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蟲是如何進入宿主體內,控制宿主行為並誘導其「自殺」的?

2020-12-11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

韓國拍了不少好電影,特別是災難片,比如《海雲臺》、《潘多拉》、《釜山行》。最近餃餃劇荒了,閨蜜給餃餃推薦了一部韓國災難片,叫《鐵線蟲入侵》,還說很下飯,適合吃飯時看。——呵呵,當我傻?一聽就是騙人的。

相信很多朋友看過這部電影,故事背景是:

一種叫「變種鐵線蟲」的寄生蟲入侵人腦,控制人類思想,先讓宿主食慾大增以吸收養分,等到繁殖期時,再讓宿主神志不清投江自殺,鐵線蟲得以進入水中大量繁殖。全國各地的河川都出現了被鐵線蟲寄生過的屍體,死者被鐵線蟲吸乾,皮包骨頭,死狀非常恐怖。

至於後面主角如何大戰鐵線蟲的劇情,餃餃不是很感興趣。餃餃感興趣的是:寄生蟲真的能控制宿主意識嗎?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PS:本文無重口味圖片,請放心食用~(*▽*)

鐵線蟲是如何殺死宿主的?

其實,鐵線蟲不是一種蟲,而是一類蟲,學名是「線形蟲動物門」,體長30-100cm,體型似細繩狀,所以又叫「發形蛇」或者「毛細線蟲」,常常作為動物學的實驗材料。事實上,鐵線蟲寄生在人體內的情況很少見,更不用說引起大範圍災難了。

餃餃沒見過鐵線蟲,於是問了許多小夥伴。有個叫小Q的小哥哥,在小時候竟然親眼見過鐵線蟲殺死宿主的過程:

餃餃自己拍的螳螂

某個陽光燦爛的夏天,6歲的小Q在家門口玩耍,看到一隻螳螂慢悠悠地走到一個水窪裡,一番掙扎後把自己淹死了。小Q心想:「哈哈!這螳螂是個傻子吧?還能把自己淹死?」這時,螳螂的屁股中突然排出一條褐色的東西。剛開始,小Q以為是粑粑,後來慢慢發現不太對勁:這粑粑足足有十幾釐米,而且還會動!小Q嚇得驚慌失措,趕緊哭著回家找媽媽了。

直到十幾年後的某一天,學會網上衝浪的小Q才知道那是寄生在螳螂體內的鐵線蟲。

鐵線蟲

鐵線蟲怎樣進入寄主體內?又是為什麼要把寄主搞死?

自然界的競爭,要比人類殘酷得多,殘酷的競爭催生出一些極聰明的生物,以鐵線蟲為代表的寄生蟲就是一種。

成熟的鐵線蟲不需要寄主,在水中或溼地就可以獨自生活;但不成熟的鐵線蟲,需要為自己找一個「寄主」才能發育成熟。蟲卵隨著食物鏈進入宿主體內,慢慢吸乾宿主體內的養分,並操控宿主找一個適合自己排卵的地方(也就是水中)「跳水自殺」,把宿主徹底搞死後從宿主體內出來開始,繁衍後代。

其中,最詭異的部分就是:寄生蟲如何操控宿主的思想?如何讓不會遊泳的螳螂自己跳進水中?又是為什麼要把寄主搞死?

鐵線蟲在水中交配並產卵,1~2個月後蟲卵孵化成幼蟲,被蜉蝣、蠓等水生昆蟲的幼蟲吸入體內。鐵線蟲幼蟲進入水生昆蟲體內後,會利用身體前端的鋸齒慢慢進入宿主腸道,在宿主腹中生長2~3個月之久,並成為「囊腫狀」。這個「囊腫」有自己的外殼,幼蟲在外殼的保護下進入休眠狀態,在-30°C的冷凍條件下依然可以生存。

但是,水生昆蟲體積太小,無法供鐵線蟲發育成熟。於是,當水生昆蟲被螳螂、蟋蟀等肉食性昆蟲吃掉後,鐵線蟲就隨著原來的宿主進入新的宿主體內,來到了陸地上。但鐵線蟲的的交配和產卵必須在水中進行,而螳螂等不會遊泳的動物是不會主動逃進水裡的。於是,鐵線蟲通過某種手段控制了宿主的思想和行為,誘導宿主「自殺」,成就自己的繁衍。

科學研究:鐵線蟲誘導宿主「跳水自殺」的機制

2002年,法國某項研究以蟋蟀為試驗品,從動物行為學層面分析了鐵線蟲誘導宿主「跳水自殺」的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創建了一條「Y字形」岔路,一條路從中間起分為兩條岔路,岔路①盡頭的出口處有水,岔路②的出口處沒有水。

接下來,科學家把一批體內寄生著鐵線蟲的蟋蟀放在「Y字形」路的入口處,有的蟋蟀選擇岔路①,有的蟋蟀選擇岔路②,沒有沒明顯差別。

但令人驚奇的是,選擇岔路①的蟋蟀,100%都跳進了水裡!而在另一個對照試驗中,體內沒有鐵線蟲的蟋蟀遇到水時都會飛起來,沒有一隻跳進去。同時,還有一點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

沒有被寄生的蟋蟀,通常是走到水邊才會飛起來;而被寄生的蟋蟀在離水很遠的地方就開始起跳「自殺」,距離遠到根本都看不到有沒有水。

疑點:引導宿主自殺的根源,真的是「水」嗎?

科學家想到,晴天裡螳螂「跳水自殺」的數量要比陰天多得多,於是研究人員做出了這樣的猜測:

當蟋蟀從入口出發時,因為距離較遠,看不到出口處是什麼,所以隨機選擇兩條岔路;而當逐漸接近出口時,出口處的水會發生光的反射,宿主對光起了異常反應並跳進去。也就是說,蟋蟀「自殺」前不用看到水,看到反光就可以了。

2005年,這個科研小組對蟋蟀的腦部蛋白質進行了分析,將實驗對象分為四組:

①沒有被寄生的蟋蟀;②被寄生且行為被操控的蟋蟀;③被寄生但行為可自控的蟋蟀;④被寄生且已經將鐵線蟲排出體外的蟋蟀。

結果,科學家只在第二組蟋蟀的腦部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蛋白質。 這些蛋白質會導致神經元發育異常,對位置認知、光反應、晝夜節律等造成嚴重影響。此外,第二組蟋蟀的大腦中還含有一些鐵線蟲「製作」出來的蛋白質。基於這些研究,科學家認為鐵線蟲會使宿主的神經元發育紊亂,對光的反應、對場所的判斷出現偏差,進而導致行為異常。

鐵線蟲會寄生在人體內嗎?

雖然鐵線蟲聽上去很恐怖,但鐵線蟲入侵人體的概率非常小,且患者多是因為誤飲了含有鐵線蟲幼蟲的生水,或者食用了含有鐵線蟲的昆蟲。入侵人體的鐵線蟲多寄生於泌尿道,引起泌尿道刺激,患者以女性為多。

所以,餃餃建議大家平時要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不生吃魚類和螺類,不亂吃昆蟲,and:不要在野外裸泳。

------------------------------------------------------

原創聲明:非溝通不合作,轉載、投稿請務必私信精益醫療的餃子姐。獲得授權後,標明文章出處「百家號-餃子姐的健康八卦」。

相關焦點

  • 鐵線蟲極致的寄生技能,控制宿主行動,誘導宿主在水中淹死
    一般情況下,除了少數寄生生物對宿主沒有多大影響,但影響較大的也不至於讓宿主死亡,但不過有些動物的真的把寄生本領發揮到就極致,直接控制宿主走向死亡。在自然界中,鐵線蟲不僅可以寄生到人體,還可以寄生到多種動物身上。
  • 被鐵線蟲寄生會怎樣?將電影變成現實,宿主被迫跳水自殺
    而在一些恐怖電影當中,人們常常會將寄生蟲的存在誇大,比如說某些寄生蟲是外太空進入到地球上入侵人類的,又或者是感染了寄生蟲的人類變成了殭屍等等情景,為了讓劇情足夠吸引人,寄生蟲似乎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陰影。
  • 鐵線蟲可以控制螳螂跳水自殺,如果人體被入侵了會怎樣?
    雖然鐵線蟲不能控制人體意識,但也是會讓人體感染一些疾病的。鐵線蟲可以通過人體接觸水源或者食用飲用水感染其幼蟲或者蟲卵,寄生在患者的泌尿道,尤其是女性更容易被感染。鐵線蟲的雌蟲將卵產在水中,卵孵化為幼蟲,迅速入侵中間宿主-蜉蝣等水生幼蟲,水生幼蟲不久羽化為成蟲,在陸地上被最終寄主-螳螂所吞食,完成寄生。
  • 鐵線蟲:一種能操控螳螂「投水自殺」的生物,它能否操控人類?
    第一種就是鐵線幼蟲直接被螳螂、蝗蟲等生物吞食,從而進入它們體內開始汲取養分,另一種就是螳螂捕食了體內含有鐵線蟲幼蟲的獵物之後,幼蟲也會轉移到螳螂體內。比如鐵線蟲幼蟲被石蛾幼蟲捕獲,然後螳螂再吞食石蛾幼蟲,就這樣鐵線幼蟲就能完成二次寄生。
  • 鐵線蟲:一種能操控螳螂「投水自殺」的生物,它能否操控人類?
    ,另一種就是螳螂捕食了體內含有鐵線蟲幼蟲的獵物之後,幼蟲也會轉移到螳螂體內。就拿螳螂舉例,一旦鐵線幼蟲進入螳螂體內,它就會瘋狂的壓榨螳螂,雖然短期內鐵線幼蟲不會對螳螂造成明顯不良影響,但是鐵線蟲幼蟲的體型隨著發育不斷變長後,它就會啃食螳螂的內臟,並且擠壓螳螂的體腔,從而使螳螂逐漸消瘦,看上去就像是營養不良一般。
  • 寄生蟲在宿主體內會誘導宿主產生超敏反應
    寄生蟲在宿主體內會誘導宿主產生超敏反應 時間: 2012-10-24 10:4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 會控制大腦的寄生蟲—寄主變成行屍走肉、悍不畏死
    鐵線蟲入侵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韓國的恐怖電影《鐵線蟲入侵》,片中被鐵線蟲寄生的人會對水產生強烈的渴望,紛紛投河自殺。它們卵或者幼蟲會被一些節肢動物比如螳螂、蝗蟲等生物吃掉,這些生物就成為鐵線蟲的宿主。鐵線蟲的幼蟲就會在宿主體內長大,細長的身體摺疊在宿主體內。
  • 感染了鐵線蟲的螳螂還能產卵嗎?
    那麼,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呢?身體裡有鐵線蟲的螳螂會產卵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隱形殺手」鐵線蟲鐵線蟲的外形就是一根粗的黑色頭髮一樣,因為又被稱為「發形蛇」。現存的鐵線蟲有約300種左右,它是一種卵生水生動物。
  • 地球上最像外星異形的恐怖寄生蟲,能將宿主開膛破肚
    它最喜歡寄生在螳螂體內,鐵線蟲可分泌出一種特殊物質,這種物質能夠混入螳螂神經系統進而與之產生信息交流,搞亂了原有蛋白質合成秩序,使得某一種蛋白質愈發活躍,這種蛋白質的作用在於可以發出驅使螳螂向某地移動的指令,這些被寄生的可憐蟲會不受控制地前往水源邊,然後它體內的鐵線蟲就會將宿主開膛破肚,重新進到水裡,然後這些成年鐵線蟲又孕育出千千萬萬的小鐵線蟲,而可憐的宿主則慘死在一旁
  • 鐵線蟲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它真的會入侵人體嗎?專家做出解釋
    然後人們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突然對水極其渴望,然後控制不住自己往水源撲,之後寄生蟲便會脫離人體回到水源,但是人也就死亡了。鐵線蟲究竟是一種什麼生物呢?事實上,影片所講述的鐵線蟲寄生在人體內的事情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電影還是電影。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對於鐵線蟲寄生後宿主的行徑,影片講述的是比較準確的,只是宿主一般不會是人體。
  • 老鼠怕貓或成歷史 恐怖弓形蟲能控制宿主行為
    寄生蟲剛地弓形蟲是一種瘋狂的原生動物,存活於大多數的溫血動物中,但是它卻更喜歡生活在老鼠體內進行兩性繁殖。為了返回它的貓科動物棲息地,它能夠操縱被它感染的老鼠和其它動物的行為。比如說,它能夠讓老鼠不懼貓尿的氣味,甚至會出現兩性間的吸引。
  • 是不是螳螂體內都有鐵線蟲?
    那麼,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呢?如果鐵線蟲離開了螳螂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幾個有意思的問題。鐵線蟲是「何方神聖」?它是如何跑到螳螂的肚子裡的?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當鐵線蟲的卵進入螳螂體內後,溼潤的環境和充足的營養會讓卵很快地進入幼蟲階段,從幼蟲階段開始,鐵線蟲就開始吃螳螂內部的營養物質,這有好比螳螂吃進肚子的東西,優先給鐵線蟲。此時,由於鐵線蟲比較的小,所以螳螂還沒有什麼異常。有了充足的食物,鐵線蟲的幼蟲很快就發育到稚蟲階段,進而成蟲。當鐵線蟲在螳螂體內成蟲之時,螳螂的這副軀殼也就失去了作用。
  • 是不是螳螂體內都有鐵線蟲?沒有螳螂就無法存活嗎?
    如果每一隻螳螂的體內都有一根鐵線蟲的話,那麼,螳螂就離滅絕不遠了。所以,螳螂體內有鐵線蟲是機率性的。不過作為鐵線蟲主要的寄主之一,螳螂體內有鐵線蟲的概率稍大一些而已。那麼,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呢?如果鐵線蟲離開了螳螂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幾個有意思的問題。
  • 農村裡的鐵線蟲到底是什麼東西?人體有嗎?
    鐵線蟲在水裡很柔軟,鐵線蟲離開水後韌性會變得很強,就像韌性極強的細鐵絲一樣,鐵線蟲纏在人體的手指上會把人的皮膚劃破。鐵線蟲把人的手指纏斷這肯定有點誇張,但是給人的皮膚造成傷害卻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農村老人說:「鐵線蟲會把人的手指纏斷」是善於的謊言,目的就是為了恐嚇那些好奇心強的小孩子,讓人們遠離鐵線蟲。
  • 能繞過宿主大腦將螞蟻變殭屍
    孢子附著在螞蟻身上並發芽,通過被稱為菌絲的「長卷鬚」在宿主體內傳播。冬蟲夏草本質上把它的宿主變成了殭屍奴隸,迫使螞蟻爬到最近的植物頂端,用其嘴巴緊緊咬住樹葉或樹枝。然後,這種真菌會慢慢地吞噬掉螞蟻,最後從螞蟻的頭部冒出。接著,冬蟲夏草菌絲末端的球根會生長爆發,將更多的孢子釋放到空氣中,以感染更多毫無防備的螞蟻。不過,這種寄生方式的效率不太高,整個過程可能需要4到14天才能完成。
  • 當某種寄生蟲像章魚一樣進入人的體內,宿主就會產生一種結石
    「當某種寄生蟲像章魚一樣進入人的體內,宿主就會產生一種結石。這種結石頭堅固而豔麗,它有大有小、並不規則,它被文明人認定為最理想的等價交換物。」只有當宿主懷孕並產下男孩的時刻,寄生蟲才會離開宿主。被錯認為是男孩的「我」之所以沒有被殺死,是因為他是他,而不是她。既然是他,為什麼他的身體裡沒有結石?沒有遺傳種子?
  • 為什麼螳螂體內會有鐵線蟲?它對螳螂有什麼危害?
    鐵線蟲是許多節肢動物最大的「殺手」,而且它能夠殺蟲於無形。相信許多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在小時候大都見過螳螂從尾部出來一條黑色的條形狀物質,年少的我們還以為那是螳螂的便便,實際上,那個就是鐵線蟲。那麼,為什麼螳螂體內會有鐵線蟲呢?鐵線蟲對於螳螂有什麼影響呢?
  • 操縱螳螂生死的鐵線蟲,是否能控制人類呢?深入了解可怕的寄生蟲
    有沒有人想過,這樣一隻30多釐米長的蟲子是如何跑到螳螂體內,並最破肚而出的?幼蟲階段的鐵線蟲十分微小,在水中肉眼難以分辨,而一旦螳螂喝入生存有鐵線蟲幼蟲的水就會被鐵線蟲寄生。第二種,二次寄生。即鐵線蟲幼蟲會先寄生在一種生物體內,當這種生物被另一種生物捕食後,鐵線蟲幼蟲也會順利的寄生到這個新的宿主體內。
  • 雌雄共體的寄生蟲,不僅在宿主嘴裡「蹭飯」,還取代了宿主的舌頭
    現實世界中的寄生蟲可以說是生物體又愛又恨的存在,恨它們是因為它們會通過寄生的方式不斷剝奪生物體內的營養,還可能導致宿主的死亡。愛它們是因為其中有些種類的寄生蟲能夠和宿主形成共生關係,從而協同發展下去。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寄生蟲非常奇葩,它就是縮頭魚蝨。看到這個名字,相信很多朋友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一種寄生在動物身上的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