的舌頭不同,但它對於大多數魚類依然非常重要。然而卻有一種寄生蟲會專門爬進魚嘴「拔掉」它們的舌頭,然後取而代之!聽起來很噁心,但卻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從魚舌被「拔掉」那天起,這種寄生蟲和宿主之間的關係就不再是「寄生」,而是變成了「共生」。
  • 雌雄切換,從小蹭飯最終成為寄主舌頭,這種寄生蟲有多野蠻?
    在以前的文章中,小編用了很多的篇幅來介紹寄生蟲,每種寄生蟲都有自己完美的寄生法則。 取而代之的是,縮頭魚蝨牢牢地抓住了魚已經萎縮的舌頭,佔據舌頭的位置,和這隻魚共度餘生。 縮頭魚蝨和魚的關係,從寄生變成了「共生」,寄生過程並不愉快,但是它並沒有殺死魚,相反,魚實際上開始把這種寄生蟲當成一種有機的假舌頭。
  • 鐵線蟲是如何進入宿主體內,控制宿主行為並誘導其「自殺」的?
    最近餃餃劇荒了,閨蜜給餃餃推薦了一部韓國災難片,叫《鐵線蟲入侵》,還說很下飯,適合吃飯時看。——呵呵,當我傻?一聽就是騙人的。相信很多朋友看過這部電影,故事背景是:一種叫「變種鐵線蟲」的寄生蟲入侵人腦,控制人類思想,先讓宿主食慾大增以吸收養分,等到繁殖期時,再讓宿主神志不清投江自殺,鐵線蟲得以進入水中大量繁殖。
  • 吃掉動物舌頭,並取而代之,世界最卑鄙寄生蟲被發現
    在地球上,寄生蟲可能被認為是最卑鄙的一種動物,比如長期寄生在貓咪身上的跳蚤是非常討厭,真的好想一口氣滅了它們,但每次都是「野火燒不淨,春風吹又生」,但最卑鄙的還不是貓咪身上的跳蚤,而是另外一種奇怪動物,因為它不僅吃掉動物舌頭,還取而代之。
  • 吃掉動物舌頭,並取而代之,世界最卑鄙寄生蟲被發現
    在地球上,寄生蟲可能被認為是最卑鄙的一種動物,比如長期寄生在貓咪身上的跳蚤是非常討厭,真的好想一口氣滅了它們,但每次都是「野火燒不淨,春風吹又生」,但最卑鄙的還不是貓咪身上的跳蚤,而是另外一種奇怪動物,因為它不僅吃掉動物舌頭,還取而代之。
  • 海洋怪蝨奇觀:魚嘴裡的假舌頭,鯨皮上的密集牛皮癬
    它在人體身上吸食人體的血液,還可能傳播著意想不到的病毒和細菌。有幾種也稱為「蝨」的生物,它們雖然也靠寄生為生,卻與宿主有著截然不同的相處之道。 而一種叫縮頭魚蝨的生物,就給失去舌頭的魚當起了假舌頭。它作為活體「假肢」被含在嘴裡度過了魚蝨的一生。但它可不是單純地出於善良和無私奉獻。恰恰相反,它正是咬掉舌頭的兇手,企圖取代其地位。
  • 比《異形》還詭異!科學家發現一條魚有兩張嘴「吸血鬼」寄生蟲偽裝成舌頭
    圖片來源:科裡·埃文斯推特最近,科學家們用x光檢查了一條魚的頭部,看到了可怕的一幕:一種「吸血」甲殼類動物吞掉了宿主的舌頭,然後變身成魚的舌頭,奇葩的是,魚還能活得比這種這種像蟲子一樣的等足類動物,也被稱為咬舌蟲或舌食蝨子,會一直從魚的舌頭上吸血,直到整個舌頭結構枯萎。然後,最恐怖的來了,寄生蟲會在仍然活著的魚的嘴裡佔據了這個器官的位置。生物學家科裡·埃文斯是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萊斯大學生物科學系的助理教授,他在對魚骨架進行x射線數位化時發現了這種咬舌蟲。
  • 科學家發現可怕寄生蟲,吃掉魚舌後自己成為魚的新舌頭
    最近,科學家們用x光檢查了一條魚的頭部,發現了一個可怕的寄生者:一種「吸血」甲殼類動物吞食了宿主的舌頭,然後將自己變成了魚的舌頭。
  • 地中海發現魚舌寄生蟲 吃掉魚類舌頭而代之
    ,它們會將鯛魚的舌頭吞食掉,並且取而代之,繼而潛伏在宿主的口腔內等待進一步繁殖傳播。「貝蒂」寄生蟲會將鯛魚的舌頭吞食掉,並且取而代之,繼而潛伏在宿主的口腔內等待進一步繁殖傳播。據悉,在部分水域,幾乎有半數的魚類都感染了這種寄生蟲。
  • 地球上最像外星異形的恐怖寄生蟲,能將宿主開膛破肚
    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那麼一種像異形的恐怖生物潛伏在我們身邊……在一些農村的潮溼地方,經常能看到一些「鐵絲」一樣的東西,還時不時地扭動幾下,這種噁心的蟲子叫做鐵線蟲。顧名思義,它的外形就像一根鐵絲,而且很有韌性,在某些民間傳說裡,它能將人的手指絞斷。
  • 當某種寄生蟲像章魚一樣進入人的體內,宿主就會產生一種結石
    「當某種寄生蟲像章魚一樣進入人的體內,宿主就會產生一種結石。這種結石頭堅固而豔麗,它有大有小、並不規則,它被文明人認定為最理想的等價交換物。」只有當宿主懷孕並產下男孩的時刻,寄生蟲才會離開宿主。被錯認為是男孩的「我」之所以沒有被殺死,是因為他是他,而不是她。既然是他,為什麼他的身體裡沒有結石?沒有遺傳種子?
  • 它吃掉魚的舌頭,再成為「舌頭」
    這個時候魚肯定是疼痛難忍的,畢竟那是自己的舌頭,魚也肯定能感覺到自己的嘴裡有異物。按理說伸手到嘴裡,把蟲子使勁兒硬拽下來,丟掉,也就沒事兒了。但魚並沒有手。於是它只能忍受著縮頭魚蝨對自己舌頭的蠶食,努力尋找食物,以不讓自己耗掉太多能量。縮頭魚蝨會儘快吸盡魚舌頭中的血液,以讓舌頭儘快萎縮壞死,脫離魚體。
  • 曾被視為寄生蟲宿主,一度泛濫,如今卻成瀕危物種,只有東北才有
    今天咱們也來說一種小動物,它曾被視為寄生蟲宿主,一度泛濫,如今卻成瀕危物種,只有東北才有。它就是蝲蛄,是一種河蝦科的水生動物,因為它的第一對足類似蟹鰲,所以又叫鰲蝦。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很多流行性疾病,其中有一種叫做肺吸蟲的疾病,這種小蟲子通常寄生在小蟲子上面,當人們食用不當後,就會感染到人體中,引起肺吸蟲病,這種疾病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比較長發,所以那時候的人們只要看到肺吸蟲的宿主,就會去抓捕它,消滅它。人們最為熟悉的寄主就是川卷螺,其實川卷螺只是第一中間宿主,第二中間宿主還有溪蟹和蝲蛄,在那個時候蝲蛄也是非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