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期待「進階版」 代表呼籲給可回收垃圾箱裝上蓋

2021-01-17 瀟湘晨報

前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考評結果,2020年度上海各區及各街鎮(鄉、工業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效情況有了最新排名。楊浦區以97.2的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得分,位居上海所有行政區首位,長寧區和虹口區緊隨其後。絕大多數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實效均達到了優秀水準。各居民區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人大代表在檢查監督時,卻發現公共區域的垃圾箱普遍存在混投現象。為此,代表建議給可回收垃圾箱加裝上蓋,減少混投。

公共區域垃圾箱為何難分類市人大代表施政在近期的執法檢查和監督中發現,相較於居民區的垃圾分類情況,路邊、車站碼頭、商場醫院的公共區域等流動性場所的垃圾箱,混投情況的存在較為普遍。 施政代表表示,僅從執法檢查和隨機暗訪抽查中發現的情況看,路邊垃圾箱的幹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混投現象幾乎在90%以上。公共運輸站點和醫院候診大廳中的幹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混投率雖然相對路邊垃圾箱要好一些,但也很普遍。「在公共場所設立幹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二分類垃圾箱,原意除了方便市民,還有宣傳上海的垃圾分類工作的意圖,但如果隨機抽檢的混投率居高,那麼非但起不到宣傳的作用,更有可能給堅持垃圾分類的市民潑了一盆冷水。」施政說。 為此,她建議對如何區分,規範投放以及分出可回收垃圾以後產生的效果和意義加強宣傳引導,儘快將低價值可回收物的補貼落實到位,對於社區內從事低價值可回收物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等扶持措施,以期儘快建立覆蓋可回收垃圾全生命周期的清運回收再利用網絡。 同時,可以給高流動性區域的可回收垃圾箱加裝上蓋,使其僅可投放類似飲料包裝瓶等垃圾。通過進一步分析路邊、車站等區域可能產生的可回收垃圾物,90%以上是瓶裝水包裝或各種飲料包裝物,因此她建議對路邊、車站等高流動性區域的兩分類垃圾箱做統一改造,在可回收垃圾箱上加裝上蓋,留適當大小的圓型投放口,以設計引導大家把飲料瓶包裝等最常見的可回收物從幹垃圾中區分出來,同時減少其他垃圾向可回收垃圾中混投,以切實提高兩分類垃圾箱的使用效率。

加裝上蓋已納入今年工作市綠化市容局對此回復稱,本市深化可回收物體系科學規範管理。截至2020年,全市已建成1.5萬餘個可回收物點、201個中轉站、10個集散場。2020年1-10月間,可回收物回收量為5948噸/日(可回收物量主要受年初疫情影響,1-4月回收量較低,7月後達已到7000噸/日以上水平),到2020年年底完成全年日均6000/日的指標。 同時,隨著可回收物體系運行的逐漸起步,點站場管理正逐步規範,原有因粗放收運模式而引發市民投放不便的情況有所好轉。今後,要進一步對點站場的存放、責任、信息公開、數據統計等方面深化管理要求,確保可回收物回收有序穩定。通過加強對於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科普宣傳工作,以及對可回收物正確投放的規範進行設計和引導,逐步細化分類方式方法,力爭做到市民歡迎,操作簡便,利於回收的良性互動。 目前,全市16個區均已發布本區低價值可回收物補貼辦法,其中有10個區已落實補貼發放。各區基本參照本區生活垃圾處置費的標準制定補貼辦法,對本區主體企業在區域內回收利用的回收量給予補貼。同時,鼓勵各區政府加強精細化管理,在制定區域性可回收物補貼政策細則過程中,創新制定和實施面向廢玻璃、廢泡沫、雜塑料、雜紙等特定品種的補貼政策。同時本市還將抓緊研究可回收物經營單位增值稅優惠或相關抵扣政策,或依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徵即退相關稅收優惠,促進本市可回收物回收企業和資源化企業的轉型升級。 在城市公共區域的垃圾箱設置情況方面,市綠化市容部門在道路、公共廣場等公共區域設置垃圾箱5.6萬餘組,以可回收物、幹垃圾兩類收集垃圾箱為主,並落實專用分類收集機具,實施精細化的垃圾箱分類收運、保潔等工作。 針對高流動性區域分類實效不明顯,建議在可回收物垃圾箱上加裝上蓋的方式,市綠化市容局已將該事項列入明年工作內容之中。下一步,市綠化市容局將結合公共場所垃圾箱設置規範,研究容器改造方案,在減少混投概率的基礎上,有效引導市民正確分類投放的行為。

【來源:上海法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垃圾分類已進入2.0版 但可回收垃圾與幹垃圾混投現象仍很普遍
    讀者來信公共場所垃圾混投怎麼破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行至今,成效有目共睹,垃圾分類已成為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張名片。如今,垃圾分類正在跨越「初級階段」,開始向進階版邁進。由此可見,儘管垃圾分類已實施一年多,但對於具體分類細則,仍需加強宣傳。垃圾分類的初期,媒體比較強調乾濕垃圾的分類知識,而對於可回收和幹垃圾分類的宣傳比重不高,多以「玻金塑紙衣」這樣的順口溜,簡單概括可回收垃圾的品類。其實,幹垃圾中還有利用價值的就是可回收垃圾。從執法檢查和隨機暗訪抽查中發現的情況看,路邊垃圾箱的幹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混投現象幾乎在90%以上。
  • 英國家庭垃圾分類繁瑣 一家有10個垃圾箱(圖)
    執行嚴不符合規定處理垃圾警察可開罰單 垃圾回收方案問題重重需要改進「我贊同垃圾分類回收,全力支持地方議會為回收儘可能多的生活垃圾做出的努力。我只是希望議會能夠只分發給每戶一個垃圾桶,用於回收大部分幹垃圾。」——博爾德夫人近日,對英國婦女韋羅妮卡·博爾德來說,幸虧她家後花園面積足夠大,否則她就不得不考慮如何安放政府分發給她家的一系列垃圾桶。
  • 上海分類垃圾桶有什麼顏色 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標準
    在前一段時間我們都有聽說到上海已在實行垃圾分類操作,都知道垃圾對我們大自然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就實行垃圾分類,不同的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箱裡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上海分類垃圾桶有什麼顏色?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標準?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小黃狗推出「四分類智能垃圾回收屋」,廚餘垃圾也可以回收啦!
    摘要:垃圾分類智能化更進一步正文:智慧卡對準掃描區域,「滴」的一聲,垃圾箱蓋打開。南昌市東湖區聆江花園二期的劉女士正在垃圾分類督導員的指引下,體驗小區內新入駐的小黃狗四分類智能垃圾環保屋。
  • 南昌五千街頭分類垃圾箱有名無實 環衛工市民都「無視」分類
    街頭分類垃圾箱啥都裝 多數小區仍是一片空白  記者從南昌市城管部門了解到,目前南昌城區共設置了約5000多個分類垃圾箱,約佔全城垃圾箱的20%。其中,紅谷灘新區分類垃圾箱數量最多,總數超過2000個;青雲譜區和灣裡區分類垃圾箱數量相對較少,均為100個左右。
  • 威海市環翠區:「雙四分+智能回收」垃圾分類讓城市更精緻
    齊魯網·閃電資訊1月4日訊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城市品質提升試點項目的通報》,威海市環翠區「雙四分基本分類法+智能回收」生活垃圾分類體系項目成功入選。「雙四分」基本分類法包括「四色分類法」和「區域四分法」,其中,「四色分類法」是以分類桶顏色的不同區分四種不同種類的垃圾,將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餐廚垃圾、不可回收物垃圾桶分設為藍色、紅色、綠色、灰色,確保不同垃圾各歸其位。在威海十中,課間休息時間,孫煜杭將課堂測驗的紙張進行分類整理,把不用的紙張投放到教室後面的可回收垃圾桶裡。
  • 湛江:遂溪投放新型分類垃圾箱 垃圾分類你學會了嗎?
    去年「垃圾分類」是中國年度流行語,垃圾分類行動風靡一線城市的大街小巷,這段時間在遂溪大街上,不斷有新式「藍紅綠灰」分類垃圾箱被裝上,遂溪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又一大實事。
  • 小黃狗四分類智能回收亭亮相南昌,生活垃圾回收全方位覆蓋
    6月4日,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江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啟動四分類智能回收亭合作項目,引導並幫助全校師生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當天上午,江西省水利廳後勤中心副主任潘春茹一行蒞臨現場參觀小黃狗智能四分類垃圾投遞迴收亭,並考察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情況。
  • 垃圾分類有4類而寵物垃圾要5類,多出來的別嫌臭帶回家吧
    如果是上海的鏟屎官,除豆腐貓砂、玉米貓砂等可降解生活廢棄物算溼垃圾外,其他的礦物質垃圾很難降解,是幹垃圾。混合了其他貓砂的豆腐貓砂,也是幹垃圾。如果是寧波、成都的鏟屎官,使用過的貓砂不可回收,一律歸類為其他垃圾,因為寧波的垃圾分類沒有設置幹、溼分類,而是分為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大類,成都的分類也參照寧波標準。10000年推測,即將在2020年前強化垃圾分類的46個大城市,垃圾分類可能更接近寧波而不是上海。
  • 垃圾分類不會?黃海明珠為你「打樣」
    自2018年8月開始,範大叔就開始學習將家裡的垃圾分成四類,如今他已經非常熟練啦。因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不是每天都有,所以家裡主要設置了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垃圾桶。「可回收物我就送到小區的可回收物藍島儲備站,有害垃圾投到物業門口的有害垃圾箱。」對於小區實行垃圾分類以後的環境,範大叔直挑大拇指。
  • 上海市民看過來,家用分類垃圾袋和分類垃圾桶最快下月可買到
    分類垃圾袋應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識標誌管理規範,對幹垃圾收集袋、溼垃圾收集袋進行標識及顏色的區分。溼垃圾收集袋應具有較高透明度,可目視袋中內容物。根據《上海市家用分類垃圾桶技術規範(試行)》,分類垃圾桶是指分類標誌清晰,能分別收納和存放一定量的幹、溼垃圾的不漏水塑料容器。家用分類垃圾桶可分為有蓋和無蓋分類垃圾桶。
  • 生活垃圾分類標誌設計分析,助你精準識別垃圾桶,投放不再猶豫
    繼一次性餐具的限令出臺之後,近日上海市政府又頒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可見上海市政府在美化城市形象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不過上海之後全國其他城市跟進是必然趨勢,此處先奉上一份上海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南。
  • 交通生活廣播FM98.7訪談:銅陵師範附屬小學垃圾分類工作
    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制度及實施細則,廢棄物品按類分放,不可回收類存放垃圾筒集中處理。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工作,安排保潔員進行垃圾輔助分揀,減少垃圾混裝現象。資源回收品,各班自行整理集中存放,由保潔人員每周回收一次。樹葉、樹枝、雜草及木製類垃圾放到校垃圾筒集中處理。一般廢棄物分類丟入垃圾箱,每日由清潔人員清運處理。
  • 生活垃圾怎麼分 分類達人有妙招兒
    為更好地幫助市民學習和掌握垃圾分類知識,提升市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知曉率,增強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宜昌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自8月啟動了宜昌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達人「線上線下」挑戰系列活動。
  • 826個新型分類垃圾箱亮相沙市城區
    近日,百餘個新型分類垃圾箱亮相沙市中心城區,垃圾箱開蓋方式為自開翻蓋開合式,整體呈封閉狀態,乾淨衛生。據悉,沙市區城管執法局後續還將在轄區各主、次幹道安裝此類垃圾箱,共計826個。據該局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胡永才介紹,這些新型分類垃圾箱一部分用來替換主次幹道破損或陳舊的垃圾箱,一部分將在沙北新增道路上使用。目前,城管人員正在緊張測量、畫線,人員密集路段按照150米對向安裝,人員稀疏路段按照200米對向安裝,主要涉及北京路、江津路、金龍路、南湖路、塔橋路、太嶽路等9條道路。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車上載有2個幹垃圾桶、2個溼垃圾桶、1個可回收物桶和1個有害垃圾桶。車身展板上印著垃圾分類的宣傳語,小箱子裡裝著水桶,擋板上掛著毛巾和傘架。水桶給居民洗手,下雨天撐開大傘,來扔垃圾的居民就不怕淋溼了。第十一計分類拼圖 寓教於樂在徐匯區湖南路街道,很多小朋友都有一幅好玩的「垃圾分類」小拼圖。
  • 大陸「垃圾分類」正在夯 聽聽臺灣怎麼做
    炎熱的酷暑盛夏七月天,大陸各大城市氣溫無不飆高近40度,朋友圈也如同悶熱的天氣炸鍋出現大量「垃圾分類」四個字,因為自七月一日起,上海將依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垃圾回收落實到位,將生活垃圾非為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四種,若是沒有依照分類將會最高處人民幣200元。
  • 理工男對垃圾桶動起腦筋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2017年9月,尚一組建了「葉子再生」團隊,針對「垃圾回收」問題展開調研,調研結果發現,僅80個宿舍一天就能回收約3麻袋的可回收垃圾。團隊焊制了裝可回收物的鐵框,每層的公共垃圾桶旁都放一個,基本兩天就滿了。2017年年底,團隊向同學眾籌了4萬元,又從各自父母那裡「借」了6萬元,湊了10萬餘元,研發製作了第一批60個可回收垃圾智能回收箱。
  • 通訊:當垃圾分類遇上數位化——訪德國歐綠保地下物流與垃圾回收場
    新華社柏林5月10日電  通訊:當垃圾分類遇上數位化——訪德國歐綠保地下物流與垃圾回收場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走入位於柏林市中心波茨坦廣場地下的歐綠保物流與垃圾回收場,新華社記者不由感嘆這一城市綜合體解決方案的神奇。
  • 4大類標誌垃圾箱亮相北京金融街 垃圾分類新標準將實施
    4大類標誌垃圾箱亮相北京金融街垃圾分類新標準將實施2019年11月18日,帶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4個大類標誌的垃圾箱亮相金融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