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鳥周活動中,志願者們放飛了被救助的猛禽(圖片來源:法制晚報 攝影:楊益)
近幾天來,懷柔湯河口鎮山林裡出現數百隻狐狸和貉一事,引發持續關注。《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截至4月11日上午,抓捕隊已經捕獲藍狐和貉百餘只,其中部分被發現時已死亡。目前,森林警方正在追查進行非法放生的人員。
剃度於北京佑勝教寺的大容法師告訴記者,有人藉助放生斂財,希望放生者在寺廟的主持下放生。而動物保護專家、公益組織綠野方舟負責人於鳳琴曾專門就放生一事撰文,反思近年來流行起來的放生行為。她表示,放生古已有之,那時人們就認識到,放生不如不捕生,放生不如從源頭上去護生。
進展
已捕獲百餘只藍狐、貉仍在追查來源
今天上午,記者從懷柔森林公安處一工作人員處獲悉,目前森林公安仍在帶領工人到放生地附近的山上捕捉放生的狐狸和貉,截至今天上午記者發稿時,已經捕捉100多隻,後續還會進行此項工作。
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0多天前最初接到一名村民反映,說是家中的雞被狐狸咬死,目前從匯總的情況來看,有不止一家農戶遭受損失。因這些藍狐為人工養殖,不屬於真正的野生動物,這些損失只能由放生者承擔。目前,還在加緊查找狐狸和貉的來源。
「我們家養雞就是為了賣柴雞蛋,賺點零花錢。」湯河口鎮湯河口村李夢(化名)女士說,家中原先總共有50餘只柴雞,10多天下來,被狐狸騷擾攻擊後,至少發現了六七隻死雞,還有一些雞不知去向,目前剩餘二三十隻,「我們無緣無故遭受損失,到底該由誰來賠償呢?」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周甲德律師說,如果政府有關部門能夠證實這些動物確實屬於放生行為產生的,而放生的又不屬於我國法律規定中的野生動物,這種非法放生行為對環境和農戶造成的損害,由放生者承擔賠償責任。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及時查找放生者,為農戶減少損失。
揭秘
放生催生野生動物產業鏈
動物保護專家、公益組織綠野方舟負責人於鳳琴女士曾經在鳥類市場做過調查,有些居士為了完成自己放生動物的心願,與鳥類經營者預訂下需要的喜鵲,而經營者則根據市場的需求,向那些捕鳥的人下達訂單。
此後,捕鳥者會按訂單去捕捉所需要的喜鵲,然後將捕捉到的喜鵲送到鳥市,鳥類經營者便把喜鵲賣給居士。
如此往復循環,形成了這樣一條惡性循環的產業鏈。
很顯然,這是由放生而催生的一條新型產業鏈。
於女士說,反過來再分析這條產業鏈,放生者完成了心願,捕捉者用獵物換得了金錢,經營者也獲得了利益,而倒黴的自然是那些野生動物了。這樣周而復始,有很多的野生動物在捕捉者的圈套、夾子、誘惑中受傷或是喪生,這樣的放生不僅達不到「放生」之目的,在某種意義上還間接地造成了殺生。
於女士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幾年前,也有居士從一養鹿人手中買得幾十隻梅花鹿,送到內蒙古野外去放生,放生者前腳走,捕殺者後腳便到了。因這些鹿都是在人工馴養狀態下長大的,它們的警惕性比野生梅花鹿要小得多,同時在野外的生存能力也很低下,一旦遇到天敵(包括偷獵者)與惡劣氣候,它們毫無抵抗能力。將這種梅花鹿放生,無異於殺生,甚至比殺生還要可怕。「因為,這些梅花鹿招來的偷獵者還會使其它動物遭殃。」
隨意放生導致外來物種入侵
於鳳琴女士說,在大自然中,物種之間都是在相對固定的土地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而共生共長,共同維護著這條生物鏈條。當一個物種離開了它所生存的領地來到另一個陌生環境時,大多會有兩種結局,一是不能適應新環境而死去,二就是以超強的生存能力而在異地無限強盛。
如植物界的初來物種水葫蘆、大米草、紫莖澤蘭等,它們從異國他鄉來到中國後,便在肆意欺壓本土植物的同時瘋狂生長,嚴重地破壞了本土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動物也是一樣,以紅耳龜(又名巴西龜)為例,這些本來生長於美國佛羅裡達州憨態可掬的紅耳龜,曾是許多人家中的寵物,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它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成為全球「通緝犯」。
於女士告訴記者,要使這些被放生的動物重獲新生,至少得滿足三個條件:動物本身能夠適應放生地的環境和氣候;放生地有其足夠的食物源;所放生的物種不是外來物種入侵,不會對本土物種造成傷害。在滿足這些條件之後,還要看所放生的動物本身的身體條件如何,如果是受了傷的一定要將其調養好才能夠去放生。
數千個放生群體的行為大部分無佛家主持
剃度於北京佑勝教寺、經常向信眾指導正確放生的大容法師告訴記者,北京存在數千個大大小小的放生群體,這些群體的放生行為大部分沒有佛家弟子主持,屬於私下放生。一些放生者主持放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不少人可能有慈悲心,但是並沒有時間去做救助生物這樣的事情,於是看到別人在微信圈子裡說要進行放生,就有不少人捐錢。」大容法師說,至於這种放生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就很難說了。
大容法師說,放生的最初目的其實是救助,寺院的僧人一般都有放生經驗,懂得如何放生,放生何種動物。經常有人將鱷魚龜、巴西龜等進行放生,由於這些動物都是外來物種,這些生物放生後可能會對放生水域產生嚴重危害。「以前經常有放生鳥類的現象,經過媒體曝光,對鳥類的捕捉和販賣均不合法,所以寺廟在儘量減少對這些鳥類購買放生,只有見到了受傷的或者其他特殊情況下的鳥類,才會救助放生。」大容法師說,正規的放生要在綜合考慮環境、地域、生存等多種因素後,找到合適的放生地進行。
法師表示,放生本該是佛家弟子所為,農曆每月的第一個周六,一般為放生的日子,不少寺院內還有放生池,專門為放生者準備。要是有人真想參與放生,應該找到寺院,合規合法放生。
相關新聞
正規放生什麼樣?
可追蹤研究鳥類活動
非法放生會帶來傷害,那么正規放生是什麼樣子呢?近日,記者在本市「助力候鳥遷徙」觀鳥行活動暨第三十四屆「愛鳥周」活動上看到,志願者們放飛了由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康復的野生鳥類紅隼、獵隼、蒼鷹各1隻。
記者發現,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為獵隼佩戴了衛星跟蹤設備,這是為了跟蹤研究這些鳥類的活動規律而裝的,也能跟蹤保護這些鳥類。自2005年以來,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共救護各類野生動物300餘種,40000餘只(條),野生動物成功救護放歸率達到55%以上。這樣的放生是在科學指導和追蹤調查下進行的。另外記者了解到,為提高對傷病野生動物救護收容的效率,在「十三五」期間,全市還將增加10處野生動物救護站點。
同時會上還啟動了北京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標識徵集活動,最終獲選作品將給予3000元現金獎勵;入圍作品給予5000元現金獎勵,頒發榮譽證書。
具體要求可登錄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網站(http: //www.bwrrc.com)或首都園林綠化政務(http://www.bjyl.gov.cn)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