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月12日電 (張雷 韋曉)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12日介紹,廣西已全面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全區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處置資金兌付總額16.5億元,兌付率100%。
廣西是全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食用產業發展的重點省區,繁育種類達30種,存欄量4000多萬條(只),其中蛇類1700多萬條、竹鼠320多萬隻,分別約佔全國總量的70%、60%。
2020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明確未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交易和食用以來,廣西加快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妥善處置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轉產轉型問題。
據介紹,廣西林業部門全力抓好封存隔離、政策制定、補償處理、轉產轉型等重點工作,2020年8月10日前如期處置除蛇類以外的野生動物384萬隻(頭);8月31日累計完成蛇類綜合處置1501萬公斤,綜合處置率100%。
廣西還支持鼓勵人工繁育蛇類轉型藥用、日化加工升級,成為全國唯一推動蛇類向藥用轉型的省區。廣西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將蛇產業打造成全國以壯瑤民族醫藥應用為特色和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完)