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螳螂體內都有鐵線蟲?

2020-09-04 走著走著X走丟了

是不是螳螂體內都有鐵線蟲?沒有螳螂就無法存活嗎?

來源於:愛吃水果的小程會

關注

如果每一隻螳螂的體內都有一根鐵線蟲的話,那麼,螳螂就離滅絕不遠了。所以,螳螂體內有鐵線蟲是機率性的。不過作為鐵線蟲主要的寄主之一,螳螂體內有鐵線蟲的概率稍大一些而已。那麼,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呢?如果鐵線蟲離開了螳螂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幾個有意思的問題。

鐵線蟲是「何方神聖」?它是如何跑到螳螂的肚子裡的?

鐵線蟲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一根鐵線那樣的蟲子,這個許多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肯定都見過,但是,在當時,不知道的還以為螳螂是吃了根細鐵絲呢,其實,那就是鐵線蟲。

鐵線蟲是一種線形動物,現存的鐵線蟲一共有兩大類,一類是生活在淡水和潮溼的土壤中的鐵線蟲,一類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遊線蟲,鐵線蟲亞綱和遊線蟲亞綱共同組成了鐵線蟲綱。

而我們常見的鐵線蟲就是鐵線蟲亞綱下的動物。鐵線蟲是一種靠寄生生存的動物,雖然說它靠寄生,但也不是完全寄生。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鐵線蟲的生長發育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卵、幼蟲、稚蟲以及成蟲,通常,在卵和幼蟲階段時,鐵線蟲大都是呆在水中的,而稚蟲和成蟲這兩個階段則是在寄主體內生長的。

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

鐵線蟲成蟲後,體長大都在40釐米以上,個別大的個體體長甚至能超過1米,雖然成年後的鐵線蟲比較的長,但是,在卵和幼蟲形態下時,它卻非常的小,就拿卵來說吧,鐵線蟲的卵僅有不足1毫米大,幾乎用肉眼很難發現,而幼蟲階段時,鐵線蟲也就跟一根細頭髮絲一樣。

正是這兩個階段的鐵線蟲不容易被發現,才讓它們有了尋找寄主的可能。螳螂作為肉食性的昆蟲,它被鐵線蟲入侵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是喝水。螳螂作為一種動物,它也是需要喝水的,一旦螳螂喝了有鐵線蟲卵(幼蟲很難)的水,這些卵就會在螳螂的體內生長發育。

第二個是進食。螳螂是一種食肉昆蟲,它的主要獵物以蝗蟲、螞蟻、蝴蝶等昆蟲為主,而蝗蟲是除了螳螂外,鐵線蟲的第二大宿主,一旦螳螂吃了體內有鐵線蟲卵的蝗蟲,那麼它就可能會被感染。

感染了鐵線蟲的螳螂會怎麼樣?

上面我們說了,螳螂是通過喝水和進食將鐵線蟲的卵進入了自己的身體。當鐵線蟲的卵進入螳螂體內後,溼潤的環境和充足的營養會讓卵很快地進入幼蟲階段,從幼蟲階段開始,鐵線蟲就開始吃螳螂內部的營養物質,這有好比螳螂吃進肚子的東西,優先給鐵線蟲。

此時,由於鐵線蟲比較的小,所以螳螂還沒有什麼異常。有了充足的食物,鐵線蟲的幼蟲很快就發育到稚蟲階段,進而成蟲。當鐵線蟲在螳螂體內成蟲之時,螳螂的這副軀殼也就失去了作用。

此時的鐵線蟲會控制螳螂來到水域附近,關於驅使的手段,是源於鐵線蟲的向光性,由於白天有水的地方會反射太陽光,顯得格外的亮,而鐵線蟲就是憑藉這一點通過身體的蠕動來控制螳螂的身體來到水上的。

當螳螂到達水上之時,也是螳螂開膛破肚之日。鐵線蟲從螳螂的肚子裡生生地鑽出來,留下了一具肚子早已經被掏空的螳螂,隨後,螳螂必死無疑。鐵線蟲進入水中,尋找異性同類,再次交配,產卵,而卵則隨波逐流,尋找下一個宿主。

總結

對於被寄生的螳螂來說,一旦鐵線蟲離開螳螂的身體,就證明鐵線蟲已經成蟲,同時螳螂也被「掏空」,所以被鐵線蟲入侵的螳螂只有死路一條。

當然,鐵線蟲並不只有螳螂一個宿主,比如甲蟲、螞蚱、蟋蟀等經常出現在水域附近喝水的昆蟲都是鐵線蟲的宿主。

相關焦點

  • 是不是螳螂體內都有鐵線蟲?沒有螳螂就無法存活嗎?
    如果每一隻螳螂的體內都有一根鐵線蟲的話,那麼,螳螂就離滅絕不遠了。所以,螳螂體內有鐵線蟲是機率性的。不過作為鐵線蟲主要的寄主之一,螳螂體內有鐵線蟲的概率稍大一些而已。那麼,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呢?如果鐵線蟲離開了螳螂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幾個有意思的問題。
  • 為什麼螳螂體內會有鐵線蟲?它對螳螂有什麼危害?
    相信許多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在小時候大都見過螳螂從尾部出來一條黑色的條形狀物質,年少的我們還以為那是螳螂的便便,實際上,那個就是鐵線蟲。那麼,為什麼螳螂體內會有鐵線蟲呢?鐵線蟲對於螳螂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什麼是鐵線蟲?
  • 螳螂肚子裡有鐵線蟲,會有什麼特徵?
    鐵線蟲是一大類寄生蟲的統稱,它們又被稱為發形蛇或者毛細線蟲,在動物屆中它們有自己單獨的鐵線蟲目,在這個下邊一共包含大約有250-300種鐵線蟲。鐵線蟲的成蟲主要生活在河流、池塘或者小水溝中,體長最長的可以達到1米,但是非常細小。
  • 操縱螳螂生死的鐵線蟲,是否能控制人類呢?深入了解可怕的寄生蟲
    導讀:提及螳螂很多人除了想到它是昆蟲界的頂級獵手外,還可能會想到寄生蟲——鐵線蟲。會認為螳螂的體內都藏有一隻鐵線蟲。但其實這是不準確的,並不是每隻螳螂的體內都有鐵線蟲。嚴格區分的話,鐵線蟲的寄生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依靠水源寄生。鐵線蟲的幼蟲生活在水中,常見於溪水、河流、池塘等地。幼蟲階段的鐵線蟲十分微小,在水中肉眼難以分辨,而一旦螳螂喝入生存有鐵線蟲幼蟲的水就會被鐵線蟲寄生。第二種,二次寄生。
  • 恐怖鐵線蟲
    螳螂是一類擅長隱蔽的昆蟲,白天會很好地將自己藏在雜草與枯枝敗葉之中。而有一些螳螂,卻在大白天極其反常地緩緩爬行於馬路上,馬路被正午的陽光直射,反光得厲害。這些反常的螳螂,據研究被鐵線蟲寄生的比例高得嚇人。它們正在為身體裡的鐵線蟲找水源。
  • 螳螂的肚子裡為什麼有「頭髮」?
    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並非是每一個物種都是那麼呆萌惹人愛,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讓人難以接受,而鐵線蟲就是其中之一。鐵線蟲是寄生蟲的一種,它們生來就寄生在其它生物的體內,當然主要是節肢動物類,典型的代表就是螳螂。
  • 感染了鐵線蟲的螳螂還能產卵嗎?
    許多農村的小夥伴肯定有過抓螳螂的經歷,有些小夥伴也一定見到從螳螂的體內有一條黑色的物體出來,小時候大多數人以為這是螳螂的糞便。其實不然,這正是已經成蟲的鐵線蟲。那麼,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呢?身體裡有鐵線蟲的螳螂會產卵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為什麼螳螂死後,體裡會鑽出蟲子?鐵線蟲真能控制螳螂嗎?
    為什麼螳螂死後,肚子裡會鑽出來一條蟲?鐵線蟲真能控制螳螂嗎? 螳螂在農村裡是很多小孩子喜歡的一種昆蟲,在過去農村裡沒什麼娛樂活動,小孩子也不看電視、玩手機,都是滿大山的到處玩耍,自己挖掘一些有趣的、好玩的東西。而螳螂因為其長得好看又有點威武,所以很多的小孩子就去山裡抓螳螂。
  • 自來水中現30釐米鐵線蟲 專家提醒別直接用手抓
    自來水管流出根30釐米左右的蟲歐女士昨天早上七八點,她打開水龍頭放水準備做飯,看到水裡有一根黑色的細線,「我還以為是根頭髮,準備撿出來,結果看到它在動,而且動得很厲害,像蛇一樣擺來擺去。」歐女士說,她嚇了一跳,心裡想不會是蟲吧,也不敢用手去碰。
  • 鐵線蟲:一種能操控螳螂「投水自殺」的生物,它能否操控人類?
    本文就來探討一種令人頭皮發麻的寄生蟲,那就是鐵線蟲,一旦螳螂體內存在鐵線蟲,基本上十死無生。簡單了解一下鐵線蟲鐵線蟲又稱為馬毛蟲,屬於線形動物門,沒有排洩器官,體表光滑,形態跟線蟲類似,通常情況下長度在10~50釐米之間,所以被稱為鐵線蟲。鐵線成蟲生活在池塘、水溝、河流中,雌性鐵線蟲會將卵產在水中,肉眼幾乎不可見。
  • 鐵線蟲:一種能操控螳螂「投水自殺」的生物,它能否操控人類?
    鐵線成蟲生活在池塘、水溝、河流中,雌性鐵線蟲會將卵產在水中,肉眼幾乎不可見。而鐵線蟲寄生的主要方式,雖然有兩種,但本質相同。比如鐵線蟲幼蟲被石蛾幼蟲捕獲,然後螳螂再吞食石蛾幼蟲,就這樣鐵線幼蟲就能完成二次寄生。就拿螳螂舉例,一旦鐵線幼蟲進入螳螂體內,它就會瘋狂的壓榨螳螂,雖然短期內鐵線幼蟲不會對螳螂造成明顯不良影響,但是鐵線蟲幼蟲的體型隨著發育不斷變長後,它就會啃食螳螂的內臟,並且擠壓螳螂的體腔,從而使螳螂逐漸消瘦,看上去就像是營養不良一般。
  • 八上生物:線形動物——螳螂竟然淪為鐵線蟲的「傀儡」
    八上生物第二節我們學了線形動物,線形動物因體形細長而得名,有些是自由生活的,而有些則是寄生於人或動物體內,因寄生生活,也使得它們一般都是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這些特徵一定要牢牢記住哦,不定時抽背喲[吐舌])。
  • 奇:螳螂肚裡好大一條「鐵線蟲」
    以前在《金華日報》上看到過有一種生活在水裡的神秘的蟲叫「鐵線蟲」,不期今日在大溪口鄉的深山裡也見到了,奇怪的是這種鐵線蟲卻寄生在螳螂的肚子裡。        在大溪口鄉溪嶺腳村的公路邊,一隻翠綠的螳螂蹦過來,一個三四歲左右的女孩剛要伸手去撿起來玩,馬上被邊上的一個老農喝住。只見老農抬起腳一下踩爆了螳螂的肚子,奇怪的現象發生了——一條黑黑的、如鐵絲粗細的蟲子慢慢伸展著身子,竟有30釐米左右長,忽而扭曲如「8」字,忽而挺直如針。螳螂小小的肚子裡竟能藏著這麼大一條蟲,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 很多螳螂死後,為什麼肚裡會鑽出一條蟲?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今天為大家科普的內容是:很多螳螂死後,為什麼肚裡會鑽出一條蟲?提起螳螂,大家應該就記得那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看似特別通俗易懂的句子實則是告訴我們生物鏈的重要性,那你對螳螂有了解嗎?女生經常會害怕各種蟲子,而且也覺得那些蟲子就長的比較醜,比如螳螂,看似特別兇猛,另很多女生都特別恐慌,但是其實螳螂在農地裡作用確是特別大的,它們是捉害蟲的,是人類的好朋友。那你知道為什麼很多螳螂死後,肚子裡會鑽出一條蟲?
  • 鐵線蟲是如何進入宿主體內,控制宿主行為並誘導其「自殺」的?
    相信很多朋友看過這部電影,故事背景是:一種叫「變種鐵線蟲」的寄生蟲入侵人腦,控制人類思想,先讓宿主食慾大增以吸收養分,等到繁殖期時,再讓宿主神志不清投江自殺,鐵線蟲得以進入水中大量繁殖。全國各地的河川都出現了被鐵線蟲寄生過的屍體,死者被鐵線蟲吸乾,皮包骨頭,死狀非常恐怖。
  • 震驚,螳螂投水自殺竟然是因為它
    雖然影片具有一定的誇張手法,但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鐵線蟲」,而且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圖片來自於網絡記得曾在微博上看過一個螳螂投河自盡的小視頻,視頻記錄了一隻被鐵線蟲入侵了體內的螳螂;由於鐵線蟲在螳螂體內吸足了營養後,還是需要回到水中進行繁殖的。
  • 螳螂爆肚竄出「一長串黑色粗線」,實測勾出鐵線蟲:碰水就啟動!
    幸好,鐵線蟲不會寄生在人類體內,但它對主要寄宿對象「螳螂」的洗腦作為,保證看過就覺得噁心。外國Youtuber「昆蟲狙擊手」就實測拿著肚子裡寄生著鐵線蟲的螳螂,放到水裡測驗是否真的跟傳聞中的一樣,鐵線蟲接觸到水源就會從螳螂腹中「破體而出」?
  • 鐵線蟲為什麼經常控制螳螂跳水自殺?看完你就清楚了
    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應該都看見過鐵線蟲,這種像銅線圈一樣的蟲子外表著實有點可怕,最多也就敢用樹枝戳一下,根本沒人敢用手去碰。不過鐵線蟲的兇殘程度可比它的外表更甚。韓國有部電影叫鐵線蟲入侵,講的就是人類遭遇鐵線蟲寄生引發的一系列危機故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下。當然,電影中誇大了鐵線蟲的寄生能力,現實生活中人類感染鐵線蟲概率極低,感染後症狀是腹部疼痛、尿痛、尿急等症狀,可以通過服藥或者手術方式排出鐵線蟲,並不會像電影中的那樣得了鐵線蟲病會驅使人跳水自殺。
  • 為什麼公螳螂甘願被母螳螂吃掉,而不逃跑?
    螳螂是地球上的一種古老昆蟲,它們的祖先早在1.35億年前就已經進化出來。螳螂度過了6500萬年前的第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它們廣泛分布在地球上,種類多達2400種。螳螂的兩大特點廣為人知,一個是它們身上往往攜帶有鐵線蟲。當螳螂死去之後,寄生在它們體內的鐵線蟲會出來。不過,並非所有的螳螂身上都有鐵線蟲。
  • 人體有嗎?
    提起「鐵線蟲」,那可是童年的陰影。記得小時候和奶奶去砍柴,在路上發現一隻快要死亡的螳螂,螳螂的肚子裡爬出一條又細又長的蟲子,我想著蟲子在吃螳螂,我就用石頭砸蟲子,細蟲很硬用石頭都砸不斷,奶奶看到了趕緊叫我停手,叫我遠離這種蟲子,奶奶說:「這種蟲子會把人的手指纏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