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兒子去上學!鶴壁這位母親守護病兒詮釋偉大母愛

2021-01-09 騰訊網

「他說風雨中這點兒痛算什麼,

擦乾淚不要怕,

至少我們還有夢……」

這是淇濱區龍德嘉園小區居民

譚靜最喜歡的一首歌,

也是她的「加油歌」。

為母則剛,在譚靜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的兒子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DMD),她不僅微笑面對,精心照顧兒子,還在努力工作的同時通過做微商銷售護膚品增加收入。

12月7日,記者採訪了這位堅強的母親。

兒子患病,她擦乾眼淚微笑面對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是一組遺傳性骨骼肌變性疾病,病理上以骨骼肌纖維變性、壞死為主要特點,臨床上以緩慢進行性發展的肌肉萎縮、肌無力為主要表現,部分類型還可累及心臟、骨骼系統。9年前,譚靜的兒子小欣被確診患上了這種病。

「前段時間,小欣還能堅持走十幾米路,這幾天情況不太好,他站立都有些吃力,我的心情也跟著有些低落。」談到小欣的病情時,譚靜先是嘆了一口氣,但很快給了記者一個微笑。「沒事,大不了就是坐輪椅!我在網上看到,有位靠輪椅行走的DMD患者最後考上了清華大學。我相信,我家小欣也能有個美好的未來!」譚靜說話時目光堅定且充滿希望。

隨著採訪深入,譚靜的樂觀愈發讓記者佩服。她說,DMD患者多在兒童期發病,一般在4至6歲時出現走路易跌、奔跑困難、下蹲站起困難等症狀;通常在7至12歲時失去行走能力,最後可能因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而失去生命。「雖然我能預測到結果,但有很多患者考上了大學,走向工作崗位。我不會放棄希望,兒子也有可能成為幸運的人。」譚靜說,小欣5歲時被查出患有DMD,她過了4個月以淚洗面的日子後決定堅強起來,用微笑面對厄運,盡己所能讓兒子在未知的生命中享受和正常人一樣精彩的生活,想辦法拓展小欣生命的寬度。

▲上學時間到了,譚靜背起小欣出發。

精心照顧,盡力延緩孩子病情發展

小欣今年14歲了,目前在我市一所中學讀初中。和其他病友相比,小欣的身體比較好,他打破了「7至12歲時失去行走能力」的醫學判斷,學習成績還算不錯。張海迪、「旗袍先生」崔萬志等是小欣的偶像,他談起偶像時神情昂揚。他說:「從小我媽就給我講張海迪的故事,她告訴我,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自己不放棄,世界就不會拋棄我。」

小欣的成長離不開譚靜的不放棄和精心照料。小欣確診後,譚靜帶著孩子輾轉鄭州、北京等地治療,哪怕醫生給出了「這病無藥可治」的結論,譚靜還是購買相關藥品延緩孩子的病情發展。單是小欣的藥費每月就要1000多元,即便如此,她還堅持讓小欣學習繪畫。「我和愛人都是普通礦工,每月還要還房貸,小欣還有一個弟弟,所以我們的負擔比較大。但我從未有過放棄的想法。」譚靜說,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圓滿和幸福的。

「我雖然身體不好,但智力正常,在學習上我要比其他同學更加努力。」小欣說,和其他同學相處時,他從不自卑、氣餒,這源於媽媽對他的鼓勵。

小欣的房間裡放著拉筋凳和矯正鞋,從5歲開始,他要每天站半個小時的拉筋凳,晚上還要穿著矯正鞋睡覺。「站拉筋凳是為了延緩肌肉萎縮。站拉筋凳時腿會很疼,我媽每次都會站在旁邊陪我,還給我講勵志故事。」小欣回憶,媽媽為了培養他樂觀、自信的性格,購買了名人傳記方面的書籍。他站拉筋凳時,媽媽就為他讀書,他聽了書中主人翁的故事後頗受鼓舞,即使腿疼難忍,他仍然選擇咬牙堅持。

除了讀名人傳記,譚靜還會和小欣一起觀看勵志演講視頻。時間長了,譚靜成了家中的演說家,她還經常閱讀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一發現小欣的情緒有變化,她就很快對小欣進行開導、勸慰,保障小欣的心理健康。

在譚靜的教育下,小欣不斷成長且富有愛心。小欣總會在書包裡多裝些筆、橡皮、作業本,他說:「我行動不便,同學們給了我不少幫助,我多帶些文具,同學有需要時可以借給同學。」

咬牙堅持,媽媽的背是孩子心中的山

「讀小學時,他就走不遠,每天早上我要把他背上電動車,送他去學校,再把他背到教室。孩子行動慢,我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做飯。」譚靜感慨,對於孩子艱辛的上學路,她風雨無阻陪伴著,儘管辛苦,她從未給小欣請過假。不能因為孩子是病人就放鬆要求。」

隨著時間推移,小欣漸漸長大,體重也有100多斤,譚靜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譚靜身高1米6多一點兒,體重100斤左右,屬於「小個子」,背小欣一趟會氣喘籲籲、渾身冒汗。但為了拓展小欣的視野,她經常帶著小欣外出旅遊。上下公交車、上下樓梯……小欣在媽媽的照顧下先後到鄭州、北京、上海等地旅行。

小欣上了初中後,譚靜就更忙了。除了照顧小欣,她還要照顧小欣的弟弟,早上5點就得起床做飯,6點半準時送小欣出門,除了中午接送,晚上7點她還要給小欣送飯,晚上9點再從學校把小欣接回家。

「我媽和我爸都要工作,他們輪流照顧我,我媽背我時比較吃力,我明顯能聽到她的喘氣聲。雖然她的肩膀瘦弱,但在我心中像大山。」小欣說,母親的背讓他充滿安全感。

自強自立,趁歇班時做微商增加收入

譚靜在我市一煤礦旗下的發電廠上班,負責看管機器。按照工作安排,她一個班要在機房值守24小時,然後休息24小時再上班。令人佩服的是,熬夜值班、照顧孩子、做家務已經讓譚靜忙得不可開交,但譚靜還趁歇班時幹起了微商,通過銷售護膚品增加收入。

▲趁著小欣沒放學,譚靜錄製商品介紹視頻。

「家裡開銷太大了,我得努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譚靜說,抱著這樣的想法,她2018年幹起了微商。通過不斷學習銷售知識、產品知識,她逐漸積累了近百位固定客戶,每月有幾千元收入。

「我花了半年時間才爭取到第一位顧客。」譚靜回憶,剛做微商時,半年都沒有開張。但她沒有放棄,利用這段時間努力學習護膚品相關知識,和有意向購買的顧客保持聯繫,通過所學專業知識為客戶解決常見的肌膚問題,這才收穫了第一位顧客。

生意開張後,譚靜越幹越有勁兒,她化身「拼命三郎」,努力拼搏著。有一次,她騎著電動自行車,冒雪騎行40多分鐘為客戶送去試用裝,客戶看到她的頭髮和衣服被雪打溼時深受感動,當場決定購買產品。還有一次,她下夜班回到家,有客戶需要送貨,她來不及休息馬上去送貨,客戶佩服她的敬業精神,當場為她介紹了兩位新客戶……通過不斷努力,譚靜的生意越來越好,客戶越來越多。

▲譚靜趁著午休間隙整理貨物。

「我和孩子都很心疼她,勸她放棄做微商多休息,可她說要挑戰自我,要給孩子做榜樣。」譚靜的丈夫告訴記者,堅強、勇敢是他對妻子的評價。工作、微商、家庭讓譚靜十分忙碌,缺覺對她來說已是常態,他經常看到譚靜坐在沙發上就睡著了,睡醒後的她很快就精神飽滿忙碌起來。

譚靜說,她這樣拼搏是在為未來做打算。她從未放棄希望,她想,小欣或許會迎來有藥可治的那一天。她要努力掙錢,將來為小欣治病。

來源:鶴報融媒體記者 王玉姣

責任編輯:張露丹

統籌:靳麗娜

總值班:陳鴻

監製:李宏慶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賀梅:她以最殘忍的方式,詮釋了母愛的「偉大」
    李海潮找到子秋的時候,他正巧背著一隻大背簍,心疼得李海潮直接將背簍接到自己身上,並且把這個沒人「要」的孩子帶回了麵館,子秋開始有了自己的家,但是,身邊卻有無數人提醒:你是被撿回來的孩子,不聽話就要被爸爸送走。以最殘忍的方式——子秋長大了。被賀梅拋棄,仍是他心裡解不開的結!
  • 這就是母愛的偉大,兒子重病在床,母親默默付出!
    母親的偉大事跡被揭露了許多,人們知道了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可以付出多少,卻仍然一次次被偉大而平凡的母親感動。如下面這位七旬的母親,在工地上忙得目瞪口呆,既讓人心酸又感動。她看不出外來人的心酸,只要能賺錢,她什麼都願意做,因為只有這樣,她才有資本去和死神爭奪兒子。拒不改正的,郭鵬毅在2020年的11月中旬時常感到全身無力,做任何事情都無能為力。
  • 廣西「五好家庭」丨黃鳳梅:十八年守護棄嬰 用真情詮釋偉大「母愛」
    2020-11-14 09:26 來源: 澎湃新聞 南寧女性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用「家」的力量傳遞著感動詮釋著奉獻2020年廣西「最美家庭
  • 對母親的守護 周大福詮釋
    導語:每一位母親都是一個守護天使,用她們最真最誠的愛終其一生舍盡全力守護著自己的孩子。子女的心,感知了母愛的炙熱濃情;歷史的眼,見證了母愛的亙古綿長。
  • 最平凡人的是母親,最偉大的愛是母愛
    從來沒有一段文字可以詮釋母愛的那種偉大,雖然能寫出來的只是母愛冰山一角,卻可以表達我對您的愛,母愛像一縷燦爛的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母愛就像是春天裡的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像一劑苦口的良藥,為我們治癒心靈的創傷;母愛像一條春天的河,帶著滿滿的愛從我心底緩緩地流過。
  • 90歲老母親照顧64歲確診兒子,暖哭全國人:偉大的母親是名將之女
    在這些感人故事中,有一位90歲的老母親,獨自照顧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64歲兒子,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偉大、純美的母愛!相信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看到過。今天,作者得知這位讓我們感動得流淚的老母親,原來是抗日名將之後。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林鳴醫生分享的一則故事,感動了全國網友。春節期間,在一線坐診的林醫生每天都要接待很多老年病人。
  • 母愛的力量有多偉大?金壇85歲老母親用62載來詮釋!
    這樣的日子她已經過了62年  62年來她無怨無悔  一直堅強而樂觀地生活著  用偉大的母愛  為殘疾的兒子撐起了整片天空  傍晚時分,附近的居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85歲的朱錫鳳推著輪椅上的兒子潘廣江在門前散著步,夕陽的餘暉照在他們的身上,美好而又溫暖。
  • 「兒子快跑」,不是這勇鬥黑熊的母親,你永遠不知母愛力量有多大
    5月17日晚,事發四川綿陽江油市的一件母親為了救兒子,勇鬥黑熊的新聞想必大家都已經看到。這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大叫「兒子快跑」,然後自己以血肉之軀與黑熊殊死搏鬥。最後,兒子得救了,而她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她深愛的兒子。這位勇鬥黑熊的母親,讓我們見識了母愛的偉力。
  • 《童年的許諾》致敬偉大的母愛
    特別是這種殘酷,很多來自於摯愛的母親。對於兒子,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來自於母親,然而這種愛,從某種意義上,又是一個無形的枷鎖。主人公羅曼·加裡隨母親流浪在異鄉法國,他的一生都活在自己童年時對母親的許諾裡,他努力成為自己母親希望成為的人:一個出人頭地,頭上帶有光環的俄羅斯籍法國人,為此,他將只為女人、榮譽、國家而戰鬥。
  • 推薦十部關於偉大母愛的電影,每一部都是滿滿的母愛!
    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是無私和偉大,也是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的常見題材。下面大家一起看一下十部滿滿都是愛的母愛電影。1·《中國媽媽》《中國媽媽》是1995年上映的中國劇情電影,由黃健中執導,李克純,馬明威等主演。講述了王秀琴的兒子耿輝9歲那年由於庸醫誤診失去了聽覺能力,身心受到了嚴重摧殘。
  • 為了兒女燃燒自己一生的母親——評電影《九香》中的偉大母親形象
    宋春麗老師刻畫了很多母親形象,被人們稱為「中國螢屏第一母親」。把愛和世界全給了孩子的母親母親,一個普通但又沉甸甸的詞。影片《九香》中的母親形象更讓人看後覺得母愛的偉大和質樸。影片中九香第一次出場是在照相館洗照片,照片裡19歲年輕、漂亮的九香和照相館裡頭上帶著帽子裹著藍頭巾,顫顫巍巍從手絹裡取出錢的九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母愛的偉大,即便你想'活埋'我,我也要護你周全
    好在我不是一個十分偉大的孝子,那就儘量站在一個最公平公正的角度談談我對這件事的看法吧。母親多麼偉大的代名詞,母親用自己的十月懷胎將我們帶到人間,又用儘自己所有的力氣撫養我們長大,這份恩情我們一輩子都不能忘記。可為什麼會有不孝的兒子忍心親手埋葬自己的母親呢?
  • 母親下跪求兒子繼續上學,兒子發朋友圈「開心每一天」
    近日,網友拍下了一幕母親給兒子下跪的圖片,原因是母親祈求兒子繼續上學。一位母親祈求想退學的兒子繼續上學,可能是真的沒有辦法了,只好給兒子跪了下來。面對父母卑微的「哀求」,該男子若無其事的躺在椅子上玩著手機,不僅無視母親的存在,並發朋友圈「開心每一天」,圖片就是母親跪著自己面前的照片。
  • 世間最偉大的愛,母愛
    王剛是個大山裡的孩子,從小就失去了父親,是母親辛辛苦苦把他帶大,母親告訴山裡的孩子只有有出去才會有出息,讓他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辜負了她的一片苦心,於是省吃儉用供他上學。可是他的學習並不是太好,上完高中就沒有上大學,而是在城裡找了份送餐的工作幹了起來。
  • 寶媽帶兩個孩子坐火車的照片走紅網絡,母愛真偉大,不是說說而已
    每年總有一些火車站和高鐵上媽媽帶孩子的照片被曝出來,讓我們感動不已,原來母愛並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體現在帶娃的細節上。我看過這樣一張網上走紅的照片:寶媽右手緊緊地抱著一個小男孩,這個2歲左右的小男孩在母親的懷抱中,睡得非常地酣暢。而另一端,寶媽緊緊地抓住了一個女孩的手,女孩估摸著7-8歲,扎著鄰家女孩般精神馬尾,軟軟地睡在了座位上,紋絲不動。
  • 畸形的母愛:為將同性戀兒子掰直,她引誘兒子發生關係
    母愛是偉大的,也是高尚的。可是,母愛若用的不當,也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 《我的媽呀》:母親的願望,兒子的幸福
    母愛,是無價的。母親,往往都有那樣的願望,期盼看到自己的兒女平安幸福。很多時候,這些願望包括了兒女們懂得勇敢堅強、擁有自己的事業、有個溫暖的家、愛國愛家等等。李勇昌執導、鮑起靜和黃浩然等共同出演的故事電影《我的媽呀》,便是那麼一部演繹了「母親的願望,兒子的幸福」的影片作品。
  • 讚美母親偉大的經典句子大全 歌頌母愛寫給媽媽的話唯美簡短
    讚美母親偉大的經典句子大全 歌頌母愛寫給媽媽的話唯美簡短  26、沒有歷史史詩的撼人心魄,沒有風卷大海的驚波逆轉,母愛就象一場春雨,一首清歌,潤物無聲,綿長悠遠。  27、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知識一天天豐富,仿佛農民看見自己的莊稼日漸成熟,母親的心裡是充滿幸福喜悅的。
  • 孟郊寫給心中「女神」的詩,歌頌了女性的偉大與無私,流傳了千年
    時代不同,女神的意義也不同,但是有這樣一位女神,被人尊敬了上千年,直到今天她們的魅力仍然影響了所有人,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母親。唐代詩人孟郊就對這位永恆的「女神」進行了最崇敬的讚美,這位女神對他意義非常,他將自己對「女神」的愛寫到了詩中,這首歌頌「女神」的詩從此成了膾炙人口的經典。《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 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親面前,仰著臉問:「媽媽,你為什麼愛我?!」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頰,抵住我的前額,溫柔地、不遲疑地說:「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兒子!」朋友們!我不信世界上還有人能說這句話!「不為什麼」這四個字,從她的口裡說出來,何等剛決,何等無迴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