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鎮》——人性的極善與至惡

2021-01-10 強嫂當家做美食

用好評度排序一排排拉下來的電影裡,沒看過的已經不多了,很早之前就想看《狗鎮》,豆瓣評分8.5,想想應該是不錯。然而不小心頂了個「恐怖片」的標籤,讓人誤以為有什麼血腥殘暴的畫面,遲遲不敢點下去。

今天有時間,終於刷了一遍。

這是一部我基本看不懂的電影。

將近三個小時,單調到幾近喪心病狂的布景,以及留給吃瓜群眾的一臉懵逼,讓人覺得,作為一介俗夫,能將此片不快進、專注地看完,已經堪稱勇士。

這個電影,帶給人的東西,與娛樂和放鬆毫無關係。唯一的感受,就像是讀了一遍福音書。

然後,有點兒,想吐。

對於了解基督教的人來說,這電影大概很有看頭。可惜我連聖經的毛都沒碰過,只能在俗人的思想層級上,勉強談一點感想。

看完整部電影,我所思考的問題是,神的邏輯,人的行為,以及arrogant——傲慢——這部電影的主題詞。

妮可基德曼扮演的Grace,無疑是神的化身,歷經苦難,逃到閉塞的小鎮,用慈悲無瑕的心和美麗的面孔,盡力與人們平和相處。

但她仍無法逃脫無盡的苦難(壓榨體力、數不清的強暴、人格侮辱、欺騙和背叛)默默忍受、寬容一切極致的苦痛,最後在懲戒的驅使下,放火殺戮,消滅了整個小鎮,舉起槍,斃了Tom。

之所以說Grace是神的化身,是因為她對於種種罪惡表現出了一種違背常人的、無限博大的寬恕,這是一種極善,是一種神性,也是一種傲慢。

對於狗鎮人施加在她身上的罪惡,幾乎沒有看到她的任何反抗,全部隱忍與承擔,她就是一個神,俯視著一切,內心懷藏悲憫,憐憫著施暴者內心的軟弱、不堪與醜陋,忽視了暴行本身的傷害與罪惡。

此為第一種arrogant

這種傲慢,很少在現實社會的人類身上以如此極致的方式表現出來,但這種悲憫化的思維邏輯,倒是真真切切地存在於不少人腦中,以及基督教與佛教的教義中。

第二種arrogant,也就是狗鎮人的至惡,這一種傲慢,是一種施捨視角的傲慢,在他們看來,他們守護了Grace,所以需要得到回報,或者說Grace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為他們的暴行,提供了一個名分,用善的名義施惡,或者說,以施捨者和保護者的地位去施惡,這種惡的釋放會愈發沒有底線到淋漓盡致。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已經數不勝數了,比如文化大革命,比如多數人暴政,比如一些說出來會被和諧的事件。

第二種傲慢,與第一種傲慢不同,它很平常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社會,學校,甚至家庭,這就是人性的本惡與偽善。

關於這部電影,只有這麼點小感悟了,不得不說,要寫它的觀後感,我的功力還遠遠不夠。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大多還在探討「我」「你」的問題,可能再老一些,我們會拋棄「我」和「你」,來探討一些「人」的問題,但這部電影所要告訴我們的東西,既不關於「我」「你」,也不關於「人」,而是關於「人類」。

世界是個大大的狗鎮,最終,你還是迫不得已放下了你的神性,用最簡單的以暴制暴,結束一切。

這種古典主義正義突如其來的轉變,可能讓導演自己也懵了圈,從而產生了影片邏輯意義上的含糊。

但他用極簡到近乎虛幻的拍攝風格,跟我們講這樣一個弔詭的故事,仔細想想,還真是恐怖得讓人心驚。

相關焦點

  • 《狗鎮》:人性的善和惡
    剛看完《狗鎮》,背後一陣發麻,直到輸入這一行字時,這種感覺仍在持續。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我想和屏幕前的你分享這部電影,因為在這部電影裡,人性的善和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部電影最開始令我眼前一亮的是在舞臺上,小小的一席之地,用白筆在地上畫了房子,擺上寥寥幾個道具,一個村莊的樣子便完全浮現在了眼前。
  • 妮可基德曼8.4分代表作《狗鎮》:人性的善與惡,命運的罪與罰
    Grace一個這麼善良的人,最後做出的舉動,與狗鎮上的人對她做出的舉動,都一樣惡。電影《狗鎮》為我們刻畫了一副眾生醜態相,一個愚昧貧窮但自給自足的小鎮,來了一位富貴美麗的逃亡小姐,小鎮人民從一開始的不信任,到慢慢接受,再到一次次的事件發酵後對Grace態度的轉變:懷疑、接受、折磨、囚禁。最後他們甚至把她當作了供人發洩的玩具。這個小鎮上的人,是怎麼一步步變成這樣的呢?
  • 以惡之名——《狗鎮》影評
    傲慢讓她拒絕走下神壇、作為「人」去抗爭;讓她的善行成為滋養狗鎮之惡的溫床,讓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狗鎮湮滅在烈火之下。所謂的諒解,或許僅僅是旁觀者的沉默,便足夠讓人性之惡野草般瘋長。狗鎮居民是錯的,格蕾絲十分清楚——但她選擇寬恕,如那些寬恕加害者的人一樣。她的寬恕和一再忍讓沒有換來應得的關切。
  • 對治人性的醜惡,看《狗鎮》的結局
    在特定的場合裡,人性中會爆發出來令人難以想像的惡。這是一部非常獨特的電影,有著極簡的話劇式場景,甚至連這極簡的符號式場景都不用實體道具的門和牆,只用粉筆在地上劃線來示意,並以演員的動作和音效來表達,直至近四個小時電影結束。不可否認的,它必定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狗鎮》:這樣一個狗鎮,考驗的是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電影:《狗鎮》大蕭條時代的美國,在洛基山脈深處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鎮狗鎮。狗鎮只有十幾戶人家和一條狗,他們過著差不多與世隔絕的生活。一天晚上,少女格雷絲在逃亡中來到了這裡,被青年作家湯姆發現。湯姆說服狗鎮居民收留格雷絲格雷絲要為狗鎮居民做雜務,以交換容留,同時賺取一些生活費。漸漸的,狗鎮居民發現了這個女孩的秘密:她是警察重金懸賞的逃犯。於是,人們轉變了態度他們開始向格雷絲要求更多。一天,在警察搜捕過程中,查克強暴了格雷絲,從此,格雷絲變成了狗鎮人發洩和欺辱的對象。在絕望和疲憊中,格雷絲向她所信任的湯姆借了些錢,串通到城外買水果的戴維,望逃出狗鎮。
  • 《狗鎮》這部電影的觀後感是什麼?
    今天熬通宵看完《狗鎮》,看完後覺得這部電影仿佛是在探討人性的善與惡,想在睡覺前寫一篇文章理清自己的思路,同時分享電影所探討的關於善惡的討論。同時也是為了改善自己一直以來的看客身份,希望自己從此以後多動手多思考多做。
  • 《狗鎮》:女子誤入偏遠小鎮,揭露人性之不堪,鎮民行為太醜陋
    《狗鎮》,這是一部關於人性的電影,出自著名導演拉斯·馮·提爾。一個年輕的美貌女子格蕾絲,逃亡到一個閉塞的偏遠小鎮。她身懷一個性命攸關的秘密,這個秘密不能被洩露出去,否則她就會遇到大麻煩。純靠心中的道德束縛,人性到底是黑是白?《狗鎮》這部電影,無疑是試探人性之下限的深刻之作。筆者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格蕾絲剛來到小鎮時,鎮民對她彬彬有禮,而一知道格蕾絲的」秘密「之後,卻馬上開始作惡呢?是因為他們抓住了格蕾絲的」軟肋「嗎?
  • 這部《狗鎮》,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那就是涉及人性和某些社會問題的電影作品。就比如說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狗鎮》。《狗鎮》可人性的貪婪,從來就沒有滿足的時候,只會愈演愈烈。集體暴力,說白了,不過是人性之惡使然。一個人的惡已經足夠可怕,那麼一群人的惡呢?
  • 《狗鎮》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人性裡沒有烏託邦
    ——尼採 人性是複雜的,單純的善和惡是不可能存在的,很多時候,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甚至是——共存。 這是一個複雜而深刻的話題,幾乎貫穿了人類歷史的始終。近代史上著名的大漢奸汪精衛,也曾試圖力挽狂瀾救國於危亡,也曾寫下過「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的豪邁詩句。
  • 狗鎮的「格蕾絲定律」
    格蕾絲來到狗鎮最初的一段時間,狗鎮居民對她還是比較友好的。儘管她的外來者身份,不足以讓她跟狗鎮居民平起平坐。俗話說,人不求人一般高。格蕾絲有求於狗鎮居民,只好矮人三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但她用自己的善良、熱情和助人為樂慢慢贏得了狗鎮的好感。這一度讓謝宗玉想起另一部電影《天使艾美麗》。
  • 人性的醜陋在利益面前顯露無疑,不一樣的《狗鎮》,帶你認清現實
    沒看完不要緊,莫莫今天給大家講點更給力的更獨特的影片,沒有真實的建築,只有用粉筆區分出來的場地,漆黑的背景牆,加上簡陋的道具,依然能拍出一部好電影,沒錯,想必有些朋友已經猜到了,它就是《狗鎮》。這部作品的導演是大大有名的拉斯.馮.提爾,要說他的地位如何呢?這樣一句話可以形容他,在丹麥,只有兩種導演,一種是卡爾.西奧多.德萊葉,另一種就是拉斯.馮提爾。
  • 看完《狗鎮》滿滿的負能量
    影片最終她認可了父親的做法,決定繼承黑幫,用屠鎮這樣的方法來消滅這裡的惡。這也是對人性的一種諷刺!《狗鎮》這部電影,名字其貌不揚,但內容卻冷血殘酷。無情地揭示了人性深處的偽善與邪惡。將金錢、肉體、貪慾描繪的淋漓盡致又刻板無情。178分鐘的時長非但沒有讓觀影者覺得拖沓冗長,反而劇情步步緊扣,情節張弛有度,乾淨工整的同時不乏矛盾衝突。
  • 狗鎮(Dogville)
    剛好上一部片子才看完《紅磨坊(Moulin Rouge)》,主演也是妮可·基德曼,《紅磨坊》用誇張的建築誇張的演員妝容誇張的服飾誇張的康康舞來演繹了一個只可能出現在藝術作品裡的得到所有人祝福的愛情故事,當然最後女主角死了。話說,妮可·基德曼真的長的蠻好看蠻有氣質演得真好。
  • 觀影《狗鎮》你們都覺得這就是「人性」?
    剛剛看完《狗鎮》,挺震撼的一部電影,很遺憾在它問世十幾年後才偶然觀影,不過更有感覺,諷刺的說,這有點符合這個社會十幾年來人們的發展(惡意滋生),看完之後整個人感覺很壓抑。不出意外這部電影的評分會很高,或者說這類電影的評分一向不會低。
  • 【狗鎮】少女被全鎮當狗囚禁強暴之後....................
    當船行至中途時,由於風浪還是負荷問題我記不清了,總之船陷入了危險,需要棄重,這時那個慷慨的人馬上提出為了其他人的安全,把那個後來搭船的人扔下船這時卻是那個起初極力反對的人站出來保住了這個人的性命。因為是它最早告訴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但奇怪的是這個道理我至今仍無法確切地把它表述出來,現在想來,表述這個行為本身是多麼地可笑這個道理在《狗鎮》這部電影裡被剝開了,並且它被剝得更徹底,更鮮血淋漓。因為在那部電影裡,甚至連那個揭露偽善的人都沒有,甚至連驚濤駭浪都不需要,人性就赤裸裸地擺在那裡。最後他們統統死於滅頂之災,我只覺得大快人心。
  • 「玥·影」當夢魘越來越可怕,狗鎮中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截圖《狗鎮》原本在觀看計劃之內,再看小丁直播的時候,他推薦了這部電影,於是提前觀看,一個用話劇舞臺形式呈現的影片,完整版三個小時不覺無味,終於了解小丁為什麼喜歡妮可·基德曼了。《狗鎮》截圖可是她長得漂亮,性格溫柔與人為善,所有男人的目光都追隨著她,藏在心底的惡在一個警察的到來後找到了出口
  • 《狗鎮》為什麼評價這麼高?
    《狗鎮》是由拉斯·馮·提爾導演的一部懸疑影片。以美國1930年為背景,講述了少女格蕾絲從都市逃亡到狗鎮。狗鎮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鎮,格蕾絲被當地居民好心收留。她幫每家每戶做些雜活,幫他們輔導小孩。但是有一天,有人發現了格蕾絲其實是警察在重金懸賞的要犯。於是事情發生了轉變。
  • 拒絕《狗鎮》的存在
    《狗鎮》不愧是抨擊人性的一部電影。它告訴我們,人性本惡,而惡劣的環境會催化這種惡,使人性變得更加骯髒。善良偉大的都是高富帥,而窮鄉僻壤只能出刁民。看完這部片子,我除了想嚮導演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一槍崩了他之外,更多的是對這個世界充滿絕望。他人的心理能有多陰暗,取決於你有多弱小。
  • 這部《狗鎮》,讓我看到了比鬼怪更可怕的東西
    再加上將人性演繹得淋漓盡致,使它一舉成為當年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的大熱門。國內豆瓣至今還保持著8.4分的評分,五星好評高達43.8%。那麼這部《狗鎮》究竟何德何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成績呢?《狗鎮》中的女主角格蕾絲便面臨著這樣的抉擇。
  • 《狗鎮》點評,整部電影是以舞臺劇的形式呈現的
    狗鎮,與世隔絕。作家先生在舉行其拯救鄉親靈魂的講座前一夜聽到槍聲,發現落難的格蕾絲。他的保證和格蕾絲的努力讓狗鎮的人們接受了她,答應為其保密。但警察一次又一次的來訪讓狗鎮居民對因不能舉報其而產生的罪惡感愈發強烈,即使他們知道警察的辭厝是在誣陷格蕾絲。他們增加格蕾絲的工時,降低她的薪水,格蕾絲在每日高強度的工作下頻頻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