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二三劉夢媛:潛在競爭對手是快時尚品牌

2021-01-09 創業家

2015 年,「共享衣櫥」概念在國內興起,當年國內誕生了一批共享衣櫥企業,原名為久物的衣二三正是其中之一。

它曾是女性奢侈品租賃共享平臺,以高端禮服租賃為主,後轉向女性日常服裝租賃。

從 2015 年末至今,它完成了多輪融資,並在資本支持下實現了快速探索。作為一個女性時裝月租APP,衣二三幾經變化,從收購洗衣工廠到自建運營中心,由租到以租帶售,到與品牌合作探索平臺模式,再到與阿里全體系深入合作,它的幾番變化讓「共享衣櫥」這個曾經被很多人不看好的模式在中國紮根下來。

重運營:自建工廠和倉儲

2015 年,有人將之稱為「共享經濟元年」。這一年,共享經濟快速擴張,迅速滲透向諸多細分市場和領域,比如此後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的共享單車,還比如共享衣櫥。那時候,美國服裝租賃電商RTR剛剛在 2014 年完成 6000 萬美元D輪融資,並開始由禮服走進日常服裝租賃。

在國內颳起「共享經濟」之風時,國內出現了一大批共享衣櫥項目,當然後來也有很多公司倒閉。劉夢媛的衣二三就誕生於 2015 年。

她曾經是時尚媒體人,創辦過《芭莎TV》、《第 1 時尚》、《TOP MODEL》等電視節目,是中國國際時裝周、上海國際時裝周的評委。憑藉自身的時尚背景與經歷,她一開始進入的是禮服租賃領域,當時衣二三的名字還叫做「久物」。

同美國受Party文化影響導致禮服租賃需求旺盛不同,中國人對禮服的消費需求並不旺盛,消費頻次也很低,單純依靠禮服租賃並不能活下去。

因此,很快地,衣二三就選擇進入了日常服裝租賃領域——用戶選擇購買月卡後可享受無限次的租衣服務,當然服裝穿著滿意也可以購買。

不過,與禮服租賃相比,日常服裝其實更為複雜,存在品類多、品牌多,消費者心智待培育等問題,當然其中兩個關鍵的制約因素是衣物清洗、倉儲物流效率。對平臺來說,衣物清洗關乎的除了品控和消費者體驗,還有衣物壽命的長短、自身利潤的多少;倉儲物流關乎的則是產品周轉速度,以及運營效率。

面對衣物清洗、倉儲物流效率兩大問題,衣二三的策略是「重」,收購洗衣工廠,自主研發倉儲系統。

在洗衣中心上,衣二三經過了供應商、自建、倉洗配一體智能運營中心三個階段,基本上每年一次升級。

劉夢媛介紹說,衣二三最開始採用的是供應商模式,隨後 2017 年 3 月收購北京地區最大的中央乾洗工廠進行自營管理,之後是建設智能運營中心,將倉儲、洗衣、配送做得更智能、更公開。據聯合創始人王琛介紹,衣二三採用的是可水洗的RFID標籤,通過掃描RFID碼,後臺可掌握清洗、入庫、出庫、物流、租用等全流程,提高貨品管理效率。

輕資產:從買斷到與品牌分成合作

在發展初期,要吸引用戶,就需要保證有一定量的品牌和SKU儲備。這時,衣二三選擇的是自購服裝,保證一定的商品儲備。

這種方式易於操作,不過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消費者可能對品牌和產品的真實性存疑;產品池無法很快更新,以保證用戶穿到最新款式的衣服;需要佔用一定資金儲備,限制企業探索更多可能性。品牌其實一直走在零售行業的前沿,受電商渠道崛起,新興品牌出現,社交網絡發達等因素影響,很多零售品牌從線下走到線上,一直在探索新的渠道,更精準地觸達用戶,哪怕是香奈兒等一直很高冷的奢侈品品牌都開通了電商通道,或者啟用更年輕、更有流量的代言人。

在與新渠道合作時,品牌往往考慮的是三個問題:可以為品牌帶來多少收益,是否能帶來形象提升,是否能獲取更精準的用戶。不過,與品牌合作並非易事,衣二三採取了以品牌帶品牌的方式:在輕奢品牌、商業品牌、設計師品牌每個類別中先拿下其中最頭部的品牌,以口碑效應撬動其他同類品牌。

比如輕奢品牌,衣二三首先撬動的是BCBG,後來與CARVEN、McQ等幾十個輕奢品牌達成了合作。平臺分成模式給衣二三帶來的除了更多的品牌,更豐富的SKU外,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與品牌攜手試水獨家聯名款、品牌聯合營銷、平臺用戶新品試穿等,甚至在衣二三的暢想中,未來還可以將衣二三在動態生產、補貨、趨勢預測等方面的機制賦能給品牌。

與阿里合作

衣二三這種後端較重,前端較輕的模式,可以說已經有了共享衣櫥終極模式的雛形。這種快速的探索和變化,離不開資本的支持。同共享單車類似,共享衣櫥這個賽道前期也十分依賴融資,融資能力的強弱決定了企業能否走遠,能否建立起真正的競爭壁壘。

同時,王琛介紹說,近期衣二三接入了菜鳥系統,是第一家阿里系統外接入菜鳥逆向物流的公司。

在他看來,共享衣櫥的這一難度在於逆向物流,即消費者送回衣物的過程,這一過程分散、較為複雜。而此前由於淘寶退貨系統的存在,菜鳥在逆向物流上累積了一定經驗。

最後,劉夢媛補充說,來自阿里的戰略投資,更多想像力的是以閒魚為代表的整個阿里生態體系的可能性,包括閒魚、淘寶、天貓、支付寶、芝麻信用等全平臺的戰略協同。不難猜想,阿里作為流量入口、品牌池、信用平臺,必將在多方面給衣二三提供助力。

進入新租賃時代?

市場上永遠有新的浪潮。當共享出行、共享單車所代表的「共享經濟」潮退去後,最近的風口是新租賃經濟,是以信用體系為基礎的網際網路租賃。在「共享」、「租賃」這些詞語背後,其實是中國社會消費觀念所出現的些微變化。按照《第四消費時代》的觀點,當前中國混雜著各種消費觀念,屬於第二、第三、第四消費時代並存:既有傾向於強調數量和私有的第二消費,也有重視私有化、強調個性化的第三消費,也有趨向於共享,無品牌傾向的第四消費時代的觀念。

隨著共享出行、共享單車等行業的培育, 90 後乃至 95 後、 00 後等新生消費群體的崛起,第四消費時代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這就是衣二三、Plum、找靚機等租賃、二手平臺能發展起來的原因。

過去 20 年,隨著電商發展,生產效率提升,廣告以及產品更新換代快等因素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頻次明顯提升,原來也許穿三年的衣服穿一年就會淘汰,原來用五年的手機也許用兩年就會想再買新的。

在消費頻次提升的背後,是相關產業的繁榮,也是資源的極大消耗,以及廢棄物品的大量堆積。以服裝為例,有一項數據顯示,閒置或廢棄的紡織品服裝回收再利用比例不到15%,每年有近千萬噸新增產量有待處理。

細化到個人,很多消費者也許對每年的淘汰服裝清理,以及背後所產生的資源浪費感到擔憂。有用戶就表示,每年因為服裝快銷品導致的資源浪費越來越嚴重,翻開衣櫥覺得非常心碎,因為大學畢業清出來的衣服捐都沒法捐,最後扔了一大垃圾桶。

對這些想要新鮮感,但是不想再額外增加資源消耗的人來說,共享衣櫥正是可選項之一。劉夢媛在說到潛在的競爭對手時,把目光投向了快時尚品牌,「他們讓消費者用更少的錢體驗更快、更多的衣服,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品質不好,對環境負擔大,後續處理麻煩等」 。

這意味著服裝租賃的市場培育可能並不能單純依靠補貼、推廣來完成。不過劉夢媛對共享衣櫥的用戶心智培育持樂觀態度,「新一代人會影響更多傳統消費理念的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納新的想法。

伴隨著大家對思維方式的接受和消費理念的升級,更多種子用戶去影響更多的人」。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衣二三劉夢媛:共享衣櫥助推可持續時尚產業發展
    隨著全球消費者意識覺醒,越來越多品牌開始順應這一趨勢,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在思考中國時尚行業可持續未來的新機會。Yehyehyeh創始人葉曉薇女士主持了以中國可持續發展為題的圓桌對話,衣二三創始人兼CEO劉夢媛,Shokay執行總裁喬婉珊、Plug and Play中國區品牌及零售總監朱逸菲共同參與討論。
  • 共享衣櫥衣二三扭虧為盈,探索「可持續時尚」的邊界
    此前共享經濟競爭下的公司大多採用高額補貼的形式來搶奪市場,而如今盈利成為了他們更為迫切的需求。共享單車以及共享充電寶等等都成了牌桌上的僅剩玩家,並且價格也在不斷地回升。共享衣櫥頭的部項目「衣二三」近來也是以如此的形式開展。衣二三 ,是一款創新的女性時裝月租App應用,主打包月租衣的服務,以訂閱會員制的方式為都市白領女性提供品牌時裝的日常租賃。
  • HM進軍服裝租賃市場,聯手中國時尚租賃平臺衣二三開展服裝租賃業務
    根據瑞典時尚集團H&M官方消息,H&M集團旗下創新實驗室將和中國時尚租賃平臺衣二三以及時尚品牌COS聯手,在中國測試服裝租賃業務,測試時間為3個月。衣二三由前時尚媒體人劉夢媛成立於2015年12月,目前擁有1500萬註冊用戶。H&M集團循環和可持續業務發展中心創新實驗室的負責人Laura Coppen表示,H&M集團從衣二三的綠色環保清洗工廠以及衣二三的可持續時尚願景中受到啟發。而衣二三洗護運營中心對於水資源的循環再處理和有助於提高循環利用率的技術投入,符合H&M集團對合作夥伴的期望。
  • 阿里連投兩輪,擁有1500萬用戶的衣二三如何定義「體驗式電商」?
    而租衣平臺也在過去的三年中摸索著自己的變現方式,在宣布融資後的媒體溝通會上,衣二三的創始人兼CEO劉夢媛向鈦媒體分享了他們的見解。目前,衣二三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家體驗式電商平臺。在收取月卡會員費之外,平臺通過提供體驗式租賃服務,實現向合作品牌方的導流,最終達成購買的模式也逐漸成型。
  • 小衣櫃裡也有大生意:衣二三的全域種草和交易閉環
    劉夢媛認為,之所以衣二三能獲得如此良好的發展機會,不僅是因為其通過將「購買衣服」這件相對低頻的事情變成「租賃衣服」這件相對高頻的事情,從而創造除了新機會,還得益於新資源的成熟,例如徵信體系、芝麻信用等。而在方法論上,衣二三堅持的是用更低的成本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在 2019 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劉夢媛更詳細闡釋了這套經驗,她相信,未來的服裝租賃市場只會越來越大。
  • 共享衣櫥重視自我造血能力,「衣二三」扭虧為盈
    衣二三創始人劉夢媛告訴36氪,衣二三能夠實現盈利的關鍵主要在以下幾點:減少補貼。平臺從2018年的9月份開始逐漸減少補貼,包括新人補貼減少以及老用戶使用價格上升(此前連續包月價格為399元/月,自2018年8月起恢復原價至499元/月)。提升選衣效率。平臺通過用戶調研發現,「選衣難」成為了用戶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 衣二三:用「租」的方式佔領年輕人衣櫥
    衣二三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底的新產品公司,是一家體驗式會員電商,它給年輕的都市女性消費者提供會員制、按月不斷換穿租賃時裝的機會,也提供在租賃過程中遇到喜歡的時裝即可購買的創新型服務。在創辦這家公司之前,我是每天都不斷給消費者傳達什麼是最新的、最好的東西的媒體人。但是我發現好東西永遠在金字塔尖,普通人觸手可及的東西並不多。
  • 衣二三踐行可持續時尚,用閒置衣物給流浪貓一個家
    為此去年冬天時尚女裝租賃平臺衣二三就曾聯合壹基金一JIAN公益聯盟、它基金共同發起了「衣二三衣起愛,用閒置的衣服給貓貓做一個家」的公益活動,活動在當時掀起了萬人捐贈的熱潮,更是吸引了陳喬恩、舒淇等眾多明星愛心助力。
  • 衣二三問題不斷,共享衣服有未來嗎?
    其中,2017年9月,成立僅兩年的衣二三拿到共享衣櫥行業最大一筆投資——來自阿里巴巴領投的5000萬美元,共享衣櫥領域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但不是所有項目都發展順利,多啦衣夢在2017年3月還宣布獲得了由君聯資本領投、服裝品牌拉夏貝爾跟投的1200萬美元A+輪融資,但由於定位、用戶獲取、產品規劃和線下擴張等方面的不足,最終沒能挺過年底。
  • 衣二三備受用戶質疑,共享租衣套路有點多
    作為衣二三年費會員,謝女士用自己一年來的租衣經歷下了結論:「我有點懷疑自己為什麼還在用。」而且有品牌內部尺碼標準和其他品牌不一樣的話,平臺並不會特別提示,如果下單拿到尺碼不合適的衣服就只能原路退回去。 就在這一年多的使用時間裡,謝女士在該平臺上碰到衣服有問題的概率在30%左右。但每次跟衣二三客服確認後得到的反饋除了道歉就是贈送加衣券(或補償有效期)。在她看來,即使平臺已經做出了一定的補償措施,也並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訴求。
  • 洋品牌主打「快時尚」 本土品牌何處立足
    ZARA、H&M、優衣庫(UNIQLO)等「快時尚」洋品牌似乎已全面侵襲我們的生活,已深入中國消費者的心。地鐵乘坐時,窗外是鱗次櫛比的快時尚品牌廣告牌;出站時,連續出現的logo多得近乎取代地圖指南;大街兩側排布著目不暇接的快時尚廣告牌;城市最繁華的街頭不管是成群結隊還是三三兩兩,少不了幾個「快時尚」品牌的購物袋跳躍期間;餐桌上的議論話題也總是與「快時尚」的某款服裝有關。
  • 衣二三聯手公益組織,用舊衣共築溫暖貓窩
    衣二三
  • 捐舊衣變身貓窩 共享租衣平臺衣二三邀請愛貓人送溫暖
    12月3日,時裝共享平臺衣二三聯合壹基金一JIAN公益聯盟、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它基金)等夥伴發布公益項目「衣二三衣起愛」,共同迎接二周年品牌日的到來。活動在線上呼籲大家「捐出閒置衣物,給冬日流浪貓換一個家」的活動。
  • 品牌定位36計|競爭思維模型
    創業者最常見的失誤有兩個:一個是不考慮競爭對手,一個是考慮了競爭但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競爭對手是誰。為什麼很多道理 「一聽就懂一用就錯」 ,因為我們常常想當然地知道自己是誰,也毫不思索地選定了自己的競爭對手。
  • 衣二三把3萬件舊衣服變成了流浪貓窩
    由時裝共享平臺衣二三聯合壹基金一JIAN公益聯盟、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它基金)等夥伴發起的公益項目「衣二三衣起愛」近日收官,這項活動呼籲大家「捐出閒置衣物,給冬日流浪貓換一個家」。在京東公益 、ofo、領英、真格等30多家愛心企業和陳喬恩、舒淇等明星的共同推廣下,活動共收到愛心人士捐贈近3.6萬件閒置殘次衣物,經過分揀,除去部分衣服不適合回收外,其中10,869件衣服會用於二次捐贈,23,192件殘次衣物將被二次利用改造成可回收板材,衣二三將其改造成近200個貓窩,投放到北京北外、央財、北航、人大等8個高校和20多個群護人看護小區, 幫助流浪貓度過寒冷冬日。
  • ZARA三個姊妹品牌關閉中國實體店,快時尚真的慢下來了?
    一提到快時尚品牌,人們首先會想到ZARA,優衣庫,H&M等品牌,隨著中國消費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正在迫使這些快時尚品牌不得不調整市場策略。
  • 4「快時尚」品牌進成都兩年開出10家店
    ●而快時尚則有完整的產業鏈,從產品設計到擺上貨架,每個環節都可以致力於品牌打造,大幅降低了成本。  UNIQLO、C&A,ZARA、H&M……快時尚洋品牌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布局二三線城市。近兩年來,這些全球快時尚品牌紛至沓來,在成都掀  起了一輪又一輪開店熱潮。
  • A&F潛在買家出現 未來Hollister能幫助A&F翻身嗎?
    2005年前後,ZARA、H&M、Forever21等快時尚開始展露頭角,彼時還在連年銷售增長的A&F並不把這些競爭對手放在眼裡。但是幾年後,隨著快時尚的發力,消費者購物習慣迅速改變,在激烈競爭衝擊下,A&F節節敗退。為了應對,雖然A&F也開始調整自己的價格策略,折扣逐漸多了起來,但是被消費者所詬病的是其產品質量如面料等卻大不如以前。2013年秋季,A&F在年輕人不再喜歡的品牌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僅次於Gap。不甘心就此沉淪的A&F也曾作出調整開啟品牌的復興之路,但是卻收效甚微。
  • Zara「快」的體系 為何中國品牌卻難以複製?
    快時尚的特點是款式多、低價、量少,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Zara近幾年來無疑是稱霸快時尚,遠遠的甩開優衣庫、H&M以及Topshop這些競爭對手。  Pablo Isla同時強調,Zara的速度並非完全依賴生產速度,品牌60%的產品來自西班牙、葡萄牙和摩洛哥的供應鏈,相比其他品牌遠在亞洲的供應鏈來說運輸時間大大縮短,當競爭對手的新品還在太平洋上飄蕩的時候,Zara新產品早已發往門店,開始發售。
  • 品牌女裝加盟排行榜 盤點十大快時尚女裝加盟品牌
    女生買衣服講究款式,去年買的衣服似乎已經配不上今年的自己,所以在這個快速更新的女裝市場中,快時尚女裝深受廣大女性同胞的歡迎,快時尚女裝以快速上新、時尚度高及價格低三大優勢搶佔市場,但隨著快時尚女裝品牌在國內越來越多,各個品牌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些快時尚女裝品牌中,哪些女裝品牌值得我們加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