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當垃圾分類遇上數位化——訪德國歐綠保地下物流與垃圾回收場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柏林5月10日電  通訊:當垃圾分類遇上數位化——訪德國歐綠保地下物流與垃圾回收場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走入位於柏林市中心波茨坦廣場地下的歐綠保物流與垃圾回收場,新華社記者不由感嘆這一城市綜合體解決方案的神奇。

  在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日前組織的一次媒體採訪活動中,記者有機會走進這個地下15米處的「樞紐站」。在總面積5000平方米的地下工作大廳,配送車絡繹不絕,垃圾處理有條不紊。這裡保證著地上19棟建築裡34家飯店、2個電影院、2個劇院、91家零售商鋪、1萬名固定工作人員、每天約10萬人次遊客的物資供應,以及數量巨大的垃圾回收和處理。

  場長馬裡奧·舒茨介紹說,之所以將這個物流與垃圾回收場設置在地下,主要是為了緩解波茨坦廣場的地面交通壓力,並保留廣場歷史街區布局。

  這個日均垃圾處理量超過8噸的場站僅有10名員工,除了3名行政人員,真正從事垃圾回收處理工作的僅有7人。這7個人分成兩班,每年處理垃圾約3000噸。

  記者不禁問:「人手夠麼?」舒茨笑答:「足夠!」

  舒茨的自信是有道理的。歐綠保集團作為全球十大資源再生及環境服務企業之一,在固體廢棄物回收處理方面保持技術領先地位。而且,隨著「工業4.0」在德國不斷推進,數位化也在深刻影響垃圾回收和處理的方式。

  在這個地下垃圾處理場,垃圾回收方式分為自助丟棄和上門回收兩種,都實現了數位化管理。

  如果選擇自助丟棄,客戶可自助掃描分類垃圾桶編碼並給垃圾稱重,垃圾種類和重量信息就會輸入客戶磁卡。如果是上門回收,安裝在垃圾箱上的傳感器不僅可以記錄客戶丟垃圾的信息,還可以將垃圾桶情況即時傳送到中控室。這樣,工作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將已滿的垃圾桶清走,不僅效率高,還能保證垃圾箱時刻清潔。

  據舒茨介紹,歐綠保使用自助掃描系統已有9年,垃圾房全數位化管理也已2年。「數位化管理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節省了成本。」舒茨說。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記者沒有感覺到場站深處的垃圾回收和處理中心,因為對產生量最大、氣味最濃的廚餘垃圾,歐綠保有先進的處理技術。

  進入歐綠保的廚餘垃圾預處理中心,會看到廚餘垃圾通過一個脫氫裝置,被脫水、去脂並切碎,這個過程可將5噸重的垃圾減至1噸。之後,垃圾被送至沼氣場,用於熱能再利用,水和油脂則會經過進一步處理後進入下遊企業進行再利用。

  談到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推行的垃圾分類,舒茨介紹說,德國對垃圾分類有嚴格規定,自上世紀70年代「垃圾經濟」概念在德國興起以來,德國在推動垃圾分類方面既重立法也重執法。

  在德國,居民日常生活垃圾被要求嚴格分成四類,即有機垃圾(主要是廚餘垃圾)、紙類垃圾、包裝垃圾和剩餘垃圾。另外,玻璃垃圾、電子垃圾要單獨處理,廢舊衣物也有特殊回收渠道。如果垃圾分類做得不好,會招致懲罰性收費。

  舒茨說,有機垃圾和剩餘垃圾處理要收費,因為這兩類垃圾處理工序複雜,成本也高,其他垃圾處理則不收費。他認為,收費有差別,再加上數位化管理,客觀上鼓勵了垃圾分類。

  歐綠保集團中國事務總監張佩介紹說,歐綠保早已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生活垃圾、生物質廢棄物、廢舊金屬及汽車、電子廢棄物、危險廢棄物和廢舊塑料等領域與中國企業展開廣泛合作。而且,面對中國循環經濟與再生資源領域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及政策鼓勵,歐綠保正進一步加快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步伐。

  今年3月,中國天翔環境公司完成對歐綠保旗下資源再生及固廢綜合管理服務兩大業務板塊各60%股權的收購。張佩說,歐綠保全球領先的固廢處理及資源化技術和理念,結合中國巨大的市場,定會產生積極的「化學效應」。

相關焦點

  • 專訪:中國「洋垃圾」禁令為全球循環經濟打開一扇大門——訪歐綠保...
    新華社柏林2月1日電  專訪:中國「洋垃圾」禁令為全球循環經濟打開一扇大門——訪歐綠保中國事務總監張佩  新華社記者徐揚 張毅榮  中國從今年開始全面禁止進口廢塑料等24類固體廢物。全球資源再生巨頭德國歐綠保集團對中國這一「洋垃圾」禁令表示支持。
  • 為垃圾分類回收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狒狒到家到底是幹什麼的?
    這10億噸垃圾大部分都被填埋和焚燒,只有不到5%的垃圾被回收利用,處理垃圾不僅成本高昂還汙染了環境。未經分類的垃圾直接焚燒,等於在給整個城市投毒,而填埋只是將垃圾轉移到了地下,有可能會汙染水源。垃圾的處理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德國自1904年就已經開始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其垃圾利用率更是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日本垃圾分類政策更為嚴格和細緻,堪稱榜樣。
  • 小黃狗推出「四分類智能垃圾回收屋」,廚餘垃圾也可以回收啦!
    整潔大方的造型、四分類投放口、新穎的垃圾積分制度、專業的管理人員……入駐後,環保屋帶來的新型垃圾投放及回收方式吸引了不少居民的關注,間或有居民拿著分好類的垃圾前來投放。「我覺得這種方式很好,環保屋既可以通過垃圾分類回收減輕對環境的汙染,又能促進廢物原料的再回收、再利用、再循環,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而且這個環保屋也比較乾淨整潔,不像之前的垃圾投放處,異味很大。」小區居民張先生說。
  • 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開啟全國布局
    在去年8月剛成立時,小黃狗公司就開始致力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環保科技項目(下稱「小黃狗」),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先進科技,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返現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物聯網+智能回收」新模式。  據悉,小黃狗已完成了10.5億元的A輪融資,估值60億元。
  • 讓垃圾分類走進生活,狒狒到家攜手京東物流打造「循環計劃」
    狒狒到家,作為網際網路廢品分類回收的年輕專業平臺,一直積極響應政府垃圾分類政策,以環保獎勵的形式鼓勵更多人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本著讓可回收資源價值發揮最大化,促進環保意識住進日常生活,解決居民扔廢品難問題的一貫理念,狒狒到家攜手京東物流在今年的618打造了一場「循環計劃,618萬物皆可循環」的綠色服務活動。
  • 垃圾分類,可不是為了餵豬!
    在垃圾分類工作的執行中,最讓人氣憤的事情,就是我們每天辛辛苦苦分類的垃圾,被一股腦地合併在一起拉走了......垃圾分類只是個開頭,後續還得看最終的垃圾回收和處理。當然,這種現象一定會慢慢改觀。 那麼,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些分好類的垃圾,最終都會去哪兒呢?
  • 莫讓垃圾分類成了「垃圾桶分類」生活垃圾處理中的那些「做不到」
    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的倡議和號召,全國各地紛紛響應,積極行動。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
  •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受捧 小黃狗獲10.5億元投資
    網際網路+的行業痛點  「小黃狗是首家全國性全品類垃圾智能分類回收平臺,是垃圾分類回收行業已由傳統人力走向高質量、智能化運營發展階段的新物種。」小黃狗董事長唐軍說,智能化與傳統垃圾回收產業的滲透已經開始。
  • 上海垃圾分類已進入2.0版 但可回收垃圾與幹垃圾混投現象仍很普遍
    讀者來信公共場所垃圾混投怎麼破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行至今,成效有目共睹,垃圾分類已成為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張名片。如今,垃圾分類正在跨越「初級階段」,開始向進階版邁進。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等。但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鏡子、暖瓶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布料包括舊衣物、書包、鞋等。
  • 垃圾分類|一袋垃圾的旅程
    >最終來到了垃圾填埋場被掩埋成了我的「終點」但我聽說許多同伴經過分類後開始了一段不一樣的新「生活」真羨慕它們呀!「我『吃』了好幾節廢舊電池,這是有害的,填埋後會汙染土壤和地下水……」桶中的夥伴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自己的經歷,雖然各自的經歷不盡相同,但是大家都在抱怨一件事,那就是沒有被分類處理。因為「肚子」裡裝了太多,並且各種垃圾沒有分類處理,我和夥伴們擠在一起產生了汙水和難聞的氣味,一些可回收的垃圾因為自己沒能發揮它們的利用價值而感到遺憾。
  • 小黃狗獲10.5億元A輪融資 致力智能垃圾分類回收
    「環境守衛者」致力智能垃圾分類收回 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黃狗」)成立於2017年8月9日,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隸屬於派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派生集團」)。小黃狗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返現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智能回收」 新模式。
  • 生活垃圾分類期待「進階版」 代表呼籲給可回收垃圾箱裝上蓋
    各居民區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人大代表在檢查監督時,卻發現公共區域的垃圾箱普遍存在混投現象。為此,代表建議給可回收垃圾箱加裝上蓋,減少混投。 公共區域垃圾箱為何難分類市人大代表施政在近期的執法檢查和監督中發現,相較於居民區的垃圾分類情況,路邊、車站碼頭、商場醫院的公共區域等流動性場所的垃圾箱,混投情況的存在較為普遍。
  • 臺北垃圾回收讓杭州人長見識[圖]
    修復的自行車, 50-60元一輛出售  東方網7月25日消息: 一個1996年就起步的垃圾分類、回收架構和經營體系,註定成為尚處於垃圾分類啟蒙的杭州的老師,更不要說,它還多次獲得「  臺北中和市(相當杭州的一個區)資源回收經驗已經吸引了上海普陀區參訪團的目光。昨天,杭州「兩岸鄰裡情」文化交流團在該市的清潔隊資源回收場,又巧遇了天津市南開區訪問團。  是什麼促使他們這麼早啟動垃圾分類回收?是中和市地理空間的狹小,資源的有限,以及經濟提前起飛後對環保生態的自然要求。2001年正式啟用,中和市由垃圾車附帶回收改為專車收運。
  • 垃圾分類 | 女生必看的垃圾分類指南~
    垃圾分類 | 女生必看的垃圾分類指南~ 2021-01-05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黃狗」吃垃圾「吐」出錢:三元裡多了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原來,這是梓元崗社區引進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居民按指示投放廢棄可利用的垃圾,還能收到相應的環保金。日前,記者來到梓元崗社區11棟旁見到,這條「小黃狗」是由3個不同的垃圾回收箱組成,垃圾箱上還有觸屏,所回收的垃圾種類也不同,只要居民把廢紙、舊衣物、塑料瓶子等廢棄可利用的垃圾放進去,「小黃狗」就會「吐」出錢來。
  • 垃圾分類的背後原因觸目驚心,你敢看嗎?附全球前沿垃圾分類和處理方法
    但是仔細一想垃圾分類早已是大勢所趨為什麼這麼著急進行垃圾分類?—07—2018年之前,中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回收場」,世界上45%的垃圾,全部都運往了中國。默默做了三十年的世界垃圾回收廠,其他國家都無法分類的垃圾,國人只能直接上手人工分類
  • 英國家庭垃圾分類繁瑣 一家有10個垃圾箱(圖)
    英國地方議會需要為交付垃圾填埋場的垃圾繳稅,眼下每噸垃圾繳納稅費48英鎊(約合76.5美元)。根據歐盟制定的目標,從2013年起,每過3年,每噸垃圾稅費將在原有基礎上上漲8英鎊(12.8美元)。面對日益上漲的垃圾稅費,地方政府在各自轄區內強制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回收方案。
  • 垃圾分類新進展!滬超市將售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
    原標題:超市將售賣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  記者24日從市綠化市容局獲悉,近期,本市家樂福等賣場計劃推出符合本市垃圾分類標準的分類垃圾袋和垃圾桶。市綠化市容局環衛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和平時常見的垃圾袋相比,這批垃圾袋在大小、厚薄、顏色等方面更便於市民在家中進行垃圾分類。
  • 小黃狗四分類智能回收亭亮相南昌,生活垃圾回收全方位覆蓋
    6月4日,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江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啟動四分類智能回收亭合作項目,引導並幫助全校師生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當天上午,江西省水利廳後勤中心副主任潘春茹一行蒞臨現場參觀小黃狗智能四分類垃圾投遞迴收亭,並考察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情況。
  • 北京首臺小黃狗四分類垃圾回收屋上崗
    小黃狗工作人員向居民介紹四分類回收屋自2018年6月入駐北京以來,小黃狗已累計覆蓋12個城區、500多個小區,鋪設超1000臺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為超過40萬北京用戶提供智能、高效的垃圾分類服務。作為垃圾分類示範小區,京旺家園正在逐步推廣垃圾分類工作。目前,社區內已經統一標配四分類垃圾桶,並聘請垃圾分類督導員指引社區居民垃圾分類。此次引進小黃狗四分類垃圾回收屋,旨在輻射周邊500戶居民,試行「生活垃圾全程分類」、「密閉無臭」的智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