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著圓溜溜的大眼,兩隻幾乎一模一樣的新生獼猴縮在母猴懷裡吃奶,公猴隨時守在一旁," 一家四口 " 格外和諧 …… 近日,貴陽黔靈山公園內,一對獼猴產下雙胞胎,經網友拍攝視頻上傳後引起關注,這對雙胞胎被愛猴人士親切地稱作 " 大雙小雙 ",這是黔靈山獼猴群 " 豆豆群 " 中第一對被大家發現的雙胞胎。
5 月 12 日,記者來到黔靈山公園尋找這 " 一家四口 "。據愛猴人士李豔(化名)介紹,這對雙胞胎屬於黔靈山第二大獼猴群 " 豆豆群 ",該群有 200 多隻獼猴。5 月 6 日,她鍛鍊時第一次看到雙胞胎,此後幾天偶爾會在弘福寺山腳看到這 " 一家四口 "。
此前,記者看到抖音上一位網友發了三條有關有關 " 大雙小雙 " 的視頻,分別是 5 月 8 日發布的 " 豆豆群的猴媽媽產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 "、5 月 10 日發布的 " 雙雙成長記——今天出生第四天 "、5 月 11 日發布的 " 祝大雙小雙健康成長 ",三條視頻收穫了許多網友的觀看和點讚,還有很多網友留言表示將一直關注這對新生獼猴的成長。
一家四口溫馨生活
5 月 12 日 7 時許,記者來到黔靈山公園弘福寺山腳下,等待 " 一家四口 " 出現。
7 點 40 時左右,記者看見公猴出現,隨後母猴抱著兩隻小猴從山林裡下來。母猴來到道路旁坐下,兩隻小猴在母猴懷裡鑽來鑽去,吃一會兒奶,又四處扭頭張望,在這期間,母猴始終緊緊地將兩隻小猴摟抱在懷裡,而公猴就坐在一旁,寸步不離地守著母猴與小猴,一旦有人靠近,就會迅速地扭頭看過來。
記者發現,母猴摟抱著小猴時,一隻爪子會時不時地在小猴身上抓撓,另一隻爪子會在地上找食物殘渣,塞進嘴裡咀嚼。當記者湊近一點拍攝時,母猴聽見相機發出的聲音,便謹慎地往後退了一下,姿態防備,守在一旁的公猴見狀,竄上來伸手想抓相機。
在記者拍攝圖片期間,有些遊客也圍過來觀看這難得一見的雙胞胎,見到四周的人比較多,母猴將小猴摟得更緊了。" 這是猴子的天性,它們在保護新生的小猴,怕小猴受到傷害。" 李豔說。
記者下山時,遇到了家住黔靈山公園附近的程阿姨,她說:" 小猴子太可愛了,我在抖音上裡看到了視頻,專門來黔靈山看大雙小雙,只是我之前運氣不好,希望今天可以看到。"
此外,記者還在公園裡遇到一位老人,他為這對罕見的雙胞胎獼猴 " 大雙小雙 " 寫了一首打油詩—— " 野生獼猴產雙胎,萬分之一稀奇哉。老夫活了六十歲,今飽眼福樂開懷。黔山勝景世皆知,雙胎小猴又添彩。"
萬分之一,獼猴產下雙胞胎
針對獼猴產下雙胞胎的現象,記者聯繫了貴州省林業局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他表示,獼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向都是單產,自然狀態下生下雙胞胎的機率是非常小的,大概在萬分之一左右。
據了解,獼猴一般於頭年 11 月至 12 月發情,次年 3 月至 6 月產仔,或 3 年生 2 胎,每胎產 1 仔,少數可多到 3 仔。妊娠期平均為 5 個月左右 , 哺乳期約 4 個月,母猴一生大約能生 8-12 只小猴。獼猴繁殖除受自身的生殖機能限制外,還受氣候、生活環境、營養水平、配種條件等因素影響。
幼猴出生後,生長比較緩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猴的胸、腹部或騎在母背上,由母猴帶著活動。記者在抖音用戶發的獼猴視頻中看到," 大雙小雙 " 隨時都抓爬在母猴的胸腹部,避免在母猴走動時掉落在地。在視頻中還有一個被稱作 " 小四月 " 的幼猴,目前已經開始自主爬動,守在一旁的母猴會緊緊抓住幼猴的尾巴,防止幼猴走丟。
在談及幼猴生長時,冉景丞說:" 猴群出現雙胞胎是很罕見的現象,所以需要隨時關注猴群的生育狀態,如果生育雙胞胎的現象增多了,很有可能是環境、食物等外界因素有變化,從而導致獼猴生理狀況發生改變。"
愛猴要適度,尊重動物天性
近年來,黔靈山公園獼猴數量逐年增加,引起了無數關注和熱議。據了解,貴州省林業局、黔靈山公園、貴州大學於今年 2 月成立調查隊對公園獼猴活動區域進行科學調查,經初步統計發現,黔靈山獼猴數量已上千。
" 猴子多了,來看猴子的人也變多了。" 李豔說,她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到黔靈山鍛鍊,經常看到有人背著各種食物去黔靈山餵獼猴,李豔表示,自己作為一個愛猴人士,自然希望獼猴都能健康成長,大家儘量不去幹擾獼猴的生活狀態," 猴子是深山裡長大的,他們需要保持野性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我們尊重大自然,也尊重動物的天性 "。
針對餵食獼猴的現象,貴州省林業局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也在呼籲大家要尊重動物的天性。他說:" 最好的食物是什麼?是大自然給予它們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投餵存在局限性,很多食物帶來的利弊我們很難分辨清楚。愛猴要適度,猴群不應該長期處於衣食無憂的狀態,這會影響它們的健康成長,也會弱化它們的野外求生能力。"
記者了解到,在貴陽市發布關於調整部分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 6 號)裡規定,在室外開放區域,人與動物間應保持 3 米以上距離。在旅遊景區景點和公園內,遊客不得向野生動物投餵食物。為此,黔靈山公園自恢復開園來,每天都派專人在獼猴聚集區進行值守和勸解。
" 黔靈山公園猴子多,很多人單純是為了來看猴子,也有不少主播為了博取眼球刷流量,就在直播中拿猴子來取樂,這是對野生動物的侵害。" 市民餘女士表示,希望大家尊重大自然,也希望大家不要投餵,讓獼猴儘量在自然狀態下生存,減少對人類餵食的依賴。
科普:獼猴的生活習性
獼猴屬於靈長目,往往由猴王帶領,群居於森林中,主要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巖山上,善於攀援跳躍,會遊泳和模仿人的動作,有喜怒哀樂的表現,性情躁動時愛舉石擲人。
獼猴相互之間聯繫時會發出各種聲音或手勢,互相之間梳毛也是一項重要社交活動。猴子常常聚在一起,互相梳理毛髮,這並不是為了找蝨子,而是因為猴子排出來的汗液裡含有鹽分,汗水揮發後這些鹽分便同皮膚和毛根上的汙垢結合成鹽粒,猴子互相梳理毛髮是為了找鹽粒吃,同時也能增進團體之間的感情。
在現實生活中,每群猴子都有猴王,猴子們之所以拼命爭奪王位,是因為猴王在猴群中享有特權。猴王是強者之間通過激烈的拼搏、打鬥而產生的,當每屆猴王任期快滿時,許多雄猴會向猴王挑戰並廝打,最後的獲勝者便是新一屆猴王。被趕下臺的猴王,往往會被驅逐出猴群,成為一隻孤猴而四處流浪。
來源:貴陽日報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