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非法放生產業鏈:無異於殺生 甚至更可怕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在愛鳥周活動中,志願者們放飛了被救助的猛禽(圖片來源:法制晚報 攝影:楊益)

近幾天來,懷柔湯河口鎮山林裡出現數百隻狐狸和貉一事,引發持續關注。《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截至4月11日上午,抓捕隊已經捕獲藍狐和貉百餘只,其中部分被發現時已死亡。目前,森林警方正在追查進行非法放生的人員。

剃度於北京佑勝教寺的大容法師告訴記者,有人藉助放生斂財,希望放生者在寺廟的主持下放生。而動物保護專家、公益組織綠野方舟負責人於鳳琴曾專門就放生一事撰文,反思近年來流行起來的放生行為。她表示,放生古已有之,那時人們就認識到,放生不如不捕生,放生不如從源頭上去護生。

進展

已捕獲百餘只藍狐、貉仍在追查來源

今天上午,記者從懷柔森林公安處一工作人員處獲悉,目前森林公安仍在帶領工人到放生地附近的山上捕捉放生的狐狸和貉,截至今天上午記者發稿時,已經捕捉100多隻,後續還會進行此項工作。

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0多天前最初接到一名村民反映,說是家中的雞被狐狸咬死,目前從匯總的情況來看,有不止一家農戶遭受損失。因這些藍狐為人工養殖,不屬於真正的野生動物,這些損失只能由放生者承擔。目前,還在加緊查找狐狸和貉的來源。

「我們家養雞就是為了賣柴雞蛋,賺點零花錢。」湯河口鎮湯河口村李夢(化名)女士說,家中原先總共有50餘只柴雞,10多天下來,被狐狸騷擾攻擊後,至少發現了六七隻死雞,還有一些雞不知去向,目前剩餘二三十隻,「我們無緣無故遭受損失,到底該由誰來賠償呢?」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周甲德律師說,如果政府有關部門能夠證實這些動物確實屬於放生行為產生的,而放生的又不屬於我國法律規定中的野生動物,這種非法放生行為對環境和農戶造成的損害,由放生者承擔賠償責任。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及時查找放生者,為農戶減少損失。

揭秘

放生催生野生動物產業鏈

動物保護專家、公益組織綠野方舟負責人於鳳琴女士曾經在鳥類市場做過調查,有些居士為了完成自己放生動物的心願,與鳥類經營者預訂下需要的喜鵲,而經營者則根據市場的需求,向那些捕鳥的人下達訂單。

此後,捕鳥者會按訂單去捕捉所需要的喜鵲,然後將捕捉到的喜鵲送到鳥市,鳥類經營者便把喜鵲賣給居士。

如此往復循環,形成了這樣一條惡性循環的產業鏈。

很顯然,這是由放生而催生的一條新型產業鏈。

於女士說,反過來再分析這條產業鏈,放生者完成了心願,捕捉者用獵物換得了金錢,經營者也獲得了利益,而倒黴的自然是那些野生動物了。這樣周而復始,有很多的野生動物在捕捉者的圈套、夾子、誘惑中受傷或是喪生,這樣的放生不僅達不到「放生」之目的,在某種意義上還間接地造成了殺生。

於女士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幾年前,也有居士從一養鹿人手中買得幾十隻梅花鹿,送到內蒙古野外去放生,放生者前腳走,捕殺者後腳便到了。因這些鹿都是在人工馴養狀態下長大的,它們的警惕性比野生梅花鹿要小得多,同時在野外的生存能力也很低下,一旦遇到天敵(包括偷獵者)與惡劣氣候,它們毫無抵抗能力。將這種梅花鹿放生,無異於殺生,甚至比殺生還要可怕。「因為,這些梅花鹿招來的偷獵者還會使其它動物遭殃。」

隨意放生導致外來物種入侵

於鳳琴女士說,在大自然中,物種之間都是在相對固定的土地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而共生共長,共同維護著這條生物鏈條。當一個物種離開了它所生存的領地來到另一個陌生環境時,大多會有兩種結局,一是不能適應新環境而死去,二就是以超強的生存能力而在異地無限強盛。

如植物界的初來物種水葫蘆、大米草、紫莖澤蘭等,它們從異國他鄉來到中國後,便在肆意欺壓本土植物的同時瘋狂生長,嚴重地破壞了本土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動物也是一樣,以紅耳龜(又名巴西龜)為例,這些本來生長於美國佛羅裡達州憨態可掬的紅耳龜,曾是許多人家中的寵物,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它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成為全球「通緝犯」。

於女士告訴記者,要使這些被放生的動物重獲新生,至少得滿足三個條件:動物本身能夠適應放生地的環境和氣候;放生地有其足夠的食物源;所放生的物種不是外來物種入侵,不會對本土物種造成傷害。在滿足這些條件之後,還要看所放生的動物本身的身體條件如何,如果是受了傷的一定要將其調養好才能夠去放生。

數千個放生群體的行為大部分無佛家主持

剃度於北京佑勝教寺、經常向信眾指導正確放生的大容法師告訴記者,北京存在數千個大大小小的放生群體,這些群體的放生行為大部分沒有佛家弟子主持,屬於私下放生。一些放生者主持放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不少人可能有慈悲心,但是並沒有時間去做救助生物這樣的事情,於是看到別人在微信圈子裡說要進行放生,就有不少人捐錢。」大容法師說,至於這种放生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就很難說了。

大容法師說,放生的最初目的其實是救助,寺院的僧人一般都有放生經驗,懂得如何放生,放生何種動物。經常有人將鱷魚龜、巴西龜等進行放生,由於這些動物都是外來物種,這些生物放生後可能會對放生水域產生嚴重危害。「以前經常有放生鳥類的現象,經過媒體曝光,對鳥類的捕捉和販賣均不合法,所以寺廟在儘量減少對這些鳥類購買放生,只有見到了受傷的或者其他特殊情況下的鳥類,才會救助放生。」大容法師說,正規的放生要在綜合考慮環境、地域、生存等多種因素後,找到合適的放生地進行。

法師表示,放生本該是佛家弟子所為,農曆每月的第一個周六,一般為放生的日子,不少寺院內還有放生池,專門為放生者準備。要是有人真想參與放生,應該找到寺院,合規合法放生。

相關新聞

正規放生什麼樣?

可追蹤研究鳥類活動

非法放生會帶來傷害,那么正規放生是什麼樣子呢?近日,記者在本市「助力候鳥遷徙」觀鳥行活動暨第三十四屆「愛鳥周」活動上看到,志願者們放飛了由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康復的野生鳥類紅隼、獵隼、蒼鷹各1隻。

記者發現,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為獵隼佩戴了衛星跟蹤設備,這是為了跟蹤研究這些鳥類的活動規律而裝的,也能跟蹤保護這些鳥類。自2005年以來,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共救護各類野生動物300餘種,40000餘只(條),野生動物成功救護放歸率達到55%以上。這樣的放生是在科學指導和追蹤調查下進行的。另外記者了解到,為提高對傷病野生動物救護收容的效率,在「十三五」期間,全市還將增加10處野生動物救護站點。

同時會上還啟動了北京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標識徵集活動,最終獲選作品將給予3000元現金獎勵;入圍作品給予5000元現金獎勵,頒發榮譽證書。

具體要求可登錄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網站(http: //www.bwrrc.com)或首都園林綠化政務(http://www.bjyl.gov.cn)查看。

相關焦點

  • 學者稱不合理放生比殺生更可怕
    考慮到放生家養動物有如此明顯的問題,一些商販就從野外捕捉野生動物,在市場上出售,誘使放生者購買放生,形成「捕—售—放」的灰色產業鏈。這種「放生產業鏈」對野生動物的危害很大,對一些原本已經因為人類活動而瀕危的野生動物來說,是雪上加霜。另一些本來沒有貿易價值的野生動物,也因為有了「放生」的價值而遭殃。
  • 【另一面】攔車救貓:放生無異於殺生
    網易另一面專題:攔車救貓:放生無異於殺生導語:近日,上海志願者開車逼停貨車救800隻貓後除少數帶走外,其餘就地放生。攔車救貓又無法處置的情況下,動保志願者往往選擇放生了事,甚至是完全未做任何處置,造成公共衛生、噪音和對野生動物的威脅等問題。
  • 洞庭湖發現被放生的「神」龜,生物學家說:這不是放生,是在殺生
    近些年來,有很多慈善組織都會進行「放生」活動,為的就是保護自然生態資源,讓動物們重新回歸自然的懷抱。可是您卻不知道,放生並非我們想像的那般簡單,不合理的放生很可能變成殺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湖南省嶽陽市嶽陽縣,有一個全國聞名的湖泊,它便是洞庭湖。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也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洞庭湖也成為了湖南省甚至全國重要的糧油、水產、養殖基地。
  • 佛教篇——殺生 放生 吃齋
    今天談一下,佛教中關於 殺生 放生 吃齋 的一點感悟.殺生佛家有諸多戒律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不殺生為第一位,無論出家與否有了殺戒,也就有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說放生放生是對殺生的否定,將待殺的飛禽走獸放走便為放生,這裡注意放生不是為了放生而放生,很多人放生結果導致了放生產業的形成,因為你要放生所以商販捕來給你放生,這個就是錯誤。
  • 佛說嚴禁殺生,所以信徒放生動物,但為何放生又在殺生?
    接著幾個佛門弟子一邊念經一邊把魚兒全部倒進了公園的湖裡,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放生活動 。我湊過去看了看,多數魚已經奄奄一息,倒在湖裡後直接"翻了白兒"。第二天我再去公園的時候,岸邊已經是臭氣燻天,到處都是已經死去的魚,看著死魚,我陷入了沉思。好心辦壞事關愛生靈是一件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事情,對於佛教來說,嚴禁殺生。
  • 以「放生」為名賣野生鳥 成都一鳥市被查(組圖)
    不知從何時起,現場放生鳥類、魚類成了不少現場活動的最後一個「流行節目」,主持人一聲令下,從市場買來的「放生鳥」、「放生魚」自由奔赴自然,周圍一圈人拍手叫好,一條「放生產業鏈」也由此慢慢形成。  一方面是愛鳥和環保人士的指責,另一方確實存在可以在市場經營的鳥類。在13日上午的聯合執法之後,緊接著林業森警、市場方、第三方協會開始展開座談。座談會上,雙方進行了激烈爭辯。
  • 非法放生斂財面臨監管空白
    本報記者 王海燕  近日,懷柔區發生大規模放生狐狸、貉事件。經過森林公安部門連日捕捉,截至目前,已追回狐狸和貉100餘只,其中有半數以上發現時已經死亡。  放生變殺生,這類變了味兒的放生活動近年來在本市頻繁出現。頻繁的非法放生活動背後,是堪稱「一條龍」的放生血腥產業鏈條。
  • 麻雀八哥養在籠裡等放生 成活率低放生變成殺生
    放生相思鳥代表相思,放生麻雀代表救命,放生絲光椋  鳥可以實現前途光明……  昨天,記者在南山市場看到有商販做起「野鳥」放生生意,自稱放生鳥相當於許願。對此,專家分析認為,成批銷售的鳥類多是南方養殖的,一旦放生有的被餓死,有的被野貓捕食,成活機率非常小,放生變成殺生。
  • 成都黃田壩鳥市賣野生鳥被查 相思鳥賣3元一隻被人買去放生
    不知從何時起,現場放生鳥類、魚類成了不少現場活動的最後一個「流行節目」,主持人一聲令下,從市場買來的「放生鳥」、「放生魚」自由奔赴自然,周圍一圈人拍手叫好,一條「放生產業鏈」也由此慢慢形成。一方面是愛鳥和環保人士的指責,另一方確實存在可以在市場經營的鳥類。在13日上午的聯合執法之後,緊接著林業森警、市場方、第三方協會開始展開座談。
  • 成都黃田壩鳥市賣野生鳥被查 相思鳥賣3元一隻被人買去放生(組圖)
    不知從何時起,現場放生鳥類、魚類成了不少現場活動的最後一個「流行節目」,主持人一聲令下,從市場買來的「放生鳥」、「放生魚」自由奔赴自然,周圍一圈人拍手叫好,一條「放生產業鏈」也由此慢慢形成。  一方面是愛鳥和環保人士的指責,另一方確實存在可以在市場經營的鳥類。
  • 市民將巴西龜放生入海口 鹽度較高放生變殺生
    但盲目的放生,成了好心辦壞事,甚至造成殺生。近日有網友報料,有人在海景國際花園對面的古渡口放生了巴西龜和泥鰍,且不說巴西龜是「生態殺手」之一,會威脅本土物種生存,放生者將生活在淡水的巴西龜和泥鰍放在晉江臨近入海口,這個鹽度較高的地方,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路。
  • 道教是如何看待放生的?放生的禁忌有哪些?莫讓放生變成殺生
    近年來,很多慈善組織尤其是一些佛教的信眾對放生活動比較熱衷,他們會相約購買一批動物到指定地點放生。什麼是放生呢?簡單的來說放生就是出於對動物生命的憐憫,將它們放歸自然,這種行為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同時佛教認為放生可以消除殺業,不論是放生的一方還是被放生的都有好處的,是一種功德無量的福報。
  • 遇到這螺就吃掉吧,放生等於殺生
    本期《跟著小編學科學》,小編就帶您通過一篇文章去認識幾種常見的螺,順便聊一聊與之相關的越來越受追捧的「放生」。很早以前就有類似的想法,想寫一篇關於我們常見的、常吃的螺到底是什麼的介紹,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拖延著。直到今天看到一則「放生人」將大量金蘋果螺投放到野外的報導,才覺得自己真的該動筆了。
  • 沙巴躉放生變殺生 毀生態
    圖:兩名女子用吊籠將鱟放生  慎防「放生」變成「殺生」!不少善信都會在農曆新年期間放生,以求積功德及祈願。昨日正月初七「人日」,更是放生熱門日子,北角碼頭附近街市海鮮檔其門如市,但有環保團體指放生的「熱門魚」沙巴龍躉,由於生長迅速並食量驚人,將會大量捕食小魚,嚴重破壞海洋生態。至於其他放生海魚,亦可能不適合在本港水域生存而加速死亡。
  • 三亞「海龜」,放生還是殺生?談古論今,行善莫成偽善!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著名的段子:曾經某位放生者和同伴們一起買了很多烏龜,跑到附近的湖中放生,說是要積攢功德。然而,每次他把買來的烏龜扔進湖水中,過不多時,烏龜就會拼命地遊回岸邊。一連數次皆是如此,大家都以為是佛法無邊萬物有靈,烏龜戀戀不捨想要回來感謝放生者。
  • 隨意放生或成大規模「殺生」
    南山大隊大隊長李文峰介紹,放生魚苗需要對海水鹽度、溫度等指標進行嚴格測定,否則隨意放生的行為最終結果往往是變成大規模「殺生」。為徹底解決這種亂象,維護良性海域生態系統,南山大隊今年以來對蛇口漁港碼頭實行了封閉式管理,與漁業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入漁港,這才杜絕了私自放生行為的持續發生。   梧桐山也是市民放生行為的多發地。
  • 30隻人工養殖狐狸被棄荒山 野保人員:這樣放生等於殺生
    在此也呼籲大家不要野外放生,這樣的放生等於殺生。在此也呼籲大家不要野外放生,這樣的放生等於殺生。
  • 水庫放生烏龜,善心成了殺生!
    水庫放生烏龜,善心成了殺生!「從這些字跡看出來,這裡面有不少烏龜是市民放生的。 」王磊說。掩埋以免汙染飲用水    從小在附近馬鞍子村生活的王磊告訴記者,以前從沒發現有這麼大量的烏龜死亡。這些烏龜死亡的地方,距目前的水面有二三十米。「水庫見底最少還有30米深,烏龜完全可以爬到水裡面。」王磊說。正在大家分析情況時,一群青年帶著漁網下到水邊。他們看到庫灘邊一些死去的烏龜後,也感到非常驚奇。
  • 山瑞鱉頻現洞庭湖 千萬別放生 否則等於「殺生」
    山瑞鱉頻現洞庭湖 千萬別放生 否則等於「殺生」2019-06-13 10: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嶽陽晚報        瀏覽量: 8654 次 我要評論 否則,你不是在放生,而是在殺生!」看到昨天記者轉發的消息,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長沙區域負責人蔣勇憂心地強調,市民在洞庭湖水域發現的巨型甲魚並放歸的事例突然增多,這並非好現象。因為這些被好心人放歸的甲魚並非普通中華鱉,很可能是被認定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瑞鱉。山瑞鱉並不適宜在洞庭湖水域生存,在洞庭湖放生就等於殺生。
  • 「放生」變「殺生」:村莊現數百放生蛇,都江堰村民自發捕殺
    這些被放生的蛇,除了菜花蛇等無毒蛇類,還有虎斑頸槽蛇、紅點錦蛇等毒蛇。為保安全,村民自發組織對這些跑到馬路上和鑽進民房的小蛇進行捕殺,一場「放生」演變成了「殺生」。 該工作人員說,放生此類野生動物需向林業部門提出申請等相關程序,並且應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但實際的狀況是,很多民間團體自行組織放生,多則幾十人,少則三五人,隱蔽起來開展,確實不好監管,相關程序也沒有嚴格執行。 該工作人員提醒,村民如果再次發現道路或家門口有蛇出沒,可告知當地林業部門,工作人員會到現場幫助其捕獲,然後在適當的地方進行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