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語音助手採用哪種商業模式最合適,B2B 還是 B2C ?

2021-01-11 36kr

編者按:人工智慧與語音助手市場已經發展壯大,之後要做的是開始思公司如何根據主要目標客戶進行定位的問題。Bret Kinsella 為我們分析了當前主要一些大公司的發展模式,並給予了一些引人深思的建議。

最近,人們的視線再次被 Google Home 的新發布所吸引,根據這場發布,AI 驅動型語音助手將把重心放在用戶應用上(B2C)。伴隨著Alexa語音助手的問世,Google Home將成為亞馬遜的Echo的第一個潛在競爭對手。

由於對Google產品的大肆宣傳,許多人都忽視了在 B2B 模式下同樣重要的IBM、微軟和DeepMind的一些新發布。IBM和Celgene、Pearson及GM的業務往來,與DeepMind醫療健康團隊的快速壯大以及微軟的「認知工具欄」的發布一樣,是B2B模式商務中的重大進展。然而這些發布都只在科技與商業媒體界中激起了一小絲熱情。

但亞馬遜的Alexa和Google Home卻獲得了更廣範圍的關注,因其有更多的銷售點可以覆蓋新用戶,並向其大力宣傳。除此之外,人們能夠更容易地試用。毫無疑問,Google Home的家居設備和Pixel手機上的Google助手是極其重要的發布。B2C模式正如一場競速比賽,蘋果落後,亞馬遜遙遙領先,而Google龐大的消費者覆蓋率無疑將擴大其產品類別。

然而,人工智慧與語音助手市場已經發展壯大並且籌集到了許多資金,這種發展狀態讓我們需要開始思考應該如何根據主要目標客戶對主要的大公司進行分類。每一家公司似乎都自然地轉向了專注於B2B或者B2C的模式。

如今,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供給驅動的市場。語音與人工智慧的開發推動了公司對其專注模式的明確,這種推動甚至多過了消費者需求的力量。當我們對用戶所需的產品功能的探討縮小到一個可以給予其特定好處的明確的群體中時,便能夠更容易地培養用戶。因此,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更重視在日常中使用Alexa的用戶,而IBM則利用Watson提高生產力、生產產品來證明其商業中的專業性。這兩家公司在使用案例時在目標客戶的心目中幾乎實現了零重疊率。他們已經做出了非常清晰的B2B或者B2C的選擇。運用這種簡單的分類方法,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整個市場及其當前的形勢。

B2C: 亞馬遜、Google、蘋果、Facebook、三星、SoundHound

亞馬遜Alexa和Google助手目前獲得了大家最多的關注。Alexa被看作行業中的領跑者,因為其擁有百萬客戶,也因為Google剛在其新的Pixel手機和Google Home的產品中開發了Google助手。同樣,如果Google升級到更新版本的作業系統,他們也可以從訪問超過14億安卓用戶這一行為中獲益。來自知名投資機構 a16z 的 Benedict Evans 預計有大約9億臺iPhone和iPad上裝有Siri——Siri將大多數人引入到這個產品類別中。

我們可以將這三者(亞馬遜、谷歌和蘋果)稱為 B2C 的現任者。

這就意味著 SoundHound 的 Hound 助手、三星的Viv(今春S8發布時會一起發布)和 Facebook M是B2C模式中的挑戰者。當然還有更多的聊天機器人和基於文本的解決方案,但是這個框架將分析限制在含有語音互動的方案中,因為其更複雜,擁有這種功能的應用也會更多。Hound和Viv已經擁有這種能力,而Facebook稱不久之後M也會擁有語音互動的功能。

你可能會說 Google 助手的構成中也有B2B的成分,因為它可以激活 Google 的其他應用。然而,Google 助手的網頁版簡單字母密度分析顯示,在 Google 助手中佔主導地位的還是消費者導向型的操作。類似的分析也指出,Siri、Hound、Viv和Facebook目前仍然都專注於消費者應用。

B2B: IBM、DeepMind、微軟

在B2B陣型中,IBM、微軟和 DeepMind(與Google公司的其他AI項目分開運行的被收購項目)都明顯致力於解決企業問題。IBM在這方面發展得最好,它擁有醫療健康、保險、金融服務、法律、教育、供應鏈、市場營銷與人力資源等領域的解決方案。

DeepMind 因其在遊戲中的厲害之處而名聲大震。它最近在一個圍棋遊戲中展示了其敏銳與才智,而且目前該公司正在研究佔星學。雖然這個看起來更像是專注於用戶——它代表著類似於 Watson 的一條發展道路。這種 AI 解決方案在轉向商業型應用之前都只用於象棋遊戲和智力遊戲。而在 DeepMind的網站上唯一的兩項案例研究分別是醫療保健與數據中心能源優化——這都是B2B模式的案例。

微軟大概是在 B2B 分類下更受爭議的一個公司。最初,針對 Cortana 的大多數宣傳都專注於類似於Alexa 和 Google 助手的消費者軟體。然而,微軟並沒有其競爭對手那樣大的用戶群,所以它理智地開始將力量運用在普通商業應用中,以求推動 Cortana 的廣泛應用。

微軟的S urface 看起來可能會將 Cortana 更多地展示給消費者,但語音助手的真正消費機會存在於將近5000萬的Xbox用戶中。正因 Cortana 在 Xbox 中的擴展,我們才覺得微軟在B2C分類中顯得更加有競爭力一些,但目前其最強大的業務還是在B2B模式下開展的。

在模糊中找到正確的聚焦點

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不管是在消費者環境或是企業服務環境,AI 和語音助手所擁有的普通用途的功能都能得到應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應該會看見許多這樣的產品在兩種應用中都得到發展。特別是Google助手、亞馬遜 Alexa 和微軟的 Cortana 這三種產品,它們應該在 B2B 和 B2C 兩種設定中都有所存在。

然而,所有的公司都顯然知道橫向發展過度就意味著與所有人產生競爭關係,而且即便是這種規模的公司都不可能在下個季度有望打敗所有的競爭者。這也就意味著,公司在追求橫向發展之前應該先有個專攻的方向。要在B2B和B2C兩條線再次交融模糊之前,找到他們的界限,並將其銳化。

 

翻譯來自:蟲洞翻翻  譯者ID:Suzie蘇西

 

 


相關焦點

  • 總說p2p、o2o、b2b等等,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人們經常說p2p、p2c、o2o、b2b、b2c、c2c等常見的名詞,對於這些名詞,估計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估計大家提到這些名詞也是一頭霧水,知識量豐富一點的可能會知道p2p,但是對於其他的名詞估計也沒有太多的了解。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之間關係吧。
  • 聊一聊語音交互以及語音助手
    編輯導語: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語音助手也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手機的語音助手、智能音箱等等,語音助手的出現也很大程度上提高的一些效率問題;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語音交互的理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語音交互是一種簡單、自然的人機互動方式,也是人類最基本的溝通方式。」說起語音交互、語音助手,我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 國際外貿平臺b2b有哪些?外貿跨境電商b2b平臺介紹
    我國跨境電商從交易模式上來說,可以分為分為企業對企業(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即B2C)的貿易模式。 B2B模式下,企業運用電子商務以廣告和信息發布為主,成交和通關流程基本在線下完成,本質上仍屬傳統貿易,已納入海關一般貿易統計。
  • 人工智慧AI加持的OPPO Find X 小歐語音助手就是你的小管家
    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兩大表現:即是圖形圖像信息的處理與語音識別信息的處理。眾所周知,當前智能語音助手領域已形成多強爭霸的格局,AI語音助手已經成為高端旗艦手機的標配,OPPO Find X搭載更智慧的ColorOS 5.1系統,內置了更懂你的小歐語音助手,實力也不可小覷,帶來了更出色的用機體驗。
  • 讓人愛不釋手的小工具,億格瑞「八哥」智能語音助手親測!
    安裝完成後,需要重啟電腦,再次開機時電腦桌面就會顯示「Aivoice」啟動畫面,這樣就表示「八哥」智能語音助手可以正常使用了。使用體驗「八哥」的智能語音助手採用的是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引擎,科大訊飛在語音和翻譯技術上是毋庸置疑的,這給了 「八哥」強大的保障。
  • AI語音助手SoundHound融資6億元
    5月4日消息,據VentureBeat報導,AI語音助手SoundHound宣布,它已經完成了1億美元(約合6億元)的融資,以加快其Houndify語音人工智慧(AI)平臺的國際擴張。  該公司還採用新的語言,設立新的辦事處,並將其Hound語音助手應用於家居應用和汽車等設備上。
  • 語音AI革命十年,不忍看,不敢看!
    2014年:Amazon推出了ALEXA語音助手ECHO Alexa可以說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語音助手,它超越了Siri或Cortana,以至於Alexa通常被用作任何語音助手的通用術語。Alexa Marketplace可能是Alexa對語音助手領域最重要的貢獻。儘管痛苦不斷,但Alexa在未來十年中處於有利位置。
  • OPPO Reno2語音助手體驗令人驚喜
    在智能技術還未完善時,語音助手在使用上還是比較笨拙的,但隨著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體驗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語音助手的使用習慣也逐漸被培養了起來。在駕駛、打字以及做家務等雙手被佔用時,語音助手可以極大的拓展智慧型手機的應用場景,甚至已不僅僅局限於語音操控,更將功能拓展至智能應用的方方面面。近期,我們拿到了OPPO上月剛發布的熱門手機Reno2,它同樣配備了優良的語音助手——「Breeno」。那麼Breeno在日常使用中的體驗到底如何呢?我們不妨來測試一下。
  • OPPO Find X 超強AI語音助手 做您的貼心管家
    提到語音助手,多數用戶最先想到的可能會是在2011年伴隨iPhone 4s亮相的siri,其次就是三星的Bixby與小米的小愛同學。時間流逝,智能語音控制功能早已飛速進步。而OPPO作為全球最受用戶喜愛的品牌之一,也正以一種後來者居上的態勢推出了旗下的語音助手。
  • OPPO Find X小歐語音助手體驗
    很多年前,手機語音控制就已經出現。但由於技術的缺乏,以往的語音助手還非常「傻」。這兩年,AI和語音識別技術發展迅速,各種語音助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管是汽車、智能音箱還是智慧型手機,都有了語音助手的身影。對於手機用戶來說,由於早已形成操作習慣,很少人會去主動嘗試語音助手。
  • 你是否懶得手動設手機鬧鐘,才會記得有個語音助手
    最重要的是,智能家居近年持續火爆。作為消費者與智能家居產品最為重要的交互方式(參見亞馬遜Echo音響,谷歌的Google Home),未來語音助手在智能生活中的地位,一定會越來越高。然而,與語音助手在國外成為「日常」不同,即使到了今天,國內依舊很難見到消費者使用語音助手服務。更多情況下,語音助手只是偶爾用來「調戲」的對象。也是如此,使用語音進行搜索更是天方夜譚。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國內外語音助手服務處境的差別呢?一、 不接「地氣」  儘管百度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儘管社交媒體上希望谷歌回歸的呼聲不絕於耳。
  • 懂你莫若它 OPPO Find X語音助手小歐實測
    當然,就目前而言,以上的情形還只是幻想而已,因為現階段語音助理/管家的功能還無法達到J.A.R.V.I.S.這種人工智慧的程度。然而,隨著晶片性能的越來越強大以及算法的成熟,語音助手已經逐漸滲透到生活的很多場景之中,比如說各類手機語音助手。
  • 快手的AI寵物:小快語音助手
    在直播裡加花樣,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各類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特效、AR效果,已經被直播公司們玩出了花。但快手這家腦洞大的公司,這次把智能寵物「小快」放進了直播間裡,這樣用戶在開直播的同時,就能「使喚」小快完成發紅包、放音樂、講笑話、閒聊等各種功能,幫助主播和觀眾進行互動。就像舞臺上的演員可以嚮導播臺喊「music」一樣,小快可以做主播的專屬助理+音響師。
  • OPPO小布助手2.0到來,升級 AI 性能,語音交互更智能
    在這萬物互聯的時代,人工智慧技術蓬勃發展,人機之間的智能交互愈發受到群眾的青睞,而語音助手更是成了這其中繞不開的話題。但是目前存在的語音助手,大部分並不十分「智能」,存在功能不多、語音識別不準、語音喚醒困難等種種問題,給用戶的體驗並不友好。
  • OPPO Find X語音助手「小歐」實測
    當然,就目前而言,以上的情形還只是幻想而已,因為現階段語音助理/管家的功能還無法達到J.A.R.V.I.S.這種人工智慧的程度,然而,隨著晶片性能的越來越強大以及算法的成熟,語音助手已經逐漸滲透到生活的很多場景之中,比如說各類手機語音助手。
  • 讓語音助手好好說話這項成就,Google 還有些事兒沒告訴你
    這種 「擬人聲」 的自然語音表達,背後離不開文字轉語音技術的進步。現在很多的語音助手,一個句子只是將幾個單詞的語音拼接在一起,雖然結構本身沒問題,但語調基本沒有起承轉合,聽起來就非常生硬。最典型的例子其實就是我們給 10086 打業務辦理電話,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回應語音都是預設的——那種聲音不帶任何情感,所以我們都能 「聽」 的出來。
  • HYCAN合創推出了語音助手小CAN,太可愛了好想要一個!
    可以看到,智能語音助手背後的智能語音技術以及應用市場極為龐大。雖然語音助手誕生的初衷,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方便地控制設備,但是由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本能,它們成為了我們日常「調戲」的對象,也成為我們日常消遣的一部分。從早期的「爆粗口」到現在各種各樣的「黑話」,想必用戶玩得開心,程式設計師操碎了心。
  • 在南方過冬救我一條「狗」命的竟然是語音助手
    因此,我也對現在的語音助手產生了興趣。在不知不覺的發展了這麼多年之後,如今的語音助手似乎早已不是過去只會幫你算個四則運算,講幾個冷笑話的小玩意兒,而是真正能夠幫你大忙的語音助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們都能幫我們做點啥。
  • 智能AI小O語音助手全新升級,情感化交互關愛每一個你
    近日,致力於為用戶打造人-車-生活智能新生態的安吉星將最新的語音技術融合其人性化服務理念為其智能AI小O語音助手帶來了新一輪的升級,用更情感化的交互關愛每一個你。作為安吉星融合手機APP與車聯繫統的產品載體,安吉星小O智能語音助手於2015年正式上線。小O的出現,讓原先許多需要點擊操作的功能得以通過語音命令實現,使用戶可以更簡單便捷地觸達安吉星的全方位車聯服務。
  • 書摘:商業模式創新設計大全
    本書不僅介紹了55種商業模式是什麼,誰發明了它,誰在使用它,何時以及如何應用它。 未來,公司的競爭優勢將不再基於創新型產品和工藝流程,而是基於創新型商業模式。本書倡導的「商業模式導航」方法論可以幫助企業突破行業主導邏輯,驅動企業進行變革,在眼花繚亂的商業世界裡,找到最合適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